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出行> 旅游> 正文

湘西吊脚楼为什么在水上(湘西吊脚楼主要原因)

  • 帖の罐子帖の罐子
  • 旅游
  • 2023-08-07 08:48:01
  • -
醉美中国民居,惊艳世界

湘西吊脚楼的资料

中国俗话说“高楼万丈平地起”,然而有时也会有例外。散布于湖南湘西的吊脚楼就是这样。

湘西一带山多水多,世代聚居在这块土地上的土家、侗等民族的一切活动也就与这山山水水分不开。去年我在湘西旅游时所看到的吊脚楼,几乎都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二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象空中楼阁,建造并不容易。

楼而有“脚”,我虽早有所闻,但直到这一次才知道,原来所谓“脚”者,其实是几根支撑楼房的粗大木桩。建在水边的吊脚楼,伸出两只长长的前“脚”,深深地插在江水里,与搭在河岸上的另一边墙基共同支撑起一栋栋楼房;在山腰上,吊脚楼的前两只“脚”则稳稳地顶在低处,与另一边的墙基共同把楼房支撑平衡。也有一些建在平地上的吊脚楼,那是由几根长短一样的木桩把楼房从地面上支撑起来的。据湖南地方志记载,吊脚楼的这种构造最早是为了防避毒蛇猛兽的侵扰。

在湘西南,我参观了侗族聚居的黄土乡。这个乡共有20个寨子,5000多人。我去的第一个村子叫新寨村。这是一个典型的侗家村寨。它座落在一个斜坡上,山谷下是溪流,溪流之上架设了一座大木桥,桥面是一条半封闭的大走廊,不管什么天气,过桥都不怕日晒雨淋,因此人称“风雨桥”。过了桥,路边有一个称为“鼓楼”的雕梁画栋的大凉亭。这是全寨人选举寨老、议事、社交和演戏的地方。过了鼓楼,进入寨门,看到的就是一色木结构的吊脚楼。全寨共有三十栋,新旧约各占一半。

在距寨门不远的地方,一栋披红挂彩的即将竣工的新楼吸引了我。当我走进门前时,一个中年男子迎了上来,邀请我进屋参观。他就是这栋新楼的主人,叫李先辉。我祝贺他的新居落成。他说:“我早就想建造这么一栋楼了,只是一直没凑够钱。近几年我承包种植村里的柑桔,每月能收入好几百块钱,加上养猪和鸡鸭的收入,建楼也就不成为困难了。”言谈中流露出了他发自内心的喜悦。

他领着我沿着施工用的颤颤悠悠的木梯子上了二楼。他说,这一层约60多平方米宽,将被隔为厅堂、卧室和厨房。厅堂中间留有一个凹槽,是冬天烤火用的;在一面墙壁上也留下了一处约50平方厘米的凹槽,那是个祭坛,用来祭祀祖先,祈求神灵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楼的第三层主要作卧室:底层则是存放粮食、柑桔和农具、杂物的地方。这时已有一串串新收的玉米和辣椒挂在这一层的新梁上吹晾。

我问主人什么时候可以迁入新居。他说,这房子还有一个月就完工了。按照侗家的规矩,就是房子建好了也不能马上住人,而是要请人择个吉日良辰才能入室的。

“哦,吉日良辰?”

“对。我们侗家建新房是有许多讲究的。”于是他兴致勃勃地从择吉日选梁、砍树、破土动工一直说到上梁挂彩、放炮以示吉利的种种规矩。他说甚至卧室的安排都是有规可循的,即二楼住新婚夫妇,三楼住老人、父母和未婚子女。当然也有随着时代进步而发生的变化,如过去猪圈、牛圈、厕所都设在底层,现在都已经改在屋外,室内干净多了。过去二楼没有厨房,只有厅里的一个火炉,不大方便,现在也都改进了。

从新寨村出来,我随着导游小黄越过一个个山谷、一道道山梁去访问最偏远的一个村寨。据介绍,那里的吊脚楼多而集中,并且年代久远。当我爬得满头大汗、有点吃力的时候,总算听见走在前面的小黄叫了起来:“到了,到了!”等我赶到山顶,往下看去,眼前出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在郁郁葱葱的群山重围之中,一个个饱经风吹日晒的灰色屋顶,好像一片片宽大的枯叶重重迭迭、错落有致地从陡峭的山腰一直铺向山谷深处。每片屋顶下面都露出两个粗大的木桩牢牢地钉在山腰上。屋顶上炊烟缭绕,偶而还可以听到公鸡“喔喔”的啼声。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了童话里的仙境。

