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在真实历史上,杜月笙真娶了姚氏母女三个人吗(姚玉兰的图片)

在杜月笙的不少传记里,为了表现杜月笙青帮大亨的身份,便有一些的作家,根据小道消息,给他编造了一个“欺男霸女”的“恶”事,他竟一口气娶了“姚氏母女”三个女人,她们分别是母亲:筱兰英(真名姚佩兰,筱兰英为其艺名),大女儿:姚玉兰。小女儿:姚玉英。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后来,姚玉英被杜月笙虐待至死,而筱兰英一气落发出家,可事实是这样吗,答曰:这事儿纯属造谣,等于冤枉了杜月笙。

一、 一旦不顺老娘的心,老娘就用出家吓唬你们

筱兰英不是一个平凡的女人。用现代的话来说,完全可以当得起“女汉子”三个字,她本名姚佩兰,河北香河人,6岁的时候,便入天津宁家班(坤班)学艺。坤班是个啥玩意,因为当时大清朝,男女是不可以同台唱戏的,故此,戏中的女演员,全都由男演员代替。

而坤班做得更绝,那就是无论“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全都由女孩子来演。

在新社会的时候,唱戏是光明正大的职业,而且还被人尊称为艺术家。可是在清朝,唱戏一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干”的事儿,因为那是不上进,从事“下九流”,死后都不能入祖坟的。

筱兰英学艺是积极的,训练是辛苦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的。在历史资料中,有这样的记载“(筱兰英)唱老生没有“雌音”,唱花脸能有“炸音””很显然,这种不多见的素质,完全就是一家剧团挑大梁的角色。

筱兰英

可是命运是捉弄人的,因为女人唱花脸,违反自然规律,筱兰英唱罢多年,嗓子出现了问题,没有办法,她只能降低了自己的声调,在戏台上,用更加工整的身段,精致的念白和漂亮动作来弥补自己声调上不去的不足。

有道是,屋漏偏遭连夜雨,筱兰英嫁的丈夫,即:男伶“一斗金”也出了问题。“一斗金”原名姚长海,主唱秦腔,如果做个比喻,他就是一个用筷子都“夹不起来”的角色。

姚长海唱得是秦腔青衣,在旧社会的演员,为了能在戏台上抖擞精神,他们都有一个邪招,那就是演出之前,抽几口阿芙蓉。可是阿芙蓉是害人的,少抽几口,确实能够“长”精神,可是一旦控制不住上了瘾,人还快就会“完蛋”了。

姚长海偏偏不是能控制住自己的人,阿芙蓉上瘾,让他单薄的身子更差劲了。人要是走了背字,真是喝凉水都塞牙,秦腔因为是地方小戏,缺乏新意,再加上人才储备不够,以至于演出机会渐少,最后姚长海失业了。

姚长海下岗失业,如果老实地呆在家里也成,可他偏不消停,他左手阿芙蓉,右手是大美妞,一来二去还搞出了一个私生女——姚玉英(因为留下的资料太少,故此姚玉英是姚长海的私生女之事,没有100%的证据,但根据以后事情发展的脉络来看,应该有60%的可能,故此引用,真假请读者自己甄别)。

筱兰英急了,我在戏台上累死累活地赚钱养家,你却不务正业,她操起剪子,就开始剪头发,她扬言:自己要落发出家,佛门清净,不生气,还省心。

筱兰英戏装照

姚长海吓坏了,筱兰英就是家里的财神爷,她一出家,自己估计就得饿死,便连声保证:我一斗金以后一定好好干活,听老婆话,跟剧社走,不再惹“财神爷”生气。

可是姚长海还没等好好表现,便因病早早去世了,历史对这个小人物也不客气,甚至他哪年生,哪年去世,这样最基本的信息,都没有留下一点点。

二、 上海滩绝对不是筱兰英的福地,而是她的“伤心”地

当时的戏曲演员,想要“蹿红”有一个现成的路子,那就是先去上海镀金,然后再到北平演出,这一圈如果能完整地走下来,想不红都很难。

筱兰英也想走通这条路子,可是万没想到,她刚刚在上海有“蹿红”的迹象,同样是唱女伶老生的恩晓峰却不干,她这样认为:为何我比筱兰英唱得好,你却能在上海大红大紫,而我恩晓峰就不成?


