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出行> 旅游> 正文

路罗镇古村落(路罗镇有多少个村)

  • |眼″|眼″
  • 旅游
  • 2023-08-12 22:06:01
  • -
有诗意,有故事,有活力 来看不一样的古村落 青石屋

魅力太行之邢台古村落——“太行仙阙”小戈廖

小戈廖村原名小旮旯,隶属邢台县路罗镇,地处路罗川北侧的一条沟谷中,四面环山,南距323省道一华里。

该村地理位置优越,尤其是邢汾高速公路的通车,大大方便了小戈廖村与山西和邢台市区的联系。

小戈廖村有村民约四、五百人,耕地主要分布在村西南的沟谷和路罗川中,方圆七、八华里皆为小戈廖村的山场。村民以务农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山坡栽种板栗、苹果、核桃、柿子等果树,山顶布满橡树林。

村口有一个中型坝塘,池水北岸有一颗柏树挺立于棱角分明的红石之上,坝塘两岸红石凸起,形若龙头,此处地貌恰似二龙戏珠。

走进村内,一条南北向主街呈现眼前,邢汾高速公路如彩虹缠绕在北山腰。据村口石碑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有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如今村中主要有王、曹、赵、宋等姓氏。

走过石碑50米,主街东侧一块高地上有毁而复建的二神庙,供奉二神,护佑龙王以保风调雨顺,墙体中垒砌两块建庙修庙的青石碑,可以清晰地看到“嘉庆17年”、“嘉庆21年”等字样,据此推算建庙时间已有200余年。

小戈廖村的古建筑主要是用青石建筑的二层四合院,大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分布于街道两侧的东西山坡,好似体育场的看台,排列有序的从山坡伸向山脚。

在东坡人字形巷子的南股道临近山脚处,有一看似普通的石头房屋,门口放置两块大小不一练武功的“掇石”,小块一百多斤,大块二百多斤;两块石头均为规则的长方体,正中挖一方形槽,以便练臂力者抓握。

推开院门,发现主房是坐北朝南的二层楼,下层是砖砌墙体,上层为砖木机构。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该宅院是从山西迁来后的最早建筑;在山区建起砖木结构的楼房,足以证明这里曾是一户相当富足的家庭。

在东坡人字形巷子的北股道顶部,有一颗两人不能合抱的古槐,老树新枝,遒劲盘旋,形似飞龙。树跟旁用石头垒砌小庙, 红纸书墨“槐仙之位”贴于庙内一块石头上。庙虽小,足见村民对于古木大树的崇拜。心有敬畏是保持山清水秀的秘笈所在。

村子西南角高地上有一曹家祠堂的遗迹,祠堂的东南角建明柱挑檐门楼,门楣上书“竹籣芳”三个行楷大字。祠堂内是一四合院,西楼一层房屋现居住一近八十岁曹姓村民,北屋是祭祀用的正房,石木结构二层小楼,阳面是太行古村落少见的全墙体开窗结构,雕梁画栋,刻有寿桃、祥云等精美木雕图案。

岁月的风雨使精美的建筑构件灰头土脑,几予倾废,新人拜天地时面对祖宗叩拜的喜庆场景不复存在。

深山宁静之地,得水优土厚之利,村民当然感激上苍,敬畏自然。曹家祠堂后侧山坡上有土地庙,主街东侧台地上有毁而复建的二神庙,村口东侧高地上有观音庙,正是村民这种朴素心里的体现,也说明久居深山、远离喧嚣尘世的淳朴村民期盼平安健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永享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小戈廖村一带地势高,降雨丰沛,地下水丰富,井水是岩石中渗出的山泉水,村中的三口古井仍在使用。这些古井上没有辘轳,用一根带钩的木棍就可提桶打水。

行走街道,穿家走院,门口院落随处可见红石石臼,村民仍然用它来捣豆沫食用;不时能看到带有“百忍堂”“松竹兰”“孝”“谦受益”等文字和鹿、龙、竹、兰、牡丹等图案的石雕、木刻,这些雕刻时时提醒村民注重修身、齐家,以世代相传的智慧处理世间纷争。

小戈廖,一个恬淡自然,物产丰盛且有人文情怀的村落。

[img]

坡子村一处写生的“天堂”

“写生”是艺术圈的热词,大大小小的写生学院、各种写生团体、高校和学院外出写生的过程都离不开重要的写生基地。

写生是艺术家绘画的跳板,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后勤保障,从吃饭到休息,从素材到创作,写生基地都占据了食住行三个方面,写生基地的服务质量将对艺术家的创作状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给你推荐一个适合写生的好去处——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路罗镇坡子村。

该村已有700多年 历史 ,是位于太行深处的一处古村落,依山就势,房屋错落有致,青石绿瓦典型的石头村落。这里有老一代人才能认识的石磨、石碾,也有艺术人才能发现的美。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适合春游的日子也即将到来,在每年的4月份都是适合写生的日子,而坡子村建立的艺术写生基地也会开始对外开放。该基地是由画家乔峰建立的,除了坡子村艺术写生基地外,乔峰还整改了多间民宿,供前来游玩的人使用,房间内设施应有尽有。

可能你会问了,坡子村全是石头,为什么要去写生?

