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红楼梦第九回赏析(红楼梦第九回精彩赏析)

  • 达兴老师聊教育达兴老师聊教育
  • 影视
  • 2023-03-05 17:46:01
  • -

具体如下:

这一回可以算是本书的一个小高潮。情节十分热闹。一改那种貌似婆婆妈妈的家长里短儿,而是直接你来我往,拳脚相加地开了一战——当然,“交战”的双方,尚都属于“未成年人”。因而特别喜欢看“武戏”
的伙伴们,这回应该是有的可看了。

前两回说到,宝玉在宁国府结识了秦钟,并相约一起入贾家的家塾读书。宝玉回到荣府后,即刻回禀了贾母,并表示自己也有了结伴朋友,正好发奋,说的倒也好听。

宝玉入学堂,辞别父亲贾政,贾政却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玩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这门”!

可见,贾政对宝玉厌恶之极。听这口气,不像是父子,倒像是仇人。其实,宝玉并非真的像贾政所说的那样不读书,只是宁死也不愿意如贾政所希望和要求的那样,去读那些用于“仕途经济”的四书五经,然后像贾雨村那样通过八股文取得科场的“功名”。而他所愿意读的,在贾政看来不过是“念了些流言混语在肚子里,学一些精致的淘气”。

贾家的学堂原是贾家的始祖苦心建立的,为后代培养教育的“义学”,目的当然是期望贾家这“诗礼簪缨之族”,能得以世代相传,永久延续。

贾家祖上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这学堂,“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给银两”,可见“办学经费”应该是充足的。除此之外,连“宦囊羞涩”的秦业(秦锺的老父亲)为秦钟能够顺利入学,也“少不得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地”给塾师封了二十四两进见礼。

第九回概括为:一事,两府,三人。一事指周瑞家的顺路送花,介绍了大观园的游走路线,林黛玉对最后接到花不满,也反映了林黛玉的敏感吃醋。
两府指的是贾宝玉和凤姐从荣国府去宁国府会见各自的知己。
三人指的是第九回三个登场的重要人物,第一个是周瑞家的女婿冷子兴,他是贾雨村的好友,《红楼梦》借冷子兴这个“外人”旁敲侧击的叙述了很多贾府的事。第九回出来的第二个重要人物登场的是宝玉的侄子秦钟,“情种”,并且把他与贾宝玉好好对比了一番,二人相见恨晚。第九回第三个重要人物是焦大,他的醉酒闹事,反映了宁国府没有人镇的住下人不好管理,从他嘴里的一些胡言乱语也似乎暗示了宁国府的一些丑事。 宝玉因为看中秦钟的品格,而秦钟家境困难请不起老师,遂与他相约去贾家的学堂念书 学堂中因为薛蟠的到来而龙阳之气大胜 就有两个人较什么爱玉 还有什么怜香的薛蟠勾上了 然后又看上了秦钟和宝玉 结果一次老师不在 秦钟就和爱玉出去说话被金荣听见 金荣因为爱玉勾走了薛蟠他没钱花就气不过 到教室里宣传爱玉和秦钟苟且 然后和秦钟吵起来,贾蔷就勾着宝玉的小厮茗烟大闹了学堂。

一、

摘抄: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赏析:

1、先写眉眼,再由面部写到全身,转而又回写目光、气息,从细部、局部到全部,又回到细部,符合宝玉对黛玉的观察顺序。

2、以眼神为重点,侧重具体描写,从神态、行动和心理方面进行总体描写答1、不完全顺着宝玉的观感写,如“心较比干多一窍” ,则完全是作者的主观评价。

3、艺术源于自然而又应该高于自然,作者没有必要拘泥于宝玉的审美观照,这里略带一点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恰到好处,便于对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进行全面刻画,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二、

摘抄:

石上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赏析:

诗中借顽石说自己不能匡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蓍书,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与成小说《红楼梦》。

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的愤激之言,是一种“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小说产生的清朝乾隆年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腐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封建制度行将全面崩溃。

作者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嗅到了封建阶级垂死的气息;他不满现实,而想“补天”,挽回本阶级的颓势,可是,他又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么破残,根本无法修补了,所以有枉生世间的悲叹。

这也正是《红楼梦》中经常流露虚无悲观的宿命论思想的深刻的时代和阶级根源。

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坚持了他所说的“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这样,势必如恩格斯所说,“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拉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三、

摘抄:

太虚幻境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赏析:

书中第一回说,当年姑苏(现在苏州)城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

此人摆脱名缰利索的员绊,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小康生活。

一日午睡,在梦中遇见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幸在他们手中见到那块顽石(通灵宝玉),又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

佛教和道教是来历不同的两种宗教。

曹雪芹有意让和尚与道士同行,明显地带有调侃的意味,以增加小说的幽默感。

况且用了“太虚”、“茫茫”、“渺渺”字样,就明明告诉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

但是这种虚拟有它的根据,就是佛道两教都对社会人生抱着虚无否定的态度,认为世人对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由此导致的扰攘纷争,全是虚幻无意义的,只有清净无为,靠精神力量去寻求精神的解脱——成仙成佛,才是有意义的。

这副对联就反映了这种崇尚虚无的理论。

佛家的观点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就其现象说似乎是真,是有;就其本质说是假,是无。

前者是世俗人的看法,所以称为“俗谛”;后者才是真理,所以称为“真话”。

这副对联就是本着这种唯心的理论来嘲笑世俗人的。

它隐含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劳力劳心,强争苦夺,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把虚无误认为是实有,把实有反而当成虚无。

曹雪芹要批判否定他所厌恶的那个社会现实,不可能有更先进的理论,而佛道两家也是否定现实社会的,就自然成了曹雪芹现成的理论武器。

四、

摘抄:

中秋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中。

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寄居着一个贫困落魄的书生贾雨村。

此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得甄士隐的赏识。

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鬃娇杏在院内掐花。

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为娇杏看中了自己。

五、

摘抄: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赏析:

《葬花吟》是曹雪芹创作的章回小说《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

全诗血泪怨怒凝聚,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

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社会恶势力。

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