我们从山腰到山谷,串了好几户人家的门,居然没有一户住新楼的。“是不是山外比山里更富一些?”我冒昧地问其中的一家。

“那也不一定。你不知道这些旧楼都是住过好几代人的,是真正的吊脚楼,我们把它看作是祖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产,只要没有损坏,还能住人,我们是决不会拆除的。”楼主人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谁要以为他们都因怀旧而保守,也许就错了。不然怎么解释这些很不协调的现象呢:在许多陈旧的吊脚楼顶上都架起了电视天线;在古朴而土气的木板楼里,搁置着一台台崭新的收音机、洗衣机、电冰箱。过去很多山里人一辈子也不知道这山沟的外边是什么样子。而现在,连十几岁的女孩子也可以走出阁楼,到沿海的厦门、深圳经济特区去找活干了。

当太阳西斜、山雾开始弥漫的时候,我才与这个陈旧简陋的吊脚楼群匆匆惜别。

两天后,我来到了湘西北的土家族居住区。土家人散居在山上和水边,住着一样的吊脚楼。然而立足于河边水上的吊脚楼和与它分不开的周围的一切,构成了一种与山区截然不同的情调。

江边小城凤凰城称得上是其中的代表。流经城外的沱江只是一条小江流,却是沟通外界的主要通道。江岸边,筑起了一个小码头,紧挨着码头就是一排惹人注目的吊脚楼。其间一条用青石板铺成的狭长而弯曲的老街,把河岸与城区连结起来,构成了凤凰城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吊脚楼的斑斑驳驳的木板墙和失去光泽的门扉,以及被挑担子的小贩踩踏得光溜溜的石板路,都告诉人们它们年代的久远。那时侯,这江边的吊脚楼是过往商人、船工和船客们的落脚之处,也是娼妓谋生的场所。每当夜幕降临,月挂中天,吊脚楼的灯光便留住了沱江上过往的船只;桨声灯影里的沱江边自然也成了凤凰人消夜的好去处……

时光像流水逝去,今天的凤凰城又有了许多发展。当年的这个商业区已经不那么起眼,依然排列在江边的吊脚楼越发显得陈旧、过时。那些身着新潮服、嘴里哼着流行曲的年轻人对它不屑一顾,而长者却对它怀有深深的眷恋,而且这种无以名状的情绪还渐渐地扩散开去,悄悄地感染着那些来自远方的游人。他们不顾千山阻隔,旅途劳累,一次、再次地前来踏访。一位瑞典学者不但自己多次前来,还在国外组织了旅游团前来游览。

对于这些,或许有人不太理解,那么请听听一位当地老人的话:“只要你来一次,只要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单调,你就会感到这陈旧、土气的吊脚楼以及它立足的这块土地对你有多么大的魅力。”

[img]

帮忙解答一道语文题,急!

湘西吊脚楼

谈到吊脚楼,对人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小木楼在河的耸立的感觉,其实不然,吊脚楼是湖南湘西边垂的一种民间建筑,有着古老的传说!

美丽的湘西,山奇水异,令人徘徊不忍归去。而古香古色、建筑风格特殊的吊脚楼,更添得山水几分韵致。在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城,沱江傍城而过,当地人临河而居,一幢幢吊脚楼,高高低低参差错落。吊脚楼的一端以河岸为支撑点,另一端则悬在水面,高高的悬柱立于水中作为撑持,充满着一种力量的美。

湘西吊脚楼建筑形式活泼,可临水,也可依山傍谷,或就建在田坝边。稍稍开凿修砌,选上好木料支撑起一座座或者一排排的吊楼来,旁边饰以几丛茂林修竹,省时又省工,温馨而有画境。这种楼飞檐翘角,三面环廊,"吊"着几根八菱形、四方形刻有绣球或金瓜的悬柱,壁板漆得光亮光亮的,并嵌有花窗,通风向阳。花窗也往往用意极深,镂有"双凤朝阳"、"喜鹊恋梅"等图案,古朴而秀雅。

