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人民的名义》之赵德汉:有钱却不敢花的人,往往缺少安全感(祁厅长很火的一句话)

这几天,我也和很多网友一样,开启了追剧模式,追起了《人民的名义》这部剧,每看一集都会有一些感慨,感觉不吐不快,所以一定要写下来。

相信第一集里,大家和我一样,都对那个住着破旧的老房子、骑车上下班、一碗炸酱面就可以做晚餐的赵德汉印象深刻。

赵德汉的职务级别并不算高,只是个处长,却因为处于重要位置,禁不住金钱的诱惑,成了小官巨贪。

这样一个在外人看来生活简朴而低调的人,居然拥有一座豪华别墅,别墅的冰箱里,床柜里,塞得满满的都是钱,可他却不敢花,每个月只给老母亲三百元生活费,还觉得已经给得不少了。

为什么他贪了那么多钱却不敢花?他能报的出这些钱的具体数目: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九万,谁给他的,分别给了多少,他都记在了账上,并且记得清清楚楚,可是,他就是不敢花,对他来说,能够看到这些钱、闻一闻这些纸张的味道就是一种满足。

有人会说还有人这么傻?这么变态?其实,赵德汉这样表现一点也不奇怪。有钱却又不敢花的人,内心往往缺少安全感,以为钱能带来安全感,所以拼命敛财,宁愿把钱攒着也不花。像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他们通常都有以下一些共同点:

赵德汉出生于农民家庭,按照他的年龄,应该是经历过很困难、很贫穷的那个阶段,家中兄弟姐妹们也不会少。在这样僧多肉少的环境里长大,心中最想的就是早日摆脱贫穷,结束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剧中他说:“穷怕了”,三个字说起来简单,可他说这话时蹙起的眉头、沉重的语气,不难想象他是怎样地被贫穷伤害过。

因为贫穷,因为有很多张嘴要吃饭,父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肯定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温饱,让孩子们能够活命,至于你活得快不快乐、高不高兴,没有人会去关心你。孩子们有了困惑,或者心里难受的时候,很少得到父母或者周围人言语上的抚慰。

赵德汉小时候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内心极度缺乏爱,可以说心里就是一片爱的荒漠,因为从小极少感受到来自别人的爱,因此长大了极度缺乏安全感。而这,都是因为贫穷。

因为被贫穷深深地伤害过,所以长大后最大的乐趣就是攒钱,最要命的就是花钱,赵德汉就是这样的人。

他为什么把贪污的钱数记得那么准确?就是因为数字对他来说很重要,看着他藏起来的钱一点一点地累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原著中他说:看钞票,就像看小麦一样,看着心里踏实,看着精神满足。所以他的追求在”看“,而不在于”花“。

他为什么不舍得花掉其中的一分一毫?就是因为他受不了钱数的减少。赵德汉这类人最大的特点是: 追求的并不是用钱来换取更奢侈的享受或者更舒适的生活,而是钱数递增的过程。

越有钱,越吝啬,说的就是赵德汉这种人。剧中侯亮平就对他很不齿,那么有钱却只给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每个月寄三百块钱?而他却自我安慰说,三百块已经不少了,就为这三百块钱,他还经常跟老婆吵架。

不禁让人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葛朗台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的老房子里,每天亲自发放家人的食物和蜡烛,绝不多给,临死之前还要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他长时间地盯着,才能觉得暖和。

老母亲又如何?老婆孩子又如何?吝啬的时候绝不心软,吝啬已经成为他灵魂的一部分。吝啬的人,往往对谁都吝啬,包括对他自己。

赵德汉说了,他发财的秘密他老婆不知道。他拥有一栋价值连城的别墅,别墅里藏着那么多钱,他老婆也不知道。他宁愿经常跟老婆为三百元钱吵架,也不把这些秘密透露出一丝一毫给她,正是因为他对人缺乏信任,不会相信任何人,即使那个人是与他一起过着清贫生活的妻子。

村上春树曾写过这样一段话说: 一个人需要爱某个人,并且被某个人所爱,通过这些来学习爱自己的方式。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会爱别人的人,不可能正确地爱自己。

因为从小感受不到爱,长大了也就不会去爱别人。 以赵德汉为例,他每月给老母亲三百块钱,觉得已经足够,这样的他,会对老婆孩子好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为什么有的人那么缺乏安全感?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决定其成年后的安全感。假如得不到母亲的悉心照料,需要得不到满足,啼哭无法得到回应,孩子就难以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教育孩子粗暴,久了孩子也会缺乏安全感。

我有个同事,小时候在单亲家庭长大,母亲对她很严苛,整日抱怨,虽然爱她,可是总责骂她,也舍不得给她花钱。

长大后的她,表现之一就是缺乏安全感,对钱极为在乎。有一次她过生日一狠心在网上买了几百块钱的东西给自己做生日礼物,到货后她先拿到母亲那里,她其实很希望母亲说一句:过生日嘛,妈妈不舍得花钱给你买,你自己买了也挺好,只要你高兴就好。

可是母亲说的却是:花那么多钱,买那么多东西,有什么用?就知道乱花钱!同事一方面被花钱的愧疚感折磨,另一方面又生气母亲只知道指责她,一气之下又把东西都退了。这生日过的,除了生了一场气,什么也没有得到。

其实她最渴望的是来自母亲的爱。 而小时候她的母亲收入不稳定,又要独自抚养她、供她上学,也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让她感觉一直以来母亲对钱的在乎都超过了对她的在乎,直到现在也是,所以才会在她过生日时不仅不会说祝福的话,还怪她乱花钱,给她泼冷水。

那么,如何摆脱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呢?

首先要明白缺乏安全感的本质,是缺少爱,而不是缺少钱或者别的什么东西。 明白了这一点,心理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新精神分析流派、现代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简单说来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缺乏安全感的人,大多心里都住着一个受伤的、等待呵护的”内在小孩“。你要自己去找到他,在他每次发作的时候,拥抱他,安慰他,接纳他,给他信心,慢慢地安全感就会越来越多。

第二,与父母和解,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父母也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像我同事,她一直以来的感受是母亲根本就不爱她,其实她怎么可能不爱她?她只是不会以她想要的方式去爱她、不会表达爱罢了。如果父母给你的不是你想要的,那你首先要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一定要那么执着地去要呢?就像我的同事,明明知道母亲不会说一些她想听到的话,明明可以自己给自己过一个美好的生日,为何一定要去母亲那里受气呢?与父母和解,也与过去那个咄咄逼人到处求爱的自己和解。很多人都期望对方去改变,其实只有当你改变了,对方才有可能改变。

第三,多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

如果感觉马斯洛的《人性能达到的境界》、荣格的《移情心理学》等书太深奥,不妨从简单一些的书入手,比如畅销书作家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系列、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巨婴国》等等,里面有大量的心理学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四:向心理学家求助。

如果无法实现自我疗愈,或者实在感觉很痛苦,最快捷的方式是找心理学家求助,他们会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沙盘疗法、系统排列、催眠等让你解开心结,重获新生。

总之,要摆脱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就要学会理解,学会自己抚慰自己、自己爱自己。多多安慰自己的那个”内在小孩“,多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久而久之就会拥有一个充盈而自信的内心,那时候,你才会懂得如何享受生活,而不是做一个攒钱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