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是怎样对待他4个儿子的,他们结局如何(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了谁)

赵匡胤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当时赵匡胤的4个儿子只有次子赵德昭与四子赵德芳还在世,其他两位皇子已经去世,赵光义继位后,赵德昭没多久就自杀了,而赵德芳没几年也病逝了。

赵匡胤一生有四个儿子,但是到他去世后他只有赵德昭与赵德芳两个儿子在世,当时赵光义继位之后,对赵匡胤的这两个儿子还算比较优待。但是毕竟赵德昭是赵匡胤最年长的儿子,而且在赵匡胤去世的前几年,赵德昭频繁被赵匡胤委以重任,所以赵光义登基后,对赵德昭顾忌颇深。

赵光义远征北汉的时候,赵德昭也是随军同行的,一场战役中,北宋军队失利,赵光义一时不知所踪,北宋军队乱成一团,不知道赵光义是否还活着。这个时候就有将领拥戴赵德昭成为主帅。当时赵德昭也就当仁不让了,可是没有想到,赵光义第二天便回到军营,那时赵光义就非常不高兴,但是因为是形势所逼,所以赵光义并没有问罪赵德昭,后来北宋军队胜利班师回朝,可是赵光义没有犒赏三军,这个时候又有将领找到赵德昭让他出面给将士们讨要封赏,结果赵德昭被赵光义一顿狠骂,赵德昭回到家后,觉得叔叔是容不下自己了,于是便自杀了。

在赵光义继位的时候,赵德芳才17岁,当时赵光义眼中只注意到了赵德昭,因此赵光义继位之初,赵德芳并没有受到赵光义的为难,当时赵德芳的生活还算惬意。后来赵德昭自杀之后,赵德芳越发觉得自己处境尴尬,长时间压抑的生话,让赵德芳非常抑郁,最后赵德芳抑郁成疾23岁便病逝了。

赵匡胤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当时赵匡胤的4个儿子只有次子赵德昭与四子赵德芳还在世,其他两位皇子已经去世,赵光义继位后,赵德昭没多久就自杀了,而赵德芳没几年也病逝了。

赵匡胤一生有四个儿子,但是到他去世后他只有赵德昭与赵德芳两个儿子在世,当时赵光义继位之后,对赵匡胤的这两个儿子还算比较优待。但是毕竟赵德昭是赵匡胤最年长的儿子,而且在赵匡胤去世的前几年,赵德昭频繁被赵匡胤委以重任,所以赵光义登基后,对赵德昭顾忌颇深。

赵光义远征北汉的时候,赵德昭也是随军同行的,一场战役中,北宋军队失利,赵光义一时不知所踪,北宋军队乱成一团,不知道赵光义是否还活着。这个时候就有将领拥戴赵德昭成为主帅。当时赵德昭也就当仁不让了,可是没有想到,赵光义第二天便回到军营,那时赵光义就非常不高兴,但是因为是形势所逼,所以赵光义并没有问罪赵德昭,后来北宋军队胜利班师回朝,可是赵光义没有犒赏三军,这个时候又有将领找到赵德昭让他出面给将士们讨要封赏,结果赵德昭被赵光义一顿狠骂,赵德昭回到家后,觉得叔叔是容不下自己了,于是便自杀了。

在赵光义继位的时候,赵德芳才17岁,当时赵光义眼中只注意到了赵德昭,因此赵光义继位之初,赵德芳并没有受到赵光义的为难,当时赵德芳的生活还算惬意。后来赵德昭自杀之后,赵德芳越发觉得自己处境尴尬,长时间压抑的生话,让赵德芳非常抑郁,最后赵德芳抑郁成疾23岁便病逝了。

有气死的,暗杀,太祖四个儿子都不得善终,赵廷美、赵德芳留下了几个子女,也就是太祖的孙子,而且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不得滥杀大臣的铁规,太宗见他们年龄太小,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没有铲除光,太宗死后,太宗子孙当上皇帝后愧疚,让他们远离朝廷到地方去做县令或者担任很多有名无实的文官,弄一些回来帮朝廷担任小职,就这样太祖后代得以保存。
后来南宋初,宋高宗赵构没有继承人,从地方州衙,弄了几个太祖的【排行字辈:伯】后代,刚进宫,这些太祖后裔还是10-13岁,每人每晚发两个宫女给他们,第二天回来检查发现宫女都破处了,只有宋孝宗的两个宫女没有动过【身边的太监教他】,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考研,宋孝宗胜出留下收养作为皇储,其他原地返回,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经过宋孝宗过后,太祖后裔得以抬头挺胸。
后来南宋灭亡,太祖后裔为躲避战乱,遍布南方一带,经过繁衍生息,已经达到500人以上 赵德昭

