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小白玉霜的代表作品是什么(评剧小白玉霜的秦香莲)

  • 威小人物威小人物
  • 影视
  • 2023-03-16 04:24:01
  • -
小白玉霜的代表作品是《玉堂春》《闹严府》《杜十娘》。
小白玉霜,也称筱白玉霜,是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曾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中国评剧院艺委会主任。其主要作品有:《朱痕记》、《玉堂春》、《闹严府》、《杜十娘》等。 《朱痕记》、《闹严府》、《杜十娘》等。
小白玉霜,也称筱白玉霜,是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曾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中国评剧院艺委会主任。一九五零年全国第一次政协会议上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由于“四人帮”的迫害,小白玉霜含冤死去,时年45岁。其主要作品有:《朱痕记》、《闹严府》、《杜十娘》等。 她的代表剧目古装戏有:《朱痕记》、《闹严府》、《杜十娘》、《秦香莲》、《桃花庵》、《玉堂春》、《临江驿》、《打狗劝夫》、《劝爱宝》、《珍珠衫》、《红娘》、《小借年》等。建国初期主演的革命现代戏《兄妹开荒》、《农民泪》、《九尾狐》、《千年冰河开了冻》、《小女婿》、《罗汉钱》等。一九五三年中国评剧团建团后,排了《秦香莲》一剧,她塑造的秦香莲形象是她表演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一九五六年《秦香莲》拍成电影,她获得金质奖章,蜚声海内 中国的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戏剧艺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方言不同,除了京剧以外,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据统计,中国的地方戏遍及全国各地,有300多种,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评剧、粤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评剧:发源于河北唐山,是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的地方戏。它最初是在河北民间说唱“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先后吸收了其他剧种和民间说唱的音乐和表演形式,于清朝末年形成了评剧。评剧具有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擅长表演现代生活。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新凤霞等,代表剧目有《秦香莲》、《小女婿》、《刘巧儿》等。
  粤剧:是广东省的主要剧种,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和闽南一带。居位在东南亚、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也十分喜爱粤剧。明清时代,中国的许多剧种流传到了广东,这些剧种的声腔与广东音乐、民间曲调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粤剧。粤剧用广东方言演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著名演员有红线女、马师曾等,代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地浙江绍兴地区,是浙江省的主要地方戏,流行在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安徽等地。越剧形成于清朝末年,最初全部由男演员演出,三十年代又发展成全部由女演员演出。越剧唱腔委婉、表演细腻抒情优美,已经成为仅次于京剧的一个大剧种。著名演员有袁雪芬、王文娟、徐玉兰等,代表剧目有《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戏,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以及临近各省,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豫剧的声腔,有的高亢活泼,有的悲凉缠绵,能够表演各种风格的剧目,传统剧目有六百五十多出,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著名演员有常香玉、牛得草等,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七品芝麻官》《花木兰》《朝阳沟》等。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地方戏之一,旧时称为黄梅调,主要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的部分地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的采茶歌,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后,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发展形成了这个剧种。黄梅戏载歌载舞,唱腔委婉动听,表演朴实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欢迎。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等,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属吴语地区滩簧系统。沪剧源出“小山歌”。为与同在上海演唱的苏滩、甬滩等其他滩簧相区别,故称本地滩簧、申滩时调,简称“本滩”。1914年,邵文滨、施兰亭、丁少兰等发起组织“振新集”,从事本滩改良, 并改名为“申曲”。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开始把申曲改称为“沪剧”。优秀剧目有《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