恩晓峰让上海的大戏院,给自己发了一张邀请函,随后便乘坐火车,来到上海滩,接下来,她铆足了劲儿,开始在上海唱戏,果然恩晓峰是实力派,她的唱念做打,舞台扮相,都超过嗓子受损的筱兰英一筹。

筱兰英在这场戏曲大PK中,落败了。她为了挽回面子,做了一个“狂野”的决定:恩晓峰你在上海唱吧,我巡回演出去了。筱兰英不仅在奉、直、鲁、燕等地先后演出,而且还坐船去新加坡和小吕宋等地唱戏,筱兰英果真是有魄力的,她虽然丢掉了上海的阵地,但却赚得了誉满海内外的名声。

筱兰英一圈转下来,俨然成了戏曲名家,这时候,上海的青帮大亨黄金荣,开了大世界剧场便向筱兰英发出了邀请,筱兰英思考再三,终于同意了这次上海之行。

筱兰英为何会同意大世界剧场的邀请,应该有以下三个原因:1、夺回失地,报当年恩晓峰中途“搅局”之仇。2、有黄金荣力捧,应该能蹿红上海滩。3、筱兰英唱功虽然没有进步,可是她多了两个帮手,那就是大女儿姚玉兰和小女儿姚玉英。

姚玉兰主唱花旦兼老生,而姚玉英主唱文武老生兼花旦,当时放眼后辈女伶,她们应该处于无敌的状态,只要一炮而红,唱上几年,那就会名利双收,筱兰英母女这辈子也就值了。

可是筱兰英的一箭三雕之计,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折戟沉沙”了。

黄金荣对筱兰英绝对是处于“超级”力捧状态,大世界剧场的头牌上,赫然写着姚氏母女三个人的名字,这在大上海的戏剧历史上,可是绝对没有的事情。

在黄金荣的力捧之下,姚氏母女三个人声名鹊起,而她们主唱的大世界剧场,成了大上海最“火”剧场,而且没有之一,可就在这时候,杜月笙出手了,他找到黄金荣的儿媳妇李志清,请她出面当“红娘”,她想娶筱兰英的女儿,当自己的第四房夫人。

杜月笙想娶筱兰英的哪个女儿?要知道姚玉兰珠圆玉润,而姚玉英俊俏美丽,可以说姚氏姐妹各有千秋。在沈寂先生留下的资料中,并没与提及此事。这也许是杜月笙的高明之处,故意含混,他甚至想一箭双雕都说不定。

李志清见到了筱兰英后,说:“杜老板在上海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相中了您的女儿,托我来当这个红娘,我想筱老板不会不给我这个薄面吧?”

三、 筱兰英出家不真,最后又“还俗”登上了戏曲舞台

筱兰英不愧是老江湖,精通人情世故,她被黄金荣请到上海唱戏,而李志清作为黄金荣的儿媳妇,自然代表着黄金荣,故此,这个红娘的面子够大,她实在是无法拒绝。

但江湖经验还是让她说出了一句“刀切豆腐两面光”的话:“女大不由娘,她们的婚事,全凭自己做主!”

