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出行> 旅游> 正文

上海辰山植物园案例分析(上海辰山植物园投资多少钱)

  • ___〃陌路___〃陌路
  • 旅游
  • 2023-06-21 15:42:02
  • -
周末小游之辰山植物园

上海辰山植物园+历史保护街区 - 草稿

1.辰山植物园植物景观丰富,请例举十张植物景观照片,结合形式美法则,分析该处植物景观营造的亮点。

乔木灌木以孤植为主,充分展示植物自然冠幅与形态。并注意乔木、灌木、草本的多层次搭配。对于以乔木类型为主的目,注意植物间距,并辅以适当修剪以防止乔木树冠互相遮挡。

广阔的草坡上,以种植四季较为分明的观叶灌木,随着秋天的到来,其颜色发生了不同的变化,给人们呈现了不一样的景观。观赏草与灌木球的结合,毫不显得突兀。

在通往温室的这条路上,一边为草坪护坡,种植少许植物,另一边只要是给人们观赏作用,用远处的山和湖边的水杉等高大乔木作为背景,再加以银杏作为点缀。利用叶色的不同,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选择不同形态的灌木球,有圆形 塔形等。站在远处看,草地为嫩绿色,远处看,宛如一幅风景画。

在矿坑公园门口的植物配置,采用了芭蕉 灌木球 南天竹,地被则选用银线麦冬 酢浆草等,植物颜色丰富,四季分明。

选用杉科等高大乔木作为背景树,对后面的建筑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同时加以配置灌木球和地被植物,打造三种层次感,给人们制造了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

此处选用的植物的大都是色彩丰富的菊科植物围合而成,同时配置落叶的小乔木,显得颜色不那么杂,道路的另一边则是弧线的草地,制作一个一个球形和塔形结合的组合配置,颜色有墨绿色 深紫红色 黄色 橙色,同时,利用多种草本植物的飘逸感,给人们一种很飘逸的感觉。

2.结合矿坑花园场景体验,分析设计师是如何充分利用原有场地资源进行景观营造的。

辰山植物园是一个风景区尺度的植物园,矿坑花园是在此背景下的一个园中园,又具有自身强烈的后工业遗址特征。设计具特殊性,有下述原则。

最小干预后工业景观:采取最小干预原则,提高景观质量。即尽量保持其具有石质质感的自然风貌,采用“减法”设计手段,尽量避免人工痕迹,用锈钢板墙、毛石荒料来表达曾经有过的工业时代气息。

东方山水意韵:设计立意源于中国古代“桃花源”隐逸思想,利用现有山水条件,布置瀑布、天堑、栈道、水帘洞等与自然地形密切结合的内容,深化人对自然的体悟。同时利用山体皴纹,使其具有中国山水画的形态与意境。嘉庆府志载,辰山“十景”:洞口春云、镜湖晴月、金沙夕照、甘白山泉、五友奇石、素翁仙冢、丹井灵源、崇真晓钟、义士古碑和晚香遗址。在设计中,对符合意境的,也有所表达。

植物景观:整个花园做了种植、花境设计。种植设计以空间结构为基础,以精细质感为诉求,植物材料满足植物园展示、科教功能,植物空间层次丰富、结构合理、色彩雅致。花境设计选择Jekyll 作参照,园内预计种植1000多种花卉,能分区大类的约600种。

序列与主题的呼应

平台区:以现状水杉林为基础,扩大种植,作为与其它花园之间的分区屏障。主入口处设置点景物(表达工业制造的流水石雕),蛇形墙作为导入空间吸引游人向前。区内以镜湖为中心,作为主要观景、游览空间。望花台位于镜湖南侧,为植物景观空间核心。镜湖深潭区加装游览栈道,但游人容量有限,故在潭区上方平台区增加一个类三角形水池,通过反映周边物体将周边环境与人联系起来,迥异于任意两种不同材质的连接效果。镜湖有足够的吸引力把人们关注点集中到平台区,其倒影增加了各个方向层次和整个平台区的尺度感,一举多得。此处正合“镜湖晴月”之意蕴。

