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健身> 体育> 正文

王皓vs柳承敏2003(王皓vs柳承敏2007)

  • 上她床做她王上她床做她王
  • 体育
  • 2023-09-12 14:48:01
  • -
2007年男乒世界杯决赛 王皓怒吼庆祝得分

当年雅典奥运会上王皓输给了柳承敏,当时是什么情况?

我觉得不冤,整场球王皓都处于下风,柳承敏配得上这枚金牌。柳承敏的打法在九十年代就被蔡振华判了死刑,但打法落后一定就不能取胜,技术专长发挥到极致照样能赢。王皓的打法当然比柳要先进,但2004年的王皓技术还没到最成熟的时分,正手的硬实力不及柳承敏,大约属于中上程度,中间偏正手的位置也存在破绽。在对手超程度发挥时,弱点就会放大。

实践上韩国队打中国队一向是有方法的,金泽洙当初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淘汰孔令辉后曾说,孔令辉固然技术全面,但只需集中火力攻其一点,弱点就会暴显露来。柳承敏打王皓,同样也是这样的思绪,可见韩国队的备战工作做得十分胜利,对王皓的研讨相当透彻。相反,中国队赛前肯定没有把柳承敏当做最风险的对手来准备,以致于柳在状态爆棚时措手不及,反映出教练组在备战时是有严重误判的。

柳承敏的发球,接发球绝对是顶级

确切说,柳承敏在雅典奥运会上的发挥超出了包括王皓在内所有人的想象,仅从那届比赛来看,他确实无愧“奥运冠军”的称号。刘国梁点评过:心理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技术问题,王皓虽然有直板横打,但是并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只能保证有没有不能满足是不是足够,同时正手功底明显不足,和柳承敏对拉几乎没有赢过,而且前三板控制不占上风典型的第二局发球连续出台被柳承敏抢攻,如果不是第二局刘国梁叫暂停,王皓没准就0比4直接拜拜了,整场比赛王皓太依赖反手,节奏线路全被柳承敏控制,所谓得正手者得天下,是前辈用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真理。

柳承敏强烈的求胜信念

打疯了的柳承敏,依靠自己强烈的求胜信念,打败了心理压力巨大的王皓。在04雅典奥运会,柳承敏的夺冠过程充满了偶然和必然。在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即使有的人在一个项目中,从来没有失败过,他也不敢保证,他可以一直保持不败。正是由于竞技体育有这样的特性,才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体育运动。乒乓球虽然是我们国家的国球,但是在世界上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冠军,都收入囊中。所以对于失利,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

柳承敏拥有夺冠的实力

在04年雅典奥运周期中,柳承敏的实力进步的还是很快的。并且当时的柳承敏正好处于自己乒乓事业的上升期。按照绝对实力来看,22岁的柳承敏一样具备争冠的能力。柳承敏的爆发,是从16进8开始的。在16进8当中,柳承敏击败了原来的夺冠热门马琳。柳承敏的信心得到很大的鼓舞。后来,在这个半区柳承敏接连淘汰了波尔、老瓦,从而进入了决赛当中。

王皓输在了心态上

坐镇中国男乒主力层长达十年之久的王皓,职业生涯最大的缺憾就是无缘奥运会男单冠军。尽管王皓曾经先后参加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单比赛,是中国男乒历史上唯一一位有过三次奥运会单打经历的选手,但是遗憾地是,王皓三次杀入奥运会男单决赛均铩羽而归,无缘男单金牌。如果要分析王皓三次奥运会男单决赛的失利,可以结合其三次决赛之旅自身的状态以及不同对手而言。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年仅21岁的王皓出征雅典奥运会,当时距离王皓进入一队只有四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马琳率先出局,随后王皓在男单半决赛中战胜另一名中国选手王励勤进入决赛。决赛王皓对阵韩国直板名将柳承敏。决赛中,背负着中国队夺冠众人的王皓显然在压力上大于柳承敏,可以说雅典奥运会王皓更多地输在了心态上。

被压垮的王皓

在04年雅典奥运会当中,乒乓球的决赛分区还是对中国很有利的。进入决赛的三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被分在两个半区。如果他们可以正常发挥,乒乓球的冠亚军都会中中国的。可惜的是,在马琳所在的半区,他被柳承敏给击败了。而在王皓、王励勤所在的半区,他们不得不在决赛前,提前对决。在当时,由于在之前的比赛中,王皓从来没有输给过柳承敏。王皓进入决赛,对决柳承敏获胜的几率更大。最终,王皓也是成功的击败了王励勤,如愿的进入了决赛。可惜的时,在以前从来没有击败过王皓的柳承敏,在决赛中完全打疯了。可以说,柳承敏是怎么打怎样有。然而,由于当时乒乓球队夺冠的压力,都压在了王皓身上,使王皓心态出了问题。这样就导致王皓在决赛中,没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实力。从而导致柳承敏就获得了,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

柳承敏的这种状态也是被王皓过于保守的情绪、打法所激发出来的。韩国人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搏杀更为神勇,而彼时稍显青涩的王皓,被柳承敏简直打懵了。输给柳承敏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初入大赛决赛的王皓,完全没有想到对方会搏杀到这个程度,他心理上所受到的冲击,应该都超出了他自己的想象。