其实写生是为了锻炼美术生对于画面构图,色彩光线等,因为书本上的知识只是存在于脑海中,并没有得到实践,通过户外写生,可以将平面的事物通过色彩立体展现出来。对于美术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春暖花开,万物生,挑个合适的周末,约上三五个朋友,来坡子村享受一番吧!

太行深处话乡愁 600年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太行样板”朱文坪:古村名关黄巢将,冯氏先祖创业艰

“太行样板”朱文坪:古村名关黄巢将,冯氏先祖创业艰

邢台西部山区的古村落,或依山一隅,或在水一方,或商贾大院,或官宦宅第。岁月如流,山花枯荣,流泉断续。口耳相传中,一处处古村落成就几多传奇。

朱文坪村,当地村民又称“朱温坪村”——有旧《邢台县志》可考。

“朱温坪”中的“朱温”两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军的叛将朱温。至今,有关黄巢起义军以及朱温的许多故事仍在当地广为流传。

1 朱文坪与黄巢起义

与周边布局错落的山村相比,朱温坪村的石造建筑布局颇为整齐,几如营寨一般方方正正。这也是朱温坪村最吸引人之处,因为整齐划一的石造建筑群在邢西太行山区实属罕见。

当地酷爱集报和写作的冯兵绪老师说,关于村名的由来,他曾根据传说整理过一篇文章,描写了朱温小时当“孩子王”的轶事,而朱温坪之前的名字是大坪村。但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朱温曾在此安营扎寨,村庄因而得名。

黄巢或朱温所率领的起义军是否真的如村民所说到过这里,史籍没有相关记载,却也无法证伪。

据资料显示,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主要活动范围在山东,而后河南,进而黄淮流域,过长江,辗转多地终至长安(今西安),似乎并未到河北,至于邢台西部太行山区,概率就更小了。

传说自然无法等同历史,然而,传说往往会打捞出历史的一些痕迹。冯兵绪老师说,在朱温坪村附近密集分布的许多村落,也都流传着与黄巢起义军相关的传说。

比如,朱温坪向东北翻过雕崖,就是历史文化名村英谈古寨,相传黄巢起义军将领常于此地商谈进军大计,故名“英谈”。英谈再向北,有血流峪、天明关、贺家坪(又称贺将坪)等村。

这些村子分别得名于农民起义军与进剿官军发生战斗,血流成河;黄巢军队行军至此恰好天明;起义军曾在当地庆祝胜利。除却村名,当地民间流传的故事也多与黄巢起义有关。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黄巢是山东菏泽人,他首义之地在河南范县,而朱温是安徽砀山人,葬于河南伊阙县。

如果以地理位置来说,小山村朱温坪就更值得一说。朱温坪位于邢台县白岸乡,从白岸村顺着当地称为大北沟的山沟北行约3公里即到。

这条沟古时是连通晋冀的古道,朱温坪背后过南洺水村,翻过母猪洼,就是山西省和顺县的走马槽村。河水在村边流过,在白岸村东汇入路罗川。村子高出河道约十米,临河有寨墙,适宜驻军扎营。

可以说,朱温坪依山傍水,扼守古道要冲,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村子南北现有翻新的门楼,楼上匾名“宏文楼”,当地人称为“皋门”,相传当年朱温部安营扎寨即建有营门。

2 放牛娃称帝封臣

朱温坪村还流传着不少关于朱温的传说。

传说朱温小时候曾在此地山中放牛,他将9个拾粪筐摞起来说:“谁能爬上去谁就称帝。”结果只有朱温爬到了顶,其他孩子依次爬进下面的筐里。

朱温大喊:“我称帝了,你们都是大臣。”于是给下面的孩子封了官爵。最后有一个孩子没有爬进去,哭着回家告诉爹妈:“朱温称帝了,封了其他人当大官,没有我。”家人为了安抚,就领着孩子去找朱温。

朱温说:“我那是闹着玩的,那封你做宰相吧。”不想若干年后,朱温起兵反唐,南征北战,建立后梁,真的兑现了当年跟他放牛的一群孩子的封赏。

还有一个朱温放牛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一年饥馑,朱温把由他放牧的地主家的牛偷偷杀了,与其他放牛娃分食,把牛尾巴塞到一个石缝处。煮肉要用锅,他又趁夜色从北边的南洺水村窃了一口大锅。用毕,还锅时已是五更天,天快亮了。朱温怕被人发觉,说:“天黑会儿吧。”果然,初升的太阳又暗了下去,他顺利还锅。等地主来找牛时,朱温指着石缝里的牛尾巴说:“牛钻到地里了。”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冯兵绪说,如果仔细分辨,朱温放牛的传说与明太祖朱元璋儿时传说内容相似,至于是真是假,也无从较真儿,其意义更多是证明朱温坪村一带有很多关于朱温、黄巢起义的传说而已。

