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头天还是放牛娃的刘盆子,为何第二天就当了皇上(放牛娃微信头像图片)

因为刘盆子的身世不是简单的放牛娃这么简单,他有皇室血统和背景。而且在唐宋时期,要求宗室实行降爵制,几代之后的子孙有能力的能当官,没有能力的只能当平民。

汉代宗室为了弘扬恩典而执行诏令,世世代代都成了和普通人一样的人。刘发的后代,汉法景帝的儿子,来到了他父亲的刘钦那一代,他只在济阳县生活只是个小官吏。刘秀只能靠种植生活。如果不是西汉王朝的衰落,刘秀本来就能是农民,或者说是平庸一生。

刘盆子是刘邦的子孙刘章的后代,祖父刘邦之后,他只是一个牧民。唐宋皇族通过世系等级,几代人之后,他们就和平民一样。他们有本事的可以当官,没本事的只能是一个平民自力更生。比如唐太宗五孙李宙因政绩突出,入伍之初只能是一个初级军官,最后却也只能能当上刺史。李承乾亲王的后代李再义只能从一个小战士做起,李宗闵是李渊的儿子滕王的后代,因为家境贫寒,成了老百姓。由于求知欲强,最终通过科举当上了官吏。

而那些住的比较偏远、没有价值、没有权利的宗亲,过着平民一样的生活。此外,李隆基还修建了16座皇宫,以容纳帝国的宗室,但只能控制近距离,远地成本与平民一样。宋朝的宗室也实行这种政策。

但是朱元璋对所以朝臣的待遇最低,但是对宗室的待遇最高。他的后代享有一切特权。由于他给予皇室更高的经济优先权。有些朝代的宗族几乎成了土豪劣绅,为了自己的特权,甚至为了地方官吏,欺负百姓杀人,比如朱华奎因为一己私欲杀了当时的一为地方官员,如果按照汉代的制度,朱华奎的家族已经成为一个普通人,但由于朱元璋的制度,朱华奎仍然可以享有特权,因为朱元璋的政策把明朝宗族变成了最辛福的王朝,但这也成了人民的苦难。

俗话说:运气不好的时候,喝水都塞牙!但是运气来到时候,也是挡都挡不住的!这不,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放牛娃,突然的就有一天,天上掉下一个大大的馅饼,一个皇位掉下来砸他头上了,厉害吧?他就是历史上的刘盆子!

刘盆子本身也是皇族后裔, 他是汉高祖刘邦长子刘肥的后代,祖上原本是王爵,到了汉元帝时期变成了侯爵,虽然级别降低了但是起码衣食不愁,但是刘盆子也是倒霉,又碰到了王莽篡政,父亲的爵位就没有,所以刘盆子还是逃不了做平头老百姓的命运。

放牛娃

当年天下大乱,赤眉军在山东起义,一路往长安方向打,在打仗的途中把刘盆子兄弟就顺便带上了,刚开始赤眉军和绿林军拥护的老大是更始帝刘玄,后来双方不和,更始帝想不想受人控制,打算把赤眉军灭掉。

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刘盆子及刘茂、刘恭两兄长被赤眉起义军抢到军营,刘盆子负责放牛,号称“牛吏”。刘盆子对每头牛的习好习好都了如指掌,每次放牛,都要收割许多草,放在牛背上驮回军营。他放的牛甚懂人语,总是令行禁止,不随便啃吃庄稼。他有时倒骑头牛观牛群,乐在其中。

赤眉军

规定摸札要依年龄顺序,从大到小依次摸出示众。刘盆子在侯选人侯选人中年龄最小,只能等最后一札。札一枚枚摸出,都是空札,唯有最后一枚为帝札,于是将刘盆子立为帝。就这样年仅15岁的放牛娃,转眼间成了皇帝,后汉书记载当时的刘盆子,头发凌乱,光着脚,穿着破旧的衣服,看到大家都向他下跪磕头,差点吓哭了。这是公元25年,这一年放牛娃刘盆子正式成了皇帝。

