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美国的农业是怎么经营的?(法国农场三姐妹)

  • 飞翔的高原之鹰飞翔的高原之鹰
  • 影视
  • 2023-01-09 23:41:02
  • -
  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使美国农业在世界上依然具有最强大的竞争力。生产量名列世界前列的主要产品有大豆、谷物、家禽、猪牛肉、奶类等。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目前全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193.4公顷193.4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左右。小型农场的数量超过90%,占整个农业资产的70%。目前“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多个,虽然数量不大,但其面积和销售额在美国农场中所占的比例却较大。1914年,美国农业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农业产销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订单农业”以及农产品的出口低税制让农民获益不少。美国的农业体系被称作“农工综合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劳动力的17%,大大高于农业本身所能吸收的劳动力。 联邦政府对农业保险,特别是种养业保险都比较重视,对农业保险实行低收费、高补贴优惠。每个农场每年最多可获取6.5万美元的政府反周期补贴。 美国农业的主要特点
(一)标准化生产方式不仅是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同时也是坚实的技术壁垒.为了确保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包括农业部(食品安全及检验服务局,谷物检验、包装、储存管理局,动植物检验服务局)、食品药物管理局、环保署,卫生部等在内的诸多行政管理机构,各州县市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上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行政管理机制,各类农产品生产都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标准化生产方式已完全普及。美国政府非常注重通过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在标准化生产方面逐步完善了相应的法规。如《联邦鸡蛋生产检验法》、《联邦肉类检验法》、《联邦家禽生产检验法》,《联邦公共健康服务法》、《饲料法》、《肥料法》、《鱼类检验法》等,其中把食品安全管理放到了突出的位置,确保了食品安全和市场秩序,同时也为国外农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建立了坚实的技术壁垒。美国联邦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机构依法对食品安全行使监督职能,各项职责非常明确,监督分工十分具体。如食品安全检验服务局,对其生产的鱼类、谷类以及动植类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环保署在生产环节中是否对空气、水源土壤等生态环境构成污染,都要进行严格监督。对没有达到标准或违规的生产者进行严厉的处罚;没有达到标准要求而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公司,一经查实,立即依法予以重罚,一直罚到倾家荡产为止。同时,在监督中强调科学性、公开性和透明度,建立有序的预防机制。
(二)农业合作社为农业高度集约化经营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农业的最大特点是高度集约化经营,而农业合作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合作社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衔接,同时,还避免了同一产品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价格竞争,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是个体农场主(农户)为了增强经营活动能力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的,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位一体互助合作经营性质的组织,拥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职能,其组织成员由合作社董事会,理事会选聘使用。农业合作社不像私营公司以营利为目的,也不像政府部门可以提供无偿服务,而是在商品交换原则的基础上,以社员获益为基本宗旨。
作为农民的组织代表,农业合作社的主要作用是:
(1)负责同政府、议会、工商界以及外国机构的对话、谈判、维护农民的共同利益;
(2)承担宣传和推销农副产品的任务;
(3)负责组织农业信息传播以及与社会其他行为建立联系;
(4)对国家农产品检疫,食品立法等提出建议。
(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独具特色
农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是美国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早在20世纪30年代即建立起了集教育、科研、推广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三结合体系。包含三个层次:在联邦一级农业部设有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个局。农业部还下设一个农业科技研究中心,该中心在各州设有120多个专业研究所,主要分布在各州大学内。大学内设有农业实验站和农业推广站,往往集教学、科研、推广三个职能为一体。在县一级设有州立大学派出机构推广站。
这种三结合的体系密切合作,使美国农业科技推广呈现这样几个基本特征
(1)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州立大学每年都要向农业部门培养和输送一大批高级农业人才,这些人员充实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的还直接当了农场主。
(2)确保农业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向农业生产领域输送。大学纳教授既从事教学也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在大学的实验室,应用研究由大学研究所和实验站共同完成。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推广人员将农民的实际需要迅速反馈,使得农业科研成果有针对性并且源源不断地进入农业生产领域。
(3)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运用速度加快。美国现有约3000多个科技推广机构,他们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在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推广给农民的同时,也将农民的要求带回大学和科研部门,从而缩短了科研成果开发和推广周期,加速了科研成果向生产成果的转化。

