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刘封是谁(穿越成刘备养子刘封)

  刘封(?—220年),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姓刘的一个人的(演义里作刘泌)外甥,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后,暂时安居于荆州,因为当时刘备未有子嗣,于是收刘封为养子。
  刘封,东汉末年长沙(治今湖南湘阴)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义子。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但是后来关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刘封不从。而后又侵凌孟达,迫其降魏。孟达与魏徐晃共袭刘封,并劝刘封投降,刘封不降,又遭部下叛变,败归成都。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赐死刘封,刘封自裁,刘备深表痛惜。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刘备受刘璋之邀入蜀抵御张鲁。刘备北驻葭萌,后与刘璋决裂,于是召诸葛亮等入蜀。刘封当时年仅二十余岁,但已武力过人,于是率军随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溯流西上进攻益州,所过之地战无不克。益州平定后,刘备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刘封跟随刘备北攻汉中,曹操率领大军来援,刘备栖于山头,派刘封向曹操挑战,曹操大骂说:“卖鞋的小子,只会叫你的假儿子来挡你家太公么!
  等我叫我家长黄胡子的真儿子来打你。”于是派人召曹彰来与刘封对敌,但曹彰未到,曹操已经撤军。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彻底占领汉中全境,另外又派遣宜都太守孟达率军攻占了房陵郡。其后孟达又挥军进攻上庸郡,刘备暗地里担心孟达难以独力取胜,于是遣刘封从汉中顺沔水南下去统领孟达的军队,刘封率军与孟达上庸合兵一处后成功地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占领上庸后刘封迁为副军将军。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末,关羽围襄樊,多次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相助,但被刘封和孟达却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关羽战败后,刘备因此怪罪于刘封、孟达二人。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孟达与刘封不和,刘封夺取了孟达演奏鼓乐的乐队,孟达一方面害怕刘备治罪,另一方面又对刘封十分忿恨,于是修书一封给刘备,然后率领部曲投降曹魏。
  孟达投降魏国之后,魏文帝曹丕派遣夏侯尚与徐晃助孟达袭取东三郡。孟达写信给刘封,劝刘封投降,但被刘封拒绝。
  申耽、申仪两兄弟背叛刘封,刘封因此被孟达徐晃等击败。刘封回到成都后,刘备责备他欺凌孟达,且不救援关羽。诸葛亮考虑到刘封刚烈勇猛,刘备死后最终难以制服驾驭,于是劝刘备借此机会除掉他。于是刘备赐刘封死,让他自尽。刘封叹息说:“我后悔不听孟子度的话。”刘封自裁后,刘备非常伤心,为刘封哭泣。 刘封 - 简明历史传记

刘封本罗侯寇氏之子,刘备入荆州,收为义子。封武力过人,性刚烈。率军协诸葛亮向益州,战而胜,益州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建安二十四年,封与达克上庸备守。关羽麦城困,求救于封、达,令发兵助。封、达不承羽命。羽身死,先主恨之。又封与达不和,达惧罪,又忿封,率所领降魏。修书于封,劝之降。封拒之。魏徐晃等与孟达等袭上庸,封以内叛败归成都,刘备数责难之,后赐封死。

刘封 - 简明演义传记

刘备入荆州后,收刘封为义子,刘封跟随刘备征战创业。博望、新野、赤壁、入西川定益州累立战功。入西川后黄忠征讨汉中,刘封率兵接应。汉中平定后,又随刘备在汉中抵拒曹操。刘封和孟达等攻取了上庸而驻守。关羽被困麦城,向刘封求救告急,刘封误听孟达离间挑拨没有发兵救援,关羽败死麦城,刘备十分怨恨他。孟达惧罪降魏。与徐晃等兵伐上庸,修书于刘封,劝刘封归降魏。刘封大怒,扯书斩使。决战因为内叛败走,逃回成都,刘备责难他,后来杀了刘封。

