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文化> 作文> 正文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500字万历十五年好词好句摘抄的简单介绍

  • 度心°度心°
  • 作文
  • 2023-06-29 20:42:02
  • -
万历十五年 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字

首先这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因为我更想让它突破“感”的限制,去追求“思”的力度。但是,我自知才疏学浅,就一问题论述尚且困难重重,更不用说像黄仁宇前辈那样的“大历史观”。那应该怎么来写这篇文字呢?

我突然想到我之前在听百家讲坛郦波老师的《风雨张居正》时,心里一直都有一个困惑,那就是,明朝的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的强化,为何君主在执政的时候反而遇到更大的阻力,明朝多诤臣,往往不惧贬职和牢狱,也要与皇帝据理力争。这一困惑此时却给了我一些灵感——虽然这些灵感都是散乱无章的。但至少有一些东西可说,于是我觉得,可以从这里写起。

从秦始皇确立中国的帝国体系后,中国的政权成为了由君主专制主导的的行政体系。后经汉、唐、宋等朝代的完善和改进君主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强化。中国的封建制度持续了两千年之久,成为回顾往事的人们所必须直视的。

黄仁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写道:“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万万十五年,全年并无大事可叙。”而在西方“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服英国的前一年。”于是我对于这种比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万历十五年往前和往后再看一百年,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

1487年,明宪宗去世,明孝宗朱祐堂即位。在执政期间称为“弘治中兴”,这一年同时也是迪亚士开始新航路开辟的的第一年。而在1687年,康熙皇帝正值盛年,平三藩收台湾的功业已经完成,而同年牛顿发表了他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预示着一个时代将要到来。

拿中国与西方作比较不是的想要贬低我们过去的历史,在我看来正视这一段历史是需要勇气的。而勇气来自哪里?一者在于良知,二者在于思考。中国过去的历史,写在书面上,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大多除了帝王就是将相。因此整个中华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君王将相的`历史,这是一个不能逃避的事实。在与西方比较一番之后,我们自然能看到,君主专制已经严重阻碍了帝国的前进。

但是如里把这种历史滞留仅仅归咎于君主专制,则是不负责任的。在我看来,我们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其实是君主专制,文官专政。在这里我擅自加上了“文官”这一群体。而在此之前我便有过这种想法端倪,而《万历十五年》更是增强了我的信心。对于文官集团的思考和认知,便成了这篇读后感所要叙述的内容。

文官制度是中国国情的产物。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小农经济,以农业为支撑的经济局面让我们看到,尽管这个帝国依靠着数量极其庞大的农民而得以存在,但帝国的权力行使却从未落入到农民手上。一方面,农民阶级有着难以避免的劣根性和局限性,无论是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张角的黄巾起义,还是后来的一系列起义,如果没有获得地主阶级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地主阶级又怎么会支持农民的起义呢?

另一方面,农民的文化水平不足以让他们能够掌管帝国。我们这个帝国地域宽广,社会复杂,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需要专业的管理,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农民即便起义取得成功也无法长久的原因。

所以在我们这个帝国形成的时候,即秦始皇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时,李斯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宰相”。伴随着君主专制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套文官体系。小到地方官吏,大到宰相权臣,都是文官集团的一份子,都在协助着皇帝管理着这个帝国。

因为整个中国的封建历史都是地主阶级的时代,皇帝正是最大的地主阶级。而地主阶级在不同时期又是以不同的群体登上历史台的的。读后感秦汉时期,由于还带着一些原始的世袭色彩,贵族地主阶级依靠血缘成为了统治阶层的主力军;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九品中正制”,形成了以门阀和家族为基础的士族地主阶级;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的确立和完善,“学而优则仕”的读书做官成为统治阶层最正统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庶族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而历史则证明,庶族地主阶级是人数最为广泛,基础最为牢靠的群体,唐太宗的“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则是一个较为有力的证据。皇帝企图将文官体系纳入自己的掌控中,只能采用“此消彼长”的方法。一者加强自己的君主专制,但这一种方法过于僵硬,而且还有一定的弊端。