王皓丢掉金牌引发大众争议

王皓在丢掉金牌后,瞬间引发了很多争议,尤其是王皓不管从技术还是从实力打法来看,他已经具有实力去拿下韩国名将柳承敏,不过王皓还是受到了心态的影响,其实王皓本来机会很大,遗憾最终还是无缘这块宝贵的金牌,当然我们知道在这届的奥运会中,这是王皓在职业生涯中,奥运会最接近金牌的一次。王皓的职业生涯中,他三次进入奥运会男单决赛中,不过最终均获得了亚军,这当然肯定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不过从王皓三次获得亚军来看,他在2004年输给柳承敏是最遗憾的,当然我们也不能一直责备王皓让国乒丢掉了这块金牌,毕竟马琳如果能够守住一个半区的话,那么马琳或许在决赛中就能遇到王皓了,至于有一些人表示如果王励勤能够进入决赛的话,或许能够战胜柳承敏,确保国乒这块金牌,可是大家却不知道,王皓在进入决赛之前面对柳承敏的战绩是保持全胜,或许这就是造化弄人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当时的“二王一马”错失这块雅典奥运会男单金牌?

中国国乒人才济济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王皓的对手是队友马琳。尽管王皓反手能力优于马琳,但是前三板争斗环节中明显马琳占优,而且回顾两人的大赛交手记录,马琳明显占优,就在2008年前一年的萨格勒布世乒赛上,马琳在男单半决赛中以4:2战胜了王皓,可以说王皓和马琳在交手中本就不占上风。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王皓面对的则是小自己五岁的师弟张继科。此次交手之前,王皓在世锦赛和世界杯中两负张继科,无论是从打法质量还是体力上,王皓都处于下风。尽管王皓未能在奥运会上拿下男单冠军,但他仍然拿下了四个世界单打冠军头衔,更何况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队,能够三次入围奥运会单打本就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当年刘国梁坐阵指挥,信心满满,对手下败将柳承敏可谓了如指掌;柳承敏,韩国的一面攻直扳选手,实力及名气不如当年的无冕之王金泽珠,反手软肋明显,极易被对手抓住,而王皓的直拍横打,有效地填补了反手的空档,以横打代替推挡,在过往的比拼中,仅青年赛输给柳一次,雅典奥运会前连续六次战胜他,这次奥运决赛,孙猴子还翻得了雨来佛的手掌心?刘国梁、王皓师徒俩可能有点大意了。

而柳承敏呢,雅典奥运会是他凤凰涅槃重生的一年,生龙活虎的十几天,有着一骑绝尘的气概,标志就是力克瓦尔德内尔,而老瓦刚刚淘汰羽毛已丰的马琳,从过去的战绩及实力上均强于柳承敏,却生生被柳拼下了。这极大的鼓舞了柳之士气,信心也爆棚起来,而王皓呢?过去的六连胜成了个大包袱,想赢怕输,患得患失,神情紧张,动作僵硬,平日的横打威力大减,动作远不及柳灵巧快速,正手的使用力度又小于对手,而柳承敏的正手爆冲且大角度,往往撕破王皓防线,且每每奏效,打得王皓顾自失彼,在被动挨打中,王皓2:4败下阵来,刘国梁在指挥席上也徒唤奈何!

结语

赢了半决赛的王皓很开心,因为他打败了自己心中一直崇拜的强者,赛后激动万分,曾直言当时比赛完之后晚上都没睡好觉,也正是因为王皓的激动,导致第二天面对柳承敏时,没有精力,错失了冠军。不过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参加奥运会时的王皓才21岁,不够沉稳。这就是为什么闻名世界的国乒队,为什么会在雅典奥运会上,与冠军失之交臂的原因。

[img]

在男子乒乓球单打中,为啥没出现过奥运冠军两连冠?

     在男子乒乓球单打中,为啥没出现过奥运冠军两连冠?

自1988年乒乓球正式进入奥运会以来,乒坛已成就了10位大满贯得主,其中九位在中国,只有一位是国外选手,那就是乒坛传奇瓦尔德内尔。

a

但是,除邓亚萍、张怡宁两位女选手曾经获得两次奥运单打冠军之外,中外男选手却无人获得过两次奥运单打冠军,虽然这期间有王励勤成就了世乒赛三冠王,马龙成就了世乒赛三连冠,而且张继科和瓦尔德内尔也获得过两次世乒赛冠军,马琳也成就过世界杯四冠伟业。

一是乒乓球项目进入奥运时间还不算长。乒乓球作为奥运项目,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才正式进入,到现在也才8届,时间并不是很长。在这个八届期间,能够成就瓦尔德内尔、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马龙五位大满贯得主已算是传奇了。

二是男乒选手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乒乓球虽然是技巧性项目,但同样是力量型项目,相互之间的竞争实在太激烈。曾经有人指出,男乒乓球选手排名前20的选手,都有可能获得冠军。2003年巴黎世乒赛,中国队派出了七位主力出征,这其中就包括孔令辉、王励勤、刘国正,但先后出局,而世界排名靠后的奥地利选手施拉格最终击败各路高手获得冠军,而2004年雅典奥运会,排名同样不靠前的韩国选手柳承敏就击败了中国选手王皓夺得冠军。

b

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像叮咛在使用大球之后,她不属于近台抢攻型,而是防守反击型。球的旋转降低之后,速度、力量型的打法占据了完全上风,叮咛几乎是跟不上对方的节奏,屡屡被年轻选手打穿防线,这也是改革带来的影响,那就是丁宁的打法已经不适应新球而导致落后。

