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民国哪一奇案,土匪成有功之臣,最后唯匪首伏法大快人心(民国熊总统)

民国时期山东地界上,何锋钰旅剿匪打得孙美瑶匪帮很狼狈,何旅调离后,孙美瑶统帅土匪又纵横驰骋,猖獗一时。不料好景不长,何锋钰旅很快返回剿匪,何旅驾轻就熟,土匪又陷入绝境。孙美瑶狗急跳墙,遂于临城劫车。

1923年5月6日,京沪第一次快车,在山东临城、沙沟车站之间,被孙美瑶率众千余人劫持。当时京沪第一、二次列车是交通部几个月前刚从美国买的,用作津浦线的特别快车,参加国际联运,运行时间十分准确,因车身全钢、蓝漆、十分漂亮,旅客们都叫它“蓝钢皮”。车上分头二三等车厢,设备较一般列车要好得多,外国旅客都爱坐这列火车。

这天凌晨,孙美瑶率匪众在道班房中抢来工具,把路轨卸下一根,仍摆放于原处一旁,当蓝钢皮司机发觉时,已来不及刹车,顷刻间,车头,邮车冲出路轨,歪倒在地,客车则相继倾斜,但头二等和卧铺车厢均无事,这次车上除了200名中国乘客外,还有30多名外国男女旅客,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墨西哥和罗马尼亚。沉睡的旅客从睡梦中被惊醒,车厢里一片叫骂声,哭闹声,但很快被车外黑暗中传来的清脆的枪声、杂沓的脚步声和混乱激动的叫喊声所压倒,土匪们用枪托砸碎车窗,跳进车厢,用枪把人们往下赶:“快,快下车!”同时,他们便开始放肆搜索抢劫旅客的行李和财物,英国乘客罗斯曼试图反抗。当即被土匪枪杀。见此情景,上海《密勒氏评论报》记者美国人鲍威尔和法国人柏如比只好自动交出随身携带的手枪,因为反抗意味着死亡。

匪徒们意外得到两支小巧玲珑的手枪,十分惊喜,客客气气地让他俩穿好衣服再下车,而其他的外国男女乘客穿着睡衣、睡裙、光着脚就被赶下了火车,当然,有一些中国乘客和外国人乘乱逃走。很快土匪抢劫完毕,凡是能拿的东西都席卷一空,甚至连外国女人的大乳罩也被土匪系在腰间拿走,孙美瑶一摆手回山,千余名匪徒肩扛手提着旅客的东西,押着200名中外旅客象一条蜿蜒的长蛇行进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十点左右,土匪行至大山口,驻临城站的官军此前在山中剿匪,闻讯追来,见土匪架着人质正迂回爬山,当即发了一炮恐吓土匪,却不料土匪怡然自得地继续爬山,肉票们却吓得连连挥动手中的白毛巾,示意官兵别打,就这样,土匪押着人票在军队虎视耽耽下攀上山顶,返回老巢抱犊崮。

临城劫车案的发生,据驻防临城车站的何锋钰部营长万伯龙回忆,此事除了因孙美瑶为解当时即将被军队困死剿灭的危局,狗急跳墙饥鸩止渴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皖系军阀对孙美瑶匪帮的收买与利用,妄图借此离间英美等国与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之间的关系,以达其目的。此说并非空穴来风,孙美珠被击毙前,曾自称总司令,外界纷传他被皖系招安,这也是何旅严加痛剿的一个原因,孙美珠授首后孙美瑶继之,称山东建国自治军第五路总司令,这个番号即来自皖系。

还有一个确凿的证据,据说,在临城劫车案发生两个月前,当时何旅第一团第二营驻防临城站(万伯龙营为该团第一营),营长杜吉卿曾在临城“人和饭店”抓获一名嫌疑犯,此人自称是粮商,但杜吉卿一见马上认识他是以前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辎重科的排长,杜马上揭穿了他的身份,此人顿时神色大变,不知所措,杜营长说:“看在同学的份上,我一定不会为难你。不过你得把你此行的真实目的告诉我。”此人神情稍安,告诉杜营长他叫聂成章,此次来临城是受皖系所差,进山给前已入山的代表送款子,并说孙美瑶已被招安云云,杜营长随后即把他送走,当时街谈巷议都认为唆使孙美瑶劫车的人是皖系军阀徐树铮,当然,这只是传闻。