3 筚路蓝缕的冯氏先祖

朱温坪村现有120余户,400余口人,真正的常住人口只有200多人,70%姓冯。

关于冯氏的家族流转,当地人说,“燕王扫北”时,几经战乱,邢台地方人烟寥落,冯氏随山西大槐树移民潮迁至邢台,最先落户在浆水镇的冯家沟村。

冯家沟村是邢西太行山区许多冯氏的祖源地。随着人口繁衍,冯家沟村地少人多的矛盾突出,需要从原村中析出几股迁往别处。朱温坪村的冯氏先祖于是挪到路罗镇天明关村落脚。数代后,又从天明关析出两股,来到白岸乡朱温坪村。

从朱温坪村冯氏后人冯松林家保存的地契可知,迁至朱温坪的冯氏一族与朱温坪原有的王氏一族发生的最早的土地买卖契约,订立时间为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王氏一户名为王丕某,在朱温坪东沟一处坡地无人耕作,便转卖给冯氏。此后,在同治五年、七年、九年、十三年,又陆续有一些土地从王氏手中转移到冯氏一族。在同治十三年的一份土地买卖契约中显示,冯氏对土地的占有已经从村东扩展到村北。这份地契涉及买卖金额达“十千文”,并称如果交易双方毁约,可凭此契据告至官府。

清同治年间是冯氏第一次大规模购置土地时期,参与订立契约的冯氏“玘”字辈是迁至朱温坪村的冯氏第二代。据村中老人回忆,当年迁来时“玘”字辈先祖尚且年幼,等他们长成可以订立契约也要十几年之后。如此推算,冯氏迁至朱温坪村一事大致发生在170年前。

新中国成立,朱温坪村开启了新的篇章。新中国成立初期,坡地梯田化,河滩地也修葺齐整,通水通电通路,农业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到1986年,朱温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邢台县城建局规划、1989年基本建成的新朱温坪村出现在世人的面前。改造之前的朱温坪街巷曲折逼仄,村民行路不便,建筑格局不一,部分房屋损毁严重。改造之后,在原址重建的朱温坪村既保留了古代军营山寨的用地格局,同时对内部进行了规划。

气派的宏文楼取代了当年几乎倾圮的营寨“皋门”。以宏文楼为南门,一条南低北高的山街贯村而过。村中主干道可并排行车,排水通畅。全村整体建筑格局统一,为标准的太行山区四合院结构。主干道将朱温坪一分为二,东西两片又分成三排两纵。村西坡地还有数排坐西朝东的民居。

纵观整个朱温坪的发展,既有历史的沧桑,又有现代的规划。对比如今同样作为新农村改造的其他山区古村,从视觉上,朱温坪的新建石造建筑群,比其他古村落新建的诸如联排砖瓦房或单元楼房更有历史文化价值和代表性。在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后者多数只是毁弃太行山古民居的一种过渡建筑而已。过渡的事物总是不长久的。可以说,在太行山区,朱温坪村不仅是旧时、更是当前新农村改造的样板村。

坡子村:石头森林一般的村落

邢台县路罗镇坡子村因乔峰老师的到来而极富艺术气息,乔峰老师对坡子村进行了多种投资,将坡子村整改。特别是写生基地的建立,成为了坡子村与外界接触的枢纽。

坡子村已有700多年的 历史 了,这里历文化遗产丰富,是保存比较好的代表性古村落,这里到处都散发着天然的艺术美。这里的石头都有灵性,走在村子里,到处都是石墙、石路、石房、石磨……

走在这里就像走在石头森林里一样,村里的基础建筑道路几乎都是石头打磨而成的,这种艺术亮点和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吸引了很多写生爱好者和艺术家。这里的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是大自然斧神工塑造的典范。这里的山脉属于太行山的支脉,太行山的宽阔和厚重,又有其独立的奇秀和深远。

写生基地以村民居住为主体,画家乔峰投资建设,全村实现了WIFI覆盖。这里四季如画,石板路蜿蜒曲折,村里的房子都是石砌的,很有个性,包括200 的展厅、200 的餐厅、公共浴室和高级标准房、以书画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等。在原有的基础上,水电网络尽可能保持原有的状态,拒不使用现代工艺和材料完成隐形维修。

坡子村不仅是可以提供住宿的地方,也是城市人回归田园的心灵栖息地。

魅力太行之——邢台古堡石楼鱼林沟

古堡石楼鱼林沟

鱼林沟村位于邢台县路罗镇西北,从路罗沿323省道西行一公里就到了鱼林沟南口。据沟口石碑记载,清朝初年李、赵、郭姓分别从菜树沟、桃树坪、浆水搬迁而来,在此立村。

后来,有杨、朱、胡、安姓相继迁来定居。七姓氏聚族而居,呈北斗七星状分布。据村民讲,最初不同姓氏的长辈就村名问题进行磋商,为了体现不同姓氏村民的平等,决定不以姓氏来命名村名。

村附近的沟谷中有一块酷似鱼形的巨石,月夜波光粼粼,酷似鱼鳞,大家认为这是神灵的昭示,是上天恩赐,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充裕,因此就把村名定为鱼鳞沟。鱼鳞沟村的村名一直沿用,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被简化书写为鱼林沟。

