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奥黛丽赫本为何那么受欢迎(奥黛丽赫本的三围)

奥黛丽赫本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她漂亮,美丽,善良,大方。年纪轻轻就拿到了奥斯卡大奖。是成功女性的代表。和同时代的玛丽莲梦露不同,梦露代表着性感。赫本就代表着清纯。在赫本主演的一系列电影中,大多都是这种风格。好多男人都梦想着能和赫本谈一场恋爱。而女人则梦想着成为第二个赫本。

赫本身上有一种高贵的俏皮。她的魅力也奠定了她在时尚界的地位。在纪梵希年轻时,就成为了赫本的私人造型师。这位时尚界的大咖当时还没有创造纪梵希这个品牌。有了纪梵希的打造。美丽的赫本几乎影响了时尚界好长时间。她的发型,穿衣风格都受到人们的大力追捧。好多时尚杂志在评价时尚名人时,赫本都是排在前列的。

赫本老了以后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发展。在被联合国任命为儿童基金会大使后。赫本多次前往战乱与疾病频发的非洲大陆。看望灾区的孩子们。给他们讲故事。举办演讲呼吁人们关注儿童,他们在战争中是无辜的。她在索马里,亲自抱着难民中的儿童喂食。号召人们捐款帮助这些受难的孩子。在她的影响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很多影星都响应他的号召出财出力。当她身患癌症时,有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修女为她做祷告。在她弥留之际,她儿子问她还有什么想说的。她说她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儿童要承受苦难。

赫本就像一个美丽的天使。不单是外表,就连内心也是。她从来都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而不是什么女神。饿了也会吃。气坏了也会骂人。也许人们都喜欢这种接地气的明星吧。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

1993年,那个纯真年代,费城有了点故事,西雅图变成了未眠夜,窈窕的却是奶爸,修女又再疯狂。1993年1月20日,在世界电影一如往昔的繁荣中,一颗巨星陨落了,到如今已25年。每当响起《Moon River》熟悉的旋律,音符总会勾勒出她坐在窗台手弹吉他,用略带沙哑的歌声细腻的倾诉。她,就是奥黛丽·赫本。

23岁成为诺贝尔最佳女主角,一生中获得过五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曾被有“时装圣经”之称的时装杂志《VOGUE》评为“世界时尚名人”第一名。被时尚杂志《ELLE》评选为“有史以来最美丽女人”第一名。CCTV人物录中的“20世纪最完美的女演员”之一。

出生于1929年,瘦削高挑的身材,细长的双足,修长的天鹅颈,迷人的锁骨,自幼练习芭蕾塑造的优雅体态,天生的衣服架子,是多少女生羡慕而不可得的。然而她却自卑到从未觉得自己美。她不喜欢自己的脸颊太方、眉毛太粗、鼻子太尖、鼻孔太大、平胸,还有因为跳芭蕾变得粗壮的小腿。

优雅是唯一不会褪色的美赫本出生贵族后裔家庭,父亲是银行家,母亲袭有男爵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她幼年在欧洲饱经战火摧残,饥饿和不幸让她对生命的理解,远比同龄人要深刻得多,在她年轻时气质里就透着一种与年纪不相符的成熟。她优雅端庄,举手投足间流露透着与生俱来的贵族式的高贵与典雅,这是她在众多好莱坞明星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她不仅长的好看,而且还非常的有才华,有实力大家都喜欢那种优秀的人。 不只是外表非常美丽,心灵也是很美丽的人,看她写的书就知道了,非常优雅非常知性的人 因为奥黛丽赫本长得非常漂亮,塑造的角色也非常的让人耳目一新,演技也非常好,所以非常受欢迎。

真正让赫本能够在死后依旧被广为流传的最重要原因,就只有一句话,

始于颜值,陷于演技,忠于人品。

赫本在二战期间成长,因为父亲信仰法西斯所以赫本很小时就与父亲分开,在长达二十年的生活中,赫本都缺失了父爱,可即便这样,赫本还是找到了父亲并担负了赡养他的责任(当父女重逢时,父亲连一个拥抱都没有主动给女儿)。赫本没有怨恨没有不甘只有对亲情的包容。

她的原则是,不论别人做了什么,我们都要做到自己应该做的。

拓展资料: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电影、舞台剧女演员。

1948年,赫本在一部时长仅39分钟的荷兰风光纪录片《荷兰七课》中出镜,开始电影生涯。

1953年,她在影片《罗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同年,她因在舞台剧《美人鱼》中的表演,获得托尼奖的最佳女主角。

1961年,她主演了电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奥黛丽客串出演最后一部电影《直到永远》。

晚年时,奥黛丽·赫本投身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代表人物,为第三世界妇女与孩童争取权益。1992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3年获奥斯卡人道主义奖。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因患癌,病逝于瑞士,享年63岁。

赫本一生中共获得五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三位。2002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纽约总部为一尊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揭幕,雕像名字为奥黛丽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为联合国所做的贡献。