赵匡胤去世时,赵德昭已经26岁了,是当时最大的皇子。赵光义继位之后,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直接导致赵德昭自杀了。

当年宋太宗赵光义牛哄哄的去打幽州,被打败后他先跑了,留下的大军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有人提议在军中拥立赵德昭为皇帝,结果这事被赵光义知道了。

回来之后,赵光义对参与打仗的将士迟迟不奖赏,当时赵德昭就去赵光义说这个事,结果被臭骂一顿,说等你当皇帝了做封赏不迟,把赵德昭吓的够呛,回家就自杀了。

宋太宗

这边赵德昭一死,赵光义立马开始对参战的将士开始封赏。

赵德昭的后人一直做南宋时期,才再一次出现做政治舞台上,南宋的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宗(宋恭帝)宋端宗、宋怀宗都是赵德昭的后代。

赵德芳

赵德芳就是小说电视中八贤王的原型,赵德芳死的更早,去世时才23岁,他是在赵德昭去世2年后,突然去世的。赵德芳的死因,史书上是一点记载都没有,所以很多人怀疑和赵光义有关。南宋的 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都是他后人。 有气死的,暗杀,太祖四个儿子都不得善终,赵廷美、赵德芳留下了几个子女,也就是太祖的孙子,而且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不得滥杀大臣的铁规,太宗见他们年龄太小,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没有铲除光,太宗死后,太宗子孙当上皇帝后愧疚,让他们远离朝廷到地方去做县令或者担任很多有名无实的文官,弄一些回来帮朝廷担任小职,就这样太祖后代得以保存。
后来南宋初,宋高宗赵构没有继承人,从地方州衙,弄了几个太祖的【排行字辈:伯】后代,刚进宫,这些太祖后裔还是10-13岁,每人每晚发两个宫女给他们,第二天回来检查发现宫女都破处了,只有宋孝宗的两个宫女没有动过【身边的太监教他】,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考研,宋孝宗胜出留下收养作为皇储,其他原地返回,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经过宋孝宗过后,太祖后裔得以抬头挺胸。
后来南宋灭亡,太祖后裔为躲避战乱,遍布南方一带,经过繁衍生息,已经达到500人以上

众所周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没想到他的弟弟比他还狠,在兄长死后直接篡位,也是古往今来少有的人了,此时前朝皇后就成为了很尴尬的角色,赵光义选择了冷处理这件事,没有加封号,也没贬谪,最后宋皇后下场也是有点悲惨的。

后来赵匡胤的皇后去世之后,便把这位年仅十七岁,整整小了自己二十五岁的皇后纳入宫中。但是这位皇后的处境也是十分凄惨,七年之后赵匡胤便驾崩了,但是最悲惨的不是这件事,而是在这场宫廷政变中她站错了队,导致了自己的晚年悲剧。


赵匡胤的突然驾崩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当然也有人说是赵光义下毒,但是无从考证了。大家都对皇位有所觊觎,宋皇后自然是心知肚明,所以她也在选择合适的继承人,那天夜里她似乎选择了秦王赵德芳,派王继恩前去通传,没想到识人不善,王继恩去通知了赵光义,于是赵光义登上了皇位,宋皇后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之后宋皇后寂寞孤独过完一生,死后赵光义不允许任何人为其发丧,并且不允许将其葬入皇陵,连神位都不允许放入太庙,大臣只是稍微提了一句不合礼法便被贬谪,可见在赵匡胤死后她的日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了。

赵光义继位之后,加封宋皇后为“开宝皇后”,并于次年命其移居西宫。十年之后,即雍熙四年,又命其移居东宫。 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我猜测赵光义对待自己的皇嫂应该是挺不错的,毕竟他和自己的哥哥关系非常好。 因为宋皇后的家世很不以言,所以赵光义只能对皇嫂宋皇后冷处理,这也注定了宋皇后余生很凄凉。 赵光义是好好的安顿了自己的皇嫂,赵匡胤生前与赵光义还是比较好的,所以并没有为难宋皇后。

历史有三层含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扩展资料:

释义

广义狭义

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人类历史在社会的演变过程称之为“历史”。神人记丑,烧给冥界,一般是指人物所发生过的事。

历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自然史。

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对于大多数人,所知道的历史多半局限于中学的历史课本。以应试为最终目的的历史教育只是强行灌输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推荐看看英国著名史学家卡尔的著作《历史是什么?》,来体会一下更深层次的“历史是什么”。