刘封的历史评价

陈寿: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 刘封 - 个人档案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籍贯 [荆州]长沙 [今湖南湘阴]

容貌 器宇轩昂

官至 副军将军

家族资料

父亲 罗侯寇氏 刘备

母亲 刘氏

配偶 未知

兄弟姐妹 暂无相关资料

子女 暂无相关资料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关羽 黄忠 刘备 孟达

曾效力过的势力 蜀汉 刘表|琮

刘封 - 简明历史传记

刘封本罗侯寇氏之子,刘备入荆州,收为义子。封武力过人,性刚烈。率军协诸葛亮向益州,战而胜,益州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建安二十四年,封与达克上庸备守。关羽麦城困,求救于封、达,令发兵助。封、达不承羽命。羽身死,先主恨之。又封与达不和,达惧罪,又忿封,率所领降魏。修书于封,劝之降。封拒之。魏徐晃等与孟达等袭上庸,封以内叛败归成都,刘备数责难之,后赐封死。

刘封 - 简明演义传记

刘备入荆州后,收刘封为义子,刘封跟随刘备征战创业。博望、新野、赤壁、入西川定益州累立战功。入西川后黄忠征讨汉中,刘封率兵接应。汉中平定后,又随刘备在汉中抵拒曹操。刘封和孟达等攻取了上庸而驻守。关羽被困麦城,向刘封求救告急,刘封误听孟达离间挑拨没有发兵救援,关羽败死麦城,刘备十分怨恨他。孟达惧罪降魏。与徐晃等兵伐上庸,修书于刘封,劝刘封归降魏。刘封大怒,扯书斩使。决战因为内叛败走,逃回成都,刘备责难他,后来杀了刘封。

刘封的历史评价

陈寿: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

附三国志·刘封传
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

,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

将。
初,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达并领其众,留屯江陵。蜀平后,以达为宜都太

守。建安二十四年,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难独任,乃遣封

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军会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先主加耽征北将军,领上

庸太守、员乡侯如故,以耽弟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将军,迁松为副军将军。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

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

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魏文帝善达之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

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都郡,以]达领新城太守。遣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达共袭封

。达与封书曰:"古人有言:'疏不间亲,新不加旧'。此谓上明下直,谗慝不行也。若乃权君谲主,贤父慈亲,犹有

忠臣蹈功以罹祸,孝子抱仁以陷难,种、商、白起、孝己、伯奇,皆其类也。其所以然,非骨肉好离,亲亲乐患也

。或有恩移爱易,亦有谗间其间,虽忠臣不能移于君,孝子不能变之于父者也。势利所加,改亲为仇,况非亲乎!

故申生、卫伋、御寇、楚建禀受形之气,当嗣立之正,而犹如此。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亲非骨血而据

势权,义非君臣而处上位,征则有偏任之威,居则有副军之号,远近所间也。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

寒心。如使申生从子舆之言,必为太伯;卫伋听其弟之谋,无彰父之讥也。且小白出奔,入而为霸;重耳逾垣,卒

以克复。自古有之,非独今也。
"夫智贵免祸,明尚夙达,仆揆汉中王虑定于内疑生于外矣;虑定则心固,疑生则心惧,乱祸之兴作,未曾不由废立

之间也。私怨人情,不能不见,恐左右必有以间于汉中王矣。然则疑成怨间,其发若践机耳。今足下在远,尚可

假息一时;若大军遂进,足下失据而还,窃相为危之。昔微子去殷,智果别族,违难背祸,犹皆如斯。今足下弃父

母而为人后,非礼也;知祸将至而留之,非智也;见正不从而疑之,非义也。自号为丈夫,为此三者,何所贵乎?以

足下之才,弃身来东,继嗣罗侯,不为背亲也;北面事君,以正纲纪,不为弃旧也;怒不致乱,以免危亡,不以徒行也

。加陛下新受禅命,虚心侧席,以德怀远,若足下翻然内向,非但与仆为伦,受三百户封,继统罗国而已,当更剖符

大邦,为始封之君。陛下大军,金鼓以震,当转都宛、邓;若二敌不平,军无还期。足下宜因此时早定良计。《易

》有'利见大人',《诗》有'自求多福'。行矣。今足下勉之,无使狐突闭门不出。"封不从达言。
申仪叛封,封破走还成都。申耽降魏,魏假耽怀集将军,徒居南阳,仪魏兴太守,封(真乡侯)[员乡侯],屯洵口。