潭区:它是唯一连接东坑与西坑,做整体设计的关键地段。深潭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与游览性,可根据与游人不同空间关系来创造多种体验,故潭区为整个西坑矿中心。潭区与平台区接壤,通过观景平台、丹井灵源、甘白山泉等多个景点,以多种行为方式在人与深潭之间构筑联系。在现状崖壁上开凿山瀑、水潭、山洞、水帘洞,沿深潭崖壁做栈道、一线天、临水平台等设计,使潭区竖向、水平空间呼应、互动,创造了浑然一体的山水景观。矿坑花园最戏剧性的景点即“丹井灵源”(钢筒),以其倾倒之态势将游人引入栈道,顺着“一线天”(由原来采石坡道改为山隙景观)侧壁,逐步降临水面。穿过一线天,走上环绕深潭半圈的浮桥,在行走之际观赏采石留下的山石皴纹,在山水交映中最后步入山洞,穿过隧道,出得门来便是东矿坑花园另一片天地了。整个游线既精彩、刺激,又宁静怡人,如《桃花源记》所示情景。

台地区秘园:灵活处理沿台地边缘的挡土墙及现状军事出入口,或做遮掩、或做改造,使其成为一个以锈钢板为母题的序列景观,表达形式变化有节奏。有多个出入口与台区上部空间相通,道路随形就势,在台地上斜对山洞口位置设一水塔,旁置“洞口春云”景石,为该区域空间的核心,与镜湖、望花台呼应,又在东端通过栈道与潭区相连。而水塔设置使得这一区域有了垂直划分,加强了与整个山体形态的关联。由西边上山设弧形蹬道,解决了与高台的竖向交通,并上下分流,窝状的向心空间为人流提供了缓冲空间。西入口区:为辅助性出入口,由入口广场的对景设计(置一“金沙夕照”景石),将游人引向山上,山路在林中蜿蜒跌宕。行至山顶处,由山隙下行,可远眺深潭,总揽全园,随后进入台地区密集的林中。

3.利用照片记录,收集5-8种挡墙做法,试比较异同

都是能够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地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可收缩填土坡脚,减少填土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以及保护临近线路的既有建筑物。

利用了大块的石头堆砌起来,高低错落,同时结合灌乔木,形成别样景观,同时也能够防止滑坡。

用混凝土砌制而成,可以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地滑动,确保路基稳定。

阶梯结合挡土墙,在边上种植植物,弱化其线条,同时能够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利用石头堆砌起来的不规则的边缘,能够显得更自然。寄满足了实用性的功能,又增加了美感。

采用不同种颜色的石头堆积而成,在配置一定的乔灌木,不仅能够起到护坡作用,还能产生一定的美感。

这个应该是属于桩板式挡土墙,体型较大,能够起到抗洪和山体滑坡的防护作用。

挡土墙选用的材料仿木的瓷砖,远处一看很像是用木头做的,更显得自然。植物选择上是利用龙抓槐的枝条的飘逸,来增加线条上的美感。

这个挡土墙主要为了固定水土,防止滑坡,利用散置的山石结合石头堆砌的斜坡,两种不同的形式,能够发挥其护坡的作用。

4、分别记录20种岩石园植物景观、花境和驳岸植物景观,画出3个花境配置的平、立面图。

岩石园景观植物:由于岩生植物生长在千米以上的高山上,大都喜欢紫外线强烈、阳光充足和冷凉的环境条件,这类植物大多不适应平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在盛夏酷暑季节常常死亡。主要是选用宿根、草花等植物。中进行选择,选择的原则是:①植株矮小,结构紧密。一般直立不超过45cm为宜,且以垫状、丛生状或蔓生型草本或矮灌为主。对乔木也应考虑具矮小及生长缓慢等特点。一般来讲,木本植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高度;多年生花卉应尽量选用小球茎和小型宿根花卉;低矮的一年生草本花卉常用作临时性材料,是填充被遗漏的石隙最理想的材料。日常养护中要控制生长茁壮的种类。②适应性强,特别是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瘠能力,生长健壮。③具有一定的观赏特性,要求株美、花艳、叶秀,花朵大或小而繁密,适宜于与岩石搭配配植。

山石与植物的配置。山石布置有立有卧、有疏有密、有主有次,石与石之间留有能填入岩生植物生长所需各种土壤的缝隙与间隔,再根据环境条件和景观要求合理地进行种植布置。对于较大的岩石,在其旁边种植矮生的常绿小乔木、常绿灌木或其他观赏灌木。

花境:选用向日葵作为中间主要的植被,旁边加以紫红色的观叶植物,叶子飘逸富有动感,在外围还选用了观赏玉米作为背景,颜色偏暗沉,显得整体颜色不会那么鲜艳,外围根据地势,选用的是较为低矮的植物,紫色 红色 粉红色,给人们一种热情洋溢的氛围。

中间植物选用整体偏高一点的观赏草,通过外围花卉团状来获得微妙的节奏和色彩的变化。植物层次明显,便于游客观赏。

利用简单的块状种植组合成一个四边形,植物搭配上虽然较为单一,但是在颜色和层次上也很丰富,不同株形、叶形植物的利用,使植物在沿路方向上构成了有趣的空间感,形成看似连续的高低错落的立面景观,犹如乐曲中不同音高的节拍形成的小节。

