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现代舞之父是谁(邓肯舞蹈私立学校)

现代舞之父伊莎多拉·邓肯。
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1877-1927),现代舞创始人、美国著名舞蹈家,是把解释性的舞蹈提高到创造性艺术地位的先驱者之一/在表现生活艺术的舞台上,邓肯更是以奔放的情爱和强烈的母爱来体现其独特的艺术风貌。
1877年5月26日生于圣弗朗西斯科,1927年9月14日卒于法国尼斯。母亲是音乐教师, 从小就给予她良好的音乐教育,培养了 她的舞蹈志趣。邓肯6岁就能教小伙伴跳舞,并表现出对僵化、刻板的古典芭蕾的反感,她立志把自己的舞蹈建立在自然的节奏和动作之上,去解释和表演音乐家的作品。她不屑于为生活而去跳低级的商 业化舞蹈。21岁时她被迫去英国谋生,在不列颠博物馆潜心研究了古希腊艺术。 她从古代雕塑、绘画中找到了她认为理想的舞蹈表现方式:身着长衫,赤脚,动作 酷似树木摇曳或海浪翻腾。她从古典音乐中汲取灵感,追求“可以通过人体动作 神圣地表现人类精神”的舞蹈。她认为:技巧会玷污人体的自然美,动作来源于自我感觉,舞蹈应该自始至终都表现生命。因此,她在伦敦的表演,使观众耳目为之一新。她像森林女神一样,薄纱轻衫、赤脚起舞的形象,在整个欧洲受到人们的欢迎。1904、1905、1913年邓肯数次访问俄国,她的表演对舞剧编导 M. M.福金和后来的俄罗斯芭蕾舞团经理 C.П.佳吉列夫都起过较大的影响,震动了俄国艺术界。
现代舞(英语:Modern dance),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简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10)
韩舞(大多以韩国歌手歌伴舞的形式出现)、爵士舞、街舞、MTV舞蹈等等,一般都不是现代舞,虽可与现代舞融合产生独特的风格,但即便如此,娱乐化倾向较重的舞蹈就不会是现代舞。同时现代舞一般都有其创作动机,如对某些主题的思考、对美学概念的探索、对故事情节的描述等等,一般不会成为某个音乐或歌曲的附属品。
目前国内比较著名的现代舞团有云门舞集(台湾)、城市当代舞蹈团(香港)、广东现代舞团、北京现代舞团、上海金星舞蹈团、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等,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则创作了不少风格独特的现代芭蕾作品。 现代舞创始人——伊莎多拉·邓肯
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1877-1927),现代舞创始人、美国著名舞蹈家,是把解释性的舞蹈提高到创造性艺术地位的先驱者之一/在表现生活艺术的舞台上,邓肯更是以奔放的情爱和强烈的母爱来体现其独特的艺术风貌。

1877年5月26日生于圣弗朗西斯科,1927年9月14日卒于法国尼斯。母亲是音乐教师, 从小就给予她良好的音乐教育,培养了 她的舞蹈志趣。邓肯6岁就能教小伙伴跳舞,并表现出对僵化、刻板的古典芭蕾的反感,她立志把自己的舞蹈建立在自然的节奏和动作之上,去解释和表演音乐家的作品。她不屑于为生活而去跳低级的商 业化舞蹈。21岁时她被迫去英国谋生,在不列颠博物馆潜心研究了古希腊艺术。 她从古代雕塑、绘画中找到了她认为理想的舞蹈表现方式:身着长衫,赤脚,动作 酷似树木摇曳或海浪翻腾。她从古典音乐中汲取灵感,追求“可以通过人体动作 神圣地表现人类精神”的舞蹈。她认为:技巧会玷污人体的自然美,动作来源于自我感觉,舞蹈应该自始至终都表现生命。因此,她在伦敦的表演,使观众耳目为之一新。她像森林女神一样,薄纱轻衫、赤脚起舞的形象,在整个欧洲受到人们的欢迎。1904、1905、1913年邓肯数次访问俄国,她的表演对舞剧编导 M. M.福金和后来的俄罗斯芭蕾舞团经理 C.П.佳吉列夫都起过较大的影响,震动了俄国艺术界。
 
邓肯认为,舞蹈艺术来源于自然人体动作的原动力来自大自然的波浪运动: 海、风、地球的运动永远处在同一的持久的和谐之中。她认为在自然中寻找最美 的形体并发现能表现这些形体内在精神的动作,就是舞蹈的任务。她的美学思想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美即自然。邓肯认为芭蕾规范违反万有引力定律和个人的自然意志,它的每一种姿势都是一种终止,没有一种动作、姿态或节奏是连续的或可以发展的。
 
