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命运多舛的老爷子朱旭:一岁被灌酒,说话结巴,两个儿子皆失聪(朱旭简介)

32年过去了,关注舞台剧的人,一定不会忘记,1988年,舞台剧《哗变》上,那段被朱旭如信手拈来般,长达1800多字的台词,和他的独角戏。

上了年纪的朱旭,在日常生活中总爱忘事,可他在作品上的台词,却能够清晰记得,并准确无误的张口就来。

这样的反常,只和朱旭的一个 小习惯——抄剧本 有关。

1956年,已经在人艺成为一名正式演员的朱旭,从苏联专家库里涅夫那里,上了一堂真正的表演艺术课,学到了这么一个“笨方法”。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将每个剧本都抄下来,细细研读每一个故事情节,每一句台词,将台词变成自己的话,脱口而出的时候,一并解决了自己的结巴问题。

这是朱旭几十年表演艺术生涯中的小窍门。

朱旭在研究台词,用心到什么地步呢?

举个例子,朱旭曾经在跑龙套的时候,饰演《茶馆》里谭嗣同余党,当时的张瞳表示都演了几十年《茶馆》了,也没听说还有个谭嗣同余党啊?

朱旭是怎么说的呢?

“你不好好研读剧本,那个唐铁嘴一上来就说,王掌柜别出去了,外头正抓人呢,庞太监就说,那还不得搜查搜查谭嗣同的余党吗?我就演在那个茶馆,布景门口外头,从这边跑到那边去的,后边有人追着喊:抓住他。抓的就是谭嗣同余党。”

也不怪乎,他这么一个先天条件完全不够格,最后却成了半个娱乐圈都尊称一句“老爷子”的演员能被我们记住。

朱旭的一生,是命途多舛的。

01

1930年,沈阳一个朱姓军官家里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婴儿取名朱旭。

如果他们一家三口一直守在沈阳,也许朱旭的人生轨迹会走向另一个方向,可偏偏,在他出生一年后,因为战争爆发,他的父亲带着一家子退守关内,因而到了北京生活。

北京,是改变朱旭的开始。

彼时的北京,还是一片太平,只是,家里孩子太多,朱旭的母亲顾不上他,只好把他交给家里的一个伙夫帮忙照管。

奈何伙夫有一小爱好,他喜欢在夜里放工后,跟三五朋友吃吃喝喝,玩玩牌子,年仅一岁,正爱闹腾的朱旭夜里不睡,会干扰伙夫的小恣意生活。

于是,伙夫每天晚上将他提起来, 给他灌上一小口酒 ,他也就呼呼大睡去了。

北京,到底是帝都啊,当时各类文化荟萃,生活丰富多姿,慢慢长大的朱旭,喜欢北京的热闹。

他喜欢上了京剧,喜欢看,也喜欢唱,还喜欢学习拉京胡。

不管是富连成的戏,还是马连良的扶风社,又或者是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等各种曲艺,都是朱旭的心头好。

大概是有这样的环境熏陶,也为朱旭未来入门学表演奠定了许多基础。

13岁那年,他到北平读中学,期间,也曾参与学校根据莫里哀的 《悭吝人》改编的《守财奴》话剧里的雅克大师傅。

这是他首次参演话剧,巧合的是,多年后,他作为一名真正的演员站在舞台上出演舞台作品的时候,再次出演了《悭吝人》里的雅克大师傅。

差不多同样的时候,比朱旭大两岁,他未来的妻子宋凤仪老师,也在寒假期间出演了独幕剧《复归》,并因此爱上了戏剧。

而也是在朱旭上中学的时候,年长他5岁的哥哥,因为一连串的原因,滞留台湾,随后失去了消息长达四十多年。

1949年,朱旭19岁,此时的他考上了华北大学第三部,在这里学习了3个月,随后被分配到了华北大学文工二团工作。

而此时,他充其量,只能算是 文工团的“技工”。

因为宿舍的灯不亮了,他拿的东西捣鼓了一下就亮了,于是被误以为他懂,并就势安排做了一名灯光师。

那时候的他,确实是对电工类工作一窍不通啊,以至于第一次工作就出了差错,在天津的第一场表演中,他捣鼓的灯泡就全烧了。

抗美援朝时期,人艺排演了一部讽刺美国兵的戏——《吃惊病》。

这戏正好缺一个大高个儿,大鼻子,大嘴的演员,朱旭因为个子高,样子气质像个外国人似的, 因而被借了过去出演这个“美国兵”,美国兵的角色仅仅只有几句台词,可他却演得很出彩,随后,他陆陆续续开始演戏。

就这么兜兜转转了三年,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下称人艺)成立,朱旭的戏剧人生和爱情,也在这里开始了。

02

2年,朱旭以灯光师的身份调入人艺,比他差不多时候进入的,是他未来的妻子宋凤仪、蓝天野等。

走进人艺的大门后,人艺的第一件事,是组织大家下厂下乡,体验生活,身在一个剧院里,难免也有见面的时候。

加上朱旭早在进入人艺之前,就已经跟蓝天野认识,而蓝天野和宋凤仪,在更早的时候就认识了。

人的缘分往往就是这么奇怪,有共同认识的人,有共同所在的地方,有共同的发展事业,渐渐地,朱旭也就顺势走进了宋凤仪的视线。

可这样的朱旭, 自身条件并不好,嗓子不亮堂,说话严重结巴,像个外国人似的,自然入不了宋凤仪的“法眼”。

尤其是,宋凤仪骨子里,还挺传统和理智。

宋凤仪觉得自己年纪比他稍大,在人艺的资历也比他高,这种 “不平等的爱情” 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也就没当回事。