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

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达本字子敬,避先主叔父敬,改之。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后来因为他不发救兵导致关羽败亡,刘备自然不肯给他封王,后来还定计斩之。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最后是被刘备赐死。

刘封是东汉末年时期的长沙人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湘阴人,是东汉时期蜀汉皇帝刘备的养子。曾经跟随赵云和张飞扫荡西川,立下了很多战功,最后又因为统领孟达攻占了上庸所以非常的受刘备的信任。

但是后来因为关羽北伐曹操的时候,向刘封要求了很多次想让刘封帮助自己,但是刘封不愿意,又因为欺负孟达,孟达无奈之下去投奔了曹操。

之后孟达和曹操的大将徐晃一起偷袭刘封,刘封战败返回成都,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将刘封赐死,刘封自杀而死。

扩展资料: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姓人家的外甥。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后,暂时安居于荆州,因为当时刘备未有子嗣,于是收刘封为养子。

刘备进攻益州的时候,刘封当时年仅二十余岁,但已武力过人,于是率军随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溯流西上进攻益州,所过之地战无不克。

益州平定后,刘备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在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刘备遣刘封从汉中顺沔水南下去统领孟达的军队,刘封率军与孟达上庸合兵一处后成功地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

由此,相对于当时年轻、缺乏战场历练的刘禅,刘封统兵作战的能力是远远领先的。不过,到了公元220年,诸葛亮建议刘备赐死刘封,最终选择自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封