如果皇帝成为首脑,那么掌握决策权的他,在加强自己权力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增添不少的麻烦。比如工作的繁重,效率的降低,决策的失误等等。就拿朱元璋来说,虽然直接废除了宰相制度,实现了大权在握,但付出的代价则是“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大量的工作也使得这位皇帝成为历史上最为“辛苦勤劳”的皇帝之一。

比起独揽大权,对文官集团进行的分权制衡显得更加联明和有效,如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朝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等,分权的好处在于防止某一文官机构权力膨胀,对君主专制造成威胁。而制衡则力君主专制的提供了足够的保证。

之所以说这么多的君主专制,因为在我看来是很有必要的。文官制度是与君往制相臣映衬的,文官专政的前提是君主走制,君主专制也是文官专政的保障。分权制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君臣之间的问题,但它却始终无法改变一种局面:文官集团的权力并没有被削弱,制衡也只能是特定权力上的制衡——倘若文官集团在某决策上达成了高度的共识,那制衡便起不到作用了。而让这一集团达成共识,既需要利益的重合,也需要价值观上的趋同。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对《万历十五年》的期待已久,可以追溯到大学时代。时间流逝,无声无息,一晃毕业已十年之多。

这种希冀源自大学时代接触到的一位博士,当是时,自认为读书不少,成绩不错,“小得意”“小清高”总是有的。我相信,那个时期,很多女孩都是如此。岂料,博士提问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的时候,自己就傻了眼。去图书馆找过几次,未果。临近毕业,其他诸事颇多,就渐遗忘。工作以后,碌碌无为,读书寥寥。

偶尔的日子,会百度一下,黄仁宇以及《万历十五年》的简介及评价,更惭愧于自己的无知。谢冕谈到此书说启发了他心中中国百年文学史的构想,眼光颇高的王小波严肃又不失幽默的评价“旧的好书总比新的烂书好”,玩世不恭的王朔竟然也是《万历十五年》的拥趸,易中天等人也极力的推荐《万历十五年》。

2011年10月,终有机会一睹她的风采,在自己最早的一批购书计划中,第一本就是三联出版社的《万历十五年》。看再版次数,从1997年5月三联出版社第一次出版后,几乎每年都要再版,甚至一年会有几次再版,到2010年已经再版了29次。

初读《万历十五年》,首先被吸引的是它精妙的结构,习惯了编年体体例历史教材的我,耳目一新。他取一个特别的年份(1587年)作为横截面,然后串起所有的事情;用人物的传记式章节,展现一幅历史的画卷。再者就是对人物的采用了多元化视角,人不再是忠、奸、善、恶单纯一色,而是更接近人的本性,更接近历史的真实。结构的精妙使我惊叹于黄仁宇纵横捭阖史料的能力;人物的多元化视角,使我认识到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生活,很多人事绝不是表面所呈现的摸样。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在这样的著作主旨下,黄仁宇记录了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第一位悲剧性的人物就是活着的祖宗——万历皇帝!

一直认为,皇帝位及至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是大权独揽;是无法企及的身份;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代名词;是花团锦簇;总想,皇帝可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而且万历黄帝是有名的“懒”皇帝,御宇40多年,有20多年都是消极怠政。记得讲《五人墓碑记》这篇课文的时候,东林党人与阉党之间的激烈残酷的争斗,也“慷慨激昂”的追溯到万历皇帝的怠政。

但是这本书中黄仁宇凭借他对历史的参透,多角度人性化的描述,颠覆了自己头脑中对万历皇帝的固有的肤浅印象。

万历少小聪慧,早熟。5岁能读书,“声音发自丹田、深沉有力,并有余音袅袅”;他勤奋学习,每一天都要练习书法,默记经史,“如果背书如银瓶泄水,老师张居正就会颂扬天子的圣明,如果背的结结巴巴或者读出别字,张先生会拿出严师的身份加以质问,使他无地自容”。他进步突出,10岁就能写径尺以上的大字。他勤政,熟悉各种礼仪制度,祭天地、祀祖庙、庆元旦、赏端阳等各种繁重的仪式,同时频繁的更换不同的礼服,从而保持皇帝的威严,皇家的体面。可想而知,皇帝身份,使他少了普通人家的亲情友情,少了孩提时代应有的天真烂漫,生于帝王之家,登上皇帝之位,注定了他孤独寂寞的命运。

