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97年台湾电视剧《危险关系》结局是什么女主席曼宁是一名记者,很关心失踪儿童,拐卖儿童的案件。女主(40集电视连续剧免费)

  • 影视
  • 2023-04-25 21:02:02
  • -
江美如(涂善妮)是一位记者,她热爱工作,对失踪儿童及儿童绑架之报导更是热衷。先生杜德民(欧阳龙)为一广告公司创意总监,其搭挡林霜(席曼宁)是德民婚前的女友,聪明、美丽、热情,是德民不可或缺的左右手,虽然德民已婚,但林霜仍与德民保持著某种程度的亲密关系,由於美如对记者工作的热衷,年仅四岁的女儿珊珊(邱欣婷)便交由公公(石峰)婆婆(李静美)照顾,为此让婆婆对美如疏忽孩子的关爱略有不满。德民眼见女儿一天天长大,也意识到必须更问心无愧的来经营这个家,他向林霜提出分手的要求,然而林霜忽假忽真的态度,让德民不知林霜真正的用意,也因此为杜家种下了悲剧的开始。一日杜母带珊珊著逛百货公司,在杜母专心购物的同时,珊珊竟离奇失踪,心急如焚的杜母四处打探,美如与德民更为此事而争论不休,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美如嘴里不说,但心理著实对婆婆怀有恨意,因为珊珊是婆婆弄丢的,杜家在这孩子走失的阴影下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原本珊珊的失踪是林霜报复德民的手段之一,她带走了珊珊,进而要毁了德民的家,以达成德民与美如夫妻失和的目的,她成功了,德民指责美如不善尽做母亲及媳妇的角色,而美如对德民的指责大为不悦,孩子是两个人的。
何来由母亲全权负责之说?而杜父杜母一再的自责,让美如心有不忍又难以释怀,婆媳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白热化,杜家自此已是日日战火纷飞,让人无法忍受而又不能不面对。为了寻找珊珊,美如的记者饭碗差点不保,德民的创意总监职位也差点遭人瓜代,幸而林霜的精明及运筹帷幄,才使德民免於被除名的噩运,为此德民对林霜的感激之情更不在言下,而林霜的精明干练及体贴,让急於逃逸痛苦的德民得到了慰藉,与美如的距离也日渐疏远,而杜父杜母在无法面对媳妇的窘境下, 也决定离开杜家寻找珊珊,面对这有如死城般的家庭,昔日的欢笑热闹已不复存在,失去了女儿,失去了丈夫,美如一个人默默的承受这个苦果,只希望老天有眼能让她平反这一切的不平待遇,从来也没有想到一个孩子的失踪竟让美满的杜家濒临绝裂。而有心的林霜还将采取什麼样的报复手段呢?而无辜的珊珊在林霜的控制下,还将有什麼不幸的遭遇?美如与德民这对夫妻能不能及时醒悟,共同一致来抵御外来的打击与危机?而林霜恶毒的手段还将伤害到多少人?她与德民的危险关系令人不寒而栗,一旦真相被揭发,美如又该要如何面对呢?

林霜这个反面女一号最后被硫酸毁容了,但她换了N套好看的衣服。后来好多台都不重播了啊。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早在16至17世纪,日本就曾数次出兵窥伺台湾。19世纪后半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力图跻身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894年它发动了中日战争(甲午之战),翌年3月攻占澎湖。腐败的清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从而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开始了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

日本占据台湾后,在台北设有总督府,作为统治台湾的最高机构。并在各地建立乡镇公所,实行警察、保甲制度,对台湾实施殖民统治和“皇民化”教育。同时,基于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初时把台湾作为其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使台湾加工工业和交通运输逐步得到发展。二次大战期间,日本为配合军国主义的南进政策,又进一步在台湾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各类工业,扩大了工业在全岛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使台湾开始由传统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逐步向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的以工商业为主的社会形态转变。据统计,抗战结束前夕,台湾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20世纪初期的约占7%上升到约占18%。与此同时,台湾劳工阶级也在此转变中逐步萌芽发展起来。1920年,台湾约有劳工4万多人;至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增至8万余人;到了1943年,台湾劳工已达20余万人。