当时,杜月笙已经42岁,而姚玉兰24岁,姚玉英虽然岁数不详,但也应该是20岁出头。

再看杜月笙已经有了三房太太,他作为青帮大佬,声名在上海滩绝对不佳,筱兰英很自信,她的两个女儿,谁也不会同意嫁给杜月笙这个老男人。

可是李志清和筱兰英来到后台,筱兰英当面问自己的两个女儿,是否愿意嫁杜月笙时,一个让人想不到的场面出现了。

姚玉英脸颊微红,低头不语,不说同意,也不说反对,一切都凭筱兰英做主。

而姚玉兰口中不说话,却一个劲地用手指绞着衣襟,很显然,她正在权衡着这个“鱼跃龙门”的机会,是不是对自己最有利。

筱兰英嫁给“一斗金”的时候应该是28岁左右。要知道,在提倡“早婚早育”的民国,十五六岁的女孩子,都已经可以当娘了,28岁堪称是老姑娘了,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道理很简单,女坤伶一嫁人,因为家事所绊,丈夫不支持,基本就没法再上台演戏了。

姚玉兰当时,已经24岁,绝对是大姑娘了,她来到上海滩,耳朵里灌满了杜月笙的名字,杜月笙虽然已经42岁,但“多金大佬”“青帮大亨”“上海闻人”这些令人炫目的标签,确实可以填平他们之间年龄的鸿沟……双方沉默了一会,姚玉兰开口说道:“婚姻大事,不能让妹妹受委屈……”

李志清当时一听,急忙恭喜筱兰英,筱兰英话已出口,婚姻全凭女儿做主,现在姚玉兰要嫁杜月笙,她只有硬着头皮,同意了这门婚事,不过她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杜月笙要明媒正娶自己的大女儿。第二、姚玉兰嫁过去之后,要另辟宅邸,不与杜府的三位夫人住在一起。

杜月笙一听李志清回话,当即答应了筱兰英提出的两个条件,就这样,杜月笙用八抬大轿,将姚玉兰娶进了杜府,后来又给她在迈尔西爱路的十八层楼,租了一个西式公寓,姚玉兰摇身一变,就成了杜月笙面前最吃香受宠的“正宫娘娘”。

如果看当时的情形,姚玉英也有嫁给杜月笙的心思,可是她晚了一步。当时上海的老戏迷们都知道,在戏台上,筱兰英安排自己的亲生女儿姚玉兰的戏多,给姚玉英安排的戏就少,这就是所谓的“偏心眼”。

姚玉英不是不聪明,可是面对李志清给杜月笙提亲的大场面,姚玉英心里觉得这是个机会,可是脸皮薄,没有抢先说出来自己的心思,她错误地认为,嫁给老男人杜月笙,等同于“跳火坑”,筱兰英一定不会让自己的亲闺女去,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姚玉英准备守株待兔,静等着嫁人的时候,姚玉兰却用爱护妹妹的借口,应下了这门亲事……

从此之后姚氏姐妹的命运,就开始判若云泥,变得完全不同。没用一年时间,姚玉英因为演出的劳累,还有嫁人的机会被抢走的郁闷,她就奄奄而病,很快香消玉殒了。

筱兰英辛苦半生,面对两个女儿“一去世,一分离”的悲凉局面,便将牙一咬,来到庵堂,落下三千烦恼丝,穿上缁衣便出家去了,可是20多年后,她又脱下袈裟,登台唱戏……直到1954年去世。

姚家母女三人的经历,堪称传奇中的传奇,但传奇里面,并没有杜月笙凭着自己“青帮大佬”的身份,而强娶姚氏母女三人的“卑劣”之事。

黄金荣和张啸林才是真正的“流氓”大亨,而大家对杜月笙的称呼是上海闻人。杜月笙不能算一个好人,但他却是“坏人”堆里的君子。

经商要学胡雪岩,而做人却要学杜月笙。这个是历史学者给出的定论,相信一定有他的道理。

当然没有,历史上是说杜月笙喜欢上了这母女三人,但是他后来发现自己更喜欢母女三人中的大女儿,最后就娶了大女儿。 杜月笙是真的这么干了。当时他是上海滩的大佬。所以说他是可以这样干的。 不是,他只是娶了其中的长女,他还是要顾及一下名声,并没有三个都娶。

历史有三层含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扩展资料:

释义

广义狭义

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人类历史在社会的演变过程称之为“历史”。神人记丑,烧给冥界,一般是指人物所发生过的事。