美国农业生产特点具体如下:

1、农业法规和配套体系完善: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农业部在1862年成立的时候就明确定位“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美国农业全面支持政策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经过几十年的强化和发展,目前形成了庞大的农业政策体系,内容涵盖资源保护、农业科技发展、农业价格和收入支持、农业信贷、农业税收、农产品对外贸易等方方面面,但农业补贴始终是农业政策核心,在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高美国农业竞争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以小型家庭农场为基础: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美国农场以家庭农场为主,公司型的农场越来越少。

3、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美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通过科学分化,使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

4、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领先世界各国最早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60年代后期,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更加提高,达到了从土地耕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等全过程机械化。

5、农业产销一体化:美国把在工业部门中先发展而后成熟的管理办法、经验引入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产业化经营。如在食品的产销系统,就包括农业投入物的供应,农产品的收购和加工、批发、零售以及餐馆等,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体系。

6、科技在农业生产应用广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美国高生产率的坚实后盾。美国的经济实力使它始终保持农业技术的领先地位。

7、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约农业资源,保持农业在国际上的可持续竞争力,美国高度重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8、发展服务型的农业合作社:农场主合作社在美国的一体化农业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家庭经营占绝对优势的美国,为了解决单个农场难以办到的问题,需要非盈利的合作社提供各种服务,降低生产成本。

扩展资料:

美国现代农业生产与过去大不相同,不再需要投入大量体力,而是追求农业生产的规模优势。国人口调查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2月,美国人口接近3.25亿人。其中,农村人口不到2%,约在600万左右,农业从业人口只有1%。但仅靠这1%的农民不仅养活了美国3亿多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美国大都市化迅猛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乡村传统的资源型经济(特别是伐木和采矿等掠夺型经济)日益萎缩,新兴产业步履维艰,乡村社会失业率与日俱增。

在此背景下,20世纪80、90年代,美国政府把“振兴乡村经济”纳入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并就农业地区的发展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措施。从县、州一直到联邦的各级政府,对乡村发展都出台了一系列合理的规划和扶持政策,为乡村地区发展和乡村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契机。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美国农场高效,农业保险与科技功劳大

人民网-美国农业产销“一条龙”

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除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以农立国”的传统和完备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促进美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美国农业的特点

  (一)世界领先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率

  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使美国农业在世界上依然具有最强大的竞争力。生产量名列世界前列的主要产品有大豆、谷物、家禽、猪牛肉、奶类等。2007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770亿美元,出口收入占所有农产品现金收入的四分之一。

  (二)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

年制定的“宅地法”,奠定了美国家庭农场的基础。目前全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193.4公顷193.4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左右。小型农场的数量超过90%,占整个农业资产的70%。目前“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多个,虽然数量不大,但其面积和销售额在美国农场中所占的比例却较大。

  (三)农业生产高度区域化和一体化

  1914年,美国农业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农业产销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美国的农业体系被称作“农工综合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劳动力的17%,大大高于农业本身所能吸收的劳动力。

  美国农业协会是一个农民自发组织,成立于1919年,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现有600万名会员,主要是农民(全国有80%的个体农民参加协会)和与农业有关或对农业感兴趣的小型生产商或个人。农协的主要职责是:通过遍及全国各州的协会收集会员意见、建议,每年1月份召开年会,制定相应的、代表多数农户意愿的政策,如农业税收、环境保护、政府投入等,代表农户到国会游说,力争使农户的建议变为联邦政府的政策支持。协会是非政府组成部门,无政府经费资助,日常开销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维持。

  二、美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农业保护制度作为一个政策体系,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目前美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入支持制度