剩下的就是对赤眉军的将领封官了,只是像刘盆子这样被人拥立的皇帝,没有兵权也没有威望,很难控制赤眉军,当时的赤眉军在长安纪律涣散,刘盆子觉得这样下去赤眉军早晚会败,打算退位让权结果还被拒绝了。

刘盆子

公元25年,刘秀在南阳大族的支持下称帝,随后开始领兵攻打赤眉军,赤眉军虽然号称有30多万,但大多是乌合之众,被刘秀打的丢盔弃甲,公元27年,赤眉军首领樊崇自知不是刘秀对手,携建世帝刘盆子和十万大军投降刘秀!

刘秀还是很大气的,他对投降的刘盆子和樊崇,如果你们不服气,我可以放过你们,让你们组织人马和我在打。

刘秀

投降刘秀的樊崇后来再次反叛,被杀。刘秀知道刘盆子只是个傀儡,念在刘盆子与自己是同族的份上并没有追究刘盆子,并且给了他一块小小的封地,让他做了个富家翁,舒舒服服度过余生!

和刘秀毕竟是同族,刘秀赏给了他很多财物,还给他封了个官,做赵王的郎中,这个郎中不是大夫,是当时一个官职。还给了他一小块封地,让他终身食用当时的税收。

刘盆子

刘盆子这一生啊,简直是幸运无比,稀里糊涂就当了皇帝,想退位都被拒绝!而且投降后还能碰上刘秀这个仁义之君,安度余生,纵观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能有如此运气之人恐怕就仅此一位了!

刘盆子当时只是赤眉军中一个割草喂牛的人,可能大字都不识几个,让他当皇帝也只不过是当时的形式所逼。我们都知道,历朝历代要篡位、要起义都会求一个名正言顺,而刘盆子就是这个名正言顺。
当时赤眉军的首领是樊崇,樊崇手下有个谋士叫做方望,方望向樊崇说我们可以“用立汉朝宗室为帝,以号令天下”。所以他们是看中了刘盆子是汉朝宗室子弟的这个身份,而且刘盆子没读过几本书,比较容易控制,今后平定天下让他禅让皇位也是容易。而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号令天下,希望能够在这乱世中争一方天地。基于这样的考虑,樊崇才拥立了刘盆为皇帝。
公元二十五年六月的时候,樊崇拥立了刘盆子为皇帝,改年号为建世,所以历史上都称刘盆子为建世帝。而这个时候,刘秀也称帝了,国号任然是汉,史称东汉。公元二十七年的时候,刘秀的军队和赤眉军在华阴县决战,赤眉军大败,樊崇和刘盆子就向刘秀投降了。所以刘盆子建世帝的身份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刘盆子当皇帝的时间也就只有公元二十五年到公元二十七年这短短的两年不到的时间,说起来也真是像个笑话。 
刘盆子是哪个朝代的
刘盆子所在的朝代比较难以说明清楚,因为刘盆子所处的是一个大争之世,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四起,当时的国家政权已经不复存在,所以用哪个朝代来框定比较难。但是后来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之后,花了荥阳的官田租税来给刘盆子养老,说明刘盆子是生活在东汉的一段时间过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当时王莽新政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导致国内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加之当时连年的自然灾害,导致国内百姓正常生活都成为了问题。所以各地的百姓纷纷都揭竿而起,其中最重要的两支农民武装力量就是赤眉军和绿林军了。而刘盆子就是在赤眉军路过他所居住的式县的时候被掳到了军中,也就是说之前的刘盆子是生活在新朝,王莽统治之下。
在新朝和东汉之间又有几年乱战的岁月,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刘盆子也因为自己姓刘所以坐上了皇位。赤眉军的首领樊崇拥立刘盆子为皇帝,史称建世帝。名义上这个还是汉室的皇帝,所以还是应该是汉朝,至于是什么汉,历史上也没有说法了。
这样分析下来,要说清楚刘盆子是那个朝代的人,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在当时天下大乱的年代里,刘盆子因为自己没有文化,而且还是汉室宗族的子弟,所以误打误撞当了回皇帝,想来也是只有在这样大乱的情况之下才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好在刘秀宽仁大度,为刘盆子养老送终,也算是傻人有傻福了。 
刘盆子称帝
刘盆子本来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的后代,到了王莽建立新朝之后,已经过去不知道多少代了,所以很多人以为刘章世袭的爵位已经越来越小,到了刘盆子这一代已经基本上就是平头老百姓了。事实并非如此,刘章的祖父刘宪在汉元帝的时候被封了武侯的爵位,刘章的父亲刘萌承袭了这个爵位,但是刘盆子也是倒霉,又碰到了王莽篡政,父亲的爵位就没有,所以刘盆子还是逃不了做平头老百姓的命运。 更始二年(24)十二月,赤眉军打到华阴,方阳恨更始帝(为绿林 军所立)杀了他的哥哥方望,便对樊崇等人说:“更始帝荒淫乱国,政令 不畅,才使得将军到了这步田地。您拥军百万,西指长安,却没有封号; 名义上成了贼首,不能长久地行权。不如拥立前朝宗室子弟,以天子的 命令行诛伐之事。

