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路边野餐》是一部怎样的影片(路边野餐构图分析)

  • 丑鱼尼莫丑鱼尼莫
  • 影视
  • 2023-04-18 06:42:01
  • -

  和很多高口碑小众电影一样,《路边野餐》档期也一改再改。具体如上面3张海报。原本定档6月3日,因好莱坞大片入侵,不得不发出“你大你先上,我七月再来”的无奈之声。终于,7月15号,要“一定上映了”。


  这是一部观影群体极其分化的电影。喜欢的会喜欢得不得了,甚至觉得好看到哭,诗意到炸;不喜欢的估计看不下去或直接睡觉,大骂无聊、困顿、乏味等等等等。


  讲真,第一遍看《路边野餐》,我有一些地方并没看明白,所以准备二刷。不是为了装逼,只是因为在我心里,它很值得二刷甚至三刷。


  同类型电影口碑好票房却遭遇滑铁卢,这几年在国内并不鲜见。个例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正因为如此,一些电影人在知乎上发起了观看《路边野餐》的行动,并策划了《路边野餐》票房过千万的营销方案。(在国产电影动辄上亿甚至数亿十数亿数十亿的当下,这部诚意之作仅要求千万票房即可圆满。顿有一种心酸的感觉。)


  虽然我知道这部电影可能会像《万箭穿心》《钢的琴》《心迷宫》《一个勺子》《念念》《闯入者》等一样扑街,但还是要安利。因为,他值得被安利!


  《路边野餐》:寻找是为了更好的告别


  好看的电影真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太大的明星,太炫的技巧。比如去年的年度良心之作《心迷宫》,成本才200万左右,却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票房也破了千万。再比如好评如潮,拿奖拿到手软的《一个勺子》,其拍摄成本也低到可怜。


  这部即将与观众见面的《路边野餐》,同样很省钱(据说成本不到百万甚至只有几十万),很质朴,很草根,却很用情,很现实,也很诗意。和《心迷宫》《一个勺子》一样,它也是一部走心之作,或将成为2016年中国电影的口碑担当。


  《路边野餐》的故事发生地,是位于贵州凯里、镇远两个地区之间的一个叫荡麦的地方。影片主人公叫陈升,是一个边区医生,也是一个爱吟诗的歌者。为完成母亲生前的遗愿,陈升踏上了寻找路:寻找被弟弟“弄丢”的侄儿——卫卫。此行路上,他还肩负着一项神圣使命——帮为情而孤寡一生的医生老太太带一张照片、一件衬衣、一盒磁带给久未谋面的旧情人。


  路上,陈升遇到了各种人,也看到了各种事。而他曾经经历、正在经历,以及即将经历的事情,也被渐次展开,交错相织,形成了一幅幅由过去、现在、未来组合而生的时空画卷。


  陈升是执着的,甚至有些偏执。为找到弟弟的儿子卫卫,他甘愿倾尽一切,以完成母亲的临终遗愿。为实现医生老人的嘱托,他不惜跋山涉水,无畏辛劳。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往事被浮现出来。曾经的记忆,交合着他现实中的步履,甚至穿插着他对未来的感知,架构成了这部《路边野餐》。


  这诗歌的朗诵声中,在歌曲《小贝壳》《小茉莉》以及片尾曲《告别》被反复吟唱的过程里,在诗意的镜头语言的笼罩下,在一个个长镜头的捕捉与抒写中,陈升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将他的过去、现在、未来,娓娓道来。观众的思绪也渐渐融入其中,感悟着陈升的痛和乐,体验着陈升的生与死。这是对伤痕的一次修复,对现实的一次审视,对未来的一次暌违,对人生的一次感验和体悟。而这一切,都生发于“寻找”之中。


  《路边野餐》全程拍摄于贵州荡麦地区,影片从头至尾长镜头的运用,被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台湾金马奖评委赞誉为“了不起的长镜头”。其中那个长达42分钟之久的长镜头,还实现了水路无缝自由切换。


