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安史之乱为什么失败(安史之乱十大诡异事件)

原因:

1、从政治上看,叛乱是不得人心的,绝大多数人是拥护李唐王朝的,叛军不但在政治上毫无建树,反而纵容胡人到内地屠杀汉人。因为,安史的叛军主要是边知防军,安禄山和史思明以及很多很多将领都是胡人。

2、安史内讧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安史之间彼此不信任,安史两家父子相残,内部没有很强的凝聚力。

3、在军事上没有绝对优势,安史叛军虽然席卷很快席卷中原,但西北、西南、东南、华南都在唐朝手中,特别是张巡守住睢阳(今河南商丘),遮蔽江淮,保障了唐军主要的财税之源。

扩展资料: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战争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北方经济受到很大破坏。“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社会阶级矛盾加深了。同时,唐朝中央的力量削弱了,各地出现了40多个大小军阀,形成了方镇割据的局面。

在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唐朝中央政府既不能任免官吏、征收赋税,又不能调动军队。节度使的职位,或者父子相袭,或者部将相继。他们手握重兵,互相攻伐,对唐朝中央集权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安史之乱既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斗争,更不是敌对阶级之间的较量,而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所以广大人民群从对这场战争是厌恶的。安史之乱集团是一股分裂割据的反动势力,是发动战争的祸首,更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 因为唐朝在经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太平时间长,人们对安定的向往,所以当安史之乱发生时人民是不支持的,而且叛军的首领不懂得安稳民心,只懂你争我夺。互相争斗。所以才失败。

叛军的行为遭到百姓和部分军队的反对

唐朝官吏和将领的有效抵抗

安史叛军内部矛盾重重

江南淮南雄厚实力的支持

少数民族的帮助

因为当时我还未出世

唐肃宗即位以后,依靠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兵力,又调集了西北各路军队,准备反攻。南面则有张巡和许远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鲁炅坚守南阳,从而挡住叛军南下的通道,保障了唐朝江、淮财赋的来源。叛军到处掳掠屠杀,入长安以后,也大肆杀掠,关中和各地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叛军在多处战斗失利。

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儿子史朝义杀害。次年,唐在回纥兵的帮助下,夺回了洛阳。史朝义退至河北自杀。安史之乱到此平息。

拓展资料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安史之乱

公元657年6月,随着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年仅七旬的唐玄宗匆忙西逃,在行至现在陕西省兴平市境内的马嵬坡时,禁卫军士兵突然发生哗变,唐玄宗被迫赐死了自己宠爱的贵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嵬坡兵变。马嵬坡兵变杀死杨国忠和杨贵妃之后,玄宗等一行人马继续西行,但是随着杨国忠的被杀,众人对于是否继续入川产生了分歧,经历了腥风血雨的唐玄宗此时变得谦和,开始耐心听取禁卫军将士的意见。将士们七嘴八舌莫衷一是,最后在韦谔建议下决定先去扶风,然后静观形势的变化。

就在唐玄宗一行人准备离开马嵬坡的时候,长安附近州县的百姓听闻皇帝西行纷纷赶了过来。这些淳朴的百姓此时并不明白唐玄宗出逃的心思,纷纷要求这位大唐天子留下来,继续带领官军收复长安,剿灭叛贼。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是惊弓之鸟,刚刚经历叛乱的他现在对平叛毫无心思,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安稳。无奈之下,平时谦和谨慎的太子李亨被留了下来安抚百姓。

太子李亨的一生坎坷曲折,他曾经在宰相李林甫手下度过了一段难熬的岁月。杨氏兄妹的独断专权,更是让他在朝廷中受尽打压。此外一向对皇权极为看重的唐玄宗也不愿意过早的让太子强大,因此处处掣肘,加以干涉。三重压力一直不断的磨砺着这位隐忍的太子。安史之乱爆发,杨国忠人心尽失,而唐玄宗的昏聩也引起了越来越多朝臣和士兵的不满,太子似乎成了唐王朝新的希望。

潼关失守之后,太子李亨对于宰相杨国忠提出的西出入蜀的建议,一直是持否定态度的。四川是杨国忠经营多年的地盘,如果唐玄宗及大部分宗室成员全部入蜀,唐王朝的命运就有可能落入到杨国忠的掌控之中。而自己素来与杨国忠不和,一旦入蜀不仅太子之位不保,性命也有忧虑。实际上,离开长安之后,太子一直都有自己的考虑,他不愿意追随唐玄宗入川,也不会入川,父子两人的分道扬镳也只是时间问题。

据《新唐书》记载,早在马嵬坡兵变之前,太子就已经召见了高力士,并且暗示杨国忠对他不利,非常时期自己将先下手除掉杨国忠,高力士首肯了他的意见。李亨随后又召见了陈玄礼,密谋策划以非常手段对付杨国忠。在当时从长安出逃的三千人马中,李亨殿后的人马就有两千人,包括禁卫军中的精锐的飞龙禁军。此时的太子李亨已经具备发动政变的条件。

无论太子李亨对于马嵬坡兵变是否知情。但是在政变发生之后,他至少没有表示反对。马嵬坡兵变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杨国忠被诛杀,反对太子的势力被清除。而西逃的唐玄宗也因为潼关之败,从而放弃收复长安让全国百姓大失所望。留下来安抚百姓的李亨此时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跟随唐玄宗继续入川,另外一种是顺应民心,坚持下来招募军队继续抗战,从而收复两京,平定叛乱。

最终李亨选择了与唐玄宗分道而行,玄宗入蜀不可逆转,似乎对与此时年老的玄宗皇帝来说,蜀道的艰险能够阻挡住安史叛军的步伐,即使叛乱不能平定,自己也能够在蜀地安稳的度过残生。而太子不同,自己如今已是众望所归,离开唐玄宗自己可以放开手脚,凝聚人心。领导全国的军马继续平定叛乱,收复山河。

拓展资料: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安史之乱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上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洛阳。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可是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室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由于地势之险,唐室本可利用此一优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可是由于唐玄宗与杨国忠想尽快平定乱事,迫其领20万大军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

太子李亨在灵州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区),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据邺(今河南安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
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安庆绪谋除史思明,史思明遂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封他为归义王,任范阳节度使。
唐廷对史思明不放心,策划消灭他,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至60万。次年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九节度使之60万军,其围遂解。宦官鱼朝恩谗毁,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借回纥兵平乱~~~~
还有就是郭子仪~~~
然后不断分化安禄山的部将~~~

肃宗即位
太子李亨在灵州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区),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禄山被杀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据邺(今河南安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
思明复叛
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安庆绪谋除史思明,史思明遂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封他为归义王,任范阳节度使。
唐廷对史思明不放心,策划消灭他,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思明称帝
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至60万。次年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九节度使之60万军,其围遂解。宦官鱼朝恩谗毁,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平定乱事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维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