  吕剧:是中国山东省地方戏。以前叫“化妆扬琴”或“扬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扬琴”演变而来。
  池州傩戏
  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它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祭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
  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整台“正戏”,饰演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脚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本戏”。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宗族师承,世代沿袭,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
  池州傩戏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和极高的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学术研究价值,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仪式,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池州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京剧、昆曲、北京曲剧
  天津——京剧、评剧
  河北——评剧、河北梆子、丝弦、老调
  哈哈腔、乱弹、平调落子、
  二人台、唐剧、武安傩戏
  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
  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
  山西——晋剧、北路梆子、蒲剧、耍孩儿
  上党梆子、二人台、锣鼓杂戏
  碗碗腔、朔州秧歌戏、
  繁峙秧歌戏、孝义皮影戏
  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罗罗腔
  内蒙古——二人台、漫瀚剧
  西藏——藏戏
  辽宁——京剧、评剧、喇叭戏、辽南戏
  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辽西木偶戏
  吉林——吉剧、新城戏、黄龙戏
  黑龙江——龙江剧
  陕西——秦腔、碗碗腔、眉户、汉调桄桄
  汉调二黄、商洛花鼓、弦板腔
  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
  郃阳提线木偶戏
  甘肃——陇剧、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环县道情皮影戏
  宁夏——花儿剧
  青海——青海平弦戏、黄南藏戏
  新疆——曲子戏
  山东——京剧、吕剧、茂腔、五音戏、
  柳琴戏、蓝关戏、一勾勾
  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柳子戏
  河南——豫剧、越调、河南曲剧、宛梆
  大平调、太康道情、大弦戏
  怀梆、四平调、南乐目连戏
  江苏——昆曲、淮剧、扬剧、锡剧、苏剧
  安徽——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
  青阳腔、池州傩戏、凤阳花鼓戏
  岳西高腔、徽州目连戏、坠子戏
  上海——越剧、京剧、昆曲、沪剧、
  滑稽戏
  浙江——越剧、婺剧、昆曲、绍剧、甬剧
  西安高腔、松阳高腔、瓯剧、
  新昌调腔、宁海平调、乱弹
  海宁皮影戏、泰顺药发木偶戏、湖剧
  江西——赣剧、南昌采茶戏、赣南采茶戏
  弋阳腔、青阳腔、萍乡采茶戏、
  徽剧、吉安采茶戏、广昌孟戏
  宜黄戏
  福建——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
  闽剧、大腔戏、四平戏
  梅林戏、闽西汉剧、北路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
  漳州布袋木偶戏
  广东——粤剧、潮剧、正字戏、广东汉剧
  西秦戏、梅山山歌剧、白字戏
  花朝戏、陆丰皮影戏
  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
  台湾——歌仔戏
  海南——琼剧、临高人偶戏
  广西——桂剧、彩调、壮剧、桂南采茶戏
  湖南——昆曲、湘剧、祁剧、辰河高腔、
  巴陵戏、湖南花鼓戏、邵阳布袋戏
  常德高腔、辰河目连戏、荆河戏
  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湖北——汉剧、楚剧、黄梅戏、
  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
  四川——川剧、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戏
  重庆——川剧、梁山灯戏
  云南——云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
  滇剧、白剧、傣剧、彝剧
  贵州——黔剧、思南花灯戏、德江傩堂戏
  布依戏、彝族撮泰吉、侗戏
  安顺地戏、石阡木偶戏
  西藏——藏剧、山南门巴戏 评剧
花为媒

《菱花自叹》

张五可:

叫一声王俊卿你来得正好,

顾不得女孩儿家粉面发烧;

我的心止不住扑扑突突地乱跳,

有句话我要问问你呀,

仔细你听着,

婚姻事应不应得我不恼,

好不该说我不值半分毫;

你说我心不灵,

我这手不巧,

又说我貌丑无才我的身段不苗条。

今日里到花园我们见了面,

我让你仔仔细细把花瞧;

你看看红玫瑰,

再看看含羞草,

你看看这藤萝盘架,

再看看柳弯腰,

你看看兰花如指,

再看看芙蓉如面,

看一看我这满园的鲜花美又姣。

走一步,凤展翅;

走两步,彩云飘;

五可走了一个连环步,

钗环响亮声音高,

可笑你小小的书生为花颠倒,

意悬悬眼灼灼你魂散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