临城劫车案很快被新闻媒介所报导,各地报纸都以大字标题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一消息,一时举国震惊,万国关注。英、美、法、意、比等国驻华公使于5月7日联合向北京政府发出照会,要求在3天内营救出外国人质,并坚决反对武力进剿,以保证人质安全。北京政府迅速召集会议,讨论这一情况,会后,交通总长吴毓麟亲自南下山东,会同田中玉、省长熊炳琦同赴枣庄就近负责解决临案,一时枣庄八方冠盖云集,先后到的各方要员还有:江苏督军齐燮元的代表温世珍,徐海镇守使阵调元,直鲁豫巡阅使曹锟的代表美国人安特生,北京帮会首领、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此地被招安的匪首郭泰胜、丁宏基也奉召而来,外国领事和驻华武官也开来专列,停在车站办公,更不用说无孔不入的中外记者了,还有要人们的随从、护乓、人质家属、小商小贩、人进人出,枣庄一时呈现出一派畸形繁荣景象。

北京政府和山东军政当局对临案的发生是十分恐慌的,事发后,山东督军田中玉立即命军务帮办郑士琦为剿匪抚总司令,会同第六旅旅长何锋钰、陆军第二十混成旅旅长吴长植,严密封锁包围抱犊崮,加强对土匪的攻势。当时田中玉把责任推在前方剿匪部队何锋钰旅身上,他去枣庄时,曾公开扬言要左右“带着刀”,似乎要处置失职人员,何旅官兵不服,采取紧急措施,以防田中玉下手,因为何旅调离后任务是驻防铁路沿线,因新去的剿匪部队连连受挫,孙美瑶土匪复又猖獗,田中玉严令何旅进山会剿,致使铁路沿线空虚,给土匪提供了可乘之机。田中玉从济南南下后,一路上发现何旅已有准备,故未敢轻举妄动。

剿抚总司令郑士琦到达枣庄后,下令官兵严密封锁一切交通要道,但不许轻易进攻,因外国公使一再给北京政府施加压力要保护人质安全。他遂召集滕、峄二县乡绅,要求他们出面与土匪进行交涉。在官方的一再恳求之下,乡绅们推举滕县青帮“大”字辈党金元和峄县青帮“大”字辈李炳章进山与土匪

接洽,这些乡绅固然和土匪有干丝万缕的联系,但谁也不愿给官府提供“通匪”、“资匪”的证据,官方为此说尽了好话。党、李二人遂择日进山,告诉众匪首:“你们这次祸闯大了,外国兵舰已开到南京,听说洋兵要来攻打抱犊崮,别的不说,地方上可要遭殃。官府也十分焦急,官军认为丢了面子,准备强攻,望诸位为乡里想一想,众匪首闻言都很紧张,二人趁机进一步劝说:" 我们看现在不如与官府接洽,趁机招安,图个功名,也不枉混了这么多年,也给官方一个台级可下,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孙美瑶率众匪劫车,原是无路可走,想借此机会要挟官府,趁机招安受编,因此听了党、李二人话后,众匪首又经过一番商议,提出:“要谈判官军必须后撤解围,谈判要有洋人和本地绅士参加,以做证人。”党、李二人大喜,即下山向官方交差。

5月13日下午,孙、郭二人到达枣庄车站,与田中玉等人在督军专列上开始正式谈判,双方交涉十分顺利,官方急于解决临案,好向北京与外国公使交待,两位匪首不会玩弄外交词令。因此官方提出尽快释放洋人,匪方表示人质可以从15日起陆续释放,但要求官军再退20里;送一批食物进山;收编抱犊崮众匪,田中玉没料到土匪话这么好说,当即满口答应。他眉开眼笑地对孙美瑶说:“各位年轻有为,弃暗投明,为国家效力,真是本督的福气。”谈判结束后,山东当局和红十字会马上向山上运送了大批食品。