  关于长镜头的使用,坊间有很多说法。比如,长镜头一共拍了三次,但最后使用的还是第一次的原拍;由于长镜头所使用的机器一次性只能完成30分钟的拍摄。所以,在第30分钟时,所有演员、道具、置景什么的都静止、原封不动。等机器准备好后,继续长镜头。为什么要使用长镜头?显然不是为了炫技,炫逼格。个人觉得这只是导演创作时想要表达的一种方式而已。通过长镜头的展示,以陈升为聚焦点的周边处处也都一并被呈现出来,远远近近、虚虚实实,与剧情所织造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维时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长镜头的运用,只是为了更好表现陈升“寻找”的每一个细节。随着陈升步频不一的一次次颠簸,一个个的迂回、翻转,观众也瞬间身临其境于荡麦的山山水水中,从而营造出了强烈的代入感与存在感。


  在这一组组的长镜头里,贵州的青山、绿草、碧水、雾霭、氤氲、湿气、风土、人文,乃至生活细琐,也都以诗意般的语言,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与陈升的回想、寻找、探求、告别呈呼应之势,进而形成了影片的独特风格,导演个性也呼之欲出。


  影片在拍摄时,使不同时空的故事线索平行交织于现实生活中,令陈升的生活景态,精神状态,更加真实,也愈加丰盈。比如,在回忆与亡妻共度的美好时光时,画面上切换的则是他与荡麦地区一家理发馆女子(该女子与其前妻长得一模一样)的偶遇与邂逅。那赋予发店老板娘身上的素朴的语言,真情的流露,甚至有些不算得体的肢体语言,其实是陈升对亡妻的一次思念。而当他遥望正在读书路上的卫卫时,又情不自禁将其臆想为其寻找路上帮助过他的那个小伙,也叫卫卫。而且,他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对亡妻的厚重思念,对卫卫的未来造想,一路的“寻找”中,陈升已然彻底的告别了过往(混黑社会、进监狱、打理过赌场、普通工人......)他的未来是什么,是依承朋友建议,将那间医疗诊所盘下来,好好经营?!


  《路边野餐》有一首符号化非常强烈的歌曲,即片中不断被反复、多次吟唱,且时而影影绰绰,时而清清晰晰的片尾主题曲《告别》。我无法参透导演毕赣的所思所想,但根据主人公陈升的人生经历,以及我多剧情的大致理解,个人认为,这应该是一种心声,一个向往。在寻找的路旅上,与过去告别,与自己告别,与现实告别:你的归你的,我的归我的;原来的归原来,往后的归往后。


  《路边野餐》亦是一部在国内外拿奖拿到手软的高口碑影片。这些奖项既是对《路边野餐》的认可,也是对青年导演毕赣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文艺片的一种鼓励。笔者特此安利该片,也是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能看到这部走心之作,口碑佳片。

众多赞誉之后,我们冷静地来谈谈《路边野餐》吧!

在众多媒体的赞誉和追捧之后,《路边野餐》被冠上了一种“天启”式的王冠,尽管这顶王冠上缺少了“票房”这一颗钻石,但是令人艳羡的数项国际电影节奖项,已经让这部电影在中国文艺片中特立独行,不管是影像技术还是主题表达,这部电影已经带来了超越它自身的启示,以至于国内会不会继续这条先锋路线的发展,都可能成为未来几年电影人所关注的命题。

二维意识流、拼贴和后现代性?

