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你怎么看待电影《喜宴》的结局(怪宴结局解析)

  • 小知06523壹氛d5小知06523壹氛d5
  • 影视
  • 2023-04-19 21:18:03
  • -
《喜宴》是1993年上映的影片,是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那时李安还没有现在名气大,《断背山》也是后来才出;那时赵文瑄也年轻,在影片中有清新的感觉,后来的薛绍美是美了些,却少了这时的青春跳跃;那时的归亚蕾功底也深厚,眼神到底还是比后来温柔些,那时国内的同性电影很少,观众能否接受这样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伟同和赛门的恋人生活稳定而甜蜜,却经不住父母的劝婚逼婚,不得已与房客薇薇假结婚,谁知各种阴差阳错,薇薇怀上了伟同的孩子,赛门和伟同的关系眼看要画上句号。薇薇给出了一个大团圆方案,留下孩子,独自抚养,让赛门与伟同复合,让赛门成为孩子的第二个爸爸。 电影《喜宴》延续了《推手》的主题,而且在《喜宴》中,文化间的冲突得到更强烈的展现。李安把婚礼,这个中国人十分看重的人生经历摆到了风口浪尖上。在多数中国人看来,婚姻的最为重大的意义在于家族的延续。故而婚姻最理想的结局必须是孩子的诞生。 父亲,母亲,适龄的儿子,媳妇,酒席,闹洞房,抱孙子,天伦之乐是中国传统伦理中最和谐美满的团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随着父母开始逐渐年迈,他们对下一代的盼望也越来越深切。男人可以爱男人,但男人和男人不能生孩子。这是人的身体结构所决定的,这也注定了男男的结合必然收到传统人伦的挑战。《喜宴》,有喜悦才有宴请的意义,再翻开结婚纪念相册,五个人的心意了了,新的未来,不再混乱。一对爱侣,一对夫妻,一个家庭,一场闹剧,满是无奈的完美结局。 在这个大团圆的结局里,还有妈妈的安心爸爸的放心,终于有了传家接代的人,爸爸也“什么都不用知道了”。有了这次喜宴,有了那一本厚厚的相册,爸爸妈妈在老家收了三万多美金的礼金,现在也终于可以汇报了,爸爸妈妈的脸面也保住了。李安不愧为电影大师,在这样一个同性恋题材的故事里,讲述了中西文化的对比差异与最终的融合和解内核。 说到底,《喜宴》所反映的就是中国传统婚姻观念和西方现代婚姻观念的矛盾。对于那些接受新的婚姻观念的人来说,传统婚姻又显得太过专制。如何调和这种矛盾呢?李安在影片的结尾处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男主角的父亲以宽容的态度接纳了儿子的同性恋伴侣,同时,因为他促成了儿子与一位女人的假婚姻,他得到了孙子。这也似乎是电影情节中最能让主要人物接受的一个方案了。当然,不能忽略的是,李安对宽容精神的强调。这表明,他实际上将传统和现代摆在平等的位置上看待。 故事起起伏伏,李安导演最后选择将结局落在了这样的一个点上。它看上去是皆大欢喜,威威放弃了打胎,samon也答应做孩子的另一个父亲,高父与高看到了延续香火的希望,结束了美国之行。故事的最后一帧,定格在了高父举手接受安检的那一刻,带着某种妥协的意味,为这场啼笑皆非的喜宴画上了一个句号。 影片的开始部分,始终能感受到这样一种沉重压抑的情绪。导演把一个个难题顺次抛出,给出其中的回答。自己在观看的时候也会忍不住拷问自己内心的答案,对于每一个适龄遭遇催婚的男青年来说,这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活在很多时候,选择仅仅只是一种开始,我们从来不能把握生命河流的走向,只是不断被其驱使着向前,面对惊喜抑或意外的来临。 《喜宴》这部电影。他的场景很朴素,可他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都牵动着我的心,吸引着我的眼球,一点儿都不会让我生出无聊乏味之感。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感同身受,李安导演很会讲故事。再加上有很多是亲身经历,影片能够撩拨我们的心弦,感染观众也就自然而然。 影片起初是压抑沉闷的,中间喜宴的部分又是欢闹喜庆的。故事的后半段,情节又再次来了一个反转。高母自信地以为瞒住了高父,并且只要留住威威的孩子就算完美。可镜头的另一面,是高父已经从各种细节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接受了samon这个新的儿子,并约定只与他一起守护这个秘密。 故事自有故事的结局,而跳出故事之外,真实的生活里,你又会作出怎样的抉择,从来都是因人而异,不能对号入座。每段经历的结局不可能这般尽如人意。当每个人真正面临选择,也许并不会如故事的男主角一般,要经历假结婚的种种折腾与意外。但横亘在上一辈的传统观念与我们追求自我快乐之间的,从来不是一条可以轻易跨越的鸿沟,也希望在喜宴之外,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