却说山中粮水皆缺,养尊处优的洋人们可受罪了,山中土匪、肉票共有近2000余人,由于军队围困,食物短缺,洋人们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土匪们为照顾好这些洋票,只得找了些狗肉让洋人们煮吃,又从石头下翻了许多大蝎子,做成包子,洋人们喝着鲜美的狗肉汤,吃着蝎子做的包子,连连赞叹,都觉得因祸得福,要不是到中国,要不是被土匪绑票,哪去吃这么美味的食物?吃饱喝足,美国人鲍威尔请教一名小土匪,问他们在什么地方搞到这么好的食品?土匪们是不是经常吃如此鲜美的东西?那小土匪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告诉他,那鲜美的肉汤中的肉是当地一种性格暴躁的狗肉,吃了以后。

人在七年之内都会具有那种粗暴的狗脾子;至于包子中的肉,他当即掀起一块大石头,指了指正在爬的蝎子,鲍威尔一看,当即趴在一边的石头上呕吐起来,一直到把胆汁都吐出来才摇摇晃晃地走回去,其他人忙问他怎么回事,他把小土匪的话叙述了一遍,众洋人一听,女人争先恐后恶心、呕吐,男人们先是跳脚大骂,发起“狗”脾气,然后也连连呕吐。

洋票尚且如此,中国肉票的待遇自然更差,土匪虽然都是“土老帽”,却和官府有共识,认为洋人比国人更高贵,会换取更多的赎金。所以,当山上粮食、饮水紧缺时,心狠手辣的土匪便把一批过期未赎或油水不大的华人肉票,从山顶推下,一时间,山间哭叫声,惨叫声四起,山下血肉模糊,死者枕藉。至七月份,山上土匪被招安下山时,死者已成一片白骨。

第一次谈判后,田中玉以为事情到此已基本结束,不仅长出了一口气。但在枣庄的各方要人、外国公使却象在此度假,军官们在枣庄东门中兴煤矿公司中的军官俱乐部中日夜聚赌招妓,十分热闹;地方官吏、乡绅皆下榻于一名乡绅的大宅院内,终日抽鸦片、垒长城;交通总长吴毓麟整天躲在卧车中打麻将,事情一概推给地方官。

孙美瑶、郭祺才回山后,众匪首讨论了第一次交涉的情况后,也觉得官府答应的太痛快令人有点不敢

相信,同时,他们又后悔当时要价太低。好在“洋票”仍在手,他们马上推翻前议,另提出五项条件:包括二十旅、第六旅官兵撤回原防;当地土绅担保官府不背信弃义杀降,匪众改编为两个旅等等。因此,15日当田中玉、吴毓麟得知土匪的新条件后,顿时傻了眼,吴想到外国公使那蛮横的嘴脸,不仅气恼地将麻将摔在地下。

此后五天内,双方没有再进行正式谈判。但以各种身份进山的无聊之徒、各派政客却熙熙攘攘。官方正式调停人安特生、温世珍、杨以德、郭泰胜等人,往返穿梭于枣庄和抱犊崮之间,传达双方不断变动的条件,田中玉委屈求全,一再让步,最后,他提出了三步计划:第一步,官方收编匪众,孙美瑶、郭祺才为司令和参谋长,匪方交出1/3洋票;第二步,官军撤回驻地,匪方再交1/3洋票;第三步,收编结束,人票全部释放。官方认为,只要先释放一批洋票,对公众舆论和外国公使就有所交待,以减轻各方压力。不过,土匪们是认准了一条,不达目的,洋票一个也不放,谈判陷入僵局。5月20日,双方还进行了小规模交战。田中玉忍无可忍,令军队再次包围抱犊崮,随后,与交通总长吴毓麟北上进京反映情况,至此,谈判遂告决裂。

田中玉抵京后,先后列席参加国务会议和总统府会议,力陈土匪猖獗,蛮横无礼,竭力主张痛剿;田中玉又赶往保定,向控制政局的直系军阀头子曹锟陈述理由,得到同意,同时外交部赴临城特派员返京后,向外国公使指出如不严剿土匪,那么,就等于是土匪绑架洋人有功,长此以往,各地土匪和老百姓当