历史并非经验主义意义下收集材料、提出规律的过程,而是根据经验获得假设、提出解释、并不断修正解释的过程(类似于现代科学),因此历史处于事实和解释的螺旋运动中(“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人之间的对话,而是今天的社会跟昨天的社会之间的对话。”)。

历史学家通过了解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而反思自身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对历史进行评价所依赖的目标和价值只能处于历史进程之中而并非绝对和超历史的,而避免相对主义的方式就在于对于其目标而言、解释是否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历史是进步的,不同于生物学意义的进化,进步是无限但并非单一的社会-历史过程;自近代以来,人不断提高了对环境和自身的理解与控制力,并懂得如何避免以此带来的不良后果。

历史事实从来不是“纯粹的历史事实”,历史总是通过记录者的头脑中折射出来的。并非所有的过去的事实都会成为历史事实,历史事实的选择取决于历史学家自己。历史学家的偏好、研究意图、研究方法和偶然因素都会影响历史学家选择历史事实。

所谓“历史”,它包含有三层意思: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对过去的事的记载;人的历史认识。本文论述了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区别,并阐述了历史科学概论课程的结构。

我们在学习和研究历史。“历史”这个词,在我们口里和笔下不知出现过多少遍。但是,我们真的清楚“历史”这个词的意思吗?我们清楚地想过“历史”是什么吗?

什么是历史?

我们常说、常写、常想的“历史”这个词,实际上不止一种意思,但我们常常不大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随手举几个词典上的例子:英文的History,《牛津大词典》有九种解释;中文的“历史”,《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有四种解释;《辞海》和台湾的《中文大词典》、日本的《大汉和辞典》均有二种,我们不去一一列举了。我们通常的用法中,“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过去的事,第二种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第三种是人们意识中的过去。

(1) 先说第一种,历史是过去的事。

这种用法,例如: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历史——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占有一段时间,也就是说都有其历史。不仅限于人类,大至宇宙(现在认为它有120—150亿年),小至基本粒子(10-6—10-23秒),都占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也就是说都有其历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这就是人类的历史了(个人、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世界)。

雇佣劳动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里说的不是一个事件,或事物,而是一种现象,一种关系。

这座房子的历史不长——物体。

医生要了解病人的病史——某个人某些方面的状况。

历史的经验——从人们对某些历史事实的认识中总结出来的东西。

总之,大大小小,方方面面,各色各样的事物都在时间中占有一段或长或短的地位,在时间已经逝去的那一段,就是它的历史。

历史是过去的事,这是一种简单的直观的表述形式,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最早解释。在中国古代文字中,甲骨文中“史”作“”是象形字,象一只手拿着一个东西,和“事” 或不分或略有区别()。史、事相连。甲骨文中有“历”字,作“”,指经历、历法,表示经历的一段时间,下面是一个人脚印,似乎是指人的经历,即今天繁体字的“历”。历、史连用,事再注入时间观念,成了一个词“历史”,指经过的事。历、史合为一辞,似乎晚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和历史,意思一样,但史的意思更宽一些,还包括了写史的人。甲骨文的史,是人名,是记事的官。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这个记事者,也是人,即史官、史家。

说历史是过去的事,这是一种简单的直观的表述形式,不错,但并没有完全表述“历史”的内涵。“事”通常被看成是“事件”(event),那是历史中有头有尾,轮廓清楚而且是显眼的东西。但历史中的有些东西不好说是事件,例如关系、现象、心态、过程等等。所以说历史是过去的事,应该包括了过去的事件、事物(物体现象)、事态(形态、结构、过程)、事情(包括非物质的心理现象)等等。

但是,这样讲也许还不够,尽管历史的“历”已经显示了时间的因素,但人们往往注意的是“过去的它是什么”,而不一定注意到“过去的它是什么”,即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它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常是从静态的角度如同看照片那样看历史事物,而不是从动态的角度如同看电影那样看历史事物。换言之,历史的事物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活动,而不仅是 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存在着。因此,我想,比较更确切的提法是:

历史是过去的事物活动的过程。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历史,但我们通常说的历史是人的历史,因此,也许更应当说:

