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文化> 作文> 正文

参观大师画展观后感(参观画展的观后感怎么写100字)

  • 白蜡烛燃烧的爱*白蜡烛燃烧的爱*
  • 作文
  • 2023-05-07 03:42:01
  • -
镜观其像 画展观感 以画展的形式去呈现医疗美容行业新概念

参加画展观后感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下面分享了画展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参加画展观后感1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的艺术才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画展。展出了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幅,其中学生作品154幅,教师作品76幅。内容包括水彩画、剪贴画、国画、木刻画、书法、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去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画作品展。我本带着一种沉重的工作心情去到展厅,但当我到达展厅后,我的心情马上激动起来。哇!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画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方桂珍老师几幅工笔画:《微笑》、《三月红》、《遐想》、《树下》,画中的人物描绘得那么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的爱怜之情。

这时家长带着学生陆陆续续进场了,我带着几位学生、家长到处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画,内心开始感起兴趣来。我仔细观望着每幅画,我发现每幅画笔法都苍翠有力,画的使人觉得实有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之感!让人感到艺术的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学们的画,那更不用说了,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个个毛笔字清秀俊逸,透露着深深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年龄那么小的孩子!真是为他们感到自豪。一位家(]长观看完这些作品,不禁地赞叹到:"河田小学能够举行这么大的书画展,真不简单呀!"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看完了书画展,我感觉很不错,能欣赏到艺术,能看到辛苦的杰作,能看到缤纷色彩的世界!同事们和学生们的那些杰作,使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之情。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惭愧了。也许我该身体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己的狭隘,认真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参加画展观后感2

今天,我到图书馆参观了“快乐二小,幸福童年”的美术画展。

一去到画展,往右看,就会看到一些不太精致但很可爱的画,还有一些画昆虫的画得惟妙惟俏,似乎一条真的虫子爬到了纸上。往左边看,就能看到一幅幅精美、好看的书法,给力许多人向前进的鼓励和勇气。

继续往前走,就能看到一张长长的桌子,上面摆着琳琅满目的小手工,有的用一些月饼盒子制作而成的小坦克;有的是用一些盒子和卡纸做成的照相机;有的是用一些一次性筷子做成的小房子,房子外还有一个花园和五颜六色的小石子做成的小路,可爱的秋千也是用一次性筷子做成的。还有用布碎卷成的美丽小花。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用一次性筷子做成的摩天轮,不认真看的话,还真看不出是用一次性筷子做的呢。

美术画展里还有许多漂亮精致的图画、手工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朋友们有兴趣的话,请到图书馆一饱眼福吧!

参加画展观后感3

1月16日上午,跟着老师们去到沙河市国际会展中心参观书画展。虽然天气有些冷,可热情很高涨。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一进门就被整个展馆的`气势震惊了。偌大的场馆,四周墙上挂满了大师们的作品:有龙飞凤舞的各家大字,有惟妙惟肖的工笔人物,有气势磅礴的写意山水,等等,浓墨重彩,琳琅满目。因为会场太大了,展品太多了,我没能一一细品。

在众家的大作中,我只留意了一些写意花鸟画。看落款这些大部分是刘鸿敏和李景森两位大师的作品。每到一幅跟前我都要伫足品赏一番。他们的画儿笔法流畅,韵味十足,令人叹服。我最为关心的当然是各家的牡丹了。李刘二位大师的牡丹各有千秋,但更吸引我的当属刘现禄老师的牡丹了。刘老师的牡丹颜色鲜美,造型优雅,神韵跃然纸上,令人叹为观止。等参观完一圈以后,胡老师又带我回到刘老师的牡丹前,细致地给我分析讲解,花头的调色,花瓣的分布,点蕊的方法,还有枝干,叶子,留白等等,真的使我受益匪浅。下午李老师也对刘现禄老师的牡丹评价很高。晚上我想找到刘老师的空间看看有没有更多的牡丹,可惜王老师说他不上网,真的是有点遗憾了。

这次展会上,我除了注意了王老师崔老师等老师们的字以外,我还特意注意了一幅字画“书魂”。关于字是哪家啥体我不懂,也没注意落款作者名字,我只是对这两个字感兴趣,我想练练,等啥时候自己也写一幅贴我的图书室里。

会场上,老师们现场挥毫泼墨可算是一大亮点。

这次展览活动还有最欣慰的一点是,三人轩的两位小妹的作品也参展了。虽然和大师们的大作比起来看上去有点小家气,但已经很不错啦。这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经历,也是我们的动力。希望以后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希望三人轩茁壮成长,希望沙河书画事业蓬勃发展。

参加画展观后感4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一个特殊的画展,这个画展的主题是“童心有爱,七彩梦想”。年少的我们,心中充满了稚嫩的梦想。我怀揣着这样的心情,走进了位于科技宫四楼的画展展厅。