邓肯认为一切艺术的使命在于表现人类最崇高、最美好的理想。舞蹈家的天职就是表现艺术中最有道德、最健全、最美的事物。邓肯早期的舞蹈大多表现生 之欢乐,抒情题材的作品较多。1913年以后,她的创作转向悲壮的、英雄的题材— —L.van贝多芬、R.瓦格纳、Π.И.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这其中有她创作和表演的最著名的作品《马赛曲》、《斯拉夫进行曲》、《国际歌》、《第六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作曲)等。
1921年,邓肯应邀去苏联办学,同时在德国、法国设有舞蹈学校。她曾讴歌过苏联十月革命。1922年,她与苏联诗人C.A.叶赛宁结婚,后又与之分手,到欧洲旅行,1927年12月14日因车祸逝世。
 
邓肯的舞蹈作品传世甚少,她的思想、言论散见在她的自传和后人的回忆录中。她在世界观上既接受柏拉图、叔本华、F.W.尼采、J. J.卢梭,又接受W.惠特曼的影响。邓肯毕生从事舞蹈改革与创新 ,她的实践和理论对当时和后来的舞蹈艺术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大家普遍认为
美国现代舞之父是:泰德·肖恩
中国现代舞之父是:吴晓邦
而现行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舞蹈》,第七章现代舞(中、外)只是部分写道:现代舞之父是鲁道夫·冯·拉班
现代舞中创造“机遇编舞法”的“抽象舞派”代表人物坎宁汉又被称为“新先锋派舞蹈之父”
说到这里,我挺佩服自己 伊莎多拉·邓肯:现代舞之母
泰勒·肖恩:美国现代舞之父 泰勒·肖恩
“现代舞之父”,“美国舞蹈教育之父” “美国现代舞之父”的泰德肖恩.被后人誉为“美国现代舞之父”的泰德肖恩。他走上舞坛,既出于偶然,也出于必然。所谓偶然,是指倘若不是白喉留下的后遗症,医生断然不会建议他去习舞,以增强体能,矫正运动障碍。所谓必然,是指舞蹈的许许多多功能中,健身乃最基本、最实际、最具体、最有形可见的。正是这种功能使他从一轻度的残疾少年,一跃成为一位令众人为之倾倒的美男子――不仅出演了早期舞蹈影片《历代舞蹈》(1911),而且还敢于在自编自演的独舞《阿多尼斯之死》(1924)里穿着极少地起舞,再现希腊神话中的这位美少年在仙国净土上的独特风采和神性感受。1914年,他率团作巡回演出的途中,与丹妮丝邂逅。两人相差10多岁的婚姻导致了多种观念与舞蹈风格的联姻,并将这种世界主义的精神通过多年的世界性的舞蹈巡回公演传播到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尽管他们的演出场所并不都是我们今天概念中的所谓严肃艺术的大雅之堂,而且还有一些杂耍演出的场地,但这种“在限制中求生存”的成功之路,可以说为后来者在寂寞而清贫的状态下继续创作,培植了韧性极高的基因。对教学与表演一体化的机构之信念和迷恋一直刺激着肖恩的心,即使是在丹妮丝--肖恩舞蹈学校随着他与丹妮丝的婚姻解体而倒闭之后也不例外。此后的第二年,他又独立在麻省西部一个叫“里”的地方创立了“雅格布之枕舞蹈节”,并在此为自己新创建的清一色的“男子舞蹈团”安营扎寨“。然而,他为丹妮丝--肖恩舞蹈学校和舞蹈团确立的向多元文化开放的原则没有变,而这种原则直到他于1972年逝世依然如故,甚至延续到今天。各种形式的舞蹈――古典舞、现代舞、爵士舞、和民族舞均可在此拥有一席之地。肖恩的动作技术始终没有程式化,我们在他的代表性舞剧――《劳工进行曲》、《奥林匹克》、《物神崇拜》中,不仅看到了提炼于生活的动作(其中不乏模拟性动作),也看到了对印第安土著的宗教祭祀之改造和运用。与丹妮丝相比之下,他似乎拥有更多的教育家、理论家和组织家的素质,尽管他的舞台表演生涯一直持续到60多岁,被世人当之无愧地誉为男性舞蹈者中的第一位冠军,并为男性舞蹈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一生出版过专著六部,包括史论结合的《众家舞神》、《美国芭蕾》、《我们非舞不可》,教材式的《每个小小的动作》和《舞蹈教育基础》,以及自传体的《不朽的一千零一夜》。肖恩崇拜自然造物以及自然天成的美,而人体则是这些美中的至美。他曾天真的淳朴地提出过这种令道学家瞠目结舌的观点:每个美国人每年都应一丝不挂地在纽约广场上站一天――如此,美国就将成为一个优美人体构成的国家。和邓肯一样,他的这种理想是以其自身条件为必要的物质前提的――倘若他没有一幅健美的男性体格,是断然提不出这种貌似唐突的革命主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