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包青天》包拯不救岳飞原因是什么(包拯杀的最大的官职)

  • 四叶草聊职场四叶草聊职场
  • 影视
  • 2023-01-25 05:32:20
  • -

包拯和岳飞并不在同一个时代,一个在北宋,一个在南宋,包拯救不了岳飞。

包拯和岳飞在大的时间范畴来说都是宋朝的英雄人物。但细分时间点的话,包拯是生于北宋死于北宋1062年。而岳飞是生于南宋,在那时包拯已经去世有一百年的时间,所以两人是注定无法遇见的。而且那时包拯即便是再长命也不可能顶着衰老的身躯去拯救岳飞,也不可能与岳飞结识。

不仅如此,包拯生于北宋。在北宋时期的包拯还不知道岳飞会成为未来南朝的大将,岳飞在那时也还未达到这种地步。在漫长的宋朝王国中经历变故特别多,历经过南北宋的变更,经历过风风雨雨,也出现过不少英雄人物。包拯和岳飞总的来说都是宋朝的名人,在整个宋朝对这两人都倍感推崇。

岳飞之死

还有一种说法是岳飞是被毒死的,之后又被砍掉脑袋,这种说法在《三朝北盟会编》中有记载,里面记载说:“侯(岳飞)中毒死,枭其首,卒葬临安菜园内。”

这种说法比拉肋而死更加悲惨,因为前一种最起码还可以留全尸,而后一种则是身首分离,按理说宋高宗在圣旨里的说法是:“岳飞特赐死。”应该会留全尸,这样比较体面,不至于被砍头,无论如何岳飞的死法都可以说是非常悲惨的。

包拯不救岳飞,这是因为包拯和岳飞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时代,这俩人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年代的人。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男,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1][2][3]、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从时间上看,这两个人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年代,包拯是北宋时期的人,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人。
所以,包拯肯定没法救岳飞。
请采纳回答谢谢 1、包拯生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逝于北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岳飞生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逝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这一年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约定自大散关一界南北划分。

2、仁宗和徽宗,差着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姑且不论包拯能不能救下岳飞,假设包拯得知岳飞将会是“中兴四将”之首,未来南宋王朝的救世主,他总不能在垂垂老矣的暮年时期,再硬挺上四十年吧。 包拯(999年至1062年7月3日),岳飞(1103年至1142年),两个人虽都是宋朝人,但不是一个年代的人。 《包青天》中的包拯不救岳飞,原因是他们不是一个朝代的人,岳飞是南宋的抗金英雄,包拯是北宋的龙图阁大学士,即使是在同一时期的人,包拯也救不了岳飞,因为岳飞是南宋的皇帝想要岳飞的命,秦桧只不过是个替罪羊,包拯就算是铁面无私也不能做皇帝的主。

包拯和岳飞不在一个时代。

包拯和岳飞不在同一个时代,包拯在北宋,岳飞在南宋。包拯是北宋名臣,据考据其生活的时间是公元999年-1062年7月3日;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路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他生活的时间据考是公元1103年3月24日至1142年1月27日。

主要成就

包拯以廉洁著称,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任监察御史及知谏院时,为肃正纲纪,惩处贪官赃吏,他弹劾贩卖私盐以牟取暴利的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役使兵士为自己织造一千六百余匹驼毛缎子的汾州今山西汾阳。

知州任弁及监守自盗的仁宗亲信太监阎士良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弹劾王逵。王逵曾数任转运使,巧立名目盘剥百姓钱物。激起民变后,又派兵捕捉,滥用酷刑,惨遭其杀害者不计其数,因而民愤极大。但王逵与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关系密切,又得宋仁宗青睐,故有恃无恐。

原因就是包拯逝世八十多年后,岳飞才被害含冤而死,不是包拯不想救,而是包拯都已经不在人间八十多年了。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 包拯死后41年岳飞才出生,你自己动动脑子再问; 包拯在北宋开封 岳飞在南宋杭州 当时书信不发达 应该是岳飞被害的时候包拯在忙不知道

包拯是北宋时期的人,而岳飞是南宋时期,两人不在一个时期。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早年至孝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

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

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听选,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

九年义务教育上完了也不至于问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