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开庭时原告如何开场白(开庭顺利一句话)

  • 肖红律师肖红律师
  • 影视
  • 2023-05-09 07:06:01
  • -
一、开庭时原告如何开场白
1、开庭时原告开场白说自己的诉讼状,开庭时原告开场白的情况如下:
(1)根据当事人陈述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确认性陈述、否定性陈述与承认性陈述。确认性陈述是指当事人主动地提出一定事实作根据,以证明争议的实体法律关系存在的陈述;
(2)根据当事人陈述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书面陈述与口头陈述。所谓书面陈述,是指当事人运用文字或书面的形式,将有关案件事实的情况加以表达出来。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宣读鉴定意见;
(五)宣读勘验笔录。
第一百四十二条
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二、开庭时原告开场白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开庭时原告开场白的相关规定如下:
1、应当按照传票上规定的时间,按时参加诉讼,不要迟到;
2、携带好本人身份证、起诉状等诉讼文书,并熟悉起诉状里面的内容,做到有备无患、应答自如、实事求是;
3、携带所有证据的原件;
4、开庭时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庭纪律,比如不能高声喧哗、吵闹、对当事人恶语相向等,双方共同保持审判的严肃性,尊重法庭的审判程序;
5、禁止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
6、依法不公开的庭审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人不得旁听。 开庭时原告按以下方式陈述:1、原告首先要陈述自己的身份信息,陈述是否申请法官回避;2、进行法庭调查阶段,原告需要宣读自己的诉状,并陈述是否有补充的事实与理由;3原告还要举证并说明每份证据的证明目的。对于被告的证据,原告需要进行质证;4、原告还需要答复法官所提出的问题,最后原告需要发表辩论意见。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或者对他方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要予以承认,原告要提出的法律方面的理由以及反驳对方的法律理由,从而确定审理的基本方向,原告还要就证据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进行辩驳。开庭前原告要做好陈述的准备来进行发言,材料诉状、证据附件及原件、申请证人出庭名单及身份证、以及对案件的书面意见,类似于代理词,案件的定性、主张的理由等。开庭审理是法院审判程序的核心阶段。审判程序可分为开庭审理前的准备、法庭审判、生效裁判执行等基本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第一百九十一条 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
原告开庭前要准备什么材料
原告开庭前要准备的材料:1、按照传票上规定的时间,按时参加诉讼;2、携带本人身份证,以及起诉状等诉讼文书;3、携带所有证据的原件,如果有证人出庭作证,需要让证人亲自来法庭并且携带身份证;4、开庭时遵守法庭记录;5、如果法院主持调解,需要有一个调解的最低底线。如果法院开庭的时间原告刚好不能到场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延期审理,无正当理由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缺席判决。 法院开庭原告陈述词应该这样说:
1、一般而言,原告首先要陈述自己的身份信息,陈述是否申请法官回避;
2、之后进行法庭调查阶段,原告需要宣读自己的诉状,并陈述是否有补充的事实与理由;
3、原告还要举证并说明每份证据的证明目的。对于被告的证据,原告需要进行质证;
4、原告还需要答复法官所提出的问题;
5、最后原告需要发表辩论意见,并陈述自己最后的请求;
6、在调解阶段,原告需要表明是否愿意调解,并阐述自己的调解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一条
(一)当事人的陈述起源于讯问当事人本人的制度;
(二)当事人的陈述是证据之一,但不是当事人所有的陈述都是证据,更不能把当事人的陈述作为定案的唯一根据;
(三)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四)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根据证据确定对案件事实的认定。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