一进展厅,我便看见了琳琅满目的绘画作品:素描、水彩画、儿童画、沙画、国画,应有尽有,还有别具风格的手工制品。一件件美丽而精致的手工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但更令我叹为观止的是一副夏日荷花图,是一幅国画。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亭亭玉立的荷花优雅的站在池塘中央,淡粉色的花瓣将柠檬黄的花蕊轻柔的包住,十分美丽。左侧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涩的小姑娘。荷花下方,几片嫩绿的小荷叶刚刚长成,两侧的墨色的荷叶更衬托出小荷叶的生机勃勃。一只如画龙点睛般的蜻蜓停在盛放的荷花旁,仿佛被荷花淡雅的香气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开。池塘中,几条顽皮的小鱼在荷叶下嬉戏,十分生动可爱。看到这幅画,我便想起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觉得,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和杨万里一样: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像荷花一样的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次画展,我不仅体会到了大千世界的美丽,还知道了做人的道理。这次画展,我真是受益匪浅!

参加画展观后感5

昨天几位朋友约我出去走走,繁华都市看到的是满眼没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就像雄伟的“水泥森林”我们无心去浏览服装城和百货店,而锁定的目标就是书店和画廊及艺术展示馆,对于画展我近年看得很多,当代艺术我认为大多是宁静不足,浮躁有余。故平时宁可在家欣赏历代大师的画册,觉得这样比看那些跟风时尚的现代艺术养眼得多,但与朋友们在一起你总不能单独站在展厅门口不进去吧。

画廊和艺术展厅里的作品五花八门,有传统,也有用各种手段制作出所谓的现代派艺术,五彩缤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我朋友是搞文字的,对艺术虽喜欢但在欣赏方面没有多大悟性,只要看到书画情绪就很激动,朋友说现在的优秀画家多如牛毛,真是艺术的春天。其实他对艺术作品的优劣是一无所知,他问我对这些展品看法如何?在老朋友面前我便直言,我说,我对当今的绘画看法正好与你相反,现在用两句话来概括比较恰当,即:“以俗为美者不少,以新唬人者更多”看到画廊里称之为传统的作品时,就想起大翻译家傅雷在1944年写给黄宾虹信中说,一些画家作品“甜熟趋时,上焉者,整齐精工,模仿形似,下焉者,五色杂陈,难免恶俗,离艺术则远矣。”在中国传统的书画上对于作品的气息非常讲究,一幅佳作首先给人一种高古雅逸之气。但现在这些作品予人以媚俗和浮躁之气,还有江湖气、匠气。好作品应该净化人的心灵,不能让人感觉是一种精神污染。

至于那些搞视觉冲击力的西式时尚画家,他们闭口张口谈创新和现代感,如果说要切入现代,不是一种单纯以形式去切入的问题,这些搞现代的人大部分是从国外的传统学来的,他们为什么不可以用自己老祖宗的方式呢?崇洋者也要学学老外们是怎样尊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一位德国学者说:“任何民族首先要站在自己的民族的文化立场上去自己发展文化,这是最基本的,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中国画在当代己进入了一个大家齐“创新”的误区,似乎不创新就不显出画家的才华,就出不了成就,折射出当代一些画家存在着一种浮躁心态。艺术家如果是为了创新而画画,则可见是何等的功利又何等的虚伪。优秀的艺术是没有新旧之分而只有优劣之别,所以毕加索说:看非洲的艺术每天都是新的。

当然,中国画的发展必须要创新,突破。但这一定是虚心学习,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在对中国画有非常深刻认识与理解的前提下,才有“创新”的可能。对“传统一路”的误解,直接始自康有为不知天高地厚贬董其昌与陈独秀瞎骂四王,这本来仅是他们欲将政治热情混充艺术鉴赏的一厢情愿的论调,其门外之谈误导了一代神志不清的中国画后学者,这些人盲目地一遍遍讲创新,他们不知道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就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易经》里面就讲到“变”与“常”的关糸,现在这些喝过迷魂汤的人是光知道变,而不知道常。

中国的现代流行艺术,实则,上焉者,充其量只是西方现代艺术的模仿秀,下焉者是以新唬人一时的快餐艺术。都说现在中国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穷二白”外国的经典文化未学到手,却把自己优秀传统文化丢光了。你看外国人多聪明,他让中国人去捡他们遗弃了的文化垃圾,他们悄悄地在研究中国传统博大精深的文化。现在好多画家满脑子的功利“生产”出大量俗作,包括一些唬人的现代派文化垃圾也充斥于社会和市场,误导和影响观众眼光,如此循环,最后造成一个庞大的艺术趣味偏低的社会环境,而当这些渗透到权力与机制里被当做“正统”和“主流”予以提倡和鼓励,中国的艺术就面临灭顶之灾了。