历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自然史。

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对于大多数人,所知道的历史多半局限于中学的历史课本。以应试为最终目的的历史教育只是强行灌输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推荐看看英国著名史学家卡尔的著作《历史是什么?》,来体会一下更深层次的“历史是什么”。

历史并非经验主义意义下收集材料、提出规律的过程,而是根据经验获得假设、提出解释、并不断修正解释的过程(类似于现代科学),因此历史处于事实和解释的螺旋运动中(“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人之间的对话,而是今天的社会跟昨天的社会之间的对话。”)。

历史学家通过了解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而反思自身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对历史进行评价所依赖的目标和价值只能处于历史进程之中而并非绝对和超历史的,而避免相对主义的方式就在于对于其目标而言、解释是否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历史是进步的,不同于生物学意义的进化,进步是无限但并非单一的社会-历史过程;自近代以来,人不断提高了对环境和自身的理解与控制力,并懂得如何避免以此带来的不良后果。

历史事实从来不是“纯粹的历史事实”,历史总是通过记录者的头脑中折射出来的。并非所有的过去的事实都会成为历史事实,历史事实的选择取决于历史学家自己。历史学家的偏好、研究意图、研究方法和偶然因素都会影响历史学家选择历史事实。

所谓“历史”,它包含有三层意思: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对过去的事的记载;人的历史认识。本文论述了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区别,并阐述了历史科学概论课程的结构。

我们在学习和研究历史。“历史”这个词,在我们口里和笔下不知出现过多少遍。但是,我们真的清楚“历史”这个词的意思吗?我们清楚地想过“历史”是什么吗?

什么是历史?

我们常说、常写、常想的“历史”这个词,实际上不止一种意思,但我们常常不大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随手举几个词典上的例子:英文的History,《牛津大词典》有九种解释;中文的“历史”,《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有四种解释;《辞海》和台湾的《中文大词典》、日本的《大汉和辞典》均有二种,我们不去一一列举了。我们通常的用法中,“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过去的事,第二种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第三种是人们意识中的过去。

(1) 先说第一种,历史是过去的事。

这种用法,例如: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历史——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占有一段时间,也就是说都有其历史。不仅限于人类,大至宇宙(现在认为它有120—150亿年),小至基本粒子(10-6—10-23秒),都占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也就是说都有其历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这就是人类的历史了(个人、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世界)。

雇佣劳动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里说的不是一个事件,或事物,而是一种现象,一种关系。

这座房子的历史不长——物体。

医生要了解病人的病史——某个人某些方面的状况。

历史的经验——从人们对某些历史事实的认识中总结出来的东西。

总之,大大小小,方方面面,各色各样的事物都在时间中占有一段或长或短的地位,在时间已经逝去的那一段,就是它的历史。

历史是过去的事,这是一种简单的直观的表述形式,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最早解释。在中国古代文字中,甲骨文中“史”作“”是象形字,象一只手拿着一个东西,和“事” 或不分或略有区别()。史、事相连。甲骨文中有“历”字,作“”,指经历、历法,表示经历的一段时间,下面是一个人脚印,似乎是指人的经历,即今天繁体字的“历”。历、史连用,事再注入时间观念,成了一个词“历史”,指经过的事。历、史合为一辞,似乎晚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和历史,意思一样,但史的意思更宽一些,还包括了写史的人。甲骨文的史,是人名,是记事的官。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这个记事者,也是人,即史官、史家。

说历史是过去的事,这是一种简单的直观的表述形式,不错,但并没有完全表述“历史”的内涵。“事”通常被看成是“事件”(event),那是历史中有头有尾,轮廓清楚而且是显眼的东西。但历史中的有些东西不好说是事件,例如关系、现象、心态、过程等等。所以说历史是过去的事,应该包括了过去的事件、事物(物体现象)、事态(形态、结构、过程)、事情(包括非物质的心理现象)等等。

