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张幼仪兄弟姐妹(张幼仪二婚丈夫)

1900年生于中国江苏。
  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
  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国读书,隔年(1919)徐则转往英国伦敦。
  1920年,张幼仪前往欧洲与丈夫团聚。此时的徐志摩与林徽因坠入情网,并于1921年要求与幼仪离婚。
  1922年张幼仪于柏林产下次子,并与徐志摩正式离婚。
  1926年返回中国,1927年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
  1928年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总经理。
  1949年香港,1954年与苏医师结婚。
  1974年苏医师去世,幼仪搬往美国与家人团聚。
  1988年以88岁高龄逝世于纽约。
  “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人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张幼仪
  张幼仪,1900年出生在江苏省宝山县,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为当时知名。张幼仪排行兄弟姐妹第八,曾就读于苏州师范学校、德国裴斯塔洛齐学院幼师教育专业。1915年嫁给徐志摩,1918年生长子徐积锴(阿欢),1922年生次子彼得,遂与徐志摩签字离婚,1925年痛失爱子彼得,遂归国,1926年开展她上海的事业,在东吴大学教德文、接办上海女子商业银行、经营云裳服装。
  当人们都在为徐志摩的浪漫、热诚、痴心和执著着“摩”时,回看当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由于是包办婚姻,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是那样鄙弃张幼仪。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徐志摩更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她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在英国伦敦、沙士顿,以及后来在德国柏林的那一段生活,徐志摩对待张幼仪并不友好,甚至有些残酷。两人在沙士顿住下后,不久张幼仪就怀孕了。此时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因,无暇顾及张幼仪,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险的,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张幼仪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只是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
  产后,张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回国后办云裳,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获成功。终于从小脚的阴影里走出,成为一个“穿西服”的,令人瞩目的新女性。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徐志摩的双亲(认作寄女),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划下编起的,为的是让后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
  这些,在张幼仪女士的侄孙女张邦梅小姐,于一九九六年九月在美国出版的英文著作《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Bound Feet and Western Dress)里,都有详细的记述。
  然而,应该说,徐志摩与张幼仪的这种结果,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旧礼教塑成的。诗人有着他在人性上的缺点,但对张幼仪的残酷“无情”也并非是绝对的。这是一首徐志摩送给张幼仪女士的诗(作于1922年3月徐和张在德国柏林离婚之后,与《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同时发表在1922年11月8日的《新浙江-新朋友》),相信看了之后网友们也会同我一样对诗人的“无情”有另一个层面的了解。
  笑解烦恼结
  (送幼仪)
  这烦恼结,是谁家扭得水尖儿难透?
  这千缕万缕烦恼结是谁家心机织?
  这结里多少泪痕血迹,应化沉碧!
  忠孝节义——咳,忠孝节义谢你维系
  四千年史髅不绝,
  却不过把人道灵魂磨成粉屑,
  黄海不潮,昆仑叹息,
  四万万生灵,心死神灭,中原鬼泣!
  咳,忠孝节义!
  东方晓,到底明复出,
  如今这盘糊涂帐,
  如何清结?
  莫焦急,万事在人为,只消耐心共解烦恼结。
  虽严密,是结,总有丝缕可觅,
  莫怨手指儿酸、眼珠儿倦,
  可不是抬头已见,快努力!
  如何!毕竟解散,烦恼难结,烦恼苦结。
  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
  此去清风白日,道风景好。
  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
  消除了烦恼!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名门望族之女,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但受西方教育和现代思潮影响的徐志摩对于象张幼仪这样的一个传统女性却很难认同,自她嫁入徐家,从没有正眼看过她。
  徐志摩对她的漠视,源于对封建礼教的厌恶,张幼仪深受旧式中国礼教的束缚,个性沉默坚毅,举止端庄,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照顾公婆,打理财务都甚为得力。但是这些优点,在张扬自我的诗人眼里就是没有见识,呆板乏味。
  在男权社会,女人仅仅是一个点缀,一个装饰。那些游走在繁华奢靡,朦胧暧昧的气息所弥漫的社交场合,艳帜高扬,风情万种的女子,才能给予他们更为美好的幻想空间。张幼仪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秀外慧中,她追求的无非是朝朝暮暮的现实生活,江山有信,良人有靠,踏踏实实的和一个男人好好过日子。和这样的女人在一起,不会有春花秋月的浪漫,不会有眼花缭乱的生活,也不会有你侬我侬的爱情。她不似林徽因高雅不俗,灵气逼人,也不像陆小曼璀璨艳丽,令人无法自拔。她就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平凡的让人心酸。
  在徐志摩遇到的几个女人里,最爱他的大概就是张幼仪。她的自立自强赢得了徐志摩的尊重,却始终无法得到他的爱。可见爱不存在公平。所幸张幼仪晚年终于找到爱情的栖息地,经历了爱与恨的艰辛,这个平凡的女人总算划上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句。 1900年生于中国江苏。
  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
  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国读书,隔年(1919)徐则转往英国伦敦。
  1920年,张幼仪前往欧洲与丈夫团聚。此时的

您说的,是徐志摩前妻,张幼仪女士,对么?

张幼仪有不止一个哥哥,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两位:

一是张君劢,原名嘉森,字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笔名君房。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早期新儒家代表之一。

二是张歆海,字叔明。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堂,两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1921年任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随员,1922年获英国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1月,任外交部欧美司司长,1933年5月,任驻葡萄牙公使,1934年6月,改任驻波兰公使,兼驻捷克斯洛伐克公使。1936年12月去职,1941年携全家到美国定居,先后在美国长岛大学,和费尔利迪金逊大学任教。

张幼仪,名嘉玢,又称蘇张幼仪,在其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是一位出身江蘇宝山的银行家与企业家,为张嘉保、张君劢、张公权之妹,也是徐志摩之原配。

兄弟仅知四人:张嘉保、张嘉森(1887年-1969年,字君劢)、张嘉璈(1889年-1979年,字公权)、张嘉铸(字禹九)。 张幼仪有2个哥哥,大哥叫张歆海,二哥叫张君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