  直接补贴。是根据历史上的单产和种植面积对生产者提供的收入支持,覆盖的农产品包括小麦、饲料粮食、大米、陆地棉、油籽和花生,享受直接补贴的农民有权自主决定种植何种作物,补贴与农民的种植计划无关,每个农场每年最多可获取4万美元的直接补贴。

  反周期补贴。是指有效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对生产者提供的收入支持。覆盖的农产品与直接补贴相同。目标价格由国家法规确定,有效价格是指生产者所得到的直接补贴加上市场价格或者交易贷款计划所获得的较高一项收入之和。每个农场每年最多可获取6.5万美元的反周期补贴。

  国家奶制品市场损失补贴。用于给奶制品生产者提供的收入安全网。如果某个等级奶的月度价格低于确定价格,可按月获得直接补贴。每个牛奶场每年最多可有240万磅奶(相当于135头奶牛的产奶量)享受这种补贴。

  特别灾难援助。用于发生恶劣天气、延期灾害或不利经济形势之时,向生产者提供部分经济补偿。该计划启动年份占过去20年中的10年。

  交易援助贷款和贷款缺额补贴。覆盖范围较广。允许生产者在市场价格低于贷款本息之时,以市场价格偿还,从而为生产者带来一种被称为“交易贷款收益”的好处。如果不想加入交易援助贷款计划,生产者可获取另一种直接补贴即贷款缺额补贴。

  作物与收入保险。政府对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提供大规模的保费补贴,从而使生产者能以较低的费率普遍参加农业保险。当生产者的单产或者收入低于平均水平之时,为其提供损失补贴。

  (二)价格支持制度

  美国目前实施的价格支持制度仅适用于糖、烟草、奶及奶制品等少数农产品,主要包括以下4种:

  农产品贷款计划。生产者以尚未收获的农产品作抵押,从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取得一笔维持农业正常生产的贷款。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农场主可按市价出售农产品,用现款还本付息,如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农场主可把农产品交给农产品信贷公司。

  政府采购。用于严格控制市场上的牛奶供应量,确保用于生产黄油、干酪、或者脱脂奶粉的原奶价格与所确定瓶装奶政府支持价格相一致,以支撑奶制品的市场价格。

  关税和税率配额。通过限制低价产品进口为农产品提供价格支持。美国农产品进口关税率平均仅为12%,在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中是最低的。但美国对奶制品、甜味剂和烟草的进口关税则较高。税率配额则主要适用于花生、烟草、牛肉、奶制品、糖、棉花及其他部分商品。

  出口补贴。指美国政府为鼓励农产品出口,制订的一系列旨在扩大出口的制度措施,如通过给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降低美国出口农产品的价格,扩大出口需求计划。为出口商提供信贷担保,以扩大美国农产品的出口规模。

  (三)信贷支持制度

  美国的农业信贷体系分为国家信贷系统和商业信贷系统。国家信贷系统隶属于联邦政府,包括国家农业信贷总局和农业信贷机构两个体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投融资功能,主要为农场主提供长期、中期和短期贷款和生产贷款。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信贷公司主要提供农场主以滞销农产品为抵押的短期贷款,进行农产品价格支持,以稳定农业生产者收入,利用这种金融手段对农产品销售和生产实行政府干预和调节,为农场主提供筹措和运用资金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和手段。

  (四)其他支持制度

  如“交易订单”和“环境计划”。前者适用于奶制品及特定的水果蔬菜,以创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后者是鼓励生产者遵守相关的资源保护要求,以获得各项政策补贴。又如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

  三、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

  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在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大约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也很低。二是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美国的农产品约有1/5供出口。三是大量谷物用于制造乙醇将增加世界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压力。四是农业生产在品种方面缺乏多样性,加大了生物病害风险。五是农业用地和农民还在减少。由于受农业效益影响以及税收等原因,目前美国的农业用地也在减少,一些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民老龄化趋势严重。