在植物种植之间,利用了不同叶色 花色的植物,同时花境设计在路边,便于游客近距离观赏植物的珠形、叶形、质感、花形及花色,也便于园艺师进行日常的护理,在这组花境中,属于大型的花境设计,面积较大,因为是沿路设计,整体形状是采用带状设计,然后可能同个花境中会有多个高层植物,层次分明,整体效果丰富,但是单个种植块又分明简洁。在这个花境设计中,采用了萱草属植物、花灌木、观赏草的不同叶色搭配增加花境色彩的层次,特别是五彩苏的运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驳岸植物景观:岸边植物配植很重要,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空间的景观起着主导的作用。辰山植物园驳岸有士岸、石岸、混凝士岸等、自然式或规则式。自然式土岸边的植物配植结合了地形、道路、岸线种植,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辰山植物园的自然式土岸边的植物配植,多半以草坪为底色,为引导游人到水边赏花,种植大批宿根、球根花卉。为引导人临水倒影,则在岸边植以大量花灌木。树丛及姿态优美的孤立树。尤其是变色叶树种,一年四季具有色彩。士岸常少许高出最高水面,站在岸边伸手可及水面,便于游人亲水、嘻水。起伏的草坪延伸到自然式的土岸、水边。岸边自然式种植嫩绿的垂柳,以水杉为背景,水中倒影清晰。辰山植物园植物层次多种、高低错落,延伸到水面上的合欢枝条,以及水中倒影颇具自然之趣。早春有樱花、红枫,黄色的玉兰花及芳香的含笑;夏有合欢;秋有桂花、枫香、鸡爪械;冬有水杉等。四季常青,色香俱备。柔软多变的植物伎条可补其拙。自然式的石岸线条丰富,优美的植物线条及色彩可增添景色与趣味。

5、思考历史保护街区的景观小品的特点,景观小品的设计如果体现该区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沿着复兴路走向思南公馆,两旁种植法国梧桐作为行道树,树影中可以看到周围的建筑,都有明显的历史印迹和时代特征,暗示着一段历史。沿途也可以看到很多地方设置有标识牌,垃圾桶,路灯等小品,都营造出一股欧式复古的氛围,与当地的建筑风格相呼应。思南公馆当时吸引了大批的军政要员、企业家、专业人士和知名艺术家迁入,使该地区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居停和会聚之所。现在的宴会厅和花园洋房,也看出了着当时上流社交的奢华。在宴会厅区,设置有一些桌椅,也仿照着欧式风格。还设置一些小型的喷泉或跌水,显得幽静典雅。作为上海市中心唯一一个以成片花园洋房的保留保护为宗旨的项目,“寻根”和“再造”贯穿于思南公馆十数年的保留保护改造之中。红瓦屋顶、卵石镶壁、郁葱古树以及老洋房那种由岁月积淀出来的厚重和寂静优雅的氛围是不可复制的。

关于上海辰山植物园的介绍

上海辰山植物园一年四季都有植物观赏,即使是冬天,展览温室里也呈现出郁郁葱葱的景象,是上海较具文艺气息的拍照胜地。植物园在不同的季节还会举办各种花展,值得参观。

上海辰山植物园因园中的辰山而得名,爬到山顶可俯瞰公园全景。20世纪由于采石,辰山的南坡已被削去,现在在采石场原址上修建了矿坑花园,是园区内的一大亮点。游客走下台阶,到矿坑底部湖面上的浮桥,瀑布泻入湖中,穿越山洞,可来到相连的岩石和药用植物园,仿佛真的有下矿井的感觉。

植物园共有3个门,1号门、2号门和3号门。其中1号门是正门,想要按一般游览顺序游玩整个园区的普通游客可以从1号门进。除了园区北边的矿坑花园,园内的另一亮点是展览温室,离2号门近,喜欢摄影的游客可以从2号门进。

展览温室位于园区的东北角,由热带花果馆、沙生植物馆和珍奇植物馆三个温室馆组成,内部有瀑布、山洞装饰。馆内有银色的小叶子做成的游览路线指示箭头,顺着箭头游览即可。热带花果馆种植着蝴蝶兰、天堂鸟(鹤望兰)、叶柄底部可存好几斤水的旅人蕉、棕榈等植物。沙生植物馆有各式各样的仙人掌,有的形状细长像黄瓜,有的矮矮圆圆像西瓜,还有叶子肉肉的各种肉类植物。在珍奇植物馆你能看到自然界生存与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珍稀奇特植物,比如食虫植物、苏铁类、蕨类植物等。

