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唐玄宗的儿子们(唐玄宗杀三个儿子)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共有30个儿子,其中有七个儿子早夭,母亲名氏与地位失传。他们分别是:
长子李琮:原名李嗣直,母为刘华妃,死后被玄宗追谥为靖德太子;其弟唐肃宗即位后,追谥李琮为奉天皇帝
第二子废太子李瑛:郢王,母为赵丽妃
第三子唐肃宗李亨:原名李玙,母为杨贵嫔
第四子棣王李琰:母为钱妃
第五子鄂王李瑶:母为皇甫德仪
第六子靖恭太子甄王李琬:母为刘华妃
第八子光王李琚:母为刘才人
第九子夏悼王李一:母为武惠妃
第十二子仪王李璲:母为刘华妃
第十三子颍王李璬:母为高婕妤
第十五子怀哀王李敏:母为武惠妃
第十六子永王李璘:母为郭顺仪
第十八子寿王李瑁:母为武惠妃
第二十子延王李玢:母为柳婕妤
第二十一子盛王李琦:母为武惠妃
第二十二子济王李环:母为钟美人
第二十三子信王李瑝:母为卢美人
第二十四子义王李玼:母为阎才人
第十九子陈王李珪:母为王美人
第二十六子丰王李珙:母为陈才人
第二十七子恒王李瑱:母为郑才人
第二十九子凉王李璇:母为武贤仪
第三十子汴哀王李璥:母为武贤仪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 我一个同学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后代。

唐明皇也就是唐玄宗,他的儿子没有造反的,唐肃宗也是因为唐玄宗入蜀后才登基的,不算造反。皇十六子李璘造反,也是在唐玄宗当了太上皇之后发生的事情。
郢王李瑛(母赵丽妃):开元二十五年,在玄宗宠妃武惠妃和驸马杨洄的构陷下,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被废为庶人并被赐死。

李一,唐玄宗与宠妃武惠妃生下的一个儿子,十分漂亮,但活了两年就夭折了。李隆基当时十分重视这个儿子,“一”代表的含义有许多,其中包含天的意思。
下面这些是随唐玄宗入蜀的,应该算是有功劳的。
李璿,天宝十五载六月,玄宗幸蜀,仪王已下十三王从。
李瑱,天宝十五载,从幸巴蜀,不复衣道士衣矣。

丰王李珙,初名澄。开元二十三年七月,封为丰王。二十四年二月改名珙。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幸蜀,至扶风郡,授珙武威郡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支度采访使;以陇右太守邓景山为之副,兼武威长史、御史中丞,充都副大使。珙竟不行。
盛宣王李琦,原名沐。帝之西,诏为广陵大都督、淮南江东河南节度大使,以刘汇为副,李成式为副大使,琦不行。

延王李玢,天宝十五载,玄宗幸蜀,玢男女三十六人,不忍弃于道路,数日不及行在所,玄宗怒之;赖汉中王瑀抗疏救之,听归于灵武。

拓展延伸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1]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玄宗的儿子没有造反的。。。唐肃宗也是因为唐玄宗入蜀后才登基的,也算不上造反吧。。。
这些人是没机会造反的。。。那个皇十六子李璘造反,也是在唐玄宗当了太上皇之后发生的事情。。。
郢王李瑛(母赵丽妃):开元二十五年,在玄宗宠妃武惠妃和驸马杨洄的构陷下,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被废为庶人并被赐死。
李一,唐玄宗与宠妃武惠妃生下的一个儿子,十分漂亮,但活了两年就夭折了。李隆基当时十分重视这个儿子,“一”代表的含义有许多,其中包含天的意思。

这些是随唐玄宗入蜀的,应该算是有功劳的。。。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玄宗因安禄山之乱至蜀,,任命李璬为蜀郡大都督、剑南节度大使,杨国忠为副使。玄宗至蜀,令御史大夫魏方进为置顿使,先发出通牒至蜀,托以颍王之籓,令设储供。玄宗至马嵬坡,魏方进被杀,随令李璬先赴本郡,以蜀郡长史崔圆为副使。
李璿,天宝十五载六月,玄宗幸蜀,仪王已下十三王从。
李瑱,天宝十五载,从幸巴蜀,不复衣道士衣矣。
丰王李珙,初名澄。开元二十三年七月,封为丰王。二十四年二月改名珙。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幸蜀,至扶风郡,授珙武威郡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支度采访使;以陇右太守邓景山为之副,兼武威长史、御史中丞,充都副大使。珙竟不行。
盛宣王李琦,原名沐。帝之西,诏为广陵大都督、淮南江东河南节度大使,以刘汇为副,李成式为副大使,琦不行。
延王李玢,天宝十五载,玄宗幸蜀,玢男女三十六人,不忍弃于道路,数日不及行在所,玄宗怒之;赖汉中王瑀抗疏救之,听归于灵武。