史家胡同建好以后,人艺的演员们一大伙人都住了进去成了邻居。这其中,自然包括了朱旭和宋凤仪。

打这以后,他们见面多了,慢慢地对彼此都多了些认识和了解。

后来,排练新戏《北京人》,宋凤仪在里面演了一个角色,但对戏过程,困难重重,去看排戏的朱旭,给了她许多建议,一来二去,两个人的感情也就培养出来了,此时,宋凤仪只好自我安慰是 “女大二,抱金砖”(他们的年龄差是3岁,应该是女大三,抱金砖)

那时候,朱旭因为先天条件不好,在表演上非常刻苦,这才有了前文所说的抄剧本习惯。

为了演好每一个角色,拿到剧本后,他必定将剧本都抄写一遍,逐字逐句地研究,写人物小传,把剧本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角色的创设立意,人物的心理变化……全都一一搞清楚。

体验生活的时候,别人都为当下的角色需求而体验,他却是为未来的某个角色需求而吸收。

除此之外,为了解决自己台上结巴的毛病,还想尽办法将台词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将台词变成自己的语言,做到脱口而出,也就不结巴了。

看到了朱旭的这些努力和真挚的情感特点,宋凤仪开始认真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1957年,宋凤仪说服自己,也说服父母同意了她和朱旭的结合。

那一年年底,他们和剧院的其他两对情侣共同举行了集体婚礼。

朱旭顺利抱了块金砖,藏在了自己家里边,陪着自己接近60年。

婚后第二年,他们的长子朱小龙出生,数年后,二儿子朱小闯也出生了。

比较不幸的是, 这两个儿子都有先天性失聪的问题 ,夫妻俩早年间忙于工作,也碍于当时的医疗水平等问题,没有及早发现,寻遍北京名医,也无济于事。

此后,他便常常出入于残联一类的演出,去揣摩。

虽然两个儿子都残疾,但这并没有让朱旭变得消沉,或者颓丧,相反,朱旭仍旧是那个乐观,执着的演员。

03

1959年,朱旭接演了《三块钱国币》,这是著名导演焦菊隐的作品,戏里,有大段的台词,朱旭已经能够轻松驾驭,这部戏,也让观众开始认识了他。

但这还不够。

随后不久,他排演了上文所说的《悭吝人》,扮演雅克大师傅,这一幕戏,和他十多年前的中学时代学校里的话剧《守财奴》里的雅克大师傅遥相辉映着,这样的巧合,也成了朱旭演艺生涯中的小妙趣。

在这之前,朱旭的喜剧风格,早已经初现端倪,直到他演了梅阡导演的《女店员》里的卫默香,他的喜剧天分,算是被完全地激发了出来。

而他体验生活的小小心得,也用到了卫默香身上,为了表现卫默香的人物特色,他甚至给卫默香设计动作,设计人物形象,戴厚厚的眼镜,用布包苹果,发型上设计成脑后总有一小撮头发竖着,言语动作中,“送行飞核桃”,朱旭对于人物的种种理解和设计,甚至得到了周总理的青睐。

这么一演,朱旭便在舞台上走过了几十年,一直到1984年,他开始踏入影坛,成为更多观众熟悉的老爷子。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导演 陆小雅和她的丈夫丛连文 了,老爷子能够顺利踏入影坛,大展拳脚,陆小雅夫妻功不可没。

陆小雅和丛连文这小两口也挺有意思,他们夫妻喜欢到首都剧院看舞台戏,时不时总要去看看,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剧院里的朱旭。

1984年,导演陆小雅铁凝的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成《红衣少女》,立项拍摄。

女主角安然的父亲,是那种怀才不遇,抑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角色,这个角色,对生活甚至有种“漠然”的儒雅气息。

这样的角色,自然是不好找的。

巧合的是,朱旭的表演有一种由内而外的修养,一种内蕴深厚的气质,像书卷气,但却不是书呆子的形象,相反,是很灵动的书卷气息。

于是,陆小雅找到了朱旭出演这个角色。

《红衣少女》的成功,让影坛上注意到了朱旭这个年近60的舞台剧演员,同一年,他也出演了电视剧《末代皇帝》,虽然经过了一些曲折,《末代皇帝》直到4年后才开播。

随后,他连续出演了丛连文的《小巷名流》,田壮壮《鼓书艺人》,吴贻弓的《阙里人家》,吴天明的《变脸》等等。

短短几年时间,他在影坛上的光辉就盖过了不少人。

关于朱旭的故事,大概最出名的,便是他三次谢幕的事了。

朱旭出身于舞台,三次告别舞台,却三次都食言了,此后他再也不提谢幕的事, 最大的遗愿,是还没演够。

他的表演,别有韵味和境界,又带着严谨的分寸感,这一切,都来自于对每个人物的感同身受。

人艺曾经有个内部刊物漫画,画的就是朱旭,旁白写着: 台上口悬河,台下结巴磕。

这是对他在表演艺术和人生中最好的总结词。

一个老头子,演出了所有人心里爷爷的样子,一个老头子,演出了所有人都爱的老爷子样子。

朱旭,太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