纷起效尤,走此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径,如果这样,将来洋人在华则人人皆危。若痛剿则以后无人敢效尤,虽然可能会牺牲一些人,但以十余人生命换得在华所有洋人的安全还是值得的,外国公使听了这番话后,也同意武力剿匪。曹锟和外交使团态度的变化,使得国务院迅速下令豫皖直鲁增兵临城,并派飞机散发传单,威吓土匪。

官方态度的骤然强硬,使匪首们发现形势不妙,经过一番商议,他们主动派人下山与负责军事的郑士琦接洽重新谈判,并释放两名洋票以示诚意。官方代表改为郑士琦和陈调元,匪方为郭祺才、刘守庭,美国人安特生、地方绅士党金元、李炳章为证人。很快,双方达成协议:匪方有枪者编,由官方派人进山点名收编;官方先发给匪众军装两千套,每人两个月军饷,孙美瑶任招安军旅长,郭祺才和另一匪首周天松为团长。

田中玉正在四处奔波,准备进剿土匪,忽接到谈判成功的报告,连连揉了几下眼,把电报看了好几遍,不仅喜出望外,经请示中央后便命陈调元和二十旅旅长吴长植押运军装和军饷入山点名收编土匪,陈调元本是帮会中人,对下层社会的规矩、土匪的习性十分清楚,因此他进山后对土匪软硬兼施,拍拍打打。连吹带吓,与孙美瑶打得十分火热,当时戴眼镜十分时髦,陈调元见孙美瑶没有眼镜,当即把自己的金丝眼镜送给他,孙连连谦让,陈调元打着哈哈:“老弟,咱们谁跟谁,以后都是一家人,你不要是不是看不起我陈某?”但同时他又坚决拒绝土匪企图增加收编人数的要求,并指责土匪不讲信用,表示要阻止官方代表进山签字,自己也要告辞,匪首连忙说好话,他又表示自己与吴长植旅长留在山里等土匪收编完毕一道下山,条件是土匪必须马上释放所有洋票。

经过陈调元在匪穴中纵横捭阖的一番活动,土匪不再疑他,双方遂于6月12日正式签订协议,官方代表为陈调元、温世珍,匪方为孙美瑶、郭祺才、周天松,证人也签了字,至此,临案甚本解决,当晚,洋票全部获释。陈调元、吴长植二人留在山上等待土匪收编,其余各方人士开始陆续回府。

陈调元在孙美瑶、郭祺才等股编成第二团后借口给土匪搞武装带溜之大吉,吴长植一人留在匪穴左右周旋,总算于6月24日郭祺才团开出山区,周天松团于27日出山,山上的华人肉票又经过反复交涉,经社会各团体一再呼吁、催促,于孙美瑶7月8月通电就职时全部释放,临城劫车案最后解决。

孙美瑶部招安后,定名为山东新编第一旅,旅部驻枣庄,周天松的第一团驻枣庄以西齐村,郭祺才二团驻枣庄以东郭尔集,负责附近地面剿匪,但是,孙部匪性未改,士兵牵牛架人之事屡有发生,弄得地方士绅多次请求将该旅调防别处。这年秋天,孙部下三五成群在街上游荡,与同驻枣庄的十八团吴可璋部下发生冲突,孙部人少被打逃回报告,孙闻听勃然大怒,率领他的手枪队六、七十人蜂拥而来,他手执盒子枪沿街大骂,随来的人也都磨拳擦掌,剑拨弩张,仿佛市井无赖打群架的样子。他们把吴团团部围住,孙大喊:“有种的出来!”吴可璋听说部下与孙部发生冲突,预料他们跑回去一定不会善罢干休,便严令部下不准出门。这时全市大惊,犹如大祸临头,所有商家住户都吓得关门闭户,不敢露头,后由绅商出面劝解,孙才气呼呼地率人回去。