刘封(?—220),东汉末年长沙(治今湖南湘阴)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义子。刘封武力过人,性格刚烈,他跟随刘备征战天下,颇有战功。但是,刘备立亲生儿子刘禅为继承人后,刘封便遭到排挤,被派到边城,与孟达一起驻守上庸。后来,名将关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出兵夹击曹魏,但是刘封未能擅自出兵,关羽兵败后,孟达又叛汉投魏,刘封也兵败归成都,刘备听取诸葛亮的建议,责难刘封,并赐刘封死。 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氏的外甥,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后,暂时安居于荆州。当时刘备尚未有儿子,于是便收刘封做了儿子(不是义子,属过继收养),但不久后甘夫人又为刘备生育了阿斗。及后刘备入蜀,从葭萌关反攻刘璋时,要求留守荆州的诸葛亮等人率军增援。刘封当时年仅二十余岁,但已武力过人,于是率军随同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进攻益州,所过之地战无不克。益州平定后,刘备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封跟随刘备北攻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彻底占领汉中全境,另外又派遣宜都太守孟达率军攻占了房陵郡。其后孟达又挥军进攻上庸郡,刘备暗地里担心孟达难以独力取胜,于是遣刘封从汉中顺沔水南下去统领孟达的军队,刘封率军与孟达上庸合兵一处后成功地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占领上庸后刘封迁为副军将军。 同年秋七月,刘备被群下拥立为汉中王,其后刘备没有选择刘封为继承人,而是立年仅十三岁的阿斗(刘禅)为王太子。刘封的处境和地位变得日益尴尬。 关羽围樊城、襄阳时,曾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援助,但被刘封和孟达却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关羽战败后,刘备因此怪罪于刘封、孟达二人。此前刘封与孟达因争吵不和,相互怨恨,刘封遂抢夺了孟达的仪仗乐队。孟达既畏惧刘备可能会治其不对关羽进行援救的罪行,又忿狠不满刘封的行径,遂写信向刘备告辞,率部曲四千余家投降曹魏。 孟达降魏后与夏侯尚和徐晃一起攻打刘封,曾写信劝刘封投降,劝他要意识到自身在刘备阵营中所处的尴尬地位,警告他“知祸将至而留之,非智也”。但刘封没有听从。后上庸太守申耽和申仪背叛刘封,刘封被击破后退走成都。刘封来到成都后,诸葛亮顾虑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怕他日后威胁到刘禅的地位,造成日后祸患,劝刘备要及时将其除掉。最后刘备下令赐死刘封。刘封叹道:“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刘备听说之后为刘封悲伤流涕。 从史书来看,刘封被赐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刘备对刘封不发兵援助关羽,致使关羽败走麦城怀恨在心。另外就是诸葛亮说的,刘封为人刚猛,担心以后对继承人刘禅造成威胁,故赐死刘封。从“先主为之流涕”文字中可以看出,刘备有不忍之心,但这么做确是不得不为之。其实刘封的死,也是这人不能明辨大局,未能及时辨明自己所处的不利的政治位置,未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断所导致的。用孟达的话来说,就是:“知祸将至而留之,非智也。” 公平来说,刘封其实没有辜负刘备,至于因他不发兵援助关羽,不是导致关羽败亡的直接原因。关羽要求刘封援助是在兵败之前,而不是小说中关羽被围麦城之时。三国志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关羽是要求的是“相助”而不是“相救”,而且是关羽率军围困襄樊之时,此时关羽并未处于不利境地。所以关羽的败亡从道理上至少不能直接归咎于刘封不发兵相助的,何况刘封那一支偏师即使加入作战,或许也不能影响结果。刘备即使因此从感情上怨恨刘封,也没有到一定要诛杀他的地步,何况他与刘备还有父子之情。所以,不助关羽显然不是像小说中描绘的刘封的“罪行”,那么刘封之死到底是缘于何事呢?其实从孟达给他的劝降信中可见一斑。