王皓从来没有输过柳承敏,而且两个人在奥运会的对决,当时还在王皓的巅峰期。赛前,柳承敏对王皓也做了非常细致、有针对性的安排,再加上势不可挡、凶狠凌厉的搏杀把王皓完全搏乱了节奏,在士气上、信心上完全被压制,最终将奥运男单冠军拱手相让。

c

可以说,王皓的技术实力与心理素质并不匹配。在技术的先进性上,王皓的直板横打是优于马琳的,可以说王皓是要用“两面攻”,在打马琳的“单面攻”,但这一次王皓又在杀红了眼的马琳面前,再次缴械投降。

韩国乒协主席病逝,王皓雅典失利制造者柳承敏有望当选,重振韩乒

最后的敌人_初中记叙文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应用频繁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最后的`敌人_初中记叙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当胜利者击败了一个又一个敌人之后,这最后的敌人向他发起了挑战,只有战胜了他,他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之人。

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体育技竞运动会。每四年一届的运动会上,人们都会为“更高,更快,更强”,这个目标而奋斗。获得奥运会冠军是何等的殊荣,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曾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乒乓健儿在运动会上留下了辉煌的战绩。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表现颇佳,获得金牌总数位列第二,这是中华健儿们努力的成果。

可有一个人却与他实在必得的一枚奥运金牌檫肩而过。

在乒乓球比赛中,共有4枚金牌。其中,中国队已包揽了3枚金牌。当时人们把最后一枚金牌也理所当然地认为非中国队莫属。这样乒乓球比赛的所有金牌就能归中国队所有。

因为最后的男子单打决赛是韩国选手柳承敏与中国选手王皓之间的对决。此前,王皓曾迎战柳承敏,并以6:0大获全胜。所以也就出现了前面的“理所当然”。

刚一开局,王皓就以2:0拿下了前两局。正当人们为之欢呼时,柳承敏开始搏杀,他的气势汹汹使他拿下了第三局。随后又因王皓在第四局的失误,使柳承敏先拿下了局点。

因此,王皓的内心受到了打击。这使他对自己失去信心。于是,王皓与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单打冠军无缘。虽然他的实力在柳承敏之上。

当王皓打败一个又一个对手,进入决赛之后,却输给了实力远在自己之下的选手。确切来说,他并不是输给了对方,而是输给了自己---他最大的敌人。

人生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当你创立一次又一次辉煌的时候,你最终将面对的是你自己。如果当你最后一个敌人拜倒在你脚下时,你将成为历史长河上的一颗恒星,否则你仅仅只是一颗一闪而过的流星。

国乒“六小龙”

被并称为国乒“六小龙”的王皓、陈玘、邱贻可、郝帅、单明杰、张超,在2003年的国际国内乒坛上演了一幕新人风暴,这股“龙旋风”走势强劲。

“所谓的六小龙,他们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和差距的。但他们都具备了一定的冲击力,究竟谁能冲上主力位置,就看这一两年。”男队主教练刘国梁2003年年底的时候说。

如今,一年过去了。这六个人当中,王皓已经成了世界冠军,但是在雅典与奥运冠军失之交臂,这种痛楚让他经历了人生中最迅速的一次成长;2004年之于陈玘是一次突破,一种幸福,连他自己都说,“能拿奥运冠军,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半年的禁赛是邱贻可为年轻付出的代价,在痛定思痛中他渐渐成熟起来,年底访欧,他重拾自信;而对于郝帅、单明杰、张超而言,2004年像过去的很多年一样普通,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平淡”两个字来形容这一年,年底访欧的铩羽而归,让三人多少有点郁闷,可平淡中自有一种积累,年轻的生命期待着那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王皓:龙头有龙头的痛苦

3月份的多哈团体赛上,王皓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生威给自己拼出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主管教练吴敬平说:“他比我想象的好得多。”

8月雅典,王皓在一场年轻人的巅峰对决中输给柳承敏,遗憾地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之旅,朴实的父母道出那句感动天地的“儿子,爸妈永远陪伴着你!”

2004年,王皓经历了初次登顶的喜悦,也品尝了与冠军失之交臂的痛楚,他俨然已经从“小龙”成长为一员虎将,而那些经历过的大喜或大悲,注定会成为这一年里他最深刻的记忆。

自从“六小龙”声名鹊起后,王皓一直作为中国乒乓球新生代的领跑者被列在第一位,而最终确定这一地位的是2003年底的世界乒乓球大奖赛广州总决赛,甚至可以说,王皓的2004年是从2003年年底开始的。那之前的世界杯、访欧比赛他都没打好,但他一直相信自己在同批选手中能力是最强的,这种心理优势在他与陈?、郝帅的比赛中化作了一种韧劲,让他咬到最后,也笑到了最后,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更多的自信。