  作为世界最发达的美国农业,其自然条件等客观优势我们自是无法相比,但其发展思路和理念以及对于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建立健全保障农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得到加强,但与美国等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水平还很低,支持保护机制还很不完善。首先,农业国内支持总量偏低。其次,支持结构也不尽合理。三是补贴名目多,成本高。四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奋斗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建立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实行并加大对农民的各种直接补贴,完善农资综合直补制度。积极研究改进补贴办法,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应尽量简洁高效。要改变单纯依赖政府直接救济的做法,积极试点农业保险与灾害救助结合的自然灾害补助。

  (二)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支持保护的核心是投入支持。在美国,基本看不到城乡差别,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城乡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等同性。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政府每年都出资兴建维护大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防洪、环境部分的投资一般由联邦政府负担,不要求偿还。灌溉部分投资只要求收回本金,发电和城市供水部分投资则要收回本金和利息。

  我国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应主要用于农村,并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借鉴美国的经验,在资金投入上要根据项目不同的性质,采用政府直接补助和信贷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同时加大投资整合力度。下大力气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中型渠系配套等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加快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让农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解决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农业发展。大力推动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

  美国政府对农业保险,特别是种养业保险都比较重视,对农业保险实行低收费、高补贴优惠。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风险非常必要。

  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减少农民突遇自然灾害的损失。为此,建议国家应首先制定灾害救济制度。对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政府应给予农民往年平均收成一定比例(如60%)的补贴,以便维持农民的正常生活及来年对生产的再投入。其次,可以推行多种灾害保险制度。政府可以实行多种形式的补贴,使农业保险成为有别于一般商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最大程度地降低农民投资风险。

  (四)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可持续农业

  美国农业部通过实施土地休耕、水土保持、湿地保护、草地保育、野生生物栖息地保护、环境质量激励等方面的生态保护补贴计划,以现金补贴和技术援助的方式,把这些资金分发到农民手中或用于农民自愿参加的各种生态保护补贴项目,使农民直接受益。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上走过不少弯路,以牺牲环境的代价获取经济利益,已经有了沉痛的教训,特别是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建议借鉴美国经验,在继续抓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在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的同时,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生态保护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五)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美国政府一直把农业的教育、研究和技术推广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形成了极有特色的“三位一体”的体系。即:(1)由州农学院(即19世纪建立的所谓“赠地学院”)同时承担教育、研究和推广三项任务,(2)每年的研究推广计划由基层向上申请,推广站提供的服务应尽量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3)推广经费由联邦、州和县共同负担。美国农业科学研究经费主要来自公共和私人(公司)两大系统,二者互相补充。前者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后者侧重于新产品开发和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9%,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80%的水平,农村劳动力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43%。为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步伐,改革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创新,使农教科紧密结合。加大对农业基础科研的投资,有重点地完善一批农业基础科研设施建设,保证农业有充足的技术储备。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现代农民的素质。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加快培育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生产技能、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进一步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环境,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协作为农业的最广泛组织,除为农民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外,代表农民成为政府农业政策制订的重要力量之一,对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要探索适合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特点的农民合作组织形式,提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在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也要特别重视发展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要大力支持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专业市场及冷链物流配送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体系。

  (七)加快农业立法进程,保障农业发展

  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美国国会通过了大量有关农业的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对农业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国家支农政策体系轮廓初步形成。我们认为,把农业国内支持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是保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连续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政策目标、预算额度、操作程序、部门分工、法律责任等,并尽量公开化,接受社会监督,有利于提高政府支农投资的效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同时,要从我国农业小规模经营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充分利用各种组织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建立可操作性的农业支持体系。 特点:美国农业是一个买方市场,其结构调整是有规律的、有限的调整,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的调整,是稳中有调。由于其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高,价格变化传递市场信息的有效性,使结构调整有的放矢。其结构调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意农区生态平衡问题,根据市场年度变化,通过休耕制、轮作制来以空间换时间;一方面规避市场风险,另一方面规避生态风险。