优美的民间传说

农耕时代的鱼林沟人,过着日出日作、日落日熄的生活,享受着蓝天白云、风清月明的生态环境。农耕生活虽然清苦,但也少了喧嚣和浮躁,使读书人思绪飞扬,创造诗歌和神话。

据说,在清朝和民国时期,鱼林沟的李家和朱家比较富裕,李家有外出经商的人,有读书识字的人。见多识广,胸有诗书,房屋建筑自然讲究,精神生活也不贫乏。至今流传的神话故事,也证明了清朝时的鱼林沟有识文断字的读书人。

故事的梗概是:古时候的鱼林沟山林茂密,鸟儿啼鸣,清水流谷,鱼儿簇游。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山谷里,居住着一户人家,因父母双亡,家中兄弟两人靠打猎为生。憨厚老实的老大娶了一个刁钻刻薄的媳妇,她想霸占全部家产,千方百计想把老二撵出家门。

住在山谷溪流中的鲤鱼姑娘,对兄弟俩的家事看得一清二楚,她决定嫁给老二为妻。于是在一个霞光普照的早晨,鲤鱼姑娘邀请自己的好伙伴,来到山北的里寨沟,支起一锅水,忍着剧痛让伙伴们用石刀一片片刮掉了自己的鳞片,砍掉身上的鳞鳍,化成一位美丽的姑娘,嫁给了老二。因为触犯了天条,鲤鱼姑娘受到了天庭的惩罚,化为一块似鱼的石头,卧于河谷之中。那石头表面,鳞片的疤痕清晰可见。

诚实的老二看到妻子化为一块石头,心如刀绞,整日整夜地守在妻子身旁,时间久了也变成一块石头,两块巨石相守相望。为纪念鲤鱼姑娘,人们把这个山沟起名为鱼鳞沟,把鲤鱼姑娘支锅用水的地方叫做三支锅,刮掉的那些鱼鳞就堆集在里寨沟三支锅的旁边,从山沟底一直堆到半山腰,形成一座云母矿山。

那片云母灿烂耀眼、五颜六色,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运走,至今还能捡到碎片。如今,这块鱼形巨石依然静卧沟中,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故事蕴含着朴素的平等观念,也是对乡人进行优良品德教育的鲜活教材。

鹿钟麟住所和防空洞

从鱼林沟村口沿沟往西北走,穿过一华里长的新村,来到一座古桥边,古村落呈现眼前。古桥附近是两条沟谷汇流处,一条较大的沟谷从西北方向顺势而下,一条小溪从东侧汇流而来,古村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分布在西沟南侧和西沟与小溪的夹角地带。

村庄建筑以青石墙体楼房为主,与附近英谈的红石楼相比可谓别具一格;石楼随坡就势,错落有致,远看有六七层高,形似古堡,气势壮观。

跨过观音庙附近的古桥向西北行,有三个过去相连的院落,第一个院落临街,门前的高台墙角建成圆弧状,上建石板护栏,既便利通行,又能防止门前玩耍的儿童跌落。第二个院落临街开有五个窗户,木窗的上部分别雕刻礼义仁智信行楷字,标明了户主的为人处世原则和家风。

第三个院落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国民党河北省政府主席鹿钟麟的居住之处,该院建有精美的门楼。

门楼双层飞檐,石板覆顶,横木枋上有祥云木雕,木挂落雕刻葡萄连枝和八仙所用器皿,葡萄架上雕刻仰面摘葡萄的小松鼠。雕刻采用镂空和阳刻相结合的技法,构图繁复,立体感强,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门楼的两个立柱高悬九级台阶之上,木柱的底端是石柱础,柱础下部雕刻一圈精致的莲花瓣,上部雕刻成带乳丁的石鼓,中部束腰。上九级台阶,再登上门洞下的十一级青石条,就进入了院落。院落原有木闪屏,现今只遗留两个带乳钉的石鼔形柱墩。

院落是标准的四合院,北屋和西屋中间的风道通向后院,后院山岩上开凿一防空洞,洞口高一点五米,洞内高一点八米,宽一点七米,深三米有余。洞的南侧有气孔,孔口处于一个普通人家的柴草垛后。整体来说,该院落气派威严,结构严谨,利于逃生。只是日本鬼子扫荡时曾经火烧门楼的左侧,造成木雕件残损。

顺石板铺地的街巷而行,发现古民居门楣刻字简洁易懂,反映了普通人家的人生期盼,如“安之居”、“吉迪惠”等。窗户用红石过券,窗格多种多样,雕花立体感强,从而增强了石楼的美感。街巷边随处可见大盘的石碾,大小不等的石磨。往昔岁月,一辈辈鱼林沟人正是利用这些石碾石磨加工绿色生态的小米、面粉、豆腐,才能在婚庆节俗之时制作出家族盛宴,一家老小共享天伦之乐。

为了一个大家庭的生存和发展,村民们往往把加工好的面粉卖给商人,以换取多一些的粗粮或钱财。商人们赶着驴马商队,顺着穿村而过的冀晋古商道把面粉运往山西,成为晋中地区大户人家的美餐。

如今,石碾石磨早就停止了转动,但村民们的生活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加速运转,新修建的邢汾高速高架西沟后口,“一日千里”已经不足以形容车速之快。

