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是什么?(中国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 四叶草聊职场四叶草聊职场
  • 影视
  • 2023-01-10 17:55:00
  • -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如下:

1957年:一号卫星——首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

1957年10月4日,一号卫星从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并进入环绕地球的轨道,成为首个进入太空的人造物体。

1961年:东方一号——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类,当时他乘坐东方一号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

1963年:东方六号——女性首次进入太空

在萨莉·赖德、梅·杰米森和克里斯蒂娜·科克等女宇航员之前,还有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这位26岁的苏联女宇航员在1963年6月16日成为首位造访太空的女性,当时她搭乘东方六号载人飞船展开为期3天的任务。

1965年:水手四号——拍到另一颗行星的首张图片

1965年7月14日,水手四号探测器历史上首次拍到另一颗行星的图片。

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第一人

1969年7月20日,在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角升空4天后,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出了“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成为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类,这是阿波罗11号任务的一部分。

1970年:金星七号——飞行器首次登陆另一颗行星

苏联执行的历次金星任务凸显出金星的凶险。首次成功在另一颗行星上着陆的金星七号揭示了我们隔壁“邻居”的环境有多严酷。该飞行器没能在金星表面待上很久——尝试了不到一小时,但它发回了大量数据供科学家仔细研究。

1970年:阿波罗13号——展开勇敢的营救

阿波罗13号飞船在1970年4月11日顺利升空,但在任务开始仅56个小时后,出现了波折。在宇航员吉姆·洛弗尔、杰克·斯威格特和弗雷德·海斯通过电视直播画面与地面人员交流了几分钟后,飞船内发生的一次爆炸表明,机组人员将无法按照原计划探索月球上的弗拉·毛罗地区。

1977年:旅行者一号——拜访星际空间

旅行者一号飞行器是在1977年与其姊妹飞行器旅行者二号一同升空的,但它今天仍状态良好。尽管旅行者一号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木星和土星——该飞行器发现了木星卫星上的火山和关于土星环的新细节,但其探索行动的高度和广度已经超越了这一水平。

1986年:STS-51-L任务——“挑战者”号的灾难

美国航天飞机计划的第25次任务在1986年1月28日执行,但在短短73秒后不幸终止。

199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窥视恒星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当时建造的最先进的轨道观测装置,它于1990年4月24日升空、飞向宇宙。自那以来,它拍到了令人惊叹的宇宙最遥远星系、壮观的超新星和邻近行星的照片。

1996年:火星探路者任务——让首台火星车登陆火星

火星探路者于1996年12月4日离开地球,却直到1997年7月4日才做到实至名归。当时,重23磅的“旅居者”号火星车抵达火星,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台到达另一个行星的火星车。

1997年:“卡西尼-惠更斯”任务——环绕土星飞行

在太空中度过惊人的20年后,“卡西尼”号飞船和“惠更斯”号探测器于2017年9月15日完成了它们的使命。

2000年:国际空间站——至关重要的实验室

国际空间站的最早组件——分别来自俄罗斯和美国——在1998年秋天离开地球。两个组件在太空中连接到一起,其他组件随后逐步增添,一直到2000年11月2日第一批宇航员抵达为止。

2009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探索遥远的天体

2009年3月7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升空。此次任务是为了“探索行星系统的结构和多样性”。

2015年:“猎鹰9”号安全着陆——开启太空飞行新纪元

2015年12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功让“猎鹰9”号火箭的第一级返回地球。

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星系之外的星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万物是如何在宇宙空间中运行的,同时太阳系内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通过观察其他星系,我们或许可以得到解答我们星系的答案。

探索宇宙是人类必定将经历的一个浩大的工程。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光年之外的可居住环境,并与之达成链接,这会永久性地拓宽人类的视野。好比当年大西洋另一端的哥伦布航行到北美发现新大陆一样,有着重大历史性的意义。

1、实际观测:望远镜观测、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光谱分析、宇宙射线分析等等
2、理论推导:如建立恒星演化理论、双星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著名的神秘天体“黑洞”就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科学家们用物理、数学等各方面知识在宇宙观测基础上建立理论,并服务于观测,比如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都是通过理论发现其可能存在,并预测其轨道而发现的。
3、实验:著名的粒子对撞机就是为了研究宇宙学和高能物理学而建的试验设施,据说大型的粒子对撞机可以模拟宇宙大爆炸刚发生万分之一秒前的情景。

1、古时候,人类只能用肉眼来仰望星空,对宇宙的认识是模糊而又充满想象的。

2、1609年加利略开始用望远镜来观测较近的行星,他发现目星有四个易见的小点,即是它的卫星,从此开创的观测的新纪元。

3、到了1781年,人们已经可能通过观测到的数据计算出隐在黑暗中的行星踪影,随后人们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对比照片影板的星点断,发现了更多的星。

4、冷战时期,苏联成功发射了一颗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开启了深空探测的大门,那一时间里,有发往水星,金星,火星,木星等一系列的任务,有的非常成功。然后就有了美国人登月。俄罗斯的空间站。

5、到了90年代,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成功发射把人类的视觉放大了好多倍,多国联合建立了空间站。进行了前冥王得的探测。之前有探测器登陆土卫六。

6、现在人们的兴趣在于是否有着更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发现火星上的生命并改造火星,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探索木星卫星欧罗巴。

