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如何理解没有原典阅读的通识学习是空洞的(王艳萍海口简历)

摘 要: 网络数字环境下大学的教学生态发生变化,本科教育由传授知识优先转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着重探讨如何培养本科生“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在通识课程教学中,通过原典溯源,提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新思路。基于文献检索和综述视角,梳理某学术领域的学术史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研究表明,基于原典选读和学术史梳理,一方面,学生提高了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为教师组织教学资源和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教师与图书馆学科馆员共同组成了晶格状教学团队的合作模式,为图书馆学科馆员嵌入教学拓展了合作的范畴和深度。

关键词: 教学资源组织 通识课程 核心素养 教学模式

1.引言

随着社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社会分工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要与时俱进地培养新时代人才。在此背景下,大学的学术生态发生了变化,具体体现在科学研究范式、学术交流方式、科研合作方式、科研成果保存等诸多方面。其中,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尤巨,普遍更喜欢主动学习,反感传统的讲课模式,喜欢快节奏的非线性信息获取方式,很大程度依靠科技获取信息和进行社会及专业交流,擅长快速处理信息。与此同时,面对网络上海量的虚拟课程资源,通过上传下载资源、浏览视频等途径学习,学生在E-Learning过程中普遍存在浅层学习的问题,机械记忆、浅层化理解,无法迁移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与之相对应,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巨变中。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报告,提出所有青年都要具备基础素养、可迁移素养和职业素养3类素养,其中,可迁移素养是指可以迁移和适应不同工作需求及环境的素养,包括“分析问题,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有效地交流思想和信息,具有创造力,体现出领导能力和责任感,以及展示出创业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在一个不确定的复杂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涉及逻辑思维、分析、综合、推理、演绎、归纳和假设等高阶素养(higher-order skills),其中,学会学习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核心素养[1](8-18)。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2]。

教师如何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学习?本研究从本科生的通识课程入手,探讨如何培养本科生“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就是探讨如何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资源的组织及教学过程的控制等建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

2.通识课程教学的困境

国际对核心素养凝结的共识是写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即“4Cs”。张华提出素养不是知识,知识的积累不必然带来素养的发展,不能秉持僵化、凝固的知识观,以灌输、训练的方式教授知识。信息时代知识的衰减与更新变化加快,因此倡导基于情境的深度学习与协作学习[3](10-20)。2014年我国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中,学会学习又细化为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三部分,重点是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自觉、有效获取、评估、使用信息等[4](1-3)。可见,学会学习的本质含义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学会如何分析问题,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有效地交流思想和信息,最终掌握知识用于解决问题。

通识教育理念最早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概念,文艺复兴时期,自由教育被赋予人文教育的内涵。美国借鉴欧洲通识教育模式,立足本土再造,《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标志着美国本土化通识教育体系的最终形成。赫钦斯倡导的“经典名著课程”,要求每个本科生都必须学习经典名著,所有课程都要以研读名著为核心。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普遍采用这种方式。清华大学开设的“人文科学实验班”,前三个学期不分专业,研读中外经典著作;复旦大学设置的核心课程体系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模块;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有一类是“人类基础与经典阅读”;四川大学将“中华文化”课程作为全校学生必修课,以“导读大纲”为经,“经典选读”为纬,汇聚全校文史哲艺名家主讲,实施“小学生、大人物”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不难看出,原典阅读是通识教育的核心。原典阅读与深度研讨能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5](23-26)。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问题日益复杂,社会要求人才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专业的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和能力。通识教育定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认知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以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6](61-65)。通识课程目前在本科生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沦为学生口中的“水课”。虽然不少学校都在探索书院等强调通识教育的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课程设置不合理、授课方式单一、教学内容科目化、教学反馈欠缺等是常见问题[7](80-86)。比较大的困扰是通识类课程不可避免地涉及某一领域的学术史回顾,对于通识教育而言是必要的环节,不仅为后续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提供基础,还是激发起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关键。对于授课教师而言,往往是教学中比较困难的环节。照本宣科,难免流于泛泛而论,学生会觉得冗长空洞,缺乏参与感,难以参与学习过程,上课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授课模式。

相关教师和学者进行了各种尝试。王艳萍[8](50-52)提出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组建团队教学,进行启发式讲解、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改革。张大勇[9](44-47)指出古代汉语课程在教学时分析学术史,并使用案例教学法,给学生列举大陆和台湾地区研究古代汉语的著名学者名单,让其自行上网查询和了解,给学生布置经典书目,加强实践能力训练等。马艾[10](144-146)提出在教授历史学课程时,将“阅读—讲授—讨论—写作”四环节教学与提高学生的“读—思—写—讲”能力紧密结合,并将诸多学术资讯运用于教学中,努力培养研究型的历史学本科生。总体而言,这些教学尝试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在完成教师的教学设计,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没有实现对学生核心能力的锻炼和培育,核心素养最本质的一点是“学会学习”。

本研究提出从经典学术专著入手,通过原典选读,引导学生发现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路径,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图书馆学科馆员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献检索和综述的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梳理某学术领域的学术史发展过程。这一方法不仅能够深入阅读和了解某一领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综述意识、技巧和能力,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本科通识课程教学方法。

3.原典溯源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源组织:以《国富论》为例

国内外的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包括人文、社会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课程。通识课程中普遍有关于社会历史、经济发展的课程,这些领域在通识课中是非常普遍的。比如哈佛大学开设了144门人文、社会类通识课程,占通识课程的78%。北京大学开设了63门人文、社会类通识课程,占通识课程的71%[11](34-38)。浙江大学开设了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社会等领域通识课,上海交通大学开设了经济管理、人文科学及文化素质等通识课,西安交通大学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通识类课程[12](21-27)。原典阅读是通识教育的核心,本研究选择经济管理学科最基础的一部学术专著《国富论》作为教学试验的经典读本。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