在展览温室的西南边,还有园区专门为盲人设置的盲人植物园。因为俯看该区形状如同一颗米粒,故以“一米阳光”为主题。这里主要服务视力障碍者和盲人,针对他们的触觉、听觉、嗅觉等需求,种植无毒、无刺、具有明显的嗅觉特征、植株形态独特、色彩鲜艳亮丽的各类植物,设置中、英、盲文和语音系统,另修建盲道,设置适合盲人使用的扶杆、憩亭、厕所等无障碍设施。

除了上海辰山植物园外还可以去下面几个景点酒店参观游玩,比如:

景点

矿坑花园 与上海辰山植物园距离0.47km

植物系统园 与上海辰山植物园距离0.47km

广富林郊野公园 与上海辰山植物园距离1.61km。

[img]运城3年后的样子,我被深深的惊呆了

景物人物的识别对盲人出行的重要性

盲人公园是一个将光带入盲人世界的设计,盲人在生理上的不足使其无法感知光的存在,为了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美好,建设有益于提升视障群体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的盲人公园设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国内外盲人公园景观发展现状,分析了风景园林理论在盲人公园景观中的应用。

关键词:盲人公园;风景园林理论;无障碍设计;触觉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2.85亿的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患者中,约有8000万集中在中国,我国为全球拥有视力残疾患者最多的国家。其中,约有盲人700多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建设盲人公园的意义就是使在生理上有缺陷的人群能够获得与常人相当的生活体验。在其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盲人只能靠盲文感知世界,学习知识,身处的环境也相对隔绝。由于常年学习盲文,盲人对于触觉和听觉的感知是极其灵敏的,远超于常人,充分利用其优势,在设计盲人公园时会有极大的帮助。

1盲人公园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盲人公园的研究较少,主要在无障碍设施中体现。日本在盲道上的研究较为全面,同时对导盲犬助盲的行为也进行了规范。美国在1992年修订的《美国残疾人法案》也更全面地规范了残疾人无障碍法律。国外在进行了长时间的实践之后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经验,公园中针对盲人的无障碍设计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水准专用设备。城市公园的无障碍设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缓坡、盲道、中性卫生间等在公园中随处可见。在我国,盲人公园的数量少之又少,且质量参差不齐,实用性差,针对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开始较晚,北京于1985年开展了关于无障碍的设计研究。1986年,我国第一部关于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规范《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颁布,3a后该规范颁布实施。伴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关于公园的无障碍设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当下,国内很多公园的规划设计已经将无障碍的理念贯穿始终,也出现了一些服务于盲人的主题公园[1]。

1.1国外案例

1.1.1德国莱比锡盲人公园。莱比锡盲人公园坐落于莱比锡市中心,面积约6.5hm2。公园遍布芳香植物,令人心旷神怡;此园多处空间都由不同程度大小的圆形拟合构成,园中栽植了具有粗糙树皮的树木,激发游客的触觉感知,全园道路设计精妙,主路利用石头镶嵌边缘,辅路使用砾石铺装,给人不同感受,方便盲人在道路中自由行走,不受盲杖的支配。公园内设置石头浮雕,使游园人更容易辨别方向。浮雕包括园区概况简介、莱比锡市地图和公园所在地的历史。此外,公园中设有许多雕塑作品,不仅赏心悦目,还可以让盲人通过触摸的方式感受雕塑的故事。1.1.2美国贝蒂奥特盲人语音公园。贝蒂奥特盲人语音公园建于1992年,是美国克利夫兰洛克・菲勒温室公园的一个子园,专门服务有视力障碍的人群。与传统的盲人学习不同的是,此园主要利用“听觉”这一功能帮助盲人在园区中进行休闲活动,使盲人更直接地接受信息。整个公园遍布语音讲解功能,帮助盲人更好地了解公园,通过耳朵就能感受到每一个景点的魅力。公园中海伦・凯勒的铜像最能打动人心,表达了她第一次感受到水流动的喜悦,老式的抽水机还保留有打水的功能,盲人游客可以在海伦・凯勒的铜像旁体验水流的“神奇”。

