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关于布袋和尚的传说有哪些(正能量小故事)

在我国西汉末年,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从印度传入我国内地,并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与此同时,弥勒菩萨信仰也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时所译的《道行般若经》、两晋陆续译出的《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经》、《维摩经》等,都记载有弥勒菩萨信仰的内容。从佛经中人们了解到弥勒菩萨来到现实世界成佛并救度世人、解脱众苦的思想。在五代时期,便演变出了一个布袋和尚,他强调“即心是佛”,重视心灵和自我净化,说佛和菩萨就在现实人间。这正是佛所强调的佛法在人间、修行不离现实生活的体现。

布袋和尚倡导慈悲济世,救苦救难,利乐众生,并且引导世人克制贪欲,对人宽容,以“宽却肚皮”、“放开笑口”来消解世间众多的是非、憎爱。布袋和尚的这种态度,对维持家庭和睦及邻里和谐都有积极意义。布袋和尚的思想迎合了当时我国各阶层人士的喜好,赢得了广泛的信众。因此,在民间传颂着许多与布袋和尚有关的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

传说,唐代末年一天清晨,村民张重天正在田间劳作,忽然,他听到有一缕飘飘悠悠的仙乐传来。他抬头四处观望,只见附近的河水中漂浮着一朵巨大无比的莲花,而且是逆流徐徐地向上游飘来。

张重天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使劲眨了眨眼,发现金莲花突然间不见了,只看到一捆柴草上躺着一个胖胖的男孩。当时他没多想,赶紧就把柴捆拨到跟前,把小男孩抱了起来,那个孩子没哭,反而冲着他发笑。

张重天看那孩子圆头大耳,相貌端庄,便把孩子抱回家中,与妻子窦氏商量,决定把孩子收养下来。后来,他们去长汀村附近的岳林寺,求闲旷禅师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做“契此”。小契此天真活泼,俏皮好动,给张重天夫妇带来了无尽欢乐。更让张重天夫妇高兴的是,自从领养了契此,多年未曾孕育的窦氏,竟喜得一女一男。

由于契此从小经常跟随父母到岳林寺拜佛,他对岳林寺高大的建筑、恢宏的佛殿、巍峨的佛像、肃穆的佛事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契此也对佛教产生了虔诚的信仰,并向父母提出了出家为僧的要求。

张重天夫妇本来就十分信佛,对儿子出家也并不反对。于是,17岁的契此在岳林寺出家为僧,法号“释契此”。在岳林寺的修行中,契此的心灵经历了大彻大悟,产生了超越红尘之后的大智大觉。后来,他开始云游四方,以禅机点化世人。令人称奇的是,契此和尚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个大布袋,当有人问他的法号时,他就用一首诗偈作答: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因此,人们便称他为“布袋和尚”。他的相貌很有特征,皱鼻梁,大肚子,身体矮胖。他的行为也很奇特,天气将要旱时,他便穿高齿木屐,天气将要涝时,他便穿湿草鞋。人们因此得知天气变化。他没有固定住所,随处寝卧,冬天时,他躺在雪中,身上竟然不沾一片雪。他还经常到市场上乞食,不管荤素好坏,入口便食,还分出少许放入布袋。

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乞讨,哪里的生意就会变得格外兴隆。他逢人便笑,言语无常,却很灵验,没有几年,人们便都认识了他。

布袋和尚这只布袋看起来不大,但无论多少东西装进去,永远都没有满的时候,甚至连他在福建募捐来的一批扩建寺院的大木头,都能装入袋中。他还捡拾人丢弃的废物放入袋内,人们有时讥笑他的布袋是垃圾袋,他便笑以偈语:“有时备无时,无用变有用。”

有时,有人把死了的鱼也投入布袋和尚的布袋,他也毫不生气,仍然笑嘻嘻地收下,背到河边,倒入水中。这时,鱼儿竟然活着摇头摆尾,游入水中。

有人把馊了的饭菜倒入他的布袋,过了一会,取出来却新鲜无比,美味可口。布袋和尚自己吃不完,便招来小孩子们,让他们尽情地吃。看着小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布袋和尚则坐在一边,开怀大笑。所以,许多孩子都喜欢跟他一起玩耍。

有个无赖,惯于挑衅闹事,以为布袋和尚老实可欺,便夺下他的布袋点火烧掉。奇怪的是,第二天,布袋和尚依然背着那只布袋,来去如故。无赖以为这只布袋一定是重新做起来的,又夺过来把它烧了。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布袋和尚都大度地容忍了,可是当无赖第四次去夺布袋时,使尽吃奶力气也提不动空布袋了。直到这时,无赖才知道布袋和尚不是凡人,就拜倒在他脚下,恳求饶恕。

布袋和尚点化他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从此,这个无赖改邪归正,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

后来,过了很多年,布袋和尚契此端坐在岳林寺的一块石头上,口中念了一个偈语: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世人,世人皆不识。

说完微微一笑,安详而逝。布袋和尚圆寂后轰动了佛教界,人们才忽然明白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

北宋时,宋哲宗皇帝赐号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1104年,岳林寺住持于寺内建阁,供奉以布袋和尚为原型的弥勒菩萨塑像,宋徽宗赐阁名为“崇宁”,从此天下寺院开始供奉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揄,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大度、乐观的品格,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因此,布袋和尚不仅在国内受到人们的崇敬,在国外也广受崇拜。

布袋和尚,名“起此”,法号“契此”,自号“长汀子”,唐末五代著名僧人,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幼时自奉化县江漂流到县城北面的长汀村,被村民张重天夫妇收养。18岁在岳林寺出家,以后曾到奉化裘村天华寺挂单,在勒白岙修禅,当过奉化裘村岳林庄庄主,曾在雪窦寺讲经弘法,并云游于宁波、天台、杭州、福建、四川等地,因常荷布袋不离身,人称“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体态肥胖,大腹袒露,笑口常开,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状如疯癫,随处寝卧,见物则乞,饮食不论荤素酒肆,食剩之物,尽投入自带布袋。平生好学,善吟咏、偈语。因伸张正气,劝人为善,常给群众带来欢乐、除却烦恼,亦称“欢喜和尚”。
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农历三月初三,布袋和尚端坐于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圆寂,肉身葬于奉化城北封山之腹。自此,世人遂以为弥勒化身,塑像供奉,岳林寺因称弥勒道场。国内佛寺,多供奉大肚布袋弥勒,在日本,被奉为“七福神”之一。
布袋和尚的传说,孕育于他死后不久的五代,至宋代开始流传,经元、明、清、民国以至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民间文学精品。元代作家郑廷玉创作的《布袋和尚忍字记》,明末清初作家嵇永仁撰写的《痴和尚街头说布袋》等,及当代台湾制作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布袋和尚》,题材皆源于此传说。2000年,奉化召开首次全国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出版《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2007年4月,奉化成立弥勒文化研究会,发动民间文学作者进一步搜集、整理、加工布袋和尚传说。2011年5月,《布袋和尚传说》被正式列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袋和尚传说的流传地区,在国内主要有浙江、福建、云南、四川等省及港澳台地区,在国外有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及地区。主要流传有:身世来历、童年趣事、风物传说、抑恶扬善、解危济困、僧俗和谐、出家圆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