自从写出了径尺以上的大字,他就不能再练书法。因为“圣明君主以德行治理天下,艺术的精湛,对苍生并无补益。”他要节约,他要勤政,他对张居正视若父亲,对其绝对的信任和倚重;即使要给自己的母亲修葺装潢她所居住的宫室,母亲的感谢不能用亲切爱怜的口吻加以表达,而是请学士写成一篇文章,赞赏皇帝的纯孝,在他下跪时逐句诵读,母子间的天性交流也不能真诚自然流露!因为皇帝是礼仪的象征,是表率,不能有自己私心的一丝流露。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想成为木偶,毕竟他是一个有血有肉且聪慧的人,故太师的溘然长逝,使他觉得终于有了自由之权,他要反抗!一夜之间突然发现,自己视若父亲的张居正却有了另一副面孔。他满口节俭,私生活却极其奢侈,他作为皇帝没有钱赏赐宫女,张居正却积聚了珠玉玩好和书画名迹,蓄养了很多绝色佳人。他认识到了“人”的阴阳两面,不甘心自己的身边站着一名“摄政”,对老师流着眼泪鞭尸之后,万历皇帝开始了自己的励精图治,他要实现自己的凌云壮志。很快他就发现,世间已无张居正,他仍然束缚重重。

前有张居正不让他习字,后就有申时行不让他练兵。他可以把他不喜欢的官员革职查办,但是很难升迁提拔他所喜欢的官员,以致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为他的心腹。他对大臣们的奏折作出决断,可以超出法律的规定,但是却没有制定法律的力量;他不也能改造制度以避免冲突的发生,而且他裁夺的权威因他被臣下视为晏安怠惰而日益减弱;他不能统率兵将,在平日也没有整顿军队的可能;他很难跨出宫门一步,自然更不用谈离开京城巡视各省。他越想励精图治,后果却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松懈;人事的任免,他没有决定权。贵为天子,却步步维艰,无法做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他遇到了真正理解自己的女子—郑贵妃,黄仁宇说“热恋并不等于独占皇帝的枕席,…郑氏之所以能赢得万岁的欢心,并不是具有闭月羞花的容貌,而是由于聪明机警、意志坚决,喜欢读书,因而符合皇帝感情上的需要”。只有这个女人,理解他作为皇帝的孤独与无助甚至敢在他面前直接说出来,“她看透了他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在实质上却既柔且弱,也没有人给他同情和保障。即使是他的母亲,也常常有意无意地把他看成一具执行任务的机械,而忽视了他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既会冲动又会感伤的‘人’”。她可以和他一起阅读作品,讨论人生,她是他的红颜知己。在皇宫大院紫禁城内,皇帝和娘娘曾经俪影双双,在西内的寺院拜谒神佛,有时还一起作佛前的祈祷。

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爱情,他想用皇帝的权威来捍卫自己的感情,他想废长立幼,但是传统道德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文官集团前赴后继的阻挠,长期接受的教育,让他心里的愿望难于实现而且无法明言,同时又缺乏可以密商的智囊人物,心中的寂寞如荒草一般蔓延生长。

记录 万历十五年 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好词好句

、 这些官员之间关系复杂,各有他们的后台老板以及提拔的后进。他们又无一不有千丝万缕的家族与社会关系,因之得罪了一个人,就得罪了一批人;得罪了一批人,也就得罪了全国。 -----《万历十五年》

2、 在他执政的时代,在名义上说,文官还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则已包罗了本朝的出色人物,成为权力的源泉,也是这一大帝国的实际主人。 -----《万历十五年》

3、 因之我们的政事,注重体制的安定,而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牺牲少数人,正是维持大局的办法。 -----《万历十五年》