1.2国内案例

1.2.1中国香港白普利公园。公园座落在中国香港盲人辅导会的旁边。花园设计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植物配置以幽香为主。公园中使用有光滑质感的石头,盲人触摸时会有独特的感受。园林中栽植了能够引鸟的植物,雀鸟带来的动听歌声给盲人从听觉上带来快乐。1.2.2上海辰山植物园盲人园。上海辰山植物园于2011年开始对外开放,其盲人园区是上海首个以盲人为服务对象的公共花园。该园区总占地面积达1965m2,花园主题为“一米阳光”,既代表了花园整体设计的米字结构,又表达了设计者希望花园如温暖的阳光一般,给盲人带来一丝温暖。园中的设计从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入手,视觉从入园开始至整个道路系统的色彩材质、标识牌、扶手等都有涉及;辩音体验区是一大特色,设置了听觉游戏景观,并在场地内对植物做引鸟、引虫的配置,入口不同区域设置语音提示,部分节点播放舒缓的音乐,使人放松愉悦;嗅觉体验区贯穿全园,在游线中专门设置了香花香叶植物,一年四季皆有花香;触觉体验区分为叶触摸区、枝条触摸区、花果触摸区和水生植物区。

2风景园林理论在盲人公园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从以生活居住为配套的花园庭院逐渐走向街道公园,以及大的绿地系统。从单纯的休息娱乐空间到生态、环保,以及大规模的旅游度假,早已不再局限于几块小小的绿色场地,而是囊括了土地上户外生活的全部。我国的风景园林历史悠久,传统风景园林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风格上都能够彰显出自身的特色,形成较为独特的风景园林文化。风景园林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环境的物质要求与精神要求满足,同时还要将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文化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发挥出来,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2]。

2.1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的概念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指的是针对各种有障碍的人所进行的消除障碍的环境和产品设计[3]。2.1.1道路。在设计盲人公园道路时,首先要了解盲人的行走方式,盲人在外出时通常有人陪同,或依赖工具,道路布局首先要考虑地面平坦且道路连接简单,同时要避免过于单调的路线,尽量减少设置冗长且无方向变化的道路,增加游线的趣味性,避免道路周围或中间出现障碍物,妨碍盲人行走。道路宽度设置根据具体需要而定,宽度>0.8m时,盲人可以手持盲杖单独通过;宽度>1.0m时,自驾轮椅可单独通过;宽度>1.2m时,拄双拐残障人士可单独通过,或盲人与陪同者一起通过;宽度>1.5m时,轮椅可正常转向,他人与轮椅可以交错通过道路;宽度>1.8m时,任何轮椅可以并排通行。道路坡度比应大于1∶12,同时要设置休息平台,平台前后要设置盲道,方便盲人识别前进方向。无障碍扶手设计时应考虑到不同身高的人群,设置上下2层高度不同,随道路遍布全园,在特殊景点处可设置盲文提示盲人。盲道分为2类砖,提示砖和引导砖。盲道的起始点和终点都应设提示砖,告知盲人下一步应转弯或是停止前行,盲道宽度>0.3m,在靠近障碍物0.25~0.5m之前设提示砖。盲道突出部分下边缘应与人行道的其它砖块平齐,行进盲道触感面宽2.5cm,高5cm,采用磨砂材质[4]。2.1.2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的休息设施位置设置要合理,视障者通常在生理及心理方面或多或少处于亚健康状态,要考虑场地的私密性和空间的纵深感,纵深5~20m的小空间适合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人群,纵深在20~30m的中等空间,对于心理亚健康人群和社交型亚健康人群较为合适,纵深空间达到30m以上的大空间,适合社交亚健康人群。座椅首先要保证舒适性,要同时拥有适宜的高度、靠背角度、座面宽度等,针对人性化设计理念,根据凯文林奇的理念,座椅高度在380~400mm最佳,宽度建议在400~450mm,同时应尽量设置靠背,角度在100°~110°最佳[5]。考虑到盲人出行使用盲杖,座椅两侧应设置悬挂钩。座椅扶手上刻盲文,方便盲人使用。公共厕所应单独设置残障人士使用的卫生间,门的宽度不得低于0.8m,内部空间大于2m×2m,便于轮椅使用者旋转进出,厕所内部应设置扶手和紧急报警器。标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视障者游园的体验感,在重要节点设置盲文标识和语音讲解,盲文标识可以与栏杆相结合,栏杆上刻盲文科普,使盲人可以了解植物和场地信息,在核心区域设置语音讲解,提升使用者的游园体验。场地内设置一些供游人玩乐的设施,由于视障者的人群类型多样,要综合考虑颜色和触觉感知的设计。此类游乐设施可通过触摸表面纹理图案和增加声音互动的形式从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辅助治愈视障者的心理。视障患者中有部分人群是可以看到颜色的,针对此类人群的色彩设计要尽量使用醒目、高饱和度的颜色。铺装材质应尽量多样化,但不可在小面积内采用过多材质,触感材质路面和道路相结合。对于视障患者来说,具有诱目性的色彩更便于观察,在色谱中高彩度的颜色诱目性较高,在色调方面,红色诱目性高,蓝色次之,绿色最小。互补色越相近,或者明度差越大可辩性的评价越高。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作为铺装或设施的配色,台阶的踏面上要增加颜色方便弱视者区分。