尽管备战多哈团体赛的冬训中,王皓状态时有起伏,可在出征希腊公开赛前,当心理老师让队员写下自己的目标,王皓还是毫不犹豫地在单打一栏写了“冠军”,结果他真打了第一。希腊公开赛的球馆就是后来雅典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用馆,王皓夺冠后,刘国梁曾跟他开玩笑,如果现在是奥运会打完就好了。

多哈团体赛自己也没想到打得那么好,因为赛前吴指导、刘指导感觉我不是特别紧,都找我谈话,那次比赛是我这么多比赛中准备最充分的一次。

很多人一般第一场球都会比较顺,可我上来第一场对法国希拉打得就非常艰苦,1:2落后,咬到最后才赢了。因为团体赛气氛跟其它比赛完全不一样,我想第一场打得都这么紧张,后面比赛会越来越激烈,对抗性越来越强,所以自己对困难估计得比较充分而且大一些,最后打完发现,其实困难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大。

王皓给自己拼出了冠军,拼来了机会。领奖前的空隙,他给家里拨去电话,大声告诉妈妈“我是世界冠军了!”而在雅典奥运会男单三号竞争中,他同样赢得了最重要的筹码。

王皓是从一位央视记者那里知道自己单打报上的消息,可他首先想到的是孔令辉没报上可能会很沮丧。从3月17日,双打第一次报名落选到4月10日最终报上名的25天里,王皓一直与孔令辉并肩战斗着,从这位老将身上,他感受到了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和人在绝境中所爆发出的潜能,这些也一直影响和感染着他。奥运会预选赛前的那段日子,王皓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双打上。

凭借队内7胜1负的战绩,孔令辉在男双项目上搭上了去雅典的末班车,第三次踏上奥运征程。而2000年刚进国家队,通过电视看孔令辉悉尼夺冠备受鼓舞的王皓,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身兼单、双两项。他知道作为单打三号,自己的任务就是当好一名“扫雷工兵”,为队友夺冠扫清障碍。而对于把握性更大的双打,王皓有理由给予更多的期待。可一场仅仅30分钟的比赛改变了这一切。奥运会男双第一轮孔令辉/王皓VS老瓦/佩尔森,当1比4的比分定格,王皓和孔令辉对望着,几乎不相信比赛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知道第一场非常不好打,赛前对老瓦/佩尔森这对也特别重视。去年韩国公开赛时,我们两对交过手,本来该输的球最后4:3赢了。可真正到了比赛,觉得对他们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他们对中国人的技战术打得非常坚决,跟他们打特别难受。一上去没想到他们就拼得很凶,我们没能及时摆脱那种被动局面,还老想着把比分拉开。其实,赢的一局比分很悬殊,可输的几局都只差2分。

也许“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双打的失利让王皓更加全神贯注于单打,他离奥运冠军似乎也越来越近。半决赛对阵王励勤,原本的下风球,王皓打得却格外主动。

奥运会前的热身赛,我1比3落后,最后4比3赢了王励勤,心态上感觉好一点了,不是特虚。他只报了单打一项,肯定飙着劲要拿冠军,我想他跟我打半决赛时的心态就像我决赛对柳承敏一样。

六胜柳承敏的战绩足以让王皓对决赛充满自信,决赛前夜,他睡得很踏实。第二天,站在决赛场上,他感觉自己肯定能赢,或许是太自信,又太想拿这个冠军,心态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决赛场上的王皓始终给人感觉不够兴奋。

我也很想让自己兴奋起来,我知道蔡指导在场外不停地喊,让我叫起来,跳起来,可自己蹦了两下,不由自主就停下来了。即使1比3落后,第5局6:9落后时,我仍然觉得自己能赢。

第5局,王皓被逼上绝境后的出手坚决果敢让很多人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当第6局王皓2:1领先时,很多人以为这会成为一个转机,可2:2平后的两个球彻底粉碎了那瞬间的希望。

咬回来一局后,第6局又2:1领先,我当时就想如果能这样咬住,到最后着急的可能是柳承敏。可2:2平后,他发球,没想到我连续搓了两个半高,他又连续抢攻,比分忽然就变成了2:4,没想到让他把比分一下子拉开了。

决赛后,王皓说,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王励勤会跟他打成那个样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失败,王皓脑子里一片空白。他甚至不记得自己怎样退场,怎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那时候什么也想不进去,领奖的时候我连长裤都没带,还问人家“不穿裤子能行吗?”老外都懵了。最后借了蔡指导的运动长裤,上的领奖台。

决赛当天,王皓家几十平米的房间里挤满了人,有领导、各媒体记者。为了更清楚地看比赛,长春市政府还特意送来一台大彩电。决赛后,王皓连着给家里打了六个电话,他不说话只是一直不停地抽泣,妈妈想安慰儿子,就给他讲家里边的情况。王皓听完后,问妈妈:那我输球以后,彩电拿走没?这么孩子气的话让妈妈哭笑不得。当爸爸妈妈告诉他要去机场接他,王皓死活不让,他让爸妈到北京后住在宾馆里,下飞机后他去找他们。这时的王皓像是个做错了事情的小孩子,害怕面对自己的父母。

当时主要怕自己情绪受影响而控制不住,可他们真去了,我也非常高兴。看到那么多人去接自己,真的挺激动的。回国前自己也想可能会有很多球迷对自己很失望,那几天在外面想换换心情,碰到了很多球迷,他们都主动过来跟我打招呼,安慰我,说一些鼓励我的话,告诉我2008年还有机会,这些都让我挺感动的。