从1895年台湾沦失,到1945年重新光复的整整半个世纪中,不堪忍受亡国奴生活的台湾同胞,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保疆卫国,光复失地,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从而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谱写了光辉而壮丽的篇章。

反对割台议和的斗争 1895年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人人“痛心疾首”,万分愤慨。康有为、梁启超等集十八省举人千余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地求和,主张变法图强。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台籍进士、举人,联名上书清政府都察院,痛陈:“数千百万生灵皆北向恸哭,闾巷妇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怀一不共戴天之仇,谁肯甘心降敌!”“以全台之地使之战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战而亡……虽肝胆涂地而无所悔。”清廷各级官吏亦纷纷上书,陈述台湾为中国东南七省藩篱,“今日无台湾,明日即可无南洋;中国虽大,虽一日之间,可以瓜剖立尽”。谭嗣同怒斥清廷“一旦苟以自救”,举疆土而赠之于人,“其视华人之身家,曾弄具之不若”。台湾绅民电奏清廷:“割地议和,全台震骇。……臣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署誓死守御。设战而不胜,请俟臣等死后,再言割地……”。

马关条约签订之次日,全省同胞哭声震天,悲愤无可抑制的台北人民鸣锣罢市,民众拥围抚署,反对割台,并要求饷银不准运出,军械制造局不准停工,税收全部留作抗击日寇之用。丘逢甲等一批台籍士绅还试图以“自主”的办法抵抗日本的占领,建立“台湾民主国”,并要请政府台湾巡抚唐景崧任总统。《自主宣言》中称:“推拥贤者,权摄台政;事平之后,当再请命中朝,作何办理。”但随着唐景崧私自逃回大陆,12天之后,这个“民主国”即告解体。

武装抗击日寇占领 日军侵占台湾后,清政府敕令其驻台巡抚唐景崧等官员离台。台湾同胞纷纷拿起武器,自行组织抗日民军,保卫祖国疆土。他们持续进行了前后长达7年之久的武装斗争。

初时,台湾同胞在各地配合一度拒不奉诏的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清军官兵在新竹、大甲溪、彰化、嘉义和台南一带与日寇拼死搏斗。他们手拿土枪和长矛,凭血肉之驱,前赴后继,猛扑敌寇。其中尤以彰化和嘉义保卫战最为激烈、悲壮,抗日民军首领徐骧等人、黑旗军的将领以及刘永福新军七星队的大部都壮烈牺牲。一个日本人当时记载道:“不论何时,只要我军(日军)一被打败,附近村民便立刻变成我们的敌人。每个人,甚至年轻妇女都拿起武器来,一面呼喊着,一面投入战斗。我们的对手非常顽强,丝毫不怕死。他们隐藏在村舍里,当一所房子被炮火摧毁,他们就镇静地转移到另一所房子里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

台南抗敌的最后阶段极为艰苦。清政府一再严令禁绝大陆各地支援台湾,黑旗军和民众军械粮饷俱绝,队伍饿极不能起。在此情况下,刘永福坚持抗日5个月后,不得不被迫登轮退返大陆。台南遂于1895年10月20日沦陷。至台南失守时止,台湾军民总共毙伤敌3.2万余人,占日寇侵占初期兵力的一半以上。

台南失陷后,台湾各地人民继续坚持武装抗日。他们在台北的深坑、云林铁国山,嘉义台南之间的番仔山、凤山附近及屏东潮州等山区先后建立抗日据点。抗日民军队伍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他们进攻日寇军营,袭击日寇官署,抗击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扫荡,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简大狮是台北农民抗日武装的领袖之一。1896年元旦,他率领队伍同其他民众武装一道直袭台北,攻入市区。其后,简辗转至厦门。日寇杀其妻以泄愤,并向清政府将他本人索去。简就义前慷慨陈词:“我简大狮,系清国台湾之民。……日人虽目我为土匪,而清人应目我为义民。况自台湾归日,大小官员内渡一空,无一人敢出首创义举,唯我一介小民,犹能取胜众万余,血战百次。自谓无负于清。……愿生为大清之民,死为大清之鬼”。