4、 所以说来说去,施政的要诀,仍不外以抽象的方针为主,以道德为一切事业的根基。朝廷最大的任务是促进文官之间的互相信赖与和谐。此亦即鼓舞士气,发挥精神上的力量。 -----《万历十五年》

5、 这一帝国既无崇功的趋向,也没有改造社会、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民不为饥荒所窘迫,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以维持长治久安。 -----《万历十五年》

6、 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万历十五年》

7、 帝国的官僚政治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成千成万的官僚,在维护成宪的名义下保持各方面的平衡,掩盖自己不可告人的私利。 -----《万历十五年》

8、 在抗倭战争绩最为卓着的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将领,而是最能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天才的将领。他所以获得成功的要点,在于他清醒的现实感。 -----《万历十五年》

9、 如果将领当机立断,指挥部队迅速投入战斗,那是贪功轻进,好勇嗜杀;要是他们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有利的战机,那又是畏葸不前,玩敌养寇。 -----《万历十五年》

10、 我们的军官在长期训练中所培养的严格和精确,退伍以后竟毫无用武之地。他会发现在军队以外,人们所重视的是安详的仪表、华丽的文辞、口若悬河的辩才以及圆通无碍的机智。--总而言之,和他已经取得的能力恰恰相反。 -----《万历十五年》

11、 这样的人不会相信为人处世该有阴阳的分别,他肯定会用他自己古怪的标准要求部下和上司。对他应该怎么分派呢?看来比较稳妥的办法是让他升官而不让他负实际的责任 。 -----《万历十五年》

1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

其在位期间,围绕太子发生的“国本之争”,更是将朱王朝进一步推向深渊。以下内容由读后感栏目我精心整理,欢迎浏览。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一】

对于明朝,特别是万历年间的历史,是极其枯燥无味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王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黑暗时期,而至于好皇帝,更是屈指可数。

万历这个年号本身过去的就很平庸,除了万历末年与努尔哈赤的几场决定性战役,几乎可以略过,而至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则更是可有可无。但聪明的历史学家就能发现其中奥妙,其实在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大事都与这一年有很大机缘。

黄仁宇老先生,主张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的大历史观。关于这个,确实让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因为这个对我来说实在是有些深奥,令我费解。而从书中内容来看,也是比较枯燥的,然而要深知,像这样的一类书,并不是说一昧地去看故事情节,这不是小说,也不是故事书,而是纯粹的历史书籍,也有着教科书的意思。既然这样,那就应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来挖掘它的精华,品味其意思所在。

此书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绍一个人物,以每个人物来反映这段历史;它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人的角度来写的。反映当时从皇帝、首辅、地方官员、将军、哲学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从这些朝廷中各种人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的太阳早已成夕阳,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从军事上来说,戚继光——这个孤独的将领,带领戚家军平倭寇之后,并没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明朝的重文轻武,导致戚继光在此后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没有得到什么重视,而后军事掌控于庸才之手,军事力量也逐渐下滑,到了努尔哈赤起兵之时,明朝的军事力量早已成为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了。

再加上朝中无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满族的铁骑埋没。而从统治阶级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风邪气盛行,一些忠义之臣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像这样的朝廷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只能等着灭亡了。而万历十五年,恰恰为此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这本书阅毕,到有一种愤慨之情,热血喷张的感受,与对世道苍凉的哀叹!即使是那么平凡、枯燥的文字,却使我情不自禁,历史的确有它的魅力啊!对此我也嗟叹不已!我还得到了题外的启示:黄仁宇善于着手于小事当中,而发现大症结;那我在生活当中不也应处处留心,从小事做起,善于发现问题与观察思考。而我自己也正是缺乏这一点啊!