此事很快被新任兖州镇守使张培荣得知,他匆匆赶到枣庄,召见孙美瑶,因孙已向他递了门生的帖子,便以尊长的口气批评他:“你现在已是将官了,与小小的团长闹成这种样子,传出去不被人笑话吗?以后你们还怎么在一起共事?胡闹胡闹,太年轻,太年轻。”他见孙犹有余怒,便对他说:“我现在忙得很,苏鲁边境上很不平静,等我把队伍派出去,有了时间,我作东备酒席,给你们和解,冤家宜解不宜结呀!”孙美瑶答应,两人又一边抽鸦片,一边闲谈,孙说他年轻时手不扶地,能翻跟头,车轮子能打二三十个,张培荣连连夸奖。孙又说他最近得了一个好鹌鹑,个头小却十分凶猛好斗。

张培荣听了十分感兴趣,他说自己也十分喜爱这个,现在还让下人们替他养着几个呢,抽时间拿来斗一斗,赌点东西才有意思。临走时,他又嘱咐孙严格约束部下,不要上街,以免再发生冲突。孙连连答应,两人尽欢而散。

张培荣回兖州后,即令驻枣庄的正规军开赴苏鲁边境剿匪,然后自己一人来到枣庄,借中兴煤矿公司的厨师大摆酒宴,为孙美瑶和吴可璋和解,邀请当地绅士作陪,孙旅的校级军官由吴可璋在另一院内置酒款待,张还特意打电话给孙美瑶,让他别忘了把鹌鹑带来。第二天九点左右,一切就绪,陪客们陆续

到席,这时有人传呼:“孙旅长到!”张培荣说声“请”,便与众绅士起身迎接,孙进入二门后,其随从被张的副官邀入小客厅就坐。孙信步跨入正厅,一个便衣急步上前摸孙胸中的手枪,孙问:“干什么?”一言末了,另一个便衣手握白石灰向孙双目一拍,又顺手把孙的头往下一按,第一个便衣顺手抽出刀,

手起刀落,孙就人头落地,来宾大惊失色,不知所措,副官们已按计划解除了孙美瑶随从的武装!囚拘一室不准乱动,校级军官们也被包围,同时奉密令连夜赶回的部队包围了孙旅的驻地,士兵们群龙无首,只得缴械被遣散。张培荣对校级军官们说,枣庄冲突罪在孙美瑶一人,已被正法,其余人保证原职原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现形式不同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一)、联系

1、 文学真实保存了历史的肉身

文学真实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有益补充,为干巴巴的时间、地点、事件补上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内心,为“人事”补上“人生”。只有人事没有人生的历史太单调了。好的历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学的手法来增添历史叙事的魅力。

2、文学书写成了历史教益的一部分

小说和历史是两个世界,不能重合,但有时小说也起着历史教化的作用。

鲁迅曾说过,“我们国民的学问,大多数却实在靠着小说,甚至于还靠着从小说编出来的戏文。”这是对中国社会的一种深切观察。

3、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二)、区别

1、定义不同:

历史: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

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2、来源不同:

历史: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文学:文学是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

3、性质不同:

历史:历史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

就其性质而言,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

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历史与文学的双向赋予(文艺观与历史观丛谈2)

历史是文学的一个侧面面,文学记录历史。


就像鱼儿和水的关系,历史就是水,文学就是鱼。没有文学历史照样存在,但缺少思考;没有历史文学根本无从谈起。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
1. 过去事实的记载。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 鲁肃 於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吴王 ]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 指已过去的事实。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3. 经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历史了。” 清 黄人 《<钱牧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历史而自为风气。”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历史的仆人。” 4. 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金一 《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历史上,多不过三四人。” 毛泽东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中国 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菡子 《源远流长》:“历史在发展着,丰富着。” 5. 指历史学科。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
编辑本段词语意义
广义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历史的学问,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 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相关书籍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由于出版和教育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已经失去其垄断地位成为大众文化的一支。产生了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之分。
我个人认为,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是真实存在的,而文学很大程度上是杜撰的,也许会有一定的历史依据,文学存在于历史之中。

历史是文学的一个侧面面,文学记录历史。


就像鱼儿和水的关系,历史就是水,文学就是鱼。没有文学历史照样存在,但缺少思考;没有历史文学根本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