辛亥革命前后的武装起义 在日本侵略者的残酷镇压之下,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低潮时期。1906年以后,在祖国大陆兴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台湾同胞又不断地举行爱国武装起义,反对日本的殖民统治。著名的有:1907年新竹的北埔起义;1912年南投的林圮埔起义;1913年的苗栗起义;

915年台南的西来庵起义等。其中苗栗起义是辛亥革命直接影响下较大的一次爱国抗日斗争。领导人罗福星是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派赴台湾的人员之一。罗以其家乡苗栗为据点,建立中国革命党台湾支部,在台北、基隆、桃园、台南等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筹划起义。事败后近千人被捕,20余人惨遭杀害。罗福星就义前的绝命诗说:“海外烟氛突一岛,吾民今日赋同仇,牺牲血肉寻常事,莫怕生平爱自由。……背乡离井赴瀛州,扫空东庭指顾间,世界腥膻应涤尽,男儿不误大刀还。弹丸如雨炮如雷,喇叭声声战鼓催,大好头颅谁取去,何须马革裹尸回。”西来庵起义是爱国志士八清芳、江定、罗俊等人组织的。他们以台南西来庵等处为据点,训练骨干,筹划起义,号召全省同胞“奋勇争先,尽忠报国,恢复台湾”。参加者遍及台北、台中、南投、嘉义、屏东等地。因事机为日警获悉,余、江等率千余人临时举事,血战七昼夜。起义失败后八清芳等九百多人被处死刑,被日寇滥杀的群众竟达数万人,引起了世界震惊。

“五·四”以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俄国十月革命和祖国大陆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巨大潮流影响下,台湾同胞进一步掀起了有组织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并和祖国的革命斗争密切相联系,成为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环。1920年1月,受“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留日台湾籍青年学生产上先在东京创立“新民会”,并仿照北京的《新青年》发刊《台湾青年》杂志,进行民族主义思想的启蒙宣传。随后,留日和旅居北京、上海、广东、厦门、南京等地的台湾籍学生相继成立“台湾青年会”、“台湾学生联合会”,“中台同志会”等组织。1921年10月以蒋渭水为主联合林献堂等人于台北成立旨在“唤起汉民族自觉、反对日本民族压迫”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启蒙团体“台湾文化协会”,提出“反对民族差别”、“反对奴化教育”,“获得参政权”等口号。广东中山大学等校的台籍学生在郭沫若等人影响下,建立“广东台湾革命青年团”。在该团发表的《告中国同胞书》中呼吁:“勿忘台湾”,“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在这同时,台湾各地农会和各种工会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起来。1928年4月,在大陆的台湾籍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留学日本的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上海成立了台湾的党组织,即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台湾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民众党亦登上政治舞台。各派政治力量急速组合。台湾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局面。同年底“台湾农民联合会”领导下的会员达3万多人。各种工潮此起彼伏,工人的阶级意识迅速提高。他们把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民族的阶级的利益结合起来,提出了“支持中国工农革命”、“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鲜明的战斗口号。

在台湾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鼓舞下,居住在台中浊水溪上游雾社的高山族同胞,因不堪日寇的奴役和压迫,于1930年10月27日举行武装暴动。这就是震憾中外的雾社起义。他们在捣毁十几处日寇警察分所之后,退入深山,同6000多名日本军警激战20余天。许多高山族妇女,为激励丈夫杀敌而无后顾之忧,集体跳下悬崖。最后高山族同胞弹尽粮绝,起义领袖等自戕以殉。