用天子号令天下,哪个胆敢不从?”先前,军中巫者代 天神立言说:“本来应当做执政的,为什么要做贼呢?”现在方阳又提及 此事,樊崇等人认为有理,因此军中类似巫言更多了。行军到郑(今华 州县),樊崇等人谋议说:“兵近长安却鬼神不佑,我们应当寻找刘氏子 弟立为皇帝。”

更始二年八月,在赤眉车中寻找景王的后代。七十多人中,认定刘 盆子、刘茂及刘孝三人血缘最近,在坛场所设的箱中,刘盆子摸到了 “上将军” 一简,众将称臣跪拜。

刘盆子时年十五岁,为牛吏。头发散披,走路光着脚,衣服大开着, 汗水被所穿衣服染成了红色。见到大家向他下拜,既惊恐又害怕,差一 点哭出声来。放牛郎就这样闹剧般地当了皇帝。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赤眉军与先前的皇帝更始帝刘玄分道扬镳。赤眉军也想从刘姓家族中再找一个皇帝,与刘玄抗衡,一找有七十多个刘邦的后代。大家争来争去,于是就按照年龄的大小顺序来抓阄,刘盆子最小,最后一个抓阄。前面的人都没有抓到当皇帝的阄,最后一个人就是皇帝了。于是放牛娃刘盆子头天使放牛娃,第二天就成为皇帝了。

首先这个人是处于两汉之交的刘盆子,他之所以能从发牛娃到君王完美逆袭,很大原因是他本身就有汉朝皇室血脉,而且还是里皇室很近的那批人(所以说刘盆子上位倒也不全是天掉馅饼的原因)。农民起义军(赤眉军)干起义这一行当也是要名正言顺,而扶持皇室血脉上位往往是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所以赤眉军急于从这批皇室血脉中选出一位皇帝,于是通过抓阄方式,刘盆子幸运的得到了皇位。

众所周知,王莽篡夺西汉政权建立新朝后,西汉皇室被迫流离失所(所以后来刘盆子是发牛娃也就不足为奇了),王莽大力推动改革,但奈何朝廷刚刚成立底蕴匮乏,而且改革偏离现实,改革并没有得到很好效果,反而导致社会民不聊生,从而爆发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后面的事情就是农民起义军为了名正言顺四处找皇室血脉(这其中绿林军选取了刘玄,赤眉军选取刘盆子)。