《万历十五年》使我受益匪浅啊!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二】

对于明神宗朱翊钧,历来人们大多持否定态度。其实不仅如此,说起明朝的皇帝,人们都没有好感:他们不理朝政,就像一个个败家子,折腾着祖宗的基业。在朱家统治时期,虽然写就了不少的辉煌,也留下了无数的骂名。鲁迅先生在论及明朝时曾说:“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

但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黄仁宇先生则明显地表达了他对朱翊钧的同情与悲叹。当然,黄先生也从他的“大历史”观向我们展示了万历皇帝的一生,以及万历出发,追溯封建统治的源头,着重剖析了明朝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全面给我时期的文臣武将、思想家。

在高中历史课上,我们都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封建集权统治在明清空前强化,皇权至高无上。但在万历皇帝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皇权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十几年,终也没有实现立他最宠爱的皇三子常洵为皇太子的梦想。

我想,其实,这也是万历皇帝的可悲之处。封建统治从秦朝到明朝,已经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所推崇的文官制度,这时已经完备成熟。皇帝,在这个以程朱理学为根本太子思想的国度里,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货体制。

万历皇帝,只要努力扮演好他的这个皇帝角色,按时参加各种典礼活动,批准内阁大臣的奏议,在全体文官以及程朱理学的协调下,整个国家基本上就可以正常运转了。皇帝,似乎已经成了礼制的象征,国家的精神领袖,倒有点类似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但这怎么可能呢?在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皇帝基本上都是呼风唤雨,独揽大权,说一不二的。

可是,在明朝,在以理学为一切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国家里,熟悉掌握了理学的文官集团,却逐渐壮大成熟,甚至达到了与皇权对峙的地步。万历皇帝想立皇三子为皇太子,朝臣竭力反对,双方苦苦斗争了三十几年。最后,万历皇帝被迫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但这是以六七位阁臣的离职,上百名大臣被降级为沉重代价的。

从此以后,万历皇帝心灰意冷,深隐后宫,消极怠工。朝臣的奏议,他不予批准,也不加反对,就一直搁着,拖着,让朝臣的目的也大不到。这很像小孩子的斗气行为。但一国之君这样做,却是以一个国家的没落为代价的。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立谁为太子,谁为下一任皇帝,作为臣子的,和他们有多大关系,他们为什么非得拥护皇长子,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在以嫡以长不以贤的礼法原则下,常洵为长子,就应该为太子。万历皇帝立常洛为太子,就是违反礼法的行为。在以礼法为根本原则的社会里,这是关系国家根本的问题,是不能允许的,即使皇帝也得遵守。

在历史上,神宗皇帝偏激逆反,昏庸无能。亲政初始,清算张居正。他晏处深宫,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其在位期间,围绕太子发生的“国本之争”,更是将朱王朝进一步推向深渊。

如此可憎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万历皇帝如何从勤勉政事,励精图治,逐渐堕落退化。

朱翊钧自幼聪慧过人,读经史过目不忘,而且颇为早熟。九岁即位,在生母李太后以及张居正的教导下,也算是一位少年英主。张居正亲自教导他,安排课程,指导读书,选拔贤能的大臣辅导他,培养他治国安邦的本领。虽然十分严厉,却也不妨碍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张居正生前,皇帝一直支持他的改革。但张居正的正直,却得罪了不少人,触动了守旧势力的利益。在他死后,反对他的人开始反扑。他们纷纷上奏,要求清算张居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对昔日威炳震主的张居正日益不满,对他的严格管理也感到了厌倦。

于是他从维护张居正,到顺水推舟地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这也是在他树立自己的权威,彻底摆脱张居正的影响。于是,生前忠贞不二的“元辅张先生”,变成了谋国不忠的大奸臣。虽然清算成功,但这对朱翊钧来说,这肯定是个不小的打击。

为什么他敬爱的老师就成了乱臣贼子,曾经受过张居正提拔的人为什么反而要陷害他,这些问题也使皇帝迷茫困惑。于是,他对朝臣的反复奸诈深恶痛绝。尤其是长达三十几年的立储问题,慢慢磨尽了万历皇帝的雄心壮志,迫不得已地立长子为储,也加剧了万历皇帝对朝臣的厌恶,以及对政事的热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万历皇帝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也起了不少作用。

读后感栏目精心推荐:

我精心推荐

[img]记录 万历十五年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