走过一盘大石碾,有一处建筑精致的四合院。该处四合院坐西面东,开东北门。门口横梁彩绘祥云,有四个户对,中间两个雕刻为龙头形状,两边的是云朵形。下边的挂落彩绘戏剧人物,雕刻牡丹花。门楣上阳刻两行隶书风格的文字,上为芝兰之室,下为福禄寿。两侧的木垂柱下端雕刻成石榴灯笼形状,寓意吉祥喜庆,代代相传。登上21级台阶走进院内,院落是五过三的四合院,主房坐落于九级台座之上,三明两暗带抱厦;垂柱下端的雕花很是特别,刀法古朴,形如倒挂的花朵。

可歌可泣的抗日历史

因为地处沟谷地带,村内有不少石桥。跨过西沟上的一座小桥,在沟北侧行走,一处石楼屋顶落架,石墙耸立。村民说鬼子扫荡时在此纵火,烧掉了这处民居。走到两沟交叉处,有两颗柏树挺立,树后有复建的土地庙,庙前放置一残破的石香炉。站立树下,顺沟谷往下游望去,进出村落的一车一人都不能逃过眼底,足见当初在此建村实属科学合理之举。

鱼林沟确属风水宝地。村子虽地处沟谷之中,但有河滩可耕种,有水源能灌溉,村头古商道连接邢台与山西左权,便于贸易,可进可退。 1940年,八路军太行行署六专属在鱼林沟村兴建毛纺厂,在老鹳嘴、洪罗寺各设一个车间。

老鹳嘴位于鱼林沟村口西侧老鹳嘴山下,厂房车间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800多平方米,此处原有一座水磨坊,毛纺厂利用水流落差动力安装了弹毛纺线机,除车间弹纺外,还组织农家妇女手纺毛线,以弥补机纺的不足。

洪罗寺原是一座寺庙,原址建筑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工厂利用寺殿设置织毯机16台,其中10台是木制机,车间原有工人40余人,日产毛毯40条。后来日军扫荡,洪罗寺被日军烧毁。

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颇具特色、规模可观的太行古石楼,可歌可泣的抗日历史,为鱼林沟增添了几分浓浓的文化底蕴。

邢台县南青山村历史

河北省邢台县英谈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村,位于太行山东麓深山腹地,距邢台市70公里,路罗镇西8公里处。

该村分为3个自然村庄,全村200户,620多口人。历史文人称赞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该村自然风景独特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有一川、三山、六岩、九沟、十八垴和“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称。 英谈村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村 英谈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西部太行山深山区,此村有太行山崎峰雾子垴、和尚垴紧紧包围,有万亩山场古树参天,枝繁叶茂。

传统的古建筑规模有4500平方米,现在保存完好。 [1] 编辑本段 由来 邢台县英谈村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村内67处院落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具有典型的古太行建筑风格,是该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石寨。

英谈村建筑多为明清时所遗存,筑有围寨墙,留有四门,错落有致,该村民风纯朴,热情好客。 古寨原是唐朝黄巢义军留下的营pan,明朝永乐年间,山西一位路姓的大户举家来此落户,目前的建筑多为清代咸丰时所建,一处经典的明清建筑群。

千年古寨,岁月流逝,原来的“营pan”被乡民叫来叫去(用了谐音)叫成了今天的名字———英谈。 编辑本段 组成 英谈村分为三个自然村庄,当地称东庄、前庄(前英谈)、后庄(后英谈)。

东庄人口房屋最少,解放前只有四座四合院。前庄人口多于东庄,共十四座院落。

后庄人口最多,共有六十七座院落,是英谈村古村落的主体建筑群,建筑风格独特,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保存完好。 英谈村村民以路姓为主,路姓宗族后英谈分为三股。

即前股、南股、后股。三股是从清初分开的。

三股贫富发展距离较大。鼎盛时期最为富裕的是前股,是顺德府赫赫有名的富家大户。

路姓前股从法字辈分为三支三堂,即贵和堂、汝霖堂、德和堂。后德和堂分出中和堂。

即三支四堂。 编辑本段 历史渊源 在古代,邢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占据太行就可以囊括三晋,跃马幽冀,挥戈齐鲁,问鼎中原。 关于黄巢起义,在太行山一带有许许多的传说和古迹遗存,如黄巢岩、朱温坪、血流峪、天明关、贺家坪等村名地名的由来都与黄巢有关。

如山西省和顺县东的走马槽村,是因黄巢的骑兵从这里经过而得名;又如圈马坪村,是因黄巢在此圈过马而得名;再如南天池村,是因黄巢在此饮过马而得名。位于邢台大峡谷半山腰石岩下的黄巢岩古建筑,是黄巢起义的历史遗存。

可惜的是该建筑于1972年当地乡中学盖校舍拆掉木材作门窗口料。对黄巢起义相关的传说,如黄巢祭旗、点将台、二鬼偷油、黄巢刀岭在当地广为流传。

据史料考证,邢台本是黄巢朱温部的领地。朱温,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公元877年,也就是唐乾符四年朱温和兄朱存一起加入黄巢起义军,受到黄巢的重用,封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