雅典奥运会是王皓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次大考,同时,他也迎来了人生中最迅速的一次成长。一枚奥运银牌对于年轻的王皓,已经是一种突破,一次的失去和获得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坚持下去。从雅典回来后,王皓看了他对柳承敏那场球的录像,偶尔会自言自语,这个球如果这么处理就好了,那个球那么打可能就赢了。

可输了就是输了,必须要承认。教练也跟我说,有些人会因为一次比赛的失利而从此一蹶不振,但有些人会因此更激发斗志和潜能,反弹的空间更大。我当然会选择做后一种人。

被王皓当成偶像刘国梁,这样评价王皓:“小孩非常本分,但在综合气质、求战欲与获胜欲上,他甚至不如小将陈?,总之劲头不够。他需要很快从阴影中走出来,超越自我。”10月底萧山世界杯上,王皓半决赛负于马林。

当时感觉自己已经缓过来了,可实际情况比想像的还是差了点。前面比赛打得还可以,等到了半决赛,不知道怎么回事,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我赢了,打进决赛碰格林卡,再输了怎么办?可能就那么一刹那,心态上就出了问题。下来我也把这些想法跟刘指导讲了,他说只要你打进决赛,总有机会拿冠军,有本事你就次次进决赛。我想如果每次我都能打进决赛,总不至于一次冠军也拿不到吧,那点儿也太背了(笑)。所以,重要的是,每次比赛都能进决赛

可谈到“复仇”,王皓却看得很淡,“我的对手不止柳承敏一个,要想在2005年世乒赛上夺得单打冠军,有实力拿冠军的那几个人都是我的对手,还是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去打比赛。”在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中,王皓已经成了响当当的NO.1,可对于“领军人物”的说法,他认为还是要用成绩来说话。

领军人物既不是靠媒体炒出来,也不应该是自己说出来,而要用成绩说话,最重要的是得到队里人的认可。领军人物不仅要球技一流,还要在全队起到核心作用。就像2000年孔令辉在悉尼夺冠后,大家都认可他是领军人物。我想这应该是我今后几年的一个奋斗目标。

陈玘:恍惚之间已是奥运冠军-

“还想进国家队吗?再拼一拼,要进就直接进一队。”2002年,在联赛赛场上,刘国梁对已经两次被国家队退回的陈玘这样说。受到鼓舞的陈玘豁出去了,凭借在超联中的出色表现,11月份他被直接调入国家一队。

“有灵气、讲义气、人不错,练好了将来能往上冲,但前提是必须把过去身上的惰性改掉。”这时刘国梁刚当上助理教练,主管陈玘。

“他打球时的场上作风、拼劲杀气,包括心理素质都不错。关键时刻能豁得出去,有激情、有朝气,这也符合我们的队风和我的执教思路,我比较看好他这点。”说这话时,刘国梁已经成了男队主教练。

或许是陈玘身上的灵气和激情,让刘国梁仿佛见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他对陈玘格外器重。而陈玘也没有辜负期望,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奥运冠军,这种火箭般上升速度折射出他身上的某种特质,而这正是刘国梁所看重的。

刘国梁在谈到2004年年底的欧洲之行的时候说:“这次出去访欧,如果你问欧洲人,他们肯定说陈玘是这几个人中威胁最大,水平最高的一个,甚至与其他几个人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可事实上,他们几个的真正水平是一样的。陈玘发球好,特点突出,有得分手段,他的这种得分手段能冲击世界上任何一位高手,但他同样有明显的漏洞。经历了雅典奥运会的考验,陈玘外战的综合能力无疑上了个台阶,国外选手会觉得他的冲击力更强了。

“如果说,陈玘强,未必是他技术含量有多高,而是强在心态和气质上。在那种生死关头,能超水平发挥,才是一名真正的优秀运动员应该表现出来的素质。如果不具备,在世界大赛中就很难担当起重任。可陈玘做到了,奥运会谁敢说不在乎,可他仍然能豁得出去。”

邱贻可说:“陈玘打奥运冠军对我们几个年轻人启发也很大,我觉得他应该拿这个冠军。原来刚上一队的时候,刘国正、陈玘和我都是刘指导主管。2003年巴黎世乒赛以后,我能感觉到训练中陈玘那种向上的欲望特别强,也很用功,每天都加班加点,下来还经常想球、琢磨球,这一年他进步真的很快。”陈玘夺冠对其他几个“小龙”的确有很大的触动,正如2003年邱贻可在巴黎世乒赛上对波尔一站成名,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波尔似乎成了中国年轻选手的“试金石”。

单明杰跟陈玘同为江苏队的,又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最佩服陈玘在球场上的那种霸气。“他在比赛场上能够给对手一种威慑力。有些人赢你一次,下次碰他,你还是觉得会输,陈玘身上就有这种威慑力。”

陈玘从来都觉得自己行,即使比赛打输了,他也从不怨天尤人,也不会退缩。他自信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就是世界冠军的料子,这种想法是发自内心的,即使在没打出来之前,他也这么觉得,可当时其他人有谁会觉得他行呢?