[img]

毕加索画展观后感

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下面我们来一下毕加索画展的观后感吧。

毕加索画展观后感 篇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大师,传奇样的大师,神人般的大师,我沾了不少仙气,。大师是毕加索,只是看场他的画展,我就已经是云里雾里,飘飘欲仙,一时间觉得自己也文艺了不少。管它是我自作多情也好,娇柔做作也好,自命不凡也好,大师毕竟是大师。不解,曲高和寡,争议,才华横溢,经典,“堕落的艺术”,毕加索就是毕加索。

“我从小时候就能画得像大师一样,但我却花了这一生的时间学会像小孩子一样画画。”———————帕布罗 毕加索

我在观看之时,我逐渐发现比起写实的风格来,我与抽象风格更有默契。之所以抽象,是因为一眼看不出名堂。那坨歪歪扭扭的怎么会是个肖像?人体的线条怎么那么扭曲?五官为什么要画得那么丑??简直是诡异!!可以用诡异,奇怪,难看来形容的作品不少,关键是这些怎么就成了大作??世间漂亮,悦人眼球的作品那么多,怎么偏偏就毕加索成了气候?说到艺术,毕加索的作品就像是人的灵魂,你可以否认它的价值,但是它就是在那里,举足轻重,不可磨灭,是永生的。

正因为抽象画看上去就是四不像。神话中的怪物张什么样子,抽象画看上去就是什么样子。但是,我这次却惊奇地发现:抽象画是活的!你从任何角度看都可以,而且体验都不一样。那看起来仿佛是胳膊的两个长条你看把它看成是交叉的腿也可以!一张极度扭曲的肖像画,当我遮住一边眼睛只看画的左半边的时候,我发现它里面是有写实的画法运用其中的,而且那是个写实的,很美的人侧脸轮廓。还有,在头上鼓出一个大包,并且两只眼睛都长在一边,还一只高一只低,在我看来,除了我前一句描写的样子之外,那还是两个要接吻的人侧脸。

一时间,我被如此富有想象力,如此为所欲为的画作吸引了。除了仰慕大师深厚的绘作功力之外,我更倾心于大师的创造力。毕加索把他眼睛看到的场景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愿呈现出来,不刻意归属于某一特定派别,不拘泥于学院教条,不局限于当时的流行风潮,不在乎别人看了是否能接受。 毕加索,只是画他的画。他,只画他想画得画!

看展览之前,我猜我是要茫然,要困惑,因为我不是学美术的,因为我是头一次来看,因为我之前从来不了解一丁点毕加索。连我自己都惊讶的是,在没有任何解说的情况下,我用自己的方式体会出大师的用心。我看出来大师画的不是画,画的是自由。我看的也不是画,看的是永远追寻自由,激发创造的雄心。

插句题外话,我庆幸在进门之前没有先跑去找个解说带我参观。我本来的打算是先自己揣摩下,自己先看看我对如此旷世之作有什么看法,我自己如何理解。然后,如果我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的话再找解说也可以。然而实际情况是:我进了门,从毕加索的年表看起,对大师的各个创作阶段的手法变化,从一种风格向另外一种风格的变化有了粗浅的认知,接下来丢下”画画一定要让人看清楚画的是什么”的固定思维就足够了。毕加索想怎么画他就怎么画,并且大胆尝试当时一切的新技术,新材料,除了绘画本身,他也结合作家,诗人,剧场演出,雕塑家和其他的画家的对艺术不同的见解,并且把这些全部都运用于他自己的创作中。与其说毕加索是画画,还不如说他是一次又一次的创造!

我这么理解毕加索的作品,我理解对了吗?到位了吗?有眼光吗?艺术修养够吗?我不知道。我需要知道么?又有谁知道呢?恐怕除了毕大师本人之外,没有任何人能100%地明白大师作画的用意吧!

我们这些后来人纵然想想大师学习,即使把大师的画临摹千遍万遍,但如果只是模仿作品本身,而忽略了大师的无拘无束,自由,勇敢,创新,那也只是学个皮毛而已。本质上就已经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我参观画展后自己的语录:

”写实画是死的,看起来是啥就是啥。没什么多余可解释的了;抽象画师活的,看啥是啥全由你自己想,你说它是啥就是啥!“

看抽象画时,我是自由,因为做外一个美术外行人,我也可以说出我自己的见解,毫不担心是与非,对与错。

我很愉快。

毕加索画展观后感 篇2

《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珍品展》在香港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馆开展。抽空去看看。