吊脚楼的妙处,一是防潮避湿,通风干爽;二是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三是依山傍水或靠着田坝而建的吊脚楼,悬柱之间往往留有一定的空地,可喂养家畜,"人家吊脚楼下有小羊叫"(沈从文《鸭窠围的夜》)。

古老的黑瓦木结构吊脚楼,堂屋很敞亮,温暖而亲切。如有幸叩访,热情的湘西人泡茶筛酒,摆出种种野味,令人宾至如归。

湘西吊脚楼,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范畴。所谓干阑式建筑,即是"体量较大,下屋架空,上层铺木板作居住用的"(庄裕光《干阑建筑》)一种房屋。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山区。因这些地域多水多雨,空气和地层湿度大,由于干阑式建筑是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湘西一带山多水多,世代聚居在这块土地上的土家、侗等民族的一切活动也就与这山山水水分不开。去年我在湘西旅游时所看到的吊脚楼,几乎都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二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象空中楼阁,建造并不容易。

楼而有“脚”,我虽早有所闻,但直到这一次才知道,原来所谓“脚”者,其实是几根支撑楼房的粗大木桩。建在水边的吊脚楼,伸出两只长长的前“脚”,深深地插在江水里,与搭在河岸上的另一边墙基共同支撑起一栋栋楼房;在山腰上,吊脚楼的前两只“脚”则稳稳地顶在低处,与另一边的墙基共同把楼房支撑平衡。也有一些建在平地上的吊脚楼,那是由几根长短一样的木桩把楼房从地面上支撑起来的。据湖南地方志记载,吊脚楼的这种构造最早是为了防避毒蛇猛兽的侵扰。

“要看吊脚楼,苗家土寨任你走”。这种富有古典的、诗意的、人性的乡村住宅建筑,一般都建造在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的地方,或骑岭坐梁,或隐藏河谷,有的还躲进白云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由于湘西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大山区,又是个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因而村寨大多小而散,上百户人家的大村寨并不多见,通常由十几家或几十家的同姓同宗为一村寨,单家独户的也屡见不鲜。而村落的选定,历来都有一套讲究,除了请风水先生看山川河流的龙脉方位外,还须选择地势好、介质硬、泉水多、树木密、光照足够的居住环境,他们认为,只有认真选好了村寨风水和宅基地风水以后才会人丁兴旺,财气盈门。若以现代生态学的眼光来看,其“风水观”也包含了丰富的科学道理与学术价值。

湘西苗族土家族由于长期杂居在一起,因而很多文化信仰、生活习俗都大同小异,他们居住的吊脚楼从规划设计到建筑用材大多为纯木质结构,也有少量的砖木结构,其最大特点就是因地而建,宜山宜水宜平地。屋向一般坐南朝北,或坐北朝南,忌东西向,因犯风水。传统的吊脚楼一般为四排三间,小康人家为六排五间,大富人家则是十排七间或九间不等,无论是几排几间,而楼房按其不同的用途,则分为堂屋(相当城市住宅的客厅)、书房、卧室、伙房、绣楼、杂屋和厕所。住房一般两至三层,中层住人,上层贮藏物品,楼下用以安置磨房、堆积柴禾以及圈养牲畜。吊脚楼的朝阳一面大都设有走廊伸出,呈“走马转角”状,作为晾晒、聊天、品荼、读书、奕棋、赏月、绣花和对歌的一个多功能立体空间。每当金色的喜悦写满了乡村的时候,吊脚楼台上便挂满了一串串黄灿灿的玉米,红艳艳的辣椒,恰似一幅五彩缤纷的西兰卡普(即土家族织锦),和谐迷人。一些富裕小康人家除在楼体上涂刷上好的防风雨渗袭的桐油外,还在栏杆、窗户、门楣和壁板上雕花绘乌,着彩描色,处处透溢着浓郁民族文化与传统艺术的芬芳。为了摊晒粮食和衣物以及家务的便利,不少人家还在房前屋后用青石板铺砌了一块宽敞的晒坪,并在坪的四周种满了桃、梨、柚子、柑橘、枇杷、香樟、香椿或翠竹、棕树什么的。