其实如果稍微留心下这部电影的影像风格,我们就会发现,这部电影包括两段不同风格的影像,前半段的意识流拼贴和后半段的长镜头纪录片风格。

令本片吊诡的是,这种意识流并不是某一个个体的意识,而是作者(导演)和主角(陈升)两人意识的叠化,从电影一开头的那段《金刚经》就表明了未来、现在和过去的不可知,于是哲学化的内容开始泛滥在前半段的所有镜头画面中,导演用定位环拍、无意义画面插入等各种后现代影像风格,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序列,这种割裂式影像最容易把导演的散乱思绪,用恰当的影像有力地表达出来。

电影这项艺术,从诞生之初就企图创造人们所能理解的影像剪辑,不管是梅里埃充满奇幻视觉的《月球旅行记》,还是波特首创的具有生涩西部片风味的《火车大劫案》,都企图用顺时性剪辑来营造画面的可知和易解。但是《路边野餐》却背道而驰,它是在用零星的记忆和情绪来组建消逝的梦境,这种在梦境上的琢磨,尽管让我们想起大卫-林奇在《穆赫兰道》中所做的惊人尝试,但是毕赣的成功之处在于,他避免了林奇过于逼近的影像风格,他的画面总是用一种间离效果来表达情绪,这种后现代影像的表达方式,恰恰是目前国内所欠缺的。

时间、诗意和寻找······

尽管这部电影的前半段都在抛弃“时间”这一维度,就连“空间”也成为若有若无的存在,但是诗性的镜头语言让观众总能体会到“时间”的伤逝效应。

破落的西南小镇,潮湿的泥土气息,一眼看不到头的绿色,以及洋溢着中国九十年代气息的乡村符号,都共同容纳于这部电影中。幼年卫卫在墙上画下了稚嫩的“时钟”,昏黄的白炽灯投下的灯光像是给这个“时钟”镀上一层回忆,这种奇妙的感觉和那个致幻性的镜头——画面从屋内慢慢左移到窗外的绿皮火车,一起让前半段的观影处于一种时间的停滞中,仿佛所有的镜头、所有的人物都压缩在一刻。

同样,老陈用方言念着自己写的诗:“没有了音乐就退化耳朵/没有了戒律就灭掉烛火/像回到 误解照相术的年代/你摄取我的灵魂/没有了剃刀就封锁语言/没有了心脏却活了九年。”这种存在主义和后现代诗风气质配合着西南方言,把电影中的诗性释放的一丝不漏。

而后半段长达四十多分钟的长镜头画面,把“寻找”这个母题也同样镌刻在电影的铭牌上。不管是老陈自己寻找卫卫,还是年老的女医生寄托情思给文革前的情人,或者是长大的卫卫寻找洋洋,让她留下,电影在空间内用不断运动的场面调度来实现“寻找”主题的阐释,手法不得不说相当高明。而超现实主义线索——野人的出现和寻找,也在把这种主体寻找牵引到另外一种吊诡的境地,那就是将现实的“寻找”引入幻境,让观众陷入一种未知的“焦虑”,这同样属于后现代主义的个人困境,不能摆脱过往既定的道德和牵绊,但是却向往未来的生存法则。

边缘地域或边缘人物?

《路边野餐》中的“边缘”,如果说只能在电影所反映的地域中显示,那则是对于“人物边缘”的忽视。主角老陈的边缘性,或者说这部电影中的角色所携带的边缘因子,都让凯里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边城”。

而老陈的边缘性往往还要加上人物道德上的世俗化,从他顺手“拿”走成年卫卫的望眼镜,将本来应该带给老医生情人的磁带送给理发店的姑娘,我们知道,他是一个生活在世俗世界中的人,他遵守承诺,但同时有着各种“坏习惯”。如他这种世俗世界中的“老男人”,因为曾经蹲过监狱,错过妻子,还在母亲去世的时候不在身边,各种人生累积的痛苦和不堪,都让他借用“拯救”被贩卖的侄子这一理由来彻底救赎。

而电影在营造这一“边缘”氛围的时候,除了打光上的低调处理,更是通过把人物经常置于画面边缘这一手法来营造,老陈在电影中出现的时候,经常是以侧脸或者背面在银幕前出现,在观众作为一种窥探视角的设定下,老陈成为了一个边缘社会中的“零余者”。