我对于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和艺术价值从来都是惊奇的欣赏!当第一次接触毕加索艺术时,是我在学画初期得到一本毕加索画集,是表哥从香港买来送给我的,那个时候是难得见到的国外艺术家作品。我就惊奇绘画艺术还可这样来表现?怎么可以这样画?为什么要这样画?价值又如此之高?不得其解、不得其解呀!为此,有机会我就会观看毕加索的真迹艺术作品展,思索他为何会有这种惊世骇俗绘画艺术,包括看一些评论家的文章,但是从来就不能让我自己真正理解和信服过,试图剖析他的艺术动机是我脑海中的一个萦绕之迷。这里可能有艺术家朋友会有认同我对毕加索之迷观,亦可能会有艺术家朋友觉得我是土老冒,无现代艺术细胞,呵呵!不要紧,不懂就是不懂!不能装懂吧?更不能停止探究毕加索艺术的`想法。

神奇的毕加索,今天,也就是在我看毕加索画展时,看到了毕加索一段语录,让我茅塞顿开,迷底我想应该是解开了,金句的作用是如此有说服力,我所不能明白的问题都让我明了,好一个毕加索艺术,原来源如此“对我而言作画就象参与一种戏剧性的体现,在这个过程里象置身于支离破碎的现实中。”“对我而言创作是破坏的总和,我作画时随即将它破坏。”或许毕加索语录是我洞开欣赏现代艺术之匙。

毕加索画展观后感 篇3

欣赏毕加索的画展!看看他那灵活的笔触,看看他那美妙的画作,看看他那明显的强烈对比颜色,看看他那厉害的巧手,这就是毕加索爷爷带给我的超强生命力。

“我曾经看过毕加索奇奇怪怪的作品“,这就是每个去参观人们心里的一句话,我心中也这么觉得。毕加索是位独一无二的艺术家,他的爸爸从小教导他学习艺术,不一会儿功夫,就画的超越自己的父亲了!另外他也是一位鬼斧神工的雕刻家,雕刻出奇形怪状的艺术,毕加索爷爷这个与众不同的天才真是厉害且聪明极了!

此刻映入眼帘的是令我既兴奋又渴望的毕加索画作,让我感到新奇中带有小故事的隐藏印象。而且他平均每天可以画四幅图。他一辈子画了车载斗量的画作,例如:戴帽的男孩、我的孩子—保罗、母子、我的其中两位女朋友、小孩与鸽子是他在巴黎画的…等等。毕加索一生中交了许多女朋友,真是情感丰富啊!

这次的毕加索巡礼,让我收获良多,除了让我增广见闻外,更让我大开艺术的眼界,我希望自己也能和毕加索爷爷一样追求旺盛生命力,所以毕加索爷爷是我的偶像!我是毕加索爷爷的超级粉丝”。

毕加索画展观后感 篇4

今天我去看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的画家画的画,非常漂亮。这个画家的名字——毕加索,他生于1881年10月25日,比我的生日晚五天,他是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是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听展馆的阿姨说,他影响了整整几代人。

今天是周末,去的人很多,我们排了很长的队,才能看到他的真品。首先看到的是“穿着围裙的玛雅”,是毕加索的第一个女儿,有正面和侧面的两张面孔,说明他想借一幅画把孩子的瞬间都扑捉记录下来,也看得出他非常喜欢他的孩子。后面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瓷器,好像他很喜欢做瓷器,听讲解员介绍是他觉得瓷器能保存的更长久。他的瓷器作品线条大多简单,但是寥寥几笔总能把一副画生动的展现出来。他的画不想我所想象的那样,不是简单的把人物精准的刻画出来,而是用最简洁的画笔夹杂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听讲解员说他想画的和小孩一样,因为儿童的画更简单、更直接,不拘泥于细节,用最少的画笔表达出最丰富的思想。

毕加索画展观后感 篇5

《格尔尼卡》,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

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

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毕加索画展观后感 篇6

9月30日,“天才之外:毕加索的激情与创造”于北丘当代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基于西班牙毕加索故居博物馆的馆藏,以及部分意大利收藏家的个人藏品,从中精心挑选出172件。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策划,并专为此次在中国于北丘美术馆的呈现而进行构思设计与组织。着重回顾毕加索创作生涯的后三十年,力求呈现出毕加索中晚期的艺术魅力。

展览由九个单元组成:分别为“典范之作”、“巴塞罗那系列”、“流浪艺人系列”、“斗牛系列”、“公牛与斗牛士系列”、“毕加索的画室系列”、“摄影系列”与两个“瓷器系列”。包含117件绘画、46件陶瓷以及摄影师Robert Capa拍摄的毕加索生活的9件摄影作品。这些创作于1896至1969年间的作品,从不同层次显现出毕加索惊人的激情与艺术创造力,为观众带来近距离感受、观察、领悟这位艺术家的机会,进而他独特的艺术世界的奥秘。