但是,这样讲也许还不够,尽管历史的“历”已经显示了时间的因素,但人们往往注意的是“过去的它是什么”,而不一定注意到“过去的它是什么”,即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它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常是从静态的角度如同看照片那样看历史事物,而不是从动态的角度如同看电影那样看历史事物。换言之,历史的事物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活动,而不仅是 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存在着。因此,我想,比较更确切的提法是:

历史是过去的事物活动的过程。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历史,但我们通常说的历史是人的历史,因此,也许更应当说:

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

这里包括了大至社会形态、国家、民族,小至个人生活的喜怒哀乐的无穷无尽的、各色各样的、此起彼落的事件,事物、事态、事情的形成、发展、转换、变化、结束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或者可以叫做“本来的历史”(历史是不是客观地存在过,是不是仅在我们的意识中存在,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就这样认定了,也有人会反对,这里先不去讨论)。说它叫“本来的历史”,那就有“非本来的历史”,下边马上就会讲到。“非本来的历史”与“本来的历史”是相对而言,它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我们还要注意,这个客观存在的“本来的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处在过去的时间段上,时间是不可停止,也不可逆转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我们无法使它再现(这也是一个问题,历史会不会重演?这到以后再谈)。换句话说,对我们来说,那个客观存在过的“本来的历史”已经不再存在了。(这又是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过程来说,本来的历史不存在了,但现实生活中、历史的东西还以这样那样的形式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存在着。它不仅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而且是我们认识过去历史的一种极重要的资料和手段。这点我们下边再说)。我们必需也只能依据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它的“载体”(不是它本身),或者说,经过一种中介来认识它。这就是有关历史的记述及今天留下来的过去的遗存。这中间最重要的是文字记载下来的过去的历史,我们可以把它统称为“写的历史”。这样,我们就有了不是本来的客观存在的历史的“非本来的历史”。这是“历史”一词的第二种意思。即:

(2) 历史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

或者说,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的记载。

这种用法,例如:

我们读历史。

我们在上历史课。

这里不是指我们在读那一去不复返的客观存在过的历史,它已不存在了,那是没有法子读的。我们读的是记载那一去不复返的“本来的历史”的历史书。或者是听教师讲那一去不复返的本来的历史的历史课。

又如:

《史记》、《宋史》,信史。

这里指的是某一历史著作,有当时人写的,也有后世人乃至现代人写的。被西方人称为历史学之父的古希腊的希罗多德,他的关于希腊波斯战争的著作就叫《历史》,西汉司马迁写的从黄帝到汉武帝的中国通史名字就叫《史记》[2](历史记载)。《孟子·离娄上》:“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即用文字把齐桓晋文之事记载下来,这种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文字记载就是史,象《春秋》之类。前述《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注引《吴书》,“博览书传历史”,这里历史和书传一样,都是“览”的,指的是书,即历史的记载。

在中国,历史和历史记载是一个词,英文也是,都是History。在德文里则是不同的词,称过去发生的事为“Geschichte”(历史),而撰写的历史则为“Historie”(历史记述)。

过去的历史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就是根据对过去历史的记载来了解那个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本来的历史的。换句话说,我们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过去历史的,是通过别人对历史的认识来认识过去的历史的。这是一种间接的认识,即通过一种载体、中介来认识本来的历史。

说我们是通过历史记载来认识历史,如果仅仅指文字还不够全面、准确,还需要做三点补充。

第一,我们说的历史记载,不仅包括文字,也应包括图象和语言,如口头叙述、录音、图画、照片、电影、电视、光盘、数码等等。

这种历史的记载,除了有目的的以历史为对象的记述外,还应当

包括当时人们并非以传述历史为目的而是应现实生活需要而记录的东西,如档案、帐册、公文、契约、书信、日记,乃至书籍、文章、文学、艺术作品,它们有的以原来的实物形式留存下来,有的以传抄、印刷、复制的形式传留下来,这些东西是当时人作的,而不是后人写的,也没有经过后人意识的加工,与专记历史的书不一样。它们在反映历史的真实程度上,往往超过后来对历史的撰述,即属于所谓的第一手材料。