春来白花盛开,乌鸣蛙唱,金秋层林尽染,瓜果飘香,颇有陶渊明笔下“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犬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般的美妙幽境。静心想来,若有所悟,原本人世间的幸福也莫过于此。

据有关档案史料记载:湘西苗族和土家族住宅吊脚楼由来已久。《魏书·僚传》卷101页有文字记载:“僚者,盖南蛮之别称……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目干栏”。经史学者考证,如今湘西苗族和土家族居住的吊脚楼,就是当年“僚者”居住的“干栏”建筑的遗风余韵。至于起源何时已无法查考,但其来历却与当地的一个流传很久的传说十分相似。据传说,古时候,在毕兹卡(土家族人的自称)这块土地上,一对男女受乌儿在树顶上做窝的启发,用野藤在树上织起了一张细密的睡网,并铺上柔软的树叶,这种简便的“原始建筑”,使他们生活得非常舒适和满足。不知经过了多少世纪,足智多谋的土著先民,终于从最初的“藤连树”演变到了现在的吊脚楼。不过,在土司制度时期,那些造型精致的吊脚楼,都是土司及山官的别墅,一般平民是不敢奢望的,只能居洞穴,住茅棚。直到清朝“改土归流”后,这一沿袭了800年历史的土司禁规,才被彻底废除。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湘西,曾是中国贫困苦难的角落。凡接触过湘西苗族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抒情小说的人,都知道他名著中篇小书《边城》中的翠翠,特别是他的《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的小说,里面所演绎的种种水上人物与爱情故事,莫不与湘西的苗族土家族吊脚楼有关。

相比之下,今天生活在吊脚楼里的年轻人,远比当年的“翠翠”、“牛保”们幸运多了。那些翘檐飞角、千姿百态的吊脚楼,是苗族土家族山民的住宅,也是青年男女以歌结友、以歌传情的重要场所。苗族土家族自古就是一个能歌善歌的民族,有“一日两餐歌拌饭,夜半三更歌枕头”的形象说法。由于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灿烂的民族文化就主要是依靠口头流传。

而苗族土家族情歌经过岁月的积淀和生活的磨砺,所表现出的爱情题材和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从各个方面展示了青年人在情感上所经历的全部心理历程。每个劳作之余或逢年过节,他们就三五成群相互邀约,出入吊脚楼里,即兴对唱,有婉转传情的,也有火爆热烈的。

正如土家族知名摄影家赵勇所说:“那些土生土长,野味十足的儿女情歌,就像一坛越陈越醉的玉米烧酒,慢吃细品,不知不觉,其文化之精魂,便渗润了你的血脉,注入你的骨髓。”是的,在歌声中,如果男女双方定了情,回家之后,男方会把自己的意中人告诉父母,请他们找个媒人到女方撮合。若女方父母及本人同意这门亲事,两家就算亲家了。倘若你也碰巧遇到这种闹热场面,放开嗓子尽情地吟唱几句亦无妨,唱到深处,还会赢得苗家土家族妹子的几许回眸或嫣然一笑,然而,你大可不必担心有人会真的爱上你、纠缠你,只是你的“魂”不小心会给姑娘勾去的……

在苗乡土家山寨,山民建住宅一般都选在秋后农闲季节。但无论哪家建房安梁,自古以来皆视为人生的一件喜庆大事,也是苗族土家族建宅过程中最能表现民俗风情的一个抢眼镜头。

当住宅的屋架立好后,屋主便择一良辰吉日,举行竣工仪式。这天,场面十分隆重,热闹非凡,全寨的人几乎倾巢而动,前来帮忙、贺喜。只见木匠师傅在神龛旁供肉摆酒,点烛烧香,对鲁班祖师敬祭一番。然后,在众人的吆喝下将开了口的大梁木升到屋架上面。接着,木匠师傅两师徒便挑着装满糍杷的箩筐爬上了屋梁架,一边抛糍粑,一边唱起了一首首祈求平安、保房屋主人吉利的“上梁歌”来:“一抛东,时也通来运也通;二抛西,天下富贵数第一;三抛南,鸡鸭成群牛满栏;四抛北,子孙代代出人才……”