作为欧洲文化的果实,现代主义的典范,毕加索对20世纪的艺术影响之大遍及世界,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的大IP。BMCA北丘当代美术馆创始人兼馆长华子涵表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文化资源丰厚,文学成就卓越,文化名人荟萃,在全国文学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在世界文坛也独具特色。而艺术文学不分家,北丘当代美术馆作为全国首座镶嵌于城市中心山丘上的美术馆,为当代艺术的在地性、多模态化和不确定性向未来开放的精神指向和学术空间提供了文化研究基地。正如这次毕加索特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观察西方艺术的视角,更是振兴中国艺术和文化教育的激情与理想。

清华教授带领襄阳二十四中美术生参观世界级大师凯绥 珂勒惠支原画展

参观王雪涛画展感悟随笔

昨天去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了主题为生趣盎然的王雪涛艺术展。作为一名刚接触国画几个月的初学者,其实我并不是很了解国画。也可以说,这辈子从来没想过,我会拿起毛笔学国画。可以说,我对于国画的门派,技法乃至各大画家,一无所知。也从来没想过会去看画展。几个月之前,我连王雪涛这位鼎鼎大名的画家的名字都没听过,可见我有多么孤陋寡闻。

那我是在何种机缘巧合之下,开始进行国画学习的呢?说起来还是受到我五岁多的女儿的影响。小女特别爱画画,她在的画室有各种画种的教习。其中就有国画。每次上课结束,老师都会把学生完成的作品发布在家长群里,所以我们得已看到各种门类的作品。而每次我女儿看到完成好的国画作品都会欢呼,还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她才可以学国画。她刚五岁,学国画显然还不到年龄。有一次看到女儿画室的老师发布了一则招生广告,得知零基础,成年人也可以学国画,所以我渐渐萌生了学国画的念头。

后来没多久在网上看到一个网络学习国画的机构做广告,说可以先试听体验,于是我报名试学了一个多月,竟然能像模像样的画出几幅可以看的画来。既然真的喜欢,为何不系统的学习呢。我想着,虽然我今年就快40岁了,但是学习群里还有很多退休老人才开始学啊,跟他们比,我岂不是太年轻了,等我退休了,也是有十多年经验的画匠了吧。就这样,不知不觉我已经跟着老师把国画基础课和花鸟专项课的课程学完了。

这时候我才渐渐了解到我们学习的很多案例都是王雪涛作品的一小部分。刚好有学友告知王雪涛画展这时候在国家博物馆举行,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近距离的观赏下大师的真迹。

其实作为一名初学者,我基本还是属于外行,说不出什么门道来。只能说下自己的本能感觉。一进展厅迎面而来的就是巨幅的松鹤图,五只丹顶鹤各具姿态,活灵活现,或站或飞,或仰头或低头,或高歌或低吟。旁边的松树高大遒劲,苍苍郁郁,开得红艳艳的山茶花负责点亮整个画面,与丹顶鹤的红顶子相互辉映。青翠的竹枝穿插其中,更显得画面丰富,颜色亮丽。可能这就是国画的魅力,让你一眼就沉醉其中,也仿佛变成一只丹顶鹤在森林中玩闹嘻戏。

往里走依次是喜上眉梢图,咏梅图,百花齐放图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百花齐放图,是王雪涛在1977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所画。名如其画,画面中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有山茶花,水仙,荷花,菊花,白玉兰,兰花,牡丹花,鸢尾花等,好不热闹。画面色彩艳丽,画家在作这幅画时喜悦的心情跃然纸上。

另一面墙上陈列着反映画家生活情趣的作品,比如菊花正肥图,有完整的蟹,有蟹爪,有黄,有仰面的蟹。一看就很有生活画面。有一组反映过年的画,大红灯笼高挂,准备的年货,野鸡,肥鱼,给小孩买的玩具老虎和人头面具,炮仗,各色瓜果,盛开的花卉,无不体现着过年的喜庆。其实也侧面体现出画家那个时代物质的匮乏。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再往里走,鹦鹉图,喜鹊图,公鸡图,孔雀图,燕子图,斑鸠图,翠鸟图,鹰隼图,野鸡图等各种翎毛类动物,无不生动活泼,仿佛活物一般。完全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对动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而说到对动物的观察,更体现在王雪涛对草虫类昆虫的刻画上。蝴蝶,蜻蜓,蝉,蝗虫,蜜蜂,螳螂等,细到每一片翅膀的每一个纹路,都刻画的栩栩如生。大画里的小昆虫,竟然能刻画如此细腻,可见画者不仅仅是具有大格局,更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真是叹为观止。