他负责防守东线。黄巢攻入长安后,黄巢做了皇帝,尚让为丞相。

因为屡次为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战败,请求增援,黄巢没有答应。882年9月,朱温背叛了黄巢,率军投降唐朝,被唐僖宗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

公元883年,封为宜武(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并被提升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 黄巢起义失败后,只剩千余人逃亡今邢台西部山区的大峡谷在今黄巢岩扎寨,伺机再次起义。

黄巢、黄邺、黄揆等及他们的妻子后被其外甥林炎杀害。去报功路上路遇唐兵,杀了林炎,黄巢起义宣告最后失败。

由此可见,黄巢据太行是有史事根据的。在英谈村安营扎寨是符合历史事实。

这些传说又给英谈村又增添了丰富的文化与富有传奇的神秘色彩。 编辑本段 地理 英谈村三面环山,东面临河,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静谧宜人。

英谈村靠山而居,依形营造,错落有序,层层叠叠看古寨,山寨如同在画中,所以有人说这里是世外桃源。 编辑本段 民居 关于英谈山寨的寨墙,这是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寨墙,根据东寨门上的墨书题记,可以知道现在的寨墙修建于清代咸丰七年九月,也就是公元1857年。

寨墙宽三米,高低不等,最高达六米许。有以墙为房的,有以房为墙的,墙随地形而建,依山坡蜿蜒起伏,整个寨墙置四门,东门修有阁楼,阁楼的梁架上施有彩绘,用黑墨、白粉、朱红等绘成云纹、暗八仙、花卉等纹样,虽然装饰较为简单,但大方、朴实、粗犷。

在寨门并有“大清咸丰柒年九月吉日立”十一个楷书墨字。南寨门外修石板阶梯,路外有断崖,甚为险胜。

英谈村的民居是英谈最精华地方。建筑选材是当地盛产的一种红石材,也有少量的青石建筑。

这座用石头建成的山寨,在国内其它地方是没有的,进入山寨后民居大多以两三层建筑为主,民居都是依山而建,随坡就势,因地形差异而千姿百态,这些红石民居层层叠叠,参差错落,房前屋后,树影离离,绿荫婆娑,别具一格、自成特色。开放院落,设有后门,无论是从军事意义上理解,还是从村民和谐相处上去体味,都不失古老文化的风韵。

英谈村有一姓三支四堂之说,所谓的一姓,全村的村民95%以上都姓路,路姓有三支,三支又分设有四堂,这四堂是德。

河北邢台的起源

邢台,中国著名的卧牛城,简称为“邢”,有三千五百年的建城史,是河北省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先后做过商朝、邢国、赵国、常山国、后赵五个朝代的国都。

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曾有如下名称:有苏氏、井方、邢国、巨鹿郡、司州、襄国郡、邢州和顺德府、顺德路、顺德道、邢台市。邢台还有“鸳水龙岗,襄国故都,依山凭险、形胜之地”的美称。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缘。位于北纬36°50′~37°47′,东经113°52′~115°49′之间,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相望,西依太行山与山 西省毗邻,南与邯郸市相连,北分别与石家庄市、衡水市接壤。

辖区东西最长处约185 公里,南北最宽处约 80公里,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市 *** 所在地北距省会石家庄市106公里, 距首都北京396公里。

在很久很久以前,邢台一带土地肥沃,水草丰盛.常年在太行山上打猎的姬运,姬生兄弟俩,一天下山时,看到一头神牛,头南尾北,席地而卧在这里.那时,牛是丰收吉祥的象征.于是,他俩就带领一班人用智慧和勇敢战胜了兴风作浪的”黑龙”,然后就在神牛卧过的地方定居下来,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城镇.人们亲昵的称自己的城镇为卧牛城.至今,邢台市还有很多关于牛的掌故.市南面有东牛角村,西牛角村,市北面有牛尾河横穿东西,市内有牛市街,拴牛撅,牛心坑,牛蹄坑等.另外还有一些变化的地名,如南长街,北长街,传说为神牛的肠子变化而成,原先写的是南”肠”街,北”肠”街.市郊的叔伯营村,则是当年姬运,姬生兄弟俩居住的地方.象征”卧牛城”的雕塑,曾经横卧在市中心,如今迁居到我市的达活泉公园.它象征着邢台人民善良,纯朴的愿望.也为邢台这座名城增添了新姿!。

南村镇的历史

南村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的南村还是一个仅十余户的小村。大箕乡秋木洼村王泰来,在朝官居司空,见南村这块地方风水好,即大兴土木,在南村建司空府、花园、琉璃井,修街房,设铺面,起牌楼,造东、西、北三座宫门,南村街为宫街,起集市。自此,南村由村变镇。

随着时间延续,南村镇由小变大,日趋繁荣。1939年日军占领前夕,集镇工商业有盐店、当铺、杂货铺、京货铺、布店、染店、估衣铺、成衣店、丝行、药房、烟房、镶牙、理发、肉案、饭铺、铁货铺、炒炉、铁匠炉、银匠炉、方炉、圆炉、木作铺等。文物古迹有关帝庙、无梁殿、文昌阁、卫公庙、东狱庙、牌楼、宫门等,商贾云集,墨客不断,购货村民熙熙攘攘,市面繁荣。

