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文化> 作文> 正文

代沟经典案例(关于代沟的名人经典例子归纳)

  • 人狗殊途人狗殊途
  • 作文
  • 2023-04-30 19:22:01
  • -
经典案例之暴力逼迫租户搬迁 违法行为终食恶果

谈谈代沟:你们跟父母在哪些方面想法不一样,(最好有具体实例)

那是太多了,我很同意楼上的说法。

我们说话的时候会考虑到会不会伤大人的心,大人就不会。

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我们的身上,自认为对的事,就一定要我们照着做。

不管做什么决定,也不管这样的决定和结果是不是我们所要的,只要加以“都是为了你好,还不是爱你啊”之类的修饰,只要你感说个“不”。你铁定变成一个忘恩负义,不懂得父母苦心的“坏”孩子了。

除了电视上看到过父母真心的对孩子说对不起外,现实生活里我还没遇见过。大人就算作错了什么,也会有理由解释成没错。反正大人永远没错,就算有错也不是错,就算很错,也是我们先错,他们才错。

认为我们的想法都很幼稚,不去听听孩子的心声。

一直说要尊重大人,他们何尝尊重过我们?

大人在我们面前永远摆出高我们一等的姿态,要解决代沟问题,必须请他们下个“台阶”。其实解决代沟问题也不是不可能,就是要看,大人们能不能和我们站在同一个高度看问题,能不能真的听听我们的想法和心声。

《消费观念与代沟》

       呆坐在桌前,脑袋里突然冒出当今比较流行的一词:隐形贫困人口。

       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非常穷。同时紧随其后的又出现了隐形贫困人口的十大特征:

1.从不记账,日常消费花了多少?

2.存不到钱,打开支付宝、银行卡、微信、钱包,四大皆空。

3.喜欢的事,都是烧钱的事。

4.在花呗的路上越走越远,每月工资——花呗——借呗——信用卡=负数。

5.人生总是困难重重,因为凡是用钱能解决的事,我都解决不了。

7.每日幻象一夜暴富,不想脱单,只想脱贫。

8.有工作,也很拼,但还是穷。

9.日子过得紧凑,来了一个星期又走了。

10.被身边亲朋好友误以为很富有,其实日子过得紧巴巴。

      我周围就有两个典型案例:姑且一位叫L小姐,另一位叫D小姐。

      L小姐和D小姐同龄,都是88年的。结婚生子后都想为孩子选择好的教育环境决定购买学区房。

       L小姐,手头不算宽裕,但是强调一定要买学区房,我从侧面了解后告诉我,她老公会去“张罗钱”!这不是事!等到购房合同都签好后,半夜联系我,跟我说没钱要去“借高利贷”......当然最后没有去借,家人们凑了首付借给了L小姐。【疑问】“张罗钱”=“借高利贷”吗?现如今的社会“钱”有这么容易张罗到吗?除了每月要还贷款,还要凑借来的钱还账,这样的操作确实是正确的?

       再说说D小姐,经济状况和收入状况都是比较不错的。于是大踏步的购置了一个仅仅20多平的学区房,花了70多万。同时又购置了一辆20多万的车子。结果是每月要面临上万的月供。还了这个月的贷款就要考虑下个月的贷款从何而来。【疑问】每天都在巨大的债务压力下生活,这真的是给孩子最好的生活?

        对事不对人,我赞同年轻人需要一点有压力的生活,但是不能让其成为压死你的致命稻草!也许是我年纪大了,与其产生了代沟,不能够理解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又或者,从根本上,我们的消费观念就是不同的。是我本身过于保守......

购房前先看 高级买家 经典总结

和男朋友有代沟怎么办,教你三招远离情侣间的沟通代沟

点击上方 申江服务导报 ,跟着小申吃喝玩乐逛上海

迎中秋,

上海310本地青年专场!

好好勇敢为自己的幸福冲一波吧~

情侣间最忌讳的就是”我以为你懂啊!”、“怎么连这个都要我说”,最后大爆炸时双方还觉得莫名其妙?

这三招应该练一下,

闷气只会伤害自己,别把情绪用在错的地方喔!

1. 清楚表明——我不喜欢

两人相处若要猜来猜去,真的很累。明明很介意,明明不喜欢却不说,憋到最后爆发了,其实对另一半来说真的很莫名,也会让两人关系陷入窘境。

不要害怕说出“不喜欢”。也不用费心思考说服他的理由,因为“我不喜欢”就是会好的理由!

2. 多多互相分享

影响一个人的状态,有很多原因。他可能工作压力大所以不想和你说话,你可能因为身体不适所以变得烦躁。

两人相处如果不舒服,有时不见得是因为感情出了什么问题,而是自己当下状况不好。多多和对方分享心事与生活,如果两个人能透明交心,哪里还有闷气呢?