让我折服的是,展览中展出的一些王雪涛用铅笔画的手稿,比如螃蟹图,他将螃蟹的每一个部位都标注得一清二楚,打算怎么用毛笔表现之前,先是用草图做足了功课才动笔开画的。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完全是科学家的精神。我想,其实各门类都是相通的,想要学好,学精一门学问或是技法,没有刻苦努力的专研精神是达不到登峰造极的高度的,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肯定是用了别人没有用过的努力才达到的。

其实关于王雪涛画家的作品和生平事迹,大家一百度都能看到。在此我只说说我的一点粗浅的感受。另外一点让我颇受感动的是,王雪涛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更是一名爱国人士。七七事变以后,身居北平的他毅然辞去教员的工作,八年抗战期间,坚决不为伪政府做事,以卖画度日,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可谓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通过近距离观赏大师的作品,我更喜欢国画了,虽然我只名初学者,我想呼吁更多的人喜欢国画,热爱我们的中国文化。

画展观后感

画展,绘画展览。亦指绘画展览会。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 小学生画展观后感结尾,欢迎阅读。

【篇一:画展观后感】

12月18日,我一天参观了两个画展。因为是本市非名流画家群作品展,也就是每年年终 照例举行的文化政绩展示。所以我就不邀请朋友 同行,只是自己一人随便走走看看。

我先去南溪山看市美术馆的《首届桂林市十二县美术作品联展》,然后出来南溪山公园门口乘11路 公交车到终点站,在七星公园门口的桂林市展览馆看《桂林女子书画研究会书画作品展》。观展的人不多,每一个展览场地,走一圈也不过半个钟头。

《首届桂林市十二县美术作品联展》获得金奖的作品是一幅油画《古镇》,画面是古民居与石板巷道。画面的色调有旧居情调。但是,色彩的明度、纯度缺乏丰富区别,只是在笔触大小与明暗上下了功夫,所以整幅画面就感觉不到纵深和色彩透视的对比。作者用笔画出的石板路也没有用油画刀画的那种坚硬质感,缺少响亮强烈的虚实对比。当然,这只是技术层面的观感。至于画面氛围蕴涵的作者人文历史心态,那将是更高一 个层面的内涵了。对此只能偶遇而不可期待,更不能迷信权威专家的应时高论。

我曾经在一位爱好 摄影博友的博文中发过一贴评论:宁愿相信感觉,而不要迷信权威。因为,权威常常陷于自己的感觉之中,而不能宽容 并难以理解另类感觉。

这一帖评论的意思就是:学摄影(其实学什么都一样)只能跟老师 学技术技巧的基本功夫,一但到了艺术处理与创作的层面与领域,就绝不能再迷信老师(特别是自我 感觉永远良好而又好为人师的所谓权威专家)的指手划脚。老师的指导与建言,只能作为自己终生学习 的参考意见之一。一定始终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感觉,才能走好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这就像我们对待家中的父母 一样,父母虽然是我们的至亲至爱,但我们要想获得比父母更成功 地自立,那就既要深藏并尊重父母的爱,又要修正甚至背离父母教导的人生 经验 ,才能获得比父辈更大的成功。如果人生永远停留在严父、慈母与恩师的襁褓中,那自己天赋独立的生命 就会永无成熟之日。

学艺、为文、做人,其成长 、成熟、独立之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篇二:画展观后感】

共青城市“两会”隆重召开之际,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协委员曹文军个人画展被安排在了“两会”主会场的入口处,格外引人注目。这也是共青城市第三位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既是共青城市高度重视文化艺术事业的具体表现,也可谓是为“两会”胜利召开而锦上添花之举。

在曹文军个人举办画展期间,共青城市委、市政府领导及“两会”的代表与员,利用休会时间观看了曹文军近年来潜心创作的66幅国画作品,其中包括写意山水、工笔花卉等种类。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曹文军的山水画创作,不仅严格遵循中国画的传统,留足了空白,真正做到了“以白计黑,虚实结合”,其作品更是若现“云在山中飘,水在石上流”之感;而且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爱艺术,也爱大自然。

爱艺术也爱大自然的曹文军说,因儿女们都在共青城工作,在星子县中学从事了大半生教师职业的他,便与老伴搬到了共青城里定居,也正是定居共青城后他发现,共青城优美的生态环境让他与老伴安享幸福晚年生活的同时,也再次激发了他书画创作的激情。于是,他又开始潜心研习中国画,加上长期对自然山水的情有独钟,因此他在山水画创作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由于儿女们在共青城工作都不错,收入也不菲,加上他与老伴都有退休工资,没有任何生活压力的他在订阅《中国书画报》供自己刻苦研习的同时,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游山玩水”,走出去与书画界的名家们交流学习,并先后参观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等各大美术馆与书画展,仅去云南省参加书画展就有10多次,尤其是在参观张大千画展时更是让他大开了眼界;在昆明市他还拜访过云岑书画院院长及其他画院多位着名山水画家,使他的山水画创作同样受益非浅。