木匠师傅歌赞完毕,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唢呐声、鞭炮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久久回荡。而围观者则不分男女老少都要争抢糍粑,争抢糍粑的人越多,主人也就越高兴,认为建宅后会子孙满堂、家业兴旺。待众人争抢糍粑差不多了,木匠师傅就将一只特大的糍粑由房屋梁顶放下送给房主。至此,一座新建的吊脚楼就宣告正式落成了。

在人们看来,那一座座远离尘世喧嚣,拒绝现代的苗族土家族吊脚楼,显得有点土里土气了,但它“土”出了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土”出了馥郁的民族生活气息,也“土”出了苗族土家族人民淳朴豪爽的性格,是一部底蕴深厚的乡土住宅建筑和少数民族文化史书,有待世人慢慢解读、细细品味。不知为什么,那些苗族土家族人无论走南闯北,还是浪迹天涯,都不过是一只风筝:末端总有一条抛不开、剪不断的线,从故乡的吊脚楼上牵出,紧紧地系着远方的游子,叫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无法摆脱它、淡忘它。如现代著名苗族作家沈从文上世纪九十年代逝世时特地遗言,他死后一定将他的骨灰安放在家乡凤凰的清山绿水间。他的侄子、著名画家黄永玉干脆晚年移住凤凰老家,当地政府还特地在碧波荡漾的沱江边为他选了一块上好的宅基地,建了一栋民族风格十足的吊脚楼住宅。

如果说,走览湘西的好山好水,能给你带来一份好心情的话,那么,步入那千姿百态、万种风情的苗族土家族吊脚楼,总会时时俘虏一些人的心,牵住一些人的魂。

一篇文章读懂中国乡土建筑里的地理知识

土家族的房屋叫吊脚楼

谈到吊脚楼,对人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小木楼在河的耸立的感觉,其实不然,吊脚楼是湖南湘西边垂的一种民间建筑,有着古老的传说!

美丽的湘西,山奇水异,令人徘徊不忍归去。而古香古色、建筑风格特殊的吊脚楼,更添得山水几分韵致。在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城,沱江傍城而过,当地人临河而居,一幢幢吊脚楼,高高低低参差错落。吊脚楼的一端以河岸为支撑点,另一端则悬在水面,高高的悬柱立于水中作为撑持,充满着一种力量的美。

湘西吊脚楼建筑形式活泼,可临水,也可依山傍谷,或就建在田坝边。稍稍开凿修砌,选上好木料支撑起一座座或者一排排的吊楼来,旁边饰以几丛茂林修竹,省时又省工,温馨而有画境。这种楼飞檐翘角,三面环廊,"吊"着几根八菱形、四方形刻有绣球或金瓜的悬柱,壁板漆得光亮光亮的,并嵌有花窗,通风向阳。花窗也往往用意极深,镂有"双凤朝阳"、"喜鹊恋梅"等图案,古朴而秀雅。

吊脚楼的妙处,一是防潮避湿,通风干爽;二是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三是依山傍水或靠着田坝而建的吊脚楼,悬柱之间往往留有一定的空地,可喂养家畜,"人家吊脚楼下有小羊叫"(沈从文《鸭窠围的夜》)。

古老的黑瓦木结构吊脚楼,堂屋很敞亮,温暖而亲切。如有幸叩访,热情的湘西人泡茶筛酒,摆出种种野味,令人宾至如归。

湘西吊脚楼,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范畴。所谓干阑式建筑,即是"体量较大,下屋架空,上层铺木板作居住用的"(庄裕光《干阑建筑》)一种房屋。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山区。因这些地域多水多雨,空气和地层湿度大,由于干阑式建筑是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湘西人为什么要住吊脚楼?