用混乱的思绪来构造这部电影的叙事,导演毕赣像是刻意用影像风格来构造这一“边缘”性质,在后半段长镜头的一幕中,老陈第二次乘坐卫卫的摩托车,此处上车时候的镜头摇晃固然是因为手持摄影抖动和大广角视野导致了画面的偏振,但是我们从这种粗制的影像中像是感受到那种乡野田间的质朴,不管是凯里还是荡麦,它们像是我们现在完全不了解的一块土地,但是我们以前经历过这些,并且深埋在记忆深处,即使经年岁月,依然灵魂颤动。

本片结尾的一个镜头应该最能打动人心了,那就是老陈坐在火车上,低头沉思,但是火车窗外如同连环画一样,逆转的时钟表,把我们的思绪彻底拖入超现实主义的维度,一种弥漫着未知感伤的时间流逝,混合着西南潮湿诗意的古景,观影者彻底丧失了分辨现实的能力。


  和很多高口碑小众电影一样,《路边野餐》档期也一改再改。具体如上面3张海报。原本定档6月3日,因好莱坞大片入侵,不得不发出“你大你先上,我七月再来”的无奈之声。终于,7月15号,要“一定上映了”。


  这是一部观影群体极其分化的电影。喜欢的会喜欢得不得了,甚至觉得好看到哭,诗意到炸;不喜欢的估计看不下去或直接睡觉,大骂无聊、困顿、乏味等等等等。


  讲真,第一遍看《路边野餐》,我有一些地方并没看明白,所以准备二刷。不是为了装逼,只是因为在我心里,它很值得二刷甚至三刷。


  同类型电影口碑好票房却遭遇滑铁卢,这几年在国内并不鲜见。个例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正因为如此,一些电影人在知乎上发起了观看《路边野餐》的行动,并策划了《路边野餐》票房过千万的营销方案。(在国产电影动辄上亿甚至数亿十数亿数十亿的当下,这部诚意之作仅要求千万票房即可圆满。顿有一种心酸的感觉。)


  虽然我知道这部电影可能会像《万箭穿心》《钢的琴》《心迷宫》《一个勺子》《念念》《闯入者》等一样扑街,但还是要安利。因为,他值得被安利!


  《路边野餐》:寻找是为了更好的告别


  好看的电影真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太大的明星,太炫的技巧。比如去年的年度良心之作《心迷宫》,成本才200万左右,却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票房也破了千万。再比如好评如潮,拿奖拿到手软的《一个勺子》,其拍摄成本也低到可怜。


  这部即将与观众见面的《路边野餐》,同样很省钱(据说成本不到百万甚至只有几十万),很质朴,很草根,却很用情,很现实,也很诗意。和《心迷宫》《一个勺子》一样,它也是一部走心之作,或将成为2016年中国电影的口碑担当。


  《路边野餐》的故事发生地,是位于贵州凯里、镇远两个地区之间的一个叫荡麦的地方。影片主人公叫陈升,是一个边区医生,也是一个爱吟诗的歌者。为完成母亲生前的遗愿,陈升踏上了寻找路:寻找被弟弟“弄丢”的侄儿——卫卫。此行路上,他还肩负着一项神圣使命——帮为情而孤寡一生的医生老太太带一张照片、一件衬衣、一盒磁带给久未谋面的旧情人。


  路上,陈升遇到了各种人,也看到了各种事。而他曾经经历、正在经历,以及即将经历的事情,也被渐次展开,交错相织,形成了一幅幅由过去、现在、未来组合而生的时空画卷。


  陈升是执着的,甚至有些偏执。为找到弟弟的儿子卫卫,他甘愿倾尽一切,以完成母亲的临终遗愿。为实现医生老人的嘱托,他不惜跋山涉水,无畏辛劳。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往事被浮现出来。曾经的记忆,交合着他现实中的步履,甚至穿插着他对未来的感知,架构成了这部《路边野餐》。