解放以来,几经扩建,旧貌全改,集镇街道原来仅有一条长250米、宽5米的街道。又演变为,一条东西大街,二条南北大街,街道总面积达26000平方米,相当于原来的20倍。集镇四条大街,把南村、募西、原家、十字、孔匠、北社等六个自然村,连威一体,集镇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集镇上工商单位80余家,平均日销售移8万元,等于解放初期的近百倍。

1983年,晋城改县为市,人民公社改建为乡镇,南村镇成立了镇人民 *** 。1984年,各大队改建为村民委员会,下设村民小组。1985年冶底东、冶底西、冶底后三家,后又合并为一个冶底村民委员会,全镇共38个行政村,151个村民小组,一直沿用至今。

1988年山西省授予“亿元镇”金字匾一块;1989年,山西省授予“明星乡镇”金杯一个;召城市委、市人民 *** 授予南村镇“文明镇”金{匾一块;1990年,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国乡镇之星”奖牌一块。正式进入全国乡镇百颗明星先趔行列。1993年省委、省 *** 授予南村镇“三亿圆”、“五亿圆”铜匾,山西省委授予南村镇“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并奖铜匾一块。二十一世纪的南村镇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也是晋城市委、市 *** 确定的“六区联动、组团发展”战略的六个片区之一 。

河北省历史名村名城名镇一览表

1、河北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个)名 称 批次 时间 承德市 第一批 1982年保定市 第二批 1986年正定县 第三批 1994年邯郸市 第三批 1994年2、河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名 称 批次 公布时间赵县 第一批 2005年7月15日邢台 第一批 2005年7月15日定州 第一批 2005年7月15日宣化 第一批 2005年7月15日蔚县 第一批 2005年7月15日3、河北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 称批次公布时间1蔚县暖泉镇第二批名镇2005年11月12日2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第二批名村2005年11月12日3永年县广府镇第三批名镇2007年5月31日4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第三批名村2007年5月31日5青苑县冉庄镇冉庄村第三批名村2007年5月31日6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第三批名村2007年5月31日7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第四批名镇2009年9月19日8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第四批名镇2009年9月19日9河北省涉县偏城镇偏城村第四批名村2009年9月19日10河北蔚县涌泉庄乡北方城村第四批名村2009年9月19日11河北省涉县固新镇第五批名镇2010年12月13日12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第五批名镇2010年12月13日13河北井陉南障城镇大梁江村第五批名村2010年12月13日14河北省武安市伯延镇第六批名镇2014年3月17日15河北省蔚县代王城镇第六批名镇2014年3月17日16河北省沙河市柴关乡王硇村第六批名村2014年3月17日17河北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第六批名村2014年3月17日18河北井陉县天长镇小龙窝村第六批名村2014年3月17日19河北省磁县陶泉乡花驼村第六批名村2014年3月17日20河北阳原县浮图讲乡开阳村第六批名村2014年3月17日4、河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7个)第一批河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民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6个):井陉县天长镇永年县广府镇武安市伯延镇武安市冶陶镇武安市阳邑镇蔚县暖泉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1个)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平乡县丰州镇窦冯马村临城县赵庄乡驾游村涉县河南店镇赤岸村涉县偏城镇偏城村蔚县南留庄镇南留庄村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阳原县浮图讲乡开阳村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第二批河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6个):蔚县代王城镇遵化市马兰峪镇霸州市胜芳镇邢台县皇寺镇涉县固新镇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井陉县南障城镇大梁江村井陉县天长镇小龙窝村蔚县涌泉庄乡北方城村献县南河头乡单桥村内丘县南赛乡神头村涉县井店镇王金庄村涉县关防乡岭底村第三批河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6个)蔚县宋家庄镇万全县万全镇迁安市建昌营镇霸州市信安镇盐山县庆云镇肥乡县天台山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1个)沙河市柴关镇王硇村井陉县天长镇梁家村井陉县南障城镇吕家村平山县杨家桥乡大坪村平山县杨家桥乡大庄村蔚县代王城镇石家庄村抚宁县界岭口村遵化市马兰峪镇官房村顺平县腰山镇南腰山村定州市赵村镇孟家庄村涉县关防乡宋家村。

河北省邢台地区南宫市大村乡邢家庄村的历史

【历史沿革】 南宫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西汉初年始置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因西周“八士”之一的南宫适(音:括)曾封邑于此,汉高祖刘邦取其复姓命县名,以示“尊周礼、敬贤人”之意。境内有普彤寺、普彤塔始建于公元67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建筑之一。

清末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张裕钊手书“重修南宫县学碑记”,创立“南宫体”书法,现已风靡海内外。南宫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冀南军区、冀鲁豫边区省委驻地, *** 、刘伯承、徐向前、宋任穷、王任重、陈再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生活、工作和战斗过,南宫人民的优秀儿女张霖芝、李菁玉、马国瑞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南宫,自汉置县一直沿用此名。相传春秋时期周朝时有个复姓南宫名适字子容的鲁国人,曾寓居此地,很有德望,是当时名人,称南宫子。