但陈玘也有过短暂的不自信,那是2003年朝鲜公开赛(一个级别比较低的国际比赛),他打得一塌糊涂,回北京后,他问马林:“你说后面我还能有机会吗?”“应该有吧,不知道。”当时老大哥的答案显然无法抚慰陈玘。可这次访欧中,当张超输球后郁闷地砸床时,同住一个房间的陈玘却以一个“过来人”的口吻跟他讲自己输完朝鲜公开赛以后的那种感受。“没事,你还是出来打得太少了,关键要好好总结,打好后面的比赛。”张超听得很信服,因为发生在陈玘身上的奇迹,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

刘国梁对陈玘的气质尤为喜欢,他说:“陈玘是个人来疯,人越多,场面越大,他的表现欲就越强,你要是再一夸他,他就更来劲。你夸多了,他也会找不着自己,但从目前看,这点上他做得还不错。陈玘身上还有一点很可贵,就是他会主动跟你交流。德国站比赛,他早早就输掉了,可跟没事人一样在你旁边溜达,你说他,他听着也很高兴,还会主动和你说他的想法,他有不对的地方,你怎么骂他都行。可其他几个队员输了球,都躲着你走。”

陈玘说自己走到哪里都是挨骂最多的一个,所以习惯了。奥运会前的封闭训练,盯他的教练最多,他挨的骂也最多。“教练骂你说明重视你,如果没人管你,那就说明你完了。”这样的心态能不好吗?王皓输给柳承敏后,承认自己赛前与教练主动沟通得不够,没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刘国梁还讲了陈玘在2004年11月的德国公开赛的一件事,“因为很多场次都是同时开始,我不可能每场都盯着。陈玘对波兰老将布拉什奇克这场球,一上来他就2比0领先,打得比较顺手,估计是他觉得问题不大,应该在自己控制范围内,所以就松了一口气。但这时候,对方有了一些变化,加上布拉什奇克本来就具备一定的实力。陈玘没能及时调整过来,在临场经验上,他还是显得不够。

“比赛中,有一局陈玘局面非常困难,他拼命在场上喊啊,叫啊,结果艰难拿下了那局。这时,对方忽然向裁判提出,陈玘叫喊的声音太大。但在其它场次做场外指导的刘国梁说,他并没有感觉陈玘的声音有多大,应该说还没奥运会时叫得凶。可裁判给了陈玘一个警告。

“后来,陈玘不喊了,可这一不喊,还真发挥不出来,打得皱巴巴的。他下来也说,不知道为什么裁判不让他喊。我说,如果你临场经验再好一些,可以问裁判,或者用其它方式解决。从这点上看,陈玘的摆脱能力还是差了一些。当然,这与前一阵他一直打联赛,没有系统训练有关。”

奥运会回来以后,陈玘一直穿梭于各种庆功、活动和比赛之间,人没得到彻底的放松。访欧前,他觉得自己状态不错,可真正到了比赛场上,却有种打不进去的感觉,“尤其每局打到后面,比如僵持住,1:1,2:2的时候。还是精力不够,盯不住。”“我当时还2:0领先呢,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打的,那哥们最后打疯了”,输给布拉什奇克,陈玘自己都觉得稀里糊涂。

陈玘说这一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太累了”,因为全是比赛,如此高密度的比赛确实给了陈玘机会,但人只有自己成就自己。2004年,陈玘算得上是个大赢家,一年前,他还只是中国乒乓球队中最普通的一名球手,而一年后,他已经实现了当运动员的最高理想: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为此,本刊把风云2004中的“年度突破”颁给了陈玘。

四年前,陈玘还在女队给参加奥运会的人当陪练,在电视里看孔令辉悉尼夺冠,他绝对没想过2004年自己也可以站在奥运赛场上,更不用说拿冠军了。何况,几天后他因违反队规第二次被罚回省。与同龄人比起来,陈玘打球一路上经历了太多挫折,这也让他变得知足:能拿奥运冠军,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但他不会满足,他还想在2005年上海世乒赛的单打上有些突破。“继续好好练呗”,陈玘说。

这次年底访欧,我们是故意让同批的几个队员去竞争,平时有主力队员参加比赛,他们输球了也看不出来。通过访欧,可以看出他们心气在不断往上走。但与国家队几位主力相比,还有一段差距。他们的共同问题是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袱,心里甚至存在幻想,如果这次能打好,最好能够拿冠军,就能参加明年的世乒赛。我知道,这是他们的最大目标,但不应该把这种想法带到比赛中。尽管都想取得好成绩,但为了这个好成绩而付出的努力和必胜的信心不够,没有发自内心的那种自信,在场上摆脱困难的能力不够,战斗力下降,这些都是他们表现出来的通病。现在他们要解决的是思想方法和心态问题。要学会分析问题,技术上可以练,但心态是最重要的。