第二,历史记述之外,还有实物,即留存下来的过去的遗物。如遗址、墓葬、建筑、器物等等。这些东西上有些有文字和图象,那就兼具记述和实物两种作用了。留存的历史实物,不是那活着、运动着的过去历史,但可以反映那活着的过去历史的某些东西,也是认识过去历史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第三,除了上述两类,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还通过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就是现实生活中历史的东西。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实际上是基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认识能力、认识方法和认识技术,这些知识、能力、方法和技术是历史地积累形成的。这里先不讲它,以后在讲历史认识论时还要提到。在这里要说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历史的东西,它们是现实的一部分而不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它们又确是历史在现实中的存留、延续和变形,这是我们可以直接接触、认识和体验的。可是,谈认识历史时常常容易忽略了这点,以为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就只是来自过去历史的东西。这个问题很复杂,不容易讲清楚,我们到讲历史认识论时再说,这里只提一下。

这样,过去历史的“载体”或认识过去的“中介”,就从“写的历史”或“历史记述”扩大到包括过去遗留的实物和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的东西,即把记载的“载”,不仅理解为文字的记述,而含有“载体”的意思。它们都是认识历史的凭借资料,可以说它们都是“史料”。

我们是生活在历史之中,每个人都有一段历史的经历,这是我们自己记忆中的历史

历史是很难定义的两个字,有很多不同分类方法,从相对的层面来讲,有学术历史与通俗历史,有历史哲学与历史考据,有正史和野史。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说文解字》

历史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我们承续祖先遗志的载体。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马克思主义提出唯物史观,其学说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野史即所谓的与正史相对的民间编纂的历史,其大部分是根据传闻、神话等编写,有的具有真实性,而有的则有待考察。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历史(希腊语 ἱστορία,通过调查获得的知识 ”)是书面文件中描述的过去及其研究。在书面记录之前发生的事件被视为史前史。“历史”是一个总称,涉及到过去的事件以及记忆,发现,收集,组织,介绍,以及关于这些事件的信息解读。写历史的学者称为历史学家。
历史还包括使用叙事来检查和分析一系列过去事件并客观地确定造成这些事件的因果关系的学科。历史学家有时会通过讨论该学科的研究本身,并以此作为对当前问题的“视角”,来讨论历史的本质及其有用性。
特定文化共有的故事,但没有外部来源的支持(例如亚瑟王周围的故事),通常被归为文化遗产或传说,因为它们没有显示出对历史学科的“无私调查”。 Herodotus,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在西方传统中通常被视为“历史之父”,或者被某些人称为“谎言之父”,以及他的当代修昔底德主义者,为现代人类历史研究奠定了基础。今天他们的作品继续被阅读,以文化为重点的希罗多德与以军事为重点的修昔底德之间的差距仍然是现代历史写作中的一个争论点或方法。在东亚,一个州纪事《春秋志》早在公元前722年就被编纂,尽管仅公元前2世纪的文本才得以保存。
古老的影响力促成人们对历史本质的不同诠释,这些诠释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不断演变,并在今天不断变化。对历史的现代研究是广泛的,包括对特定地区的研究以及对历史调查的某些主题或主题要素的研究。通常,历史是小学和中学教育的一部分,历史学研究是大学研究的一门主要学科。 历史是根据统治者的需求编写的传记,学校历史书说禹传位启,建立夏朝,又有说禹传位伯益。看样子国家真的需要编写一部编年史,把每年发生的事情,不论大小,不论以前书上怎么记载的,都按时间顺序、以前由谁记录的,记录的内容(包括这年所能收集到的所有文章,诗词,宫廷、地方的文献记录,只提供原件,不讲理解)分别记录下来,记录时间到清朝灭亡。供大家参考、辨别真伪,并给后人留一部相对真实的历史典籍。 今天之前都是历史!今天之后都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