儿子
庆王(靖德太子)李琮(母刘华妃)
郢王李瑛(母赵丽妃)
唐肃宗李亨(母杨贵嫔)马嵬驿兵变杨贵妃死后,李隆基西逃,李亨继位。
棣王李琰(母钱妃)
鄂王李瑶(母皇甫德仪)
甄王(靖恭太子)李琬(母刘华妃)
光王李琚(母刘才人)
夏悼王李一(母武惠妃)
仪王李璲(母刘华妃)
颍王李璬(母高婕妤)
怀哀王李敏(母武惠妃)
永王李璘(母郭顺仪)
寿王李瑁(母武惠妃)
延王李玢(母柳婕妤)
盛王李琦(母武惠妃)
济王李环(母钟美人)
信王李瑝(母卢美人)
义王李玼(母阎才人)
陈王李珪(母王美人)
丰王李珙(母陈才人)
恒王李瑱(母郑才人)
凉王李璿(母武贤仪)
汴哀王李璥(母武贤仪)
另有七人早夭,母亲名氏与地位失传。 天宝十五年(756年),因安史之乱逃离长安的太子李亨于灵武城南楼即帝位,是为唐肃宗,尊称唐玄宗为太上皇。

  肃宗即位是擅立,玄宗的尴尬自不必说,永王李璘不服兄长肃宗李亨,打算在江陵起兵。

当时江陵长史为高适(与岑参齐名的边塞诗人,那句广为人知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便是他的名句),高适一眼看出永王李璘有对抗唐肃宗之意,感觉大势不妙,便借口有病,偷偷离开江陵,投奔了肃宗,详细介绍了江东形势,说明李璘必败之状。肃宗于是设置淮南节度使,领广陵等十二郡,任命高适为节度使。又置淮南西道节度使,领汝南等五郡,以来瑱为节度使,使与江东节度使韦陟共图璘。来瑱曾经任颍川(今河南许昌)太守,安禄山叛军多次攻颍川,都被来瑱率军民击退,因此被时人称为“来嚼铁”。可以说,肃宗已经抢先下手,对弟弟永王李璘做了严密防范。
  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永王李璘以平乱为号召,擅自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起兵,引军东下,军容威盛,这便是历史上所谓的“永王东巡”。吴郡太守兼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派人诘问永王李璘,问其擅自引兵东下到底是何用意。永王李璘大怒,派大将浑惟明进攻李希言,李希言则派大将元景曜和丹徒太守阎敬之抵挡。结果李希言军大败,阎敬之被杀,元景曜投降了永王李璘。永王李璘又派大将季广琛攻击广陵长史、淮南采访使李成式,李成式派大将李承庆抵挡,李成式军也大败,李承庆投降了永王李璘。江淮为之震动。
  这时候,肃宗事先专门任命的防范永王李璘的高适、来瑱与韦陟三人在安陆(今湖北安陆)会合,结盟誓军讨伐永王李璘。之前吃了败仗的广陵长史李成式决定与河北招讨判官李铣合兵,一起讨伐永王李璘。李铣率领数千兵马,驻扎在扬子(今江苏扬州西南)一带;李成式派判官裴茂率兵三千人马,布军在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一带。裴茂甚有心计,为了壮大唐官军声势,便制作了许多旗帜,插在长江沿岸。永王李璘登上城楼,看到旗帜遍布江边,唐官军声势浩大,心中开始恐惧。
  永王李璘的部将季广琛也起了私心,想为自己留好后路,于是召集诸将说:“我们跟从永王到此,形势已十分危急,当早图出路,不然战败身死,则永为逆臣。”于是季广琛率部逃往广陵,浑惟明逃往江宁,冯季康逃往白沙(今江苏仪征)。
  至此,永王李璘身边无兵无将,已经是穷途末路,无计可施。长江北岸的唐官军又故意多点火把,火光照在水中,李璘仓皇中不辩真伪,误以为官军已经过江,连夜带着家属逃跑。一直到天亮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人过江,这才重新入城收兵,乘船而逃。
  永王李璘一路逃窜,打算南逃到岭南一带,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派兵穷追不舍追击,终于生擒了永王李璘。至德二年(757年)二月二十日,皇甫侁暗中派人杀死了永王李璘,其家属被送往成都。肃宗听说弟弟被杀,还大发雷霆说:“皇甫侁既然俘获我弟,为何不送来而擅自杀之?”于是罢了皇甫侁的官。 子
奉天皇帝(靖德太子)(郯王)李琮(母刘华妃)
废太子(郢王)李瑛(母赵丽妃)
李亨(母杨贵嫔)
棣王李琰(母钱妃)
鄂王李瑶(母皇甫德仪)
靖恭太子(甄王)李琬(母刘华妃)
光王李琚(母刘才人)
夏悼王李一(母武惠妃)
仪王李璲(母刘华妃)
颍王李璬(母高婕妤)
怀哀王李敏(母武惠妃)
永王李璘(母郭顺仪)
寿王李瑁(母武惠妃)
延王李玢(母柳婕妤)
盛王李琦(母武惠妃)
济王李环(母钟美人)
信王李瑝(母卢美人)
义王李玼(母阎才人)
陈王李珪(母王美人)
丰王李珙(母陈才人)
恒王李瑱(母郑才人)
凉王李璿(母武贤仪)
汴哀王李璥(母武贤仪)
另有七人早夭,母亲名氏与地位失传。

他的儿子在安史之乱 没有什么作用,不过永王后来造反,害的李白被流放 玄宗十六子永王李璘谋反,当然关于这件事背后的迷雾,现在也解不开似乎。正史说他是谋反。伟大诗人李白也卷入了这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