邱贻可:酒醉正在醒来

2003年巴黎世乒赛前,很多人都没想到邱贻可会入选,包括他自己。对波尔一役,让邱贻可充分享受到了踩着巨星肩膀成名的感觉。

名是出了,可接踵而来的却是烦恼。“世乒赛回来以后,外界媒体给我的赞誉太多了,我本身也不希望这样。自己是信心越来越强,可到后来就有点盲目自信。把自己的位置摆高了,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好。”世乒赛后很长一段时间,邱贻可在训练中投入的精力明显不如以往,那种“飘飘然”的感觉影响着他的进步。2003年12月份的广州总决赛上,他因为深夜醉酒,为年轻付出了代价。“那事出了以后,自己感觉有点懵,因为从小到大我都特调皮,什么也不怕,属于做事情不考虑后果那种。”害怕、惶恐、后悔、焦虑,都是邱贻可在等待“宣判”日子里有过的最真实的感受。“我知道队里一定会处理我,可又不知道会怎么处理,也想过自己会不会被调整了。”可那时候,邱贻可脑海中唯一的念头还是:我想在国家队打球。

总决赛后,邱贻可直接从广州飞回四川,以往他每次回去,俱乐部都会有人来接他。可这一次,他是一个人拎着箱子回去的。“我知道俱乐部肯定对我特失望,当时感觉自己真的做错了,对不起很多关心我的人。”回到家,妈妈气得也不跟他说话。“家里所有的人都说我,开始几天我妈根本不理我,后来就骂我,说一些很重的话,可我知道她很爱我的。”妈妈说,那天她好像有心灵感应似的,急急忙忙往家赶,总觉得有事情发生,就守在电话旁。家里人都知道她脾气急,没敢告诉她,而邱贻可的爸爸当时正好在外地出差。第二天,儿子的事情就见报了,有的写得还很夸张,她感觉整个人都要崩溃了,想立刻到广州把儿子揪回来问个清楚。“我们当然希望他能打好球有出息,可如果像报纸上说的那样,他就太坏了。”爱之深而责之切,做父母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开始自己觉得都没法活了,俱乐部这么对我,家里也这么对我。每天晚上我都做恶梦,睡得特不踏实,想想自己真的愧对太多人。”后来,俱乐部领导和教练开始找邱贻可谈话,帮他分析认识自己的错误。“那时候,脑子里特别乱,每天除了写检查,吃饭,睡觉,就是再写检查,很多事情现在都想不起来了。”对于邱贻可,那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他为自己不成熟的性格付出了代价,或许他自己也不太愿意再去回忆那段经历。但邱贻可保证:今后滴酒不沾。

一次刚进训练馆,主管教练肖战看他眼睛红红的,抓住他就问:“你是不是又去喝酒了?”“肖指导,自从上次那事以后,我可是滴酒不沾,不信你闻一闻?”邱贻可张大了嘴巴,凑到肖指导面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邱贻可这种“天不怕、地不怕,做事不计后果”的性格,却可以让他在比赛中不惧压力,有一股能豁出去的狠劲。“我打比赛一般不会特别失常,不太害怕压力。”当初教练也是看中他这点,在几个年轻队员中,他最早拥有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可我跟其他几个人相比,技术没有他们好,比如郝帅,陈玘各有各的特点,而且他们进步都非常快。2003年世乒赛我感觉自己给年轻人带了个好头,我能赢波尔,他们向上的欲望也更强了。就像这次陈玘打了奥运冠军,对我们大家启发同样很大。”在性格方面,邱贻可与陈玘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有种灵气和那股豁得出去的劲儿。邱贻可认为,陈玘这一年进步神速是因为他对球的钻研和琢磨,在这点上,自己做得远远不够,“我的聪明没用到乒乓球上,主要还是太贪玩了。现在感觉比原来好多了,以前肖指导让补课,我特不情愿,可那会儿灵气好点,现在灵气也差了。”

邱贻可小时候在四川打球时,教练说他练8个小时的球也就有2个小时是认真在练。妈妈问他为什么?邱贻可振振有词的说:“如果他们练8个小时才能拿冠军,我练2个小时就拿,那干吗还要练那么长时间?”入选国家队后,邱贻可知道了,成功是一定建立在刻苦训练的基础上。他训练很认真,可就是坚持的时间不长,容易走神。“还是太贪玩了,我会在训练中努力克服这点。现在年轻选手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都处在往主力冲这个阶段,如果训练中不比别人多付出,技术上不加强,难度非常大。”有时候累了,练不动了,邱贻可就这样提醒自己。

这次访欧是邱贻可自“醉酒事件”被禁赛以后第一次出去打比赛。在队里打对抗赛,他连对抗的对手都排不上号。之所以让他打,教练是看重他的那股子狠劲,在比赛中时常能出一些灵感球。德国站,他半决赛输给波尔,奥地利站第一场就败了下来。“他第一站打得还不错,第二站,一个是心态没摆正,没引起足够重视,前松后紧,起伏比较大。从技术上讲,邱贻可没有特别的得分手段和实力,一打起来,如果对方实力比较强,就会比较被动。打到后面,我也发现他发抢等环节打得比较乱。”带队的刘国梁这样说。

“这次访欧前,不用教练说,我们几个心里都清楚,打好了意味着明年世乒赛就有戏。我第一站发挥还可以,心态比较好,大家都知道比赛很重要,可能我的想法没有他们多,能全力以赴去拼,打出了一些技术。对波尔,我知道自己下风,第一局赢了,非常自信,我觉得他可能心里还是有点阴影。第二局,几个关键球自己没处理好,9平后,我发球,他摆我一个,我挑出去了。打到13:13平后,一个机会没把握好。第5局,7:1领先,可打到后面,自己还是有点紧。”邱贻可打进男单四强时,给爸爸发去了短信:爸,我单打进前四了,跟波尔争决赛权。去德国前,邱贻可给家里打了电话,告诉爸妈等待他的好消息。他很想通过这次访欧来证明自己。