2.2植物

园林植物在公园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许多植物都能散发芳香物质,以此刺激和调节人体的相关机能,治愈人的心灵,从而达到康复保健的效果。国内外都有运用芳香疗法治愈人体的案例,薰衣草可以降低人的抑郁感;梅花的香气使人体的肌电值降低;桂花香可以降低体温,使人放松;珍珠梅释放的物质对于人的情绪有一定刺激性,不利于人体安定,放松。在游园设计时要增加游人和此类能够释放自然香气的植物的接触效率,不规则的弧线型边缘种植可以增加游人与植物的接触效果,一些围合空间可以增强香气的聚集效果,提升特定场所的植物香气浓度,增强吸收效果。延长香气物质的作用时间,利用盆栽布置于路径周围,游客穿过时香气吸附于衣物上,从而延长香气的停留时间[6]。视障患者在触觉方面较常人更加敏感,在园内设置不同触感的植物有利于游园者更好的体验。盲童通过触觉辨别物体大小的能力正确率达82.6%,而正常儿童仅有52.4%,盲人手指2点阈平均为1.02mm,最低只有0.7mm,而明眼人平均为1.97mm[7]。在进行植物配置时,挑选有特殊质感枝干的树木,如拥有光滑树干的樱花、山桃等,树干有深浅裂纹的木棉、国槐等,干皮会脱落的悬铃木、紫薇等;也可搭配叶片形状奇特的马褂木、八角金盘,体积庞大的菖蒲、芭蕉和叶片质感奇特的羊蹄甲、蜡梅等植株。

2.3水景

水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是很常见的,由于其形态特殊,功能多样,在不同场景中搭配不同的植物和设施能有不同的体验。不同形式的水的声音效果能给视障者带来不一样的听觉感受,涓涓流水、飞流而下的瀑布、涌泉击石的音效都能够给景观增添丰富的听觉效果。水景的形态多样,使游园者有不同的心境,平静的湖面使人放松安静,潺潺的流水让人轻快欢乐,湍急的激流给人紧张刺激感。水的触觉体验因场景的不同而感受不同,手指轻触缓缓的溪流,水是洁净的,是让人亲近的。在平静的湖面上欣赏时,一朵落花、阵阵微风都能使平静的水面激起一层层涟漪,动静瞬间同时存在于一景之中。当水在急促汹涌的流动时,与周边物体强烈撞击所产生的水滴、浪花溅在身上,溅在腿上,都能感到丝丝的清凉,不由自主的就想一同奔跑、跳跃。水在盲人公园的设计中可以起到分隔作用,避免单调的空间环境,延长了观景游线和景观层次。利用小水景点缀空间,使景观灵动富有活力。

2.4空间

从空间功能和景观特征将园林空间划分为3类,即内向空间、外向空间、向外空间。盲人虽然在视力上有残缺,但其心灵不是封闭的,其也向往自由的生活,部分视障者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消极心态,其情绪不稳定,独立性不强,体态语言发展缓慢,社交能力较弱,更喜欢待在较为私密的场所,即内向空间;外向空间通常设在较为开阔的场地,给人群提供社交场所;向外空间则是用漏、透等方式连接内外空间,亦可借景于园内。内外空间的延续采用“虚隔”的方式进行内外区分。这种“虚”处理有效加强了内外空间的视觉性渗透,并通过渐变的过渡空间,有效地将原本相互独立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进行了交融。

3盲人公园设计原理

3.1安全感

盲人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出行时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受到一定的阻碍,保证盲人在公园中的安全感是提高公园适用度最重要的一点。公园内无障碍设施布置要考虑全面,从道路的曲折走向到坡度材质;公共设施不仅要体现人性化还要保证实用性,卫生间要设置警报器,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以便不时之需,服务设施以及休息设施的倒角要圆滑防止伤害到盲人,游乐设施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安全感是对盲人游园可能性的保证,也是建设盲人公园的意义所在。