  这诗歌的朗诵声中,在歌曲《小贝壳》《小茉莉》以及片尾曲《告别》被反复吟唱的过程里,在诗意的镜头语言的笼罩下,在一个个长镜头的捕捉与抒写中,陈升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将他的过去、现在、未来,娓娓道来。观众的思绪也渐渐融入其中,感悟着陈升的痛和乐,体验着陈升的生与死。这是对伤痕的一次修复,对现实的一次审视,对未来的一次暌违,对人生的一次感验和体悟。而这一切,都生发于“寻找”之中。


  《路边野餐》全程拍摄于贵州荡麦地区,影片从头至尾长镜头的运用,被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台湾金马奖评委赞誉为“了不起的长镜头”。其中那个长达42分钟之久的长镜头,还实现了水路无缝自由切换。


  关于长镜头的使用,坊间有很多说法。比如,长镜头一共拍了三次,但最后使用的还是第一次的原拍;由于长镜头所使用的机器一次性只能完成30分钟的拍摄。所以,在第30分钟时,所有演员、道具、置景什么的都静止、原封不动。等机器准备好后,继续长镜头。为什么要使用长镜头?显然不是为了炫技,炫逼格。个人觉得这只是导演创作时想要表达的一种方式而已。通过长镜头的展示,以陈升为聚焦点的周边处处也都一并被呈现出来,远远近近、虚虚实实,与剧情所织造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维时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长镜头的运用,只是为了更好表现陈升“寻找”的每一个细节。随着陈升步频不一的一次次颠簸,一个个的迂回、翻转,观众也瞬间身临其境于荡麦的山山水水中,从而营造出了强烈的代入感与存在感。


  在这一组组的长镜头里,贵州的青山、绿草、碧水、雾霭、氤氲、湿气、风土、人文,乃至生活细琐,也都以诗意般的语言,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与陈升的回想、寻找、探求、告别呈呼应之势,进而形成了影片的独特风格,导演个性也呼之欲出。


  影片在拍摄时,使不同时空的故事线索平行交织于现实生活中,令陈升的生活景态,精神状态,更加真实,也愈加丰盈。比如,在回忆与亡妻共度的美好时光时,画面上切换的则是他与荡麦地区一家理发馆女子(该女子与其前妻长得一模一样)的偶遇与邂逅。那赋予发店老板娘身上的素朴的语言,真情的流露,甚至有些不算得体的肢体语言,其实是陈升对亡妻的一次思念。而当他遥望正在读书路上的卫卫时,又情不自禁将其臆想为其寻找路上帮助过他的那个小伙,也叫卫卫。而且,他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对亡妻的厚重思念,对卫卫的未来造想,一路的“寻找”中,陈升已然彻底的告别了过往(混黑社会、进监狱、打理过赌场、普通工人......)他的未来是什么,是依承朋友建议,将那间医疗诊所盘下来,好好经营?!


  《路边野餐》有一首符号化非常强烈的歌曲,即片中不断被反复、多次吟唱,且时而影影绰绰,时而清清晰晰的片尾主题曲《告别》。我无法参透导演毕赣的所思所想,但根据主人公陈升的人生经历,以及我多剧情的大致理解,个人认为,这应该是一种心声,一个向往。在寻找的路旅上,与过去告别,与自己告别,与现实告别:你的归你的,我的归我的;原来的归原来,往后的归往后。


  《路边野餐》亦是一部在国内外拿奖拿到手软的高口碑影片。这些奖项既是对《路边野餐》的认可,也是对青年导演毕赣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文艺片的一种鼓励。笔者特此安利该片,也是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能看到这部走心之作,口碑佳片。