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

这里包括了大至社会形态、国家、民族,小至个人生活的喜怒哀乐的无穷无尽的、各色各样的、此起彼落的事件,事物、事态、事情的形成、发展、转换、变化、结束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或者可以叫做“本来的历史”(历史是不是客观地存在过,是不是仅在我们的意识中存在,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就这样认定了,也有人会反对,这里先不去讨论)。说它叫“本来的历史”,那就有“非本来的历史”,下边马上就会讲到。“非本来的历史”与“本来的历史”是相对而言,它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我们还要注意,这个客观存在的“本来的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处在过去的时间段上,时间是不可停止,也不可逆转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我们无法使它再现(这也是一个问题,历史会不会重演?这到以后再谈)。换句话说,对我们来说,那个客观存在过的“本来的历史”已经不再存在了。(这又是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过程来说,本来的历史不存在了,但现实生活中、历史的东西还以这样那样的形式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存在着。它不仅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而且是我们认识过去历史的一种极重要的资料和手段。这点我们下边再说)。我们必需也只能依据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它的“载体”(不是它本身),或者说,经过一种中介来认识它。这就是有关历史的记述及今天留下来的过去的遗存。这中间最重要的是文字记载下来的过去的历史,我们可以把它统称为“写的历史”。这样,我们就有了不是本来的客观存在的历史的“非本来的历史”。这是“历史”一词的第二种意思。即:

(2) 历史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

或者说,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的记载。

这种用法,例如:

我们读历史。

我们在上历史课。

这里不是指我们在读那一去不复返的客观存在过的历史,它已不存在了,那是没有法子读的。我们读的是记载那一去不复返的“本来的历史”的历史书。或者是听教师讲那一去不复返的本来的历史的历史课。

又如:

《史记》、《宋史》,信史。

这里指的是某一历史著作,有当时人写的,也有后世人乃至现代人写的。被西方人称为历史学之父的古希腊的希罗多德,他的关于希腊波斯战争的著作就叫《历史》,西汉司马迁写的从黄帝到汉武帝的中国通史名字就叫《史记》[2](历史记载)。《孟子·离娄上》:“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即用文字把齐桓晋文之事记载下来,这种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文字记载就是史,象《春秋》之类。前述《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注引《吴书》,“博览书传历史”,这里历史和书传一样,都是“览”的,指的是书,即历史的记载。

在中国,历史和历史记载是一个词,英文也是,都是History。在德文里则是不同的词,称过去发生的事为“Geschichte”(历史),而撰写的历史则为“Historie”(历史记述)。

过去的历史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就是根据对过去历史的记载来了解那个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本来的历史的。换句话说,我们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过去历史的,是通过别人对历史的认识来认识过去的历史的。这是一种间接的认识,即通过一种载体、中介来认识本来的历史。

说我们是通过历史记载来认识历史,如果仅仅指文字还不够全面、准确,还需要做三点补充。

第一,我们说的历史记载,不仅包括文字,也应包括图象和语言,如口头叙述、录音、图画、照片、电影、电视、光盘、数码等等。

这种历史的记载,除了有目的的以历史为对象的记述外,还应当

包括当时人们并非以传述历史为目的而是应现实生活需要而记录的东西,如档案、帐册、公文、契约、书信、日记,乃至书籍、文章、文学、艺术作品,它们有的以原来的实物形式留存下来,有的以传抄、印刷、复制的形式传留下来,这些东西是当时人作的,而不是后人写的,也没有经过后人意识的加工,与专记历史的书不一样。它们在反映历史的真实程度上,往往超过后来对历史的撰述,即属于所谓的第一手材料。

第二,历史记述之外,还有实物,即留存下来的过去的遗物。如遗址、墓葬、建筑、器物等等。这些东西上有些有文字和图象,那就兼具记述和实物两种作用了。留存的历史实物,不是那活着、运动着的过去历史,但可以反映那活着的过去历史的某些东西,也是认识过去历史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第三,除了上述两类,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还通过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就是现实生活中历史的东西。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实际上是基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认识能力、认识方法和认识技术,这些知识、能力、方法和技术是历史地积累形成的。这里先不讲它,以后在讲历史认识论时还要提到。在这里要说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历史的东西,它们是现实的一部分而不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它们又确是历史在现实中的存留、延续和变形,这是我们可以直接接触、认识和体验的。可是,谈认识历史时常常容易忽略了这点,以为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就只是来自过去历史的东西。这个问题很复杂,不容易讲清楚,我们到讲历史认识论时再说,这里只提一下。

这样,过去历史的“载体”或认识过去的“中介”,就从“写的历史”或“历史记述”扩大到包括过去遗留的实物和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的东西,即把记载的“载”,不仅理解为文字的记述,而含有“载体”的意思。它们都是认识历史的凭借资料,可以说它们都是“史料”。

我们是生活在历史之中,每个人都有一段历史的经历,这是我们自己记忆中的历史

历史是很难定义的两个字,有很多不同分类方法,从相对的层面来讲,有学术历史与通俗历史,有历史哲学与历史考据,有正史和野史。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说文解字》

历史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我们承续祖先遗志的载体。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马克思主义提出唯物史观,其学说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野史即所谓的与正史相对的民间编纂的历史,其大部分是根据传闻、神话等编写,有的具有真实性,而有的则有待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