1、古时候,人类只能用肉眼来仰望星空,对宇宙的认识是模糊而又充满想象的。

2、1609年加利略开始用望远镜来观测较近的行星,他发现目星有四个易见的小点,即是它的卫星,从此开创的观测的新纪元。

3、到了1781年,人们已经可能通过观测到的数据计算出隐在黑暗中的行星踪影,随后人们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对比照片影板的星点断,发现了更多的星。

4、冷战时期,苏联成功发射了一颗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开启了深空探测的大门,那一时间里,有发往水星,金星,火星,木星等一系列的任务,有的非常成功。然后就有了美国人登月。俄罗斯的空间站。

5、到了90年代,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成功发射把人类的视觉放大了好多倍,多国联合建立了空间站。进行了前冥王得的探测。之前有探测器登陆土卫六。

6、现在人们的兴趣在于是否有着更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发现火星上的生命并改造火星,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探索木星卫星欧罗巴。

宇宙的测量

很早以前,天文学家就发现一种变星,它们又是候亮,有时候暗,让人摸不透变化的规律。1784年,英国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古德里克,首先发现“仙王6”星的亮度在天空中不断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十分有规律,周期为5天8小时47分28秒。这个周期被称作光变周期。以后,人们又陆陆续续的发现了很多与“仙王6”类似的变星,它们的光变 周期有长有短,天文学家就把这类变星称为“造父变星”。

1912年,美国女天文学家勒维特发现,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越长,它的光度就越大。基于这种关系,天文学家只要测量出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就能计算出它的光度,再从光度和亮度的关系上推算出它与地球的距离。很多球状星团、河外星系等天体与地球的距离十分遥远,不易确定,但只要能够观测到其中的“造父变星”,就能计算出它们与我们的距离。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天地探索开始,经历关于宇宙的性质、形状、层次、星系的探索,涉及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理论等科学理论。
1、古代探索
中国古人曾提出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汉代学者张衡也曾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无限宇宙概念。浑天说认为天地的形状像一个鸡蛋,天与地的关系就像蛋壳包着蛋黄。张衡认为浑天说比较符合观测的实际。
公元前7世纪,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
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
古犹太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周围绕着一圈星球,再往外去,寥落地分布着其余天体。有一个静止的天球存在,在其内部,星球各居其位,转动不止。
2、地心说、日心说和万有引力定律
公元2世纪,C.托勒密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地心说。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为了说明行星运动的不均匀性,提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
1543年,N.哥白尼所著《天球运行论》正式提出了“日心说”观点, 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1609年,J.开普勒的开普勒三定律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日心说,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1608年利普赛发明望远镜后,伽利略立即加以改造并指向苍穹。1610年,伽利略发表了划时代的著作《星际使者》,朦胧的银河原来是无边的星海,皎洁的月亮竟然布满了环形山,灿烂的太阳哪知会有黑子,而金星的相位变化和木星的4颗卫星恰恰是日心说最可靠的证据。
1687年,I.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使哥白尼的学说获得更加稳固的科学基础。
3、河外星系
在哥白尼的理论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层恒星天上的光点不可能的。
1584年,乔尔丹诺·布鲁诺提出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
18世纪上半叶,由于E.哈雷对恒星自行的发展和J.布拉得雷对恒星遥远距离的科学估计,布鲁诺的推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
18世纪中叶,T.赖特、I.康德和J.H.朗伯推测说,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首创取样统计方法,用望远镜数出了天空中大量选定区域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比例,1785年获得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奠定了银河系概念的基础。
在此后一个半世纪中,H.沙普利发现了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J.H.奥尔特发现了银河系的自转和旋臂,以及许多人对银河系直径、厚度的测定,科学的银河系概念才最终确立。
18世纪中叶,康德等人还提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像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
到1924年,由E.P.哈勃用造父视差法测量仙女星系的距离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4、宇宙爆炸
1927年,G.勒梅特提出了真正意义的膨胀宇宙模型。1929年,哈勃发现了星系红移与它的距离成正比,建立了著名的哈勃定律。这一发现是对膨胀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持。
20世纪中叶,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模型。1965年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实了伽莫夫等人的预言。大爆炸宇宙模型成为标准宇宙模型。
1980年,美国的阿兰·古斯在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大爆炸前期暴涨宇宙模型,随后由安德烈·林德进行了修订。
现代宇宙学的先驱是霍金。霍金:“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霍金推崇利用数学和物理手段寻找一个大一统理论,并且证明“宇宙不是偶然诞生的,不需要上帝”,“宇宙的数学模型是有限无界”

人类近百年来探索太空的整个发展历程,未来我们将会离开太阳系!踏足更遥远的宇宙星空

1、古时候,人类只能用肉眼来仰望星空,对宇宙的认识是模糊而又充满想象的。

2、1609年加利略开始用望远镜来观测较近的行星,他发现目星有四个易见的小点,即是它的卫星,从此开创的观测的新纪元。

3、到了1781年,人们已经可能通过观测到的数据计算出隐在黑暗中的行星踪影,随后人们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对比照片影板的星点断,发现了更多的星。

4、冷战时期,苏联成功发射了一颗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开启了深空探测的大门,那一时间里,有发往水星,金星,火星,木星等一系列的任务,有的非常成功。然后就有了美国人登月。俄罗斯的空间站。

5、到了90年代,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成功发射把人类的视觉放大了好多倍,多国联合建立了空间站。进行了前冥王得的探测。之前有探测器登陆土卫六。

6、现在人们的兴趣在于是否有着更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发现火星上的生命并改造火星,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探索木星卫星欧罗巴。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