3.2体验感

体验感的好坏是决定公园游客量的一大重点。为补偿盲人在视觉方面的缺憾,增强盲人的游园体验感,从触觉、听觉和嗅觉入手。植物组团多选用不同质感和香气的搭配,结果类植物通常能够吸引鸟、虫,从而使园中增添了鸟鸣虫鸣的欢快气氛;无障碍扶手围绕整个园区道路,并考虑不同年龄身高的盲人使用者,设置上下2层;座椅等设施不仅要选用合适的材质,还要增加便于盲杖靠放的位置。水景旁设体验区,流动的水使盲人放松同时刺激触觉感受。舒适的体验感会给盲人带来无限欣慰,鼓励其出门社交,缓解心理压力,也能提高公园的使用率。

3.3尊重感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盲人也不例外,其希望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设施上设置盲文介绍,便于盲人快速了解场景内容,播放语音讲解为盲人提供想象空间,并不是只有视觉才能体验美丽的环境,有多种方式能够让盲人“看到”,这些都是尊重了盲人心理需要的体现。空间的处理给盲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由于存在不同性格的人群,有人渴望社交,有人警戒社交,大小空间得到设置可以满足多元化的盲人游客需要。通过空间环境的大小变化改善缓解盲人在情感释放方面的诉求,并提升其社交欲望,打开心门,治愈心灵。

4总结

对残障人士的关怀是国家精神文明素质的极大体现,我国针对盲人公园和无障碍设施的措施正在逐步完善,但相关的研究较少,盲人公园只零星散布在大城市中,实用性不佳。盲人公园在设计时要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就游览公园便利安全方面,视障者需要在公园入口处配以盲文的公园概况介绍;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时为盲人使用者定位并进行语音介绍;公园道路以曲线绕行的平路为主,减少台阶和弯路的道路设计等。对于公园的功能,在公园中增加音乐播放的场景;分片区种植有芳香气味的植物;在公园设置适合视障者的跑步道等基本运动的设施等。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提高,景观也将更精细化和人性化,在满足正常人景观需求的同时结合视障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要,使景观能够造福每一个公民。

园艺研学(2019),带您看国内优秀的园艺产业(上篇)

一,国内最长的的单体绿色廊架

无锡的渤公岛,因为这里有一条国内最长的绿色长廊(1.2公里),主打各种景观爬藤植物 其中最出名的是紫藤(世界知名紫藤园有日本足立、河内,国内知名嘉定等),国内紫藤苗圃行情是做桩景的多,攀藤类规格小、品种培育不全、开花不稳定,再加上紫藤花期短修剪复杂不建议盲目引种。渤公岛绿色长廊还有很多优秀爬藤植物,例如扶芳藤、铁线莲、常春藤、爬山虎、凌霄、木香、金银花、忍冬藤等十几个品种,为做绿色长廊的朋友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依据。

二,国内第一家田园综合体项目

(1)全国首家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田园东方,很多人问我田园综合体到底做什么样的生态景观,先看看田园东方的表达方式,朋友陪我转了一圈是实在找不到让我眼前一亮的生态景观,感觉是个十足的农地大菜园(呕水桶随处可见),作为田园综合体项目它是大家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情怀,既要还原乡村田园的趣味,但生态景观规划一定要向花园景观看齐,如果随便哄骗游客和政策,那你肯定是一个不成功的案例。

(2)无锡田园东方对生态景观规划布局缺乏诚意,那么它的旧房改造以及商业运营布局还是很不错的。很多人看中的是田园综合体项目宅基地面积(因为宅基地是可以搞建筑的),在田园东方原址是已经搬迁的村落,其中有很多老房子(青砖房)是经过重新修饰改造成民宿、书吧、咖啡吧、查吧、以及传统 手工房 ,很文艺休闲,这个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有重新 盖造 的建筑,园区里游玩、餐饮、住宿、休息、购物设施非常完善,非常适合短期度假,再加上选址在江苏最富庶的无锡近郊,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张诚在无锡做田园东方项目是成功的,他为后来田园综合体项目提供一个模式。

三,国内最棒的植物园(之一)

(1)上海松江辰山植物园每年我都要好几次,因为它是我在国内见过最好植物园之一。每年园区都有相应的花卉主题展,今年是牡丹和高山杜鹃(高山杜鹃下期讲),牡丹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洛阳、菏泽核心产区),进入新世纪可推广程度远不如芍药(牡丹也属于芍药科)大丽花等,更不如月季那样全面推广到家庭园艺领域,牡丹是非常优秀的宿根花卉,在以前的印象里牡丹是四五月份开花,如今已经培育出早春牡丹系列,花大艳丽饱满、国色天香不愧是富贵之花,今年辰山植物园在很多地方开始应用牡丹,无论是大门前园艺小景还是矿坑花池等都能看到激情绽放牡丹的身影,我想把牡丹引进辰山植物园就是一个很好的推广。