1、不盲从潮流,找到自己的风格

赫本的儿子肖恩在为母亲写的传记中提到:“‘越简单越好’,这是母亲穿衣哲学的精髓部分。对母亲来说,风格意味着一种内在美的延伸,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尊重,对人类的希望。如果说风格是高雅纯洁的,那是因为她相信简单的力量。如果说这种风格是永恒不变的,那么是因为她相信品质的力量。


2、保持谦逊的态度

对身边的一切保持谦逊的态度,是内心快乐和优雅的源泉。将自己当成一个最普通的人,将每一点收获都当成惊喜,谦逊将成为你最迷人的品质。

奥黛丽·赫本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位巨星。她所渴望的,只是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她说:“其实我从不曾在意什么公众形象。如果我成为大众眼里的完美女神,肯定会被逼疯的。我根本不相信有完美。人们把我奉为某种典范,我在他们眼中也许是甜美的,略带一些忧郁。但是,我终究是个平凡人。当我肚子饿了,也会骂上几句。”

3、专注工作,维持好人缘

毫无疑问,赫本是一位巨星,但这对她来说是一种职业而并非一种身份。专注于工作中的赫本从不摆大明星的架子,由内而外散发的亲和优雅的魅力让她拥有好人缘。

在《罗马假日》里,她与格里高利·派克合作十分愉快。在拍斯坦利·多南执导的《俪人行》中,她与男主角扮演者艾伯特·芬尼合作得也相当愉快。在拍《蒂凡尼的早餐》时,和她演对手戏的是年轻英俊的演员乔治·佩帕德。他非常紧张,在拍一场与赫本的亲密戏时,他躺得过于靠边,不料扑通一声跌倒在地板上,后来,赫本主动帮助他,使他消除了紧张,终于拍好了这场戏

4、时刻感恩

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让人优雅,而幸福的关键并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时刻懂得感恩。
奥黛丽赫本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从童年时父母离异,父亲出走,到自己成为舞蹈家的梦想经理坎坷、挫败,再到辉煌的成功,她始终对这一切经历心怀感激。不管命运如何捉弄,奥黛丽没有因此消沉,始终灿烂夺目。她时刻铭记着:生命本身就是一次辉煌的经历。

5、保留一颗善良的心

奥黛丽·赫本晚年致力于慈善事业。她说:“不要为了度日而活着,否则会变得利欲熏心,要珍惜每一天。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活得很肤浅,他们意识不到,活着本身就是精彩的。”

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

拓展资料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电影和舞台剧女演员。

1948年,出演纪录片《荷兰七课》,开始电影生涯;

1954年,在影片《罗马假日》中首次出演女主角,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同年,凭借舞台剧《美人鱼》,获得托尼奖的最佳女主角;

1955年,出演史诗电影《战争与和平》;

1956年,出演歌舞剧《甜姐儿》;

1968年,凭电影《盲女惊魂记》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1989年,客串出演最后一部电影《直到永远》;

1992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1993年获奥斯卡人道主义奖 ;

1993年1月20日,因阑尾癌病逝,享年63岁;

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三位;

2002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纽约总部为一尊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揭幕,雕像名字为奥黛丽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其为联合国所做的贡献。


人物点评


人格如此高贵

奥黛丽·赫本的儿子肖恩·赫本·费雷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母亲:”母亲一生很成功,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而高尚的。她先选择了她的事业,然后选择了她的家庭。等我们长大了,她又选择了世界上那些不幸的孩子。她选择了回报。有一种感情伴随了她的一生,也影响了她的一生,那就是忧伤。“(摘自《天使在人间》)赫本的一生里,大多数时间都和关爱世界上那些不幸的孩子息息相关。即使是在她去世前一年,她依旧强忍疾病的折磨来到索马里,把爱传递给被饥饿所吞噬的生灵。

赫本说:“政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非常难以理解的东西,我猜测政治的定义是为人民,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服务的。政治的意义就在为人类谋取福利,并对人类的苦难做出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化的人道主义必取代如今那些带有人道主义作用的政治化行为,我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如果我能够让更多的人关心,能够为哪怕仅仅一名儿童大声疾呼,那我就足够了。”对此,费雷说:“母亲最信奉的就是爱,她相信爱可以治愈、可以修理、可以改造这世间的一切,可以使之完美。”

  我要说的有很多,希望你能耐心看下去,也许你才会明白赫本为什么那么有名。
  奥黛丽·赫本堪称优雅女人的代名词,她从第一眼就让你感觉到优雅,这一切源自她的审美品位
  1、不盲从潮流,找到自己的风格
  赫本的儿子肖恩在为母亲写的传记中提到:“‘越简单越好’,这是母亲穿衣哲学的精髓部分。对母亲来说,风格意味着一种内在美的延伸,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尊重,对人类的希望。如果说风格是高雅纯洁的,那是因为她相信简单的力量。如果说这种风格是永恒不变的,那么是因为她相信品质的力量。

  直至今日,母亲仍然是很多潮流追随的偶像,这是因为她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形象,并且坚持了一生。她从来不是一个潮流的跟风者,也从来不每一季都更换掉所有的衣服。她也喜欢时尚的东西,但是只是把它们当作自己风格的点缀。母亲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特殊的、与众不同的大明星,因此她总是保持低调,努力工作,并从中获得快乐。她的风格就是她为人原则的延伸。”