刘邦用此人姓氏做县名,以示为"礼义之乡",这就是南宫县名的由来。(见《南宫县志》、《冀州志》)。

今市境,春秋时期属晋国地。战同时为赵国辖域。

秦代属钜鹿郡。西汉时置南宫县(新莽时称序下),故城在今城西三里旧城村(南、北旧城);在东南境还置有缭县,故城在城东南二十三里(据《读史方舆纪要》)。

南宫县初属冀州信都郡(其间曾三次封为广川国,三次复为信都郡),后隶信都国(曾改国为郡,后仍为国);缭县初属冀州清河郡,后为清河国(其间时国时郡,几经更迭)。东汉时省缭县入南宫县,初属冀州信都郡,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封为乐成国,延光元年(公元122年)改名安平国,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更为安平郡。

三国、魏时,南宫县属安平郡。晋代,南宫县初为冀州安平国,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改为长乐国。

北魏时,南宫县属冀州长乐郡。于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经县(今威县地)省入,太和十年复析置。

北齐时废南宫县。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设南宫县,初属冀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隶信都郡。

唐代,南宫县初属宗州(武德四年置),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改隶冀州(龙朔二年更名魏州,咸亨三年复名冀州;天宝元年降为信都郡,至德二年复升为冀州),自贞观元年起,冀州隶于河北道。五代时,南宫县仍属冀州。

宋代,南宫县属河北东路冀州,入金后仍从宋制。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析南宫县之新河镇置新河县,同时南宫县省入;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复设南宫县,而新河县又省入为镇。

元代,于太宗四年析南宫县原新河县地复设新河县,南宫县属真定路冀州。明代,南宫县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徙治飞凤冈(即今城关),属真定府冀州。

清代属直隶省冀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南宫县属直隶省冀南道,三年改为大名道,十七年(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划属河北省第十四督察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9月创建冀南区,属晋冀鲁豫边区(1941年成立),南宫县为冀南区之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自1945年底始,南宫县一直属冀南区四专区。

1948年9月华北人民 *** 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南宫县改隶华北行政区冀南区四专区。1949年8月1日。

南宫县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宫县仍为邢台专区。

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南宫县划归邯郸专区。同年12年20日,撤销威县、清河县并入南宫县。

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

同年7月9日,析南宫县复置威县、清河县。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邢台地区,仍辖南宫县。

南宫县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称邢台市管辖。

邢台市的历史概况

邢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据史载,西周时天子分封诸侯,“成王封周公第四子为邢侯”。邢侯曾在今邢台县浆水村附近筑台,古人李攀龙有《登邢台诗》:“郡斋西北有邢台,落日登临醉眼开,春树万家漳水上,白云千载太行来。”邢台之为地名,即源于此。

历史上,邢台的名字很多。战国初,这里是赵襄子的封地,故名襄国,隋唐五代名龙冈。宋宣和三年(公元112年)改名邢台,沿袭至今。邢台又通称顺德府,顺德府一名源于元代。金、元之际,我国北方经济萧条,元世祖忽必烈根据邢台人刘秉忠的建议,遣“良吏”治理,“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公元一二六二年,“升邢为顺德府”,因顺德府府衙设在邢台县城内,故二名通常混一。

邢台在历史上曾两次建都。秦末农民大起义,六国旧贵族张耳建立赵国,都城设在信都,即今邢台。魏晋南北朝时,羯族人石勒统一北方,于公元三一九年,建立后赵王国,设都在襄国。石勒及其子石虎在襄国大修宫阙馆舍,其名殿有建德殿、崇训宫、太武殿等数十处,“皆漆瓦金档,银楹金柱,珠帘穷银玉”。今邢台城郭,相传即为石勒所建。

邢台人民为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唐代的“邢瓷”,宋元以来的冶铁,元明以来的鞣皮、制革等,曾闻名全国。邢台人中如汉代的张禹、元代的刘秉忠、郭守敬等,皆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但是,在历代封建统治下,古城邢台发展缓慢,百业凋零,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全国解放后,邢台市经济、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能源、冶金、机械、轻工、纺织、化工、医药、建材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已成为华北平原上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

河北邢台南和县善友桥村来历 -

当年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北征时路过此地。

见交通便利,地肥人丰且民风朴实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便建城于此取名“金城”,“五代十国”时毁于战火。

明初,这里没有村庄,倒是有座香火旺盛的寺庙名为“卧龙寺”。要说起这“卧龙寺”,其中还有段小故事。

传“燕王”朱棣造反并攻克北平。“建文帝”同少量近臣潜逃至此。

落魄的“建文帝”仰视“卧龙寺”不由感叹:“难道这便是我的栖身之所”。于是暂避寺中。

数月后“燕王”得知,派兵来剿。建文二次出逃,可怜寺院众僧及方圆百里村民无一幸免…。

若干年后,从山西洪桐移民于此地。清兵入关后,本村聚集了不少意图反清复明的义士,曾更名为“光明村”。

宣统年间,由南向北一条大河从村中央经过,过往不便。新任和阳县令彭善友得知后,克难募资修石桥一座。

村民感恩,所以称之为“善友桥”。

中国传统村落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