说到此次在市“两会”期间举办个人画展的初衷,曹文军说共青城市是一座知名高非常高的绿色生态美城,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也要同步才行,作为一个分享了共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普通市民,同是又是一名市政协委员的他,觉得共促共青城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是每一个文化艺术创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曹文军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市“两会”期间举办个人画展之举,市委、市政府不但高度重视,而且市委宣传部与市政协更是给了大力支持,让他感动的同时对自己今后的创作更加有了信心。他表示,在今后的国画创作中不仅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会融入更多“大美共青”元素,用自己的画笔记录并展现共青城日新月异的大变化。

【篇三:画展观后感作文】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一个特殊的画展,这个画展的主题是“童心有爱,七彩梦想”。年少的我们,心中充满了稚嫩的梦想。我怀揣着这样的心情,走进了位于科技宫四楼的画展展厅。

一进展厅,我便看见了琳琅满目的绘画作品:素描、水彩画、儿童画、沙画、国画,应有尽有,还有别具风格的手工制品。一件件美丽而精致的手工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但更令我叹为观止的是一副夏日荷花图,是一幅国画。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亭亭玉立的荷花优雅的站在池塘中央,淡粉色的花瓣将柠檬黄的花蕊轻柔的包住,十分美丽。左侧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涩的小姑娘。荷花下方,几片嫩绿的小荷叶刚刚长成,两侧的墨色的荷叶更衬托出小荷叶的生机勃勃。一只如画龙点睛般的蜻蜓停在盛放的荷花旁,仿佛被荷花淡雅的香气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开。池塘中,几条顽皮的小鱼在荷叶下嬉戏,十分生动可爱。看到这幅画,我便想起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觉得,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和杨万里一样: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像荷花一样的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次画展,我不仅体会到了大千世界的美丽,还知道了做人的道理。这次画展,我真是受益匪浅!

【篇四:画展观后感】

今天,我们去了前进中学参观画展。我们学校共展出了18幅优秀作品,都画得棒极了!

刚进展画厅,一副《春秋艳景》就进入了我的眼帘,这一栋栋房子、一颗颗大树,从树上飘落下的叶子落到一座座红顶房上,好像是一只只蝴蝶 在翩翩起舞。仔细赏阅《春秋艳景》这幅作品,好像真的流连其间,我仿佛置身于春秋时节,一时流连忘返。这次画展汇聚了各个学校的出色作品,真的是一时欣赏不完。

通过这次参观画展,我觉得每一个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否则长大以后在社会上就不能显出自己的才能,就不会被重用。妈妈经常对我说:要我一定多学本领,有一技之长,那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价值。当然,学习好了,当然好了,可是,一定要有“外门”的特长。在这次画展中对我的感触非常大。参观后,同学们依次走出了展画厅,每一副作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着那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油画,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在社会上一定要发挥我的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

【篇五:画展观后感】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的艺术才情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画展。展出了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幅,其中学生作品154幅,教师作品76幅。内容包括水彩画、剪贴画、国画、木刻画、书法、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学校组织六年级 学生去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画作品展。我本带着一种沉重的工作心情去到展厅,但当我到达展厅后,我的心情马上激动起来。哇!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画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方桂珍老师几幅工笔画:《微笑》、《三月红》、《遐想》、《树下》,画中的人物描绘得那么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与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的爱怜之情。

这时家长带着学生陆陆续续进场了,我带着几位学生、家长到处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画,内心开始感起兴趣来。我仔细观望着每幅画,我发现每幅画笔法都苍翠有力,画的使人觉得实有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之感!让人感到艺术的.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学们的画,那更不用说了,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个个毛笔字清秀俊逸,透露着深深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年龄那么小的孩子!真是为他们感到自豪。一位家长观看完这些作品,不禁地赞叹到:“河田小学能够举行这么大的书画展,真不简单呀!”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看完了书画展,我感觉非常不错,能欣赏到艺术,能看到辛苦的杰作,能看到缤纷色彩的世界!同事们与学生们的那些杰作,使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之情。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惭愧了。也许我该身体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己的狭隘,认真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篇六:画展观后感】

小小的展厅里,明晰的灯光烘托着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自己也曾是个恋画之人,想想曾经小小的成绩与几年冰封沉睡的墨砚,心里也荡起了那么一丝欣喜的气息。