古话讲:成家立业。在湘西组成自己的小家庭以后必须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一家人一起努力。我出生在父母他们自己的房子里,姑婆婆接生,妈妈在家里生下的我。然后一家四口居在居住在父母自己订婚后盖的新房子里,父母都是勤劳的人,建房后,还在砍树,锯木头自己修缮改造。2017年我们家又再翻修了一次,2019年盖了偏房。湘西的苗族和土家族人喜欢牛,所以房子也会像牛角一样的形状去修建。主屋建好以后,都会在两侧修建对称的吊脚楼或者是偏房。

湘西处于武陵山的尾脉,挺立拔峰的雪峰山横亘其间,因而多有石峰山地,少有开阔平整的土地。为了多让出一分田地,争得多一份空间,便向坡地借势撑起一个楼阁。

再者,湘西雨水多,易造成地面的阴湿,撑起的楼阁,会形成一个隔断的空间,防湿防潮。由此蛇鼠虫豸也不易爬入,免得受这些面目狰狞的活物惊扰。

吊脚楼在湘西北龙山的里耶、苗儿滩、洗车,永顺、王村一带较多,这里已是武陵山地,为土家族人与苗族人聚居的地方。而湘西南,行车路边,也能见到吊脚楼,但不如武陵山区普遍。

重庆吊脚楼----为什么要建在河上?

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由于地势的缘故,所有的建筑都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说到重庆人的“房”,就不能不说到闻名遐迩的特色建筑--吊脚楼。

由于长江、嘉陵江横跨城区,造就了两江四岸。因此,重庆的江边沿山坡处,到处都有几根杉杆撑着的一间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这就是吊脚楼。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目前,重庆市内保留的吊脚楼民居群,多数修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老重庆人都不会忘记,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厚慈街、川道拐等那些颇具西南地区民居特色的吊脚楼。

重庆的吊脚楼具与众不同的特色,正如川中名士李调元的佳句:“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背靠高山,面向江水,正是重庆吊脚楼的独到之处,是最美丽的地方。记得儿时记忆中的吊脚楼,傍晚,夕阳西下,金色柔和的阳光照在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楼房上,加之点点灯火,远望看去:山坡上,有时明亮,有时眩目,有时隐约,恰似一幅流动山水写意画,浓淡暗明;江水中,波光粼粼,宛若珍珠,一组组闪烁的光芒连接两岸,浇活整座城市。

重庆的吊脚楼反映了重庆人坚韧顽强的意志。与四合院民居反映北京人的大气和安稳,与石库门建筑反映上海人的精细和开放,重庆的吊脚楼更能凸显出重庆人独特的精神魅力。由于重庆山多,土地紧张,我们祖先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悬虚构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势,陡壁悬挑,“借天不借地”,加设披顶,增建梭屋,依山建造出一栋栋楼房。这些吊脚楼不是穿逗结构就是捆绑结构,十分简陋。远远望去,如果是独自一间,歪歪斜斜、晃晃荡荡,似乎风一吹就要倒下来。如果是一排排的,则你挤着我我靠着你,手握着手,肩并着肩,体现着一种团队精神。就是这样的吊脚楼,重庆人住了两三千年。遇上洪水,大水淹漫;遇上滑坡,泥土冲埋;遇上风雨,风吹雨打。年复一年,人们总是不断地与大自然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战胜它,把吊脚楼修得更加牢固,更加坚强。简陋的吊脚楼是千百年来重庆人在贫困的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修建的栖身之处,最能体现重庆人的顽强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重庆的吊脚楼是巴渝的文化遗产。如今,大片的吊脚楼已不复存在,吊脚楼作为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是繁华城市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石板坡旧房改造,洪崖洞城市阳台等等,无不体现出重庆吊脚楼的魅力和文化。木条变成了条石,竹墙变成了砖壁,飞檐斗壁雕龙画凤,犹如镶嵌在现代化都市脖子上的一串项链,放射出一道道闪亮光芒。这些建筑,或依附悬崖,或临坎吊脚,有“凌空飞绝壁”之感,犹如一座人文艺术博物馆,构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城重庆独特的民居风貌,充分展现了重庆人的智慧,使巴渝特有的古老建筑得到合理保护,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有效延续与传承。

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现代的楼房居住环境更加科技、舒适、优美,简陋的吊脚楼不可能再成为重庆人居住的房子,只能将其当作一种生态符号,供人们观赏回顾。吊脚楼成为了重庆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同样是水边,吊脚楼为什么要超向河面挑出来呢?而江南水乡的建筑就不是。只是为了更亲水一些吗?

这主要是因为地皮少的原因,吊脚楼多在地区,依山而建,地基就不能像江南平原地带那么宽阔了,另一原因欣赏的风格不同,南方多喜欢挑出来的

中国十大特色民俗建筑,快瞅瞅有你的家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