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猛烈地冲击着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1931年夏,日本殖民统治者对台湾同胞开始全面大镇压,实行白色恐怖。无数台湾同胞、爱国进步人士被囚人铁牢,惨遭迫害。但是,台湾人民并没有被法西斯暴行所征服,他们继续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直到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根据历史的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协定重新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后又有苏联参加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结束了台湾同胞蒙受日本帝国主义奴役的屈辱历史。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会后台湾省行政长官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所属的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台湾全省同胞欣喜若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祭告祖先,通宵欢饮。台北市各界民众数万人举行环市大游行,欢呼回到祖国的怀抱,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实现民主,建设独立、自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依附于美国的国民党政府却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内战。它一方面大举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解放区,一方面对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疯狂搜刮、大肆迫害,企图把中国重新拖回黑暗的世界。这就不能不激怒了全国人民,迫使人民起来与之进行坚决斗争。1947年2月28日,在全国民主革命的高潮下,台湾全省人民举行了反对国民党政权的武装起义。“二·二八起义”得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中共中央给予热烈支持,指出:“台湾人民的武装自卫乃是被迫的,是必要的,是正义的,是正确的”;宣布“解放区军民必定以自己的奋斗来声援你们,帮助你们。”“二·二八起义”在国民党政府的血腥镇压下虽然失败了,但它又一次表现了台湾同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949年10月1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政府,新中国宣告诞生。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祖国大陆解放的前夕,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跑到台湾,他们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状态之中。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东台湾革命青年团”。在该团发表的《告中国同胞书》中呼吁:“勿忘台湾”,“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在这同时,台湾各地农会和各种工会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起来。1928年4月,在大陆的台湾籍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留学日本的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上海成立了台湾的党组织,即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台湾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民众党亦登上政治舞台。各派政治力量急速组合。台湾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局面。同年底“台湾农民联合会”领导下的会员达3万多人。各种工潮此起彼伏,工人的阶级意识迅速提高。他们把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民族的阶级的利益结合起来,提出了“支持中国工农革命”、“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鲜明的战斗口号。

在台湾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鼓舞下,居住在台中浊水溪上游雾社的高山族同胞,因不堪日寇的奴役和压迫,于1930年10月27日举行武装暴动。这就是震憾中外的雾社起义。他们在捣毁十几处日寇警察分所之后,退入深山,同6000多名日本军警激战20余天。许多高山族妇女,为激励丈夫杀敌而无后顾之忧,集体跳下悬崖。最后高山族同胞弹尽粮绝,起义领袖等自戕以殉。

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猛烈地冲击着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1931年夏,日本殖民统治者对台湾同胞开始全面大镇压,实行白色恐怖。无数台湾同胞、爱国进步人士被囚人铁牢,惨遭迫害。但是,台湾人民并没有被法西斯暴行所征服,他们继续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直到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根据历史的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协定重新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后又有苏联参加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结束了台湾同胞蒙受日本帝国主义奴役的屈辱历史。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会后台湾省行政长官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所属的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台湾全省同胞欣喜若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祭告祖先,通宵欢饮。台北市各界民众数万人举行环市大游行,欢呼回到祖国的怀抱,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实现民主,建设独立、自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依附于美国的国民党政府却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内战。它一方面大举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解放区,一方面对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疯狂搜刮、大肆迫害,企图把中国重新拖回黑暗的世界。这就不能不激怒了全国人民,迫使人民起来与之进行坚决斗争。1947年2月28日,在全国民主革命的高潮下,台湾全省人民举行了反对国民党政权的武装起义。“二·二八起义”得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中共中央给予热烈支持,指出:“台湾人民的武装自卫乃是被迫的,是必要的,是正义的,是正确的”;宣布“解放区军民必定以自己的奋斗来声援你们,帮助你们。”“二·二八起义”在国民党政府的血腥镇压下虽然失败了,但它又一次表现了台湾同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949年10月1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政府,新中国宣告诞生。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祖国大陆解放的前夕,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跑到台湾,他们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状态之中。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清政府统治时期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日本统治时期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庆祝台湾光复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主权回归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描述不清违规检举侵权投诉| 评论(32)
赞738 踩238