孟达的劝降信中林林总总一把字,说的不过是两个道理:一,自从阿斗为太子后,刘封已经在政治上处于十分尴尬和不利的境地;二,识时务者为俊杰,“知祸将至而留之,非智也”。孟达所言刘封的“祸”其实就是参照第一个道理的结论。当年刘备收养刘封,不是因为他长得可爱或者英勇无敌,刘备的目的是解决年近半百尚无继承人的问题。但很不巧,刘封刚被收养不久,刘备就有了亲儿子。阿斗小的时候,刘备事业未成的时候,继承人问题没有提及的必要,人们(刘备的手下)也就不闻不问,也许此时刘封的存在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刘备成为汉中王后,总要从法律意义上确定继承人,即明确地宣布谁为王太子。结果是花落阿斗家,刘备始终希望能由有血统关系的后代来继承大业。刘封的存在此时就显得多余了。但如果刘封为人懦弱,不理事务,没有战功,知趣装傻,也许人们也不会注意到他的多余存在。可事实相违,刘封太过显眼了,其战功虽称不上卓著但也“累累”吧,而且最糟糕的是性格刚烈,傲慢难制,从他逼走孟达便可见其为人之偏狭。阿斗年幼,刘备在世时,刘封也许不敢妄为,但如果刘备一旦归天,少主幼弱,臣兄蛮横,自然是“停尸不顾,束甲相争”,或许会演变成宫廷夺位、内耗不止的庙堂悲剧。这是诸葛亮预见却不愿看到的,也是刘备想到都不寒而栗的,更是有识之士用脚指头也能想出来的。所以孟达在信中几乎赤裸裸地说出:“乱祸之兴作,未曾不由废立之间也。”(祸乱的兴起,没有不是从废除和确立继承人之间产生的)
但刘备不会因此而改立刘封为继承人,因为骨肉至亲,血浓于水,这是人之常情。那么,唯一能避免悲剧发生的方法,就是多余的存在必须消失。虽然这不是刘备所希望看到的结局,但至少比起前面所讲的庙堂悲剧,除去刘封显然更符合刘备阵营的利益。所以孟达告知说:“非骨肉好离,亲亲乐患也。或有恩移爱易,亦有谗间其间。”(不是骨肉亲情喜欢离别,不是亲人愿意看到亲人遭遇祸患。有时是因为亲情转移到别人身上,喜爱换了对象。也有时时谗言诋毁离间)
刘封之亡归咎于他威胁到了后主刘禅的地位,不得不除。但是否是因为诸葛亮的劝谏,刘备才不得已逼死他的呢?刘备是尊敬诸葛亮,但没有到百依百顺的地步,不会只听一面之词就作出这种绝情的事来。其实连孟达都看得穿的事实,难道刘备看不到?刘备即位汉中王前,就把刘封从汉中派往上庸支援作战,其后又命令他继续驻守上庸,可见不是像史书说的仅仅是担心孟达攻取上庸独力难支。刘备把他从自己身边支走,显然就是不想因继承人问题在阵营内部闹出争议,只得让刘封离开汉中的是非之地,因为刘备没有狠心到当时就想把他做掉的地步。但刘备一时的心慈手软有可能造成了一个更大的问题,他给了刘封崇高的地位和权势,又让他出镇一方,这终究会成为一颗定时炸弹,爆炸时间可能定在刘备归天之时。刘封后来败退逃回成都,诸葛亮一直担忧的事情终于可以解决了,于是他劝告刘备以“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为理由,斩草除根,否则就会”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刘备知道这种事迟早要解决的,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一想到袁本初和刘景升两个“生动典型的反面教材”,作为乱世英雄的刘备,是绝对可以狠下一条心来制造悲剧的,因为要防止更大的悲剧出现,这就如孟达说的:“势利所加,改亲为仇,况非亲乎!”诸葛亮在其间只是起到了义务提醒的作用,事实上刘备估计早已不得不下定决心了。 其实刘封与1500多年后日本的关白丰臣秀次十分相似,太阁丰臣秀吉也是为了继承人才过继秀次为子的,后不料秀吉老来得子,视若明珠,但此时秀次作为继承人已经是确定了的事实,他都已经是明正言顺的关白了。不过,狡猾的秀吉还是想尽办法诬陷罪名逼迫悲剧的秀次自裁了。这两段史实之间的相似几乎达到了纯属巧合的地步,但这就是政治,这就是政治人物不得已而为之的承担。其实这种事在人类历史上演绎了无数遍,所以与其说是相似,不如说简直就是规律,刘封就是丧命于这种政治规律之下。他也许早就想到了,在阿斗登上太子之位时;或者已经被点醒了,在读到孟达的劝降书时。所以他最后才会说“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刘备对做出这种事十分心痛,史载他为之流涕,但他绝对不是后悔,叱咤风云的人物知道有些牺牲的必要性。让刘备落泪的就是刘封的最后一句话,刘封即使可能意识到了这种结局,但他或许因为幼稚、或许因为重感情,总之他最终还是没有选择背叛刘备,没有辜负刘备。可是刘备却始终必须对大局负责,命运让他决定牺牲刘封,所以他落泪了,他为自己不得已作出的残忍选择而落泪,为刘封做出的如此不明智而又让他欣慰的不背叛的选择而落泪。这就是悲剧,两个人的悲剧,刘封与刘备的悲剧。 你仔细读关羽败走麦城就会知道
在廖化请他搬兵时
刘封听了孟达的话不发兵救助
后来关羽死后,刘备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生气
孟达在这时叛变到吴国
后来诸葛亮就想了个万全之策
让刘封去追,后刘封不接受吴国的招降
最后兵败
逃回汉中,刘备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给杀了
后来刘备在知道他是清白的这个事实后十分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