我“游览”着,曾看过许多画卷的眼睛似乎挑剔了许多,确实,肯定作者非凡的笔锋,妙幻的色彩配比,然而触动我心的却没,有些憾然……

路本不长,到了“卷末”愈发觉得无趣,漫不经心的扫视,猛地住了,似乎是被什么轻点了心潭的水,但涟漪却荡涤不绝。凝视,便是翻涌无阻的海浪,卷起千丈惊涛拍岸,那一点粉红在枯黄中格外鲜亮,高洁傲岸,清丽典雅。

没有错,是菏!漫天的枯叶颓萎地垂下舞裙,没气力地说着放弃,纯粹的秋的颜色,叶似暮年老人的皮肤,偶尔的突起的叶脉挣扎着,无奈着,但她,红得那么热烈,粉的那么艳美,红与粉的背后不是碧天,而是枯叶,或许因为她是刚烈不是柔美……

《咏菏》?何以之咏,又何以为菏呢?

菏,或许寄予你情感的作者,也不知如何定下你的名字,便在图下加了诗句的吟咏,悲我未能抄录,悲我没有那么好的言语去描绘你。

我望着你,望着你光亮的外表反射出的自己。她非常年轻,她有那么多梦想稚嫩的心经不起风雨。或许吧,寂寞同你一样无声伫立,静了,周围的一切变作白幕,这里只有我望着你,望着不是我的自己。我应怎样面对?同你一样伫立于秋日的萧瑟,多么渴望有同你一样的姿态傲视苍穹。但我无法释然,面对冰冷的现实我包裹着自己,将何去何从?

霎时,菏在眼前摇动,绽开得更大更艳,一阵清香抚着我无边的心跳,述说着曾经的艰辛,我似乎懂了些,似乎悟出些……

散了,离开了……

风凉意未减,狂奔回教室的路上,下弦月的伴随引我到一个未开的野菊,望着同菏一样的颜色,我猛得一惊,笑了,抚她:“要开花,一定会开花,像菏一样”,伴着这句话相信我会到远方。

【篇七:画展观后感】

今天下午两节课后, 我们全班来到B3幢一楼参观黄原奶奶的书画展。

老师带领我们陆陆续续进场了,我四处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字画,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悠悠的古运河水,盛开的牡丹,挺拔的墨竹……中间还镶嵌着几幅书画作品,动静皆宜,相得益彰。黄奶奶的笔法苍翠有力,又行云流水,让人不禁感叹她高超的技艺。我课外也在练习书法,觉得特别枯燥,有时都不想写,看了黄奶奶的作品,我想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幅画就是牡丹争艳图,形态各异的牡丹竞相争艳,黄的、红的、白的……瞧,上面还停留着两只黄黑色的画眉鸟,时而清脆的鸣叫,时而扑打着翅膀,让人赏心悦目。寓意着我们青少年在老师的教导下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像花儿一样美。

画展中还展出了一些照片,灵山大佛、江南林园、太湖美景……让人感觉黄原奶奶是那么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活到老,学到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我想我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身体力行地多看多走,去感受美丽的世界。

【篇八:画展观后感】

昨天一朋友相邀,我去文园看画展。

画家叫陶祥林,他的画曾上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展播。

我看他画的是国画,有山水、风景、字画之类的。

我紧盯着看,同事樱花笑着说只能远看,近看就没有味了。

呵呵,近看、细看、远看都是梅花呀。

美的画儿与人分享,我以为就是如入佳境了。

在会上,有一老同志说:“陶老师坚持不懈地爱好画,用心画了几十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能画好画。我觉得他的画中有诗情画意、且形神兼备,是非常富有意韵的。当然今后作画还得力求创新,还得把画展规模变大点、更专业点。”

另一老同志说;"今天我们在坐的老年人多一些,似乎叫老年书画协会的活动 。但我们也可以改一个名字,叫返老还童书画组,或者叫还童书画组。让童心永驻……”

这个老同志芳心逸然,我也乐了。

走进文园,感受文人的气息。我也见识了一些华容文化界的精英,他们或在书画上有所作为、或在写作上有大作、或在文艺上有造诣,总之是有爱好,并坚持练下去了。一切都有可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吧。

会后,张老师送了三本书我,另送了三本书给樱花。精神食粮呀,受益无穷了!

中午回学校小睡了一会儿,一天一天地真快!

去年暑假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作家与语文同行的活动,收获了一本《倪萍画日子》。当时非常诧异,倪萍怎么可以画得这么有滋有味?后来看她的《姥姥语录》等书,才发现她生活中常看史铁生、季羡林、莫言等大师的书、常看名人的画展,可见艺术是相通的,能够优化人的许多才能。

我以后也要尽可能地拓展我的爱好,让思维变开阔,让梦想纷飞,慢慢来,应该是可以的吧!

5月12日国画大师亿元级真迹展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