影片监制中影(上海)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沈暘女士认为:“作为国际发行的一支新军,我们希望将中国创作的新力量、新电影呈现给国际市场和世界观众。毕赣是2015年的一个惊喜,他和整个团队接近90后,令人惊讶的是他能将扎实的理论功底,与自己天才的感知融合为浑然天成的审美判断与经验,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语言与电影叙事。他的创作既是去意识形态化的,但又是当下中国却又超越了时空。”
画天影业总经理单佐龙认为:“我们觉得毕赣导演是一位对自己的创作规划设计得相当清晰的年轻导演,他有着自信的电影思维和结构,尤其在视觉实现上更有着突出的才华,对于制片公司而言,则需要为他的飞扬的信心储备好足够的装备能力。”
如果在雾都,一个旅人。国境之南,现实的最边缘,为了找回被弟弟抛弃的孩子,诗人陈升毅然跳上火车,他还不知道,在前方等待的,却是早该逝去的恋人。把时光摺叠,体验中国最南方一趟奇幻浪漫旅程,颠倒迷离,当时间不再是线性,记忆成为站牌,在别人的记忆中漫游,一站过了一站,一个记忆勾引出下一个记忆,模糊了真实与想像的边界,幻中寻爱,爱里求真,谁都是蝴蝶,回来找自己。以科幻预视现实,用长镜头写诗。
新锐导演毕赣生猛出击,故事与镜头皆放胆实验,电影中出现长达四十分钟的长镜头,横穿梦境与现实,由水底直达陆地,自由流畅,技惊四座,法国影评人甚至于洛迦诺影展赞誉“这将是电影史一个著名的长镜头”。
洛迦诺电影节选片负责人马克·佩兰森在其撰写的短评中写道:“导演毕赣创造性地构建出一种诗意地进入自己家乡的途径……在这部令人惊讶的长片处女作中采取了一条最简单的实现道路。”
法国真实电影节艺术总监玛利·博赛提认为影片以不可思议的长镜头形式,创造了独特的电影空间。
法国影评人玛利·乔凡娜则称赞这将是一个“著名”的长镜头,不仅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技术实现,更因为它充满了意涵。
法国著名的影评刊物《电影手册》刊文称,导演毕赣“创造了一种强有力的新魔幻现实主义,有时令人费解,却刻刻让人着迷”,并认可了影片在电影美学上的惊人尝试与成功。
电影学者、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司徒兆敦认为,今年只有26岁的毕赣很可能成为年轻一代中比较中坚的电影导演,“越看到后面越惊讶,他的叙事完全没有任何借鉴……毕导的作品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冒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就像候孝贤出现在台湾,阿巴斯出现在伊朗,毕导是小人物,但通过电影表现他的生活感受,很值得重视。”
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选片人谢枫观看影片后称赞道,“整部电影犹如一首抒情诗般,柔软似水而光芒四射!”,并认为这是近年来最好的华语艺术电影处女作之一。
“真是有你的!毕赣。怎能把我们梦境给影像化了呢?《路边野餐》的故事打开了多面向意义的可能,从一开始到结束像似梦一回。乍醒后发现我们生活不再像似失焦镜头,反而是一生快门闪烁回忆,在这42分钟一刀不剪里汇聚成慢镜头,42分钟久久缠绕于心。如果蔡明亮看过《路边野餐》,小康也可能要念起诗来了。”——何和威(亚洲电影观察团成员,影评人)
“《路边野餐》就像华语版的《穆赫兰道》,模糊现实与梦境的界限,融合写实与奇幻的神韵,赋予文本更多的可能性。一个个看似疏离的对象、情节与人物,在大胆的长镜头下都将串起成为隽永的影像诗。当毕赣导演的光曝在大银幕上,名为电影院的暗室就是观众共鸣的道路,特别诗意。”——林子翔(亚洲电影观察团成员,影评人)
“《路边野餐》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大师级别的作品……观众们至少应该观看两遍,并且应当被当做优秀范例在全世界所有的电影学院进行放映和学习,也值得被全世界所有观众所欣赏。”——Ron Norman杜子树(美籍制片人,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教授)
《路边野餐》夺得第52届金马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评审团认为,《路边野餐》“富有极具创意、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呈现与诗意表达,与当下失序的生活与时代声气相通,意在弦外、充满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