奥地利站的首轮出局,邱贻可说完全怪自己,“大分2比1领先,第4局又7:4领先,当时觉得自己肯定能拿下来,就开始看旁边张超他们那场球。”贪玩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知道比赛很关键,可人就是紧不起来。7:4领先后,我拉他正手,他放了一个高球,当时自己处理得太随意了。那个球打完,我就知道坏了。第5局7:3领先,又有点走神,第6局打到5:5平,当时已经有点乱了,虽然11:10领先,但结果还是11:13输了,都是自己‘烧’的。”以往遇事总爱找客观的邱贻可说这次输球完全怪自己。按理说,这样的教训也不算少了,可他总是不太长记性,“我早就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有时处理球就是太随意,注意力不够集中。”

让邱贻可给自己两站访欧比赛打分,“第一站可以打80分,第二站也就20分。”“加起刚好100分啊?”邱贻可笑了,他更希望自己今后能尽百分百的全力打好每一场比赛。在最新一期世界排名中,邱贻可排在了第35位,“原来还排19呢,这下都掉飞了。”但邱贻可的目标依然坚定如初,那就是世界冠军。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眼睛里又泛起了那股久违的争胜的光芒。

郝帅:小小的“野心”在萌动

2003年访欧前,采访郝帅,他说自己的目标是如果能参加年底的访欧,就争取打进总决赛。12月份,在广州总决赛上,郝帅一路连胜庄智渊、柳承敏闯进了决赛,这是他第一次打进顶级比赛的决赛,对他的意义不言而喻。可最终郝帅还是输在了关键局、关键球的处理上,以3比4负于王皓的结果,让他难过了好一阵。“打第二跟第一的差距可大了,也许就这一次冠军就能把你那口气提上来”,冠军得主王皓这样说。

“当时觉得自己肯定能拿下那场比赛,可到关键时刻手却变软了”。

“手软的那几个球,我就那么一溜神,王皓就赢了。”

问他“是不是想‘甲壳虫’了?”郝帅那张长不大的娃娃脸上,两只眼睛笑得眯成了缝。

关键时刻好犯嘀咕,这个问题已经困扰郝帅很长一段时间了,“这些可能不是在训练中能够完全解决的,而要通过比赛不断改进。”

过去的2004年,郝帅自己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平淡。

“其实在一年开始的时候,也想过这一年应该是什么样子,可现实总跟想像不一样。这一年一眨眼就过完了,感觉真的就是平淡。”这一年郝帅一共打了三站公开赛,两站输给香港运动员,一站负于了自己的队友。在联赛中,他所在的陕西银河国梁俱乐部发挥不错,最终位列三甲。

在年底德国、奥地利两站访欧中,郝帅由来已久的“心理问题”又暴露出来。“郝帅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心理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技术水平的发挥。”刘国梁说。德国公开赛上,郝帅输给香港的张钰,而此前中国公开赛长春站他输给了高礼泽。“因为香港队的队员都是从内地出去的,球路非常清楚,加之他们心态上调整得比较好,而他自己没有摆正心态。”刘国梁这样分析郝帅两次输给香港选手的原因。郝帅占一个左手优势,技术上又很有特点。跟外国选手打时,他们可能会不适应,而他通常能发挥得比较好,但与香港选手交锋,在对手适应自己后,郝帅的变化明显不够。“面对国外选手,我倒不会手紧或发怵,所以这次访欧没打好,不能归结为出去打比赛打得少,问题还是出在自己的心理上。”追问他的这个“心理问题”到底是什么?郝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就是自己在场上想法多了点。”显然,郝帅已经意识到这点,这一年里他也一直很努力地

为什么王皓会输给柳承敏?

在重大乒乓球比赛时,下风球赢上风球正常,和当时心态,紧张程度,临场发挥,实奋程度多因素决定,,对方打疯了,看当时场上,王浩眼神都范然了,必输,柳承敏超常发挥,在十一次交手,王浩就输了一次,认命吧,命运捉弄人,三次决赛,全输,人不相信命不行。

2004年雅典奥运会,王皓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决赛,决赛的对手是韩国选手柳承敏。在过去的比赛中,王皓对柳承敏保持全胜,占有心里优势。但在这次奥运会决赛,柳承敏采用搏杀战术,打得王皓只有招架之空,没有还手之力,最后柳承敏以四比二大比分战胜王皓夺冠。王皓在这场决赛中心态不稳,发挥失常,抗压排压能力差,出手不果断,过于求稳,面对柳承敏的搏杀战术,没有办法应付,倒致失利,中国丢掉了含金是最重的男单金牌。

那场比赛是王皓“想赢怕输”的心态出现了问题,而导致了在关键时刻输给了从未败给的柳承敏,痛失雅典奥运会金牌,是王皓一生中最难忘的伤痛。

千年老二 王皓 奥运三连亚是耻辱也是荣誉,美艳娇妻让人心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