3. 清楚彼此的底线

情侣交往过程中,学着多观察对方的习性与喜好,清楚彼此的底线,把这些变成一种默契。

被踩到底线时,记得一定要沟通(口气可以温和,但态度一定要坚定喔!)既然知道的对方底线了,就不要乱碰!收起你喜欢挑战的坏习惯,以免引火自焚(笑)。

每个人每天都有好多要关心和面对的事,并不只是恋爱。唯有不停的说出心里话,不放弃沟通,才能让关系越来越好喔!

——在浪漫的中秋节,开启310社交专场——

申活馆 X 周到白领社交圈

上海本地青年比例魔都排名No.1!

这个周五夜晚,

一起轧朋友、吃美食!

我们将男生报名条件进行了优化!

报名男生应为白领职业、年薪12万(税前)、1983年起!

周五晚上参加者96%是阿拉上海人,魔都排名No.1!前20位报名读者送上鲜肉月饼福利一份!

精致Dinner

坚持一贯的吃饭交友方式,申活馆准备了丰盛的美味,凡是报名参加活动的小伙伴都可以从中三选一,获得一份精美晚餐。

泰式咖喱鸡饭;美式牛肉科布色拉;意面奶油培根蘑菇酱。

现场活动期间,还有饮料无限畅饮。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 9月21日(周五)晚上19:15-21:30(18:45开始签到入席)

活动地点: 静安区威海路755号上海报业大厦一楼申活馆

交通方式: 地铁2号线、12号线南京西路站(步行5分钟距离,非常快捷)友情提示:周五晚上部分地铁线路(包括2号线)延时运营到晚上12点以后哦!

具体报名详情

点击下方链接,或是文末阅读原文,

年轻小伙伴,来申活馆,

一道轧朋友用晚餐!

《申》报经典案例回顾

1000000+

(戳图可阅读全文)

[img]

孩子与家长缺少沟通(有代沟)所引发的具体事例

一、理解尊重孩子被尊重被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当一个人觉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没有孤独感。因此,“理解、尊重孩子”能够有效地拉近你与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但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往往缺少理解、尊重子女的态度。比如,有一位母亲,她出于担心和爱护,常常唠叨女儿要少与男生来往。有一次,母亲竟臭骂了几个来邀女儿去过朋友生日的同学。这使女儿受到极大的伤害:她在同学面前好没面子,同学不再跟她来往。她因此怨恨父母:“你们不让我好过,我也要让你们难受。”她向父母喊叫“我就是要气你们!就是不好好读书!就是要把你们的钱拿去花光!”但她内心又很孤独,很苦闷。作为父母,本来唯恐伤害了子女,但却在不经意中伤害了子女。结果,即推开了子女,也被子女所推开。父母与孩子虽天天相处一屋,心理却相隔很远。做子女的视父母如同“冤家”,有的动辄跟父母顶嘴发脾气,有的闭琐自己疏离家庭,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做父母的欲恨不能,欲爱无从入手,看着自己亲手抚育、一点一点长大起来的孩子,竟是如此陌生!无论父母也好,子女也好,其实彼此心里都渴望被对方理解。但很多父母却不知怎样去理解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孩子,而成长中的孩子更不懂得如何去理解自己的双亲。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这在亲子之间,本来应该没有问题,但事实并不是没有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我们往往希望子女无条件的服从我们,我们却不能无条件的去尊重子女。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家长去认同孩子的一切观点和行为,而是我们要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头脑去想。理解孩子也并不是娇宠孩子。如前面这个例子中,父母如果能够站在女儿的角度思考,至少不会做出“臭骂前来邀请女儿的同学”这样过于伤害女儿自尊心的行为来!父母应该知道: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比任何人都更“看重”同龄朋友而“忽视”成年人。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理解他们,孩子就会向外寻找理解他们的人。反之,父母若能理解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安全,就会愿意与父母沟通。各位家长应切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先去理解,而后才能正确引导。没有理解,一切教育、引导都难有真正好的效果!对上面那个被同学前来邀请参加生日宴会的女儿,家长完全可以这样做:先要肯定“社交”对于女儿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同龄人能使孩子更开心、更快活;更重要的是,孩子需要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来增进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给孩子指出,时间安排上要适当,社交活动不可没有,但也不可占太多时间,毕竟读书学习是主要的。给孩子讲清道理,孩子一定也会理解,这样不是很好吗?家长与孩子之间需要理解,理解是爱心和尊重的具体体现。无论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一般都不缺少爱心,但往往欠缺尊重。因为欠缺“尊重”,结果连“爱心”也感觉不到了。现在你不妨从“理解”开始,一个戏剧性的变化就会出现:你与孩子的心理距离马上就缩小了,你与孩子的口角冲突