刘秀

后来赤眉军强势地吞并了绿林军,攻入长安,灭了刘玄的政权,并让刘盆子居住在长乐宫。但是刘盆子自小作为放牛娃,对政事毫不关心,甚至对于皇位也视为烫手山芋,毕竟自己德不配位,时刻担心自己会被杀害,有时还想主动将皇位让出去。

后来因为赤眉军都是农民军起义而组成,对治理也是一窍不通,只注重眼前利益,所以势大以后就开始到处杀伤抢掠,导致连年饥荒,趁着赤眉军目不暇接之时,河北方面的刘秀抓住时机攻入长安,打败赤眉军,建立东汉政权。刘秀没有为难刘盆子,毕竟他也知道刘盆子只是一个傀儡摆设而已,后来还给刘盆子封地,这对刘盆子来说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从这方面而已,从放牛娃到衣食无忧倒也的确算得上天掉馅饼了。

因为这个人有皇室血统,皇室没有人继承了,必须让他继承。 因为身上有汉朝皇室血脉,所以有资格登上帝位。 他就是刘盆子,主要的是因为他有皇室血脉才能做君王。 肯定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他本身就是皇族,人们只是用他做幌子来笼络人心。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史记》(汉·司马迁)

2,《汉书》(汉·班固)

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4,《三国志》(晋·陈寿)

5,《晋书》(唐·房玄龄等)

6,《宋书》(南朝梁·沈约)

7,《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8,《梁书》(唐·姚思廉)

9,《陈书》(唐·姚思廉)

10,《魏书》(北齐·魏收)

11,《北齐书》(唐·李百药)

12,《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13,《隋书》(唐·魏征等)

14,《南史》(唐·李延寿)

15,《北史》(唐·李延寿)

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20,《宋史》(元·脱脱等)

21,《辽史》(元·脱脱等)

22,《金史》(元·脱脱等)

23,《元史》(明·宋濂等)

24,《明史》(清·张廷玉等)


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

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这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并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已故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在1997年谈到中华版点校本“二十四史”的时候指出:

乾隆时代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在当时是标准本,但是武英殿本仍有不足之处,近代商务印书馆搜求各时代的善本,编成“百衲本二十四史”,当时可谓“二十四史”的最佳版本。

但是传统的“二十四史”没有标点,没有断句,读起来仍有一定困难。五十年代,由国家领导建议,集中当时全国史家,对“二十四史”进行校订,加上标点,是为标点本“二十四史”,实为“二十四史”的最佳版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史

名细如下:

《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内容介绍: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扩展资料

二十四史发展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参考资料:二十四史—百度百科

1、《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2、《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3、《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4、《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5、《晋书》

《晋书》,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

6、《宋书》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

7、《南齐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8、《梁书》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9、《陈书》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

10、《魏书》

《魏书》是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是二十四史之一,该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11、《北齐书》

《北齐书》,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12、《周书》

《周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13、《隋书》

《隋书》作者是魏征。全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隋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14、《南史》

《南史》是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延寿。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15、《北史》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16、《旧唐书》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17、《新唐书》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18、《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

19、《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它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20、《宋史》

《宋史》,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21、《辽史》

《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

22、《金史》

《金史》撰成于元代,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历代对《金史》的评价很高,认为它不仅超过了《宋史》、《辽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筹。

23、《元史》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袆(1321~1373年)主编。

24、《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 ,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共二十四部。

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

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这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并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二十四史之首史记简介: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一、本纪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二、表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三、书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四、世家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五、列传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记

  二十四史包括:1.《史记》、2.《汉书》、3.《后汉书》4.《三国志》5.晋书6 宋书7 南齐书8 梁书 9 陈书 10 魏书 11 北齐书 12 周书 13 隋书 14 南史 15 北史 16 旧唐书 17 新唐书 18 旧五代史 19 新五代史 20 宋史 21 辽史 22 金史 23 元史 24 明史 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正史”这个名称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