末雨星辰
采纳率:28% 擅长: 腾讯游戏 生活常识 文档/报告共享 英语翻译 编程语言

其他回答

  日本统治时期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庆祝台湾光复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主权回归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   日本统治时期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庆祝台湾光复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主权回归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清政府统治时期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日本统治时期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庆祝台湾光复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主权回归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关于台湾的历史
台湾不是省,台湾自古属福建。自古从战国“岛夷”, 隋朝“流求” 到 明朝台湾,都是属福建化外之地。明朝以前,台湾是自治区属福建,这是现代的说法。古代叫台湾化外之地属福建。什么是化外之地?化外之地就是天生天养的自治区。中国内陆也有化外之地,按他们习俗生活,不交税,不需要执行政令,不按中国礼节。但同样受到中国的保护,他们也是中国人。台湾肯定也是福建中国人。从宋朝到明朝,台湾澎湖一直都有巡捡司,从宋朝无人之岛开始发展〔当时澎湖是无人之岛〕,仅作为福建台湾澎湖巡检司的用途。就近看管台湾内陆,但属于不干扰的管辖,主要是侦察通报海盗和外界人进入福建台湾属地。明朝时,因当时海盗和日寇侵扰,福州逼于无奈直接管治台湾内陆,至今五百多年了。
1883年法国海军攻占越南首都顺化,迫使越南签订《顺化条约》规定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可是遭到越南国民的反抗,他们想信宗主中国。因此1884年法国军舰抵达福州,威胁福州放弃对越南的宗主关系,几轮谈判后,法国无法迫使福州就范,法国一怒要开战了。当时闽浙总督何璟。广东省中山市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河北丰润人。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广东大埔县湖寮镇双坑村人。这些大臣下死命令,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尤斩。后来闽浙总督何璟接到法国战书开战,没有通知福州水师,但通知高官张佩纶、何如璋等。可是这些高官无一人通知福州水师,置水师生命于完全不顾。开战之前这些高官全部逃逸,至令福州水师全军覆没。坑害憋死几乎全部福州水师精英〔这批水师大部分都是高学历留洋的精英〕,此役福州水师精英全军覆没。福州马尾造船广和沿岸炮台被摧毁。福州损失惨重。这就是为什么福建台湾军务要自筹,福州没钱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福建台湾行省。行省是军务经费独立,内务仍属福建管辖。*******以上所列人物行为诡异,有侍历史澄清?既然一开始就不想跟法国一战,为什么把福州水师从上海调回福州,还让法国军舰直入闽江,不想打只要岸炮封锁闽江口根本就无法进入闽江。
1885年10月12日,台湾府改为福建台湾行省,刘铭传为台湾巡抚。原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台湾晋升为行省,福建巡抚改为闽浙总督兼任〔兼任福建巡抚一职〕,福建恢复总督省〔福建总督省巡抚级别高于台湾巡抚〕。因福建巡抚是闽浙总督,所以福州府治浙江和台湾。历史上,福建有过多次短暂局部行省,有泉州行省,有漳州行省和台湾行省,这些局部地区因备战或打战原因,当地税收不交回省会,直接用作军费,威胁一解除马上恢复地区行政。台湾当时面对法国,日本等的威胁时间拖延比较久。但台湾不是真正的省,仅作为临时的行省。 1684年4月,台湾(时为台湾府)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省,下设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清朝政府对于台湾的建设却是极为消极的, 目的只在避免台湾再度成为盗匪与反抗者的根据地. 清朝在台驻军皆由大陆调派, 每三年调动一次,以防军队造反. 清朝政府更将十几万台湾居民强制遣返大陆原籍, 又对大陆人民移民台湾严格限制, 禁止携带家眷, 移民只好与平埔族女子通婚, 因而有所谓有唐山公, 无唐山妈的说法.1874年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对台湾出兵,清朝因此惊觉,派钦差沈葆桢来台积极经营.沈在台湾重新整理不良制度,开煤矿,办邮政.后有丁日昌继续经营.其后台湾又在中法战争中遭到法军攻击, 清朝派遣刘铭传来台.在1885年正式在台湾设省,台湾在 1891年有了中国第一条关办客运铁路, 南北普设电报可通福州, 设立邮政与新式学堂, 台北城的街头亮起了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