二、产业化问题

在美国,产业化经营是市场催生的结果。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诸环节有机结合,流程顺畅;不同产品有不同产业化经营形式。比如蔬菜农场一般都是一体化经营,而大型农场 (如肉鸡、肉牛生产)则以专业化经营为主。而一体化经营,在美国比重较少,约占整个农业生产量的10左右,而更多的是专业化经营,靠专业化分工来培育市场竞争力,避免平均使力,降低生产要素利用率。在美国,流通、销售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其销售在农业的产值构成中占42%,而加工占33%,农业生产占25%。没有成功有效的市场营销,再好的加工企业,也可能面临产品积压而倒闭。

三、规模经营问题

美国农业都是以家庭规模经营农场为主,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流转自由,为规模经营提供了充分保障。特别是在美国大陆,在大宗农产品生产上,如玉米、谷物等,其经营规模都是以上千英亩为单位进行的。但在夏威夷,这些蔬菜农场,其经营规模并不是很大,其农场经营仍然是有效益的、成功的。

四、优质与品牌问题

在美国,市场是检验优质、认可品牌的唯一尺度。有效需求是生产者、经营者要满足的唯一对象,优质与品牌是市场长期认可、消费者有效需求持续的过程积累。笔者在美国还没有见过什么评选的优质产品与著名品牌,也还未见过哪个生产者、经营者在自己产品包装上注明优质、名牌之类的称谓。优质、品牌只存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只体现在市场占有率的份额中。笔者所见,夏威夷的一些蔬菜农场大都没有什么特别知名的品牌和产品,但它也能行销市场,优质是相对的,品牌不是唯一的。

五、科技问题

在美国,农业科技应用于生产,无疑是先进的,但又不尽然。在夏威夷蔬菜农场,笔者接触了一些农场主,他们并不掌握多少农业新科技,但他们能成功,能获利,关键在两点,一是技术服务能到位。农场主不懂的,相应农业技术公司能及时提供支持。二是技术应用的适用性。

六、农产品安全问题

在美国,人们对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似乎没有国内想象的那么重。一方面是政府有严格的法律保障,企业有自律的质量意识,一般农产品安全有保障。在美国,不会有假冒伪劣的产品,禁止使用的农药就不会有市场,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并不突出;另一方面是生产成本与效益约束。笔者曾问过一些农场主,为什么不经营有机农场,他回答,经营有机农场减少产量,效益没有保障。可见,产量是效益的基础。在夏威夷的农场,由于气候资源优越,生产周期短,可相应降低生产成本,而经营有机农场仍有风险。我国在发展有机食品之类的生产中,一定要先找市场,再算成本,再决定是否生产,怎样生产。虽然我国农产品安全在当前市场上是一个关注的焦点问题,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势在必行。但必须明白,类似有机食品的生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多少要以产量换质量,否则我们推出的有机食品之类的产品安全性不能达到国际标准,就会失信于市场。
乳畜带
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和西部工业区 1、美国农业具有现代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特点。
2、五大湖附近是乳畜带。
3、是美国的三大工业区吗?如果是那就是: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和西部工业区。 农业生产技术高,机械化程度高
美国农业分布情况是:东北部—乳畜带;东部—棉花带;东南部—亚热带作物带;中北部—春小麦、玉米带;中部—冬小麦带;中南部—混和农业带;西北部—小麦和林牧业区;西部—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西南部—地中海农业区

乳畜带

最后这个问题不是很清楚。
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东南部和亚热带气候类似所以种植对应的农作物。   美国农业生产特点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美国是世界农业最发达国家,也是最大的商品谷物出口国。
  1、地理位置: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2.地形: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
  3.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美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4.美国河湖众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它纵贯美国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农业地区专门化和农业生产专门化。

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1.地理位置: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2.地形: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
3.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美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4.美国河湖众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它纵贯美国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农业地区专门化,农业生产专门化,农业机械化特点显著。美国农业十分依赖于国际市场,经常面临产品过剩的问题。 美国农业科研及美国农业科技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是美国农业科研体系的三个构成部分在农业科研工作中的分工、服务对象和经费主要来源不同,但三者之间能够实现相互配合、紧密合作,从而保证了农业科研体系的有效运转和效能的充分发挥.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率高、商品率高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