  2`保持谦逊的态度

  对身边的一切保持谦逊的态度,是内心快乐和优雅的源泉。将自己当成一个最普通的人,将每一点收获都当成惊喜,谦逊将成为你最迷人的品质。

  肖恩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母亲:“高雅源自于内心的价值观,这并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而是由于谦逊品德的自然流露。”

  奥黛丽·赫本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位巨星。她所渴望的,只是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她说:“其实我从不曾在意什么公众形象。如果我成为大众眼里的完美女神,肯定会被逼疯的。我根本不相信有完美。人们把我奉为某种典范,我在他们眼中也许是甜美的,略带一些忧郁。但是,我终究是个平凡人。当我肚子饿了,也会骂上几句。”

  3、专注工作,维持好人缘

  毫无疑问,赫本是一位巨星,但这对她来说是一种职业而并非一种身份。专注于工作中的赫本从不摆大明星的架子,由内而外散发的亲和优雅的魅力让她拥有好人缘。

  在《罗马假日》里,她与格里高利·派克合作十分愉快。在拍斯坦利·多南执导的《俪人行》中,她与男主角扮演者艾伯特·芬尼合作得也相当愉快。在拍《蒂凡尼的早餐》时,和她演对手戏的是年轻英俊的演员乔治·佩帕德。他非常紧张,在拍一场与赫本的亲密戏时,他躺得过于靠边,不料扑通一声跌倒在地板上,后来,赫本主动帮助他,使他消除了紧张,终于拍好了这场戏

  4、时刻感恩

  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让人优雅,而幸福的关键并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时刻懂得感恩。

  奥黛丽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从童年时父母离异,父亲出走,到自己成为舞蹈家的梦想经理坎坷、挫败,再到辉煌的成功,她始终对这一切经历心怀感激。不管命运如何捉弄,奥黛丽没有因此消沉,始终灿烂夺目。她时刻铭记着:生命本身就是一次辉煌的经历。

  她说:“珍惜生活,不管发生了什么,不管遇见谁都要享受这次经历。我认为,过去的经历让我懂得珍惜现在。我不愿在对将来的忧虑中蹉跎眼前的时光。”

  5、保留一颗善良的心

  奥黛丽·赫本晚年致力于慈善事业。她说:“不要为了度日而活着,否则会变得利欲熏心,要珍惜每一天。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活得很肤浅,他们意识不到,活着本身就是精彩的。”

  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 既然没有攻击性,为什么又要说她虚伪,你不喜欢没关系,喜欢她的大有人在,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喜欢她的人不管怎样都是好的,不喜欢的人怎样都是不好的,既然你不喜欢,也就没有必要问,得到的答案不满意也不要给予一些不好的评论,谢谢 气质独特··她演的公主也是最让人们喜爱的··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也许她不是最优秀的·但确实没有人可以代替的·· 举个栗子。王菲。
音色就那么回事儿,谈不上天籁,当年作为王靖雯的时候,根本混不出任何名堂。
唱功也就那么回事儿,能做到基本的不跑调。气息主要靠模仿小红莓,也不是她原创。在唱功方面能跟她比肩,甚至超越的成把抓。
演技也就那么回事儿。没塑造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也没什么无可替代的表演。
对待媒体,爱搭不理的,就是本色,性格而已。也没啥。本质还不就是不擅长交际。
对她趋之若鹜的媒体和群众还不是大把大把抓,甚至奉之为一代天后。呵呵。
就这么回事。
这类人的基本准则就是,长相必须中上偏上,业务能力中上即可,为人得体以上,不得罪媒体,令媒体感恩(诸如何炅),爱戴(譬如张国荣),有话题感(譬如王菲),不得罪群众。你就能在圈里呆久。久了自然都是老戏骨,都是大师了。根本没什么,就是套路。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两条,长相要有观众缘(不一定人人都觉得非常漂亮),在公众面前要特别会做人。譬如李宇春,业务能力并不突出,但媒体评价一直是不错的。也一样低调地长红。将来终身成就的时候,也不会是个轻量级。
娱乐圈嘛,好坏都是靠记者写出来的。所以媒体印象是第一重要的! 1948年,赫本在一部时长仅39分钟的荷兰风光纪录片《荷兰七课》中出镜,开始电影生涯。1953年,她在影片《罗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同年,她因在舞台剧《美人鱼》中的表演,获得托尼奖的最佳女主角。1961年,她主演了电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奥黛丽客串出演最后一部电影《直到永远》。
晚年时,奥黛丽·赫本投身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代表人物,为第三世界妇女与孩童争取权益。1992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3年获奥斯卡人道主义奖。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因患癌,病逝于瑞士,享年63岁。
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2002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纽约总部为一尊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揭幕,雕像名字为奥黛丽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为联合国所做的贡献。她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气质独特··她演的公主也是最让人们喜爱的··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也许她不是最优秀的·但确实没有人可以代替的·· 她身后的背景深呀 奥黛丽·赫本堪称优雅女人的代名词,她从第一眼就让你感觉到优雅。难道您不知道赫本的妆容受到很多人爱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