(2)国内的高山杜鹃原产地一般在东北地区(大兴安岭有知名的兴安杜鹃)、云贵川高海拔的地区,而南方的山区生产杜鹃系列最多的是咉山红(耳熟能详的江西民歌《咉山红》) ,当然园艺品种例如东洋杜鹃系列、安酷杜鹃系列等都属于外来杂交培育的品种。高山杜鹃不仅国内盛产在纬度高的的欧美地区也是优秀的原产地。国内的高山杜鹃培育技术比较晚,对高山杜鹃的矮化以及异地繁殖栽培不如欧美地区的高山杜鹃,所以辰山植物园展示的高山杜鹃都基本属于欧美培育系列,国内的高山杜鹃园艺产业任重道远。

(3)园艺界有一个地方被奉为神作,那就是加拿大维多利亚岛上的矿坑布查特花园(图1),辰山植物园也是选择在佘山矿坑遗址上,而布查特那张经典照片的景观在辰山植物园也能找得到。在松柏园的松柏杉(裸子植物)特别有那种意境,虽然从质感上来看好有点糙,对花灌木应用搭配还不完善成熟,但它的大型木本植物构架已经做到了布查特的景观味道。很多人去辰山去玩还感觉不到(不识路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里得独特,但只要您多细心观察,从不同角度去看就能发现不同的味道。

(4)辰山植物园岩石园对从事景观建造以及做环境生态修复的朋友是值得推荐学习的地方,可能外行人去看没什么感觉而且位置又比较偏僻但丝毫不能阻碍它的魅力所在,岩石园它是建立在采石矿墟上,没有做太多的改动,尊重自然就地取材把植物很好的融合在其中,再利用矿山涯壁青石质感设计出一个岩石植物园,如果春分之后参观岩石园,您肯定会找到某种灵感。

四,国内最壮观的应季草花花海(之一)

童话为主题的花园——上海奇迹花园,这让我联想到前几年迪拜花展的奇迹花园。这座花园的规划设计非常前卫,它的定位是一座以童话为主题的儿童花园,走在园区您会发现小景、主题区都融入童话元素,也非常适合童心未泯的成年人游玩,在上海不缺大花园,再加上迪士尼乐园落地可能给奇迹花园带巨大竞争压力,所以您会发现奇迹花园养护以及设备维护很一般(压缩管理成本),但不可否认奇迹花园那个草花大花海在国内做的非常壮观非!(图1是迪拜奇迹花园)

END

辰山植物园里面有什么项目?

辰山植物园申请的商标核定经营或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园艺、种植土、杀虫剂、肥料、印刷品、包、服装、树木、种子、草皮、植物养护、风景设计、饭店餐饮、广告、市场营销等几个大类。

上海辰山植物园

所属类别 : 植物

上海辰山植物园(Shanghai Chen Shan Botanical Garden)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辰花公路3888号,于2011年1月23日对外开放,由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以及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是一座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AAAA级综合性植物园。园区植物园分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等四大功能区,占地面积达207万平方米,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植物园,同时也是上海市第二座植物园。

地理环境

上海辰山植物园 (Chen Shan Shanghai Botanical Garden)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辰花公路3888号,坐落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植物园中心坐标为北纬N31°04′48.10″ 、东经E121°11′5.76″。

历史沿革

上海辰山植物园 (Chen Shan Shanghai Botanical Garden)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辰花公路3888号,坐落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于2011年1月23日对外开放。占地面积207.63万平方米,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植物园。植物园由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以及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是一座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

辰山位列松郡九峰(《上海地名志》中称作"云间九峰")之一,属于佘山山系,海拔约70米。据明代董其昌记载,辰山"在诸山之东南,次于辰位",也以此得名。20世纪由于采石,山的南坡已被削去。在植物园的设计中,这一部分被改造成为矿坑花园。

发展建设

2005年8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签定了合作共建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工作协议书。

2007年4月21日,上海辰山植物园动工兴建 。

2010年4月26日,上海辰山植物园对外试开放,试开园仪式在植物园南入口广场举行。

2011年1月22日,上海辰山植物园温室竣工并向公众开放。

2011年1月23日,正式开园。2011年4月30日,植物园游园人数达到100万。

2011年10月,上海辰山植物园成为首批创建国家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之一 。

2012年4月,植物园入选"上海市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12年4月24日,辰山植物园正式将由27名院士出资认养的木兰园取名为"智慧园"。

2012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在植物园举行建设的揭牌仪式。建成后的研究中心将坐落于园内。

长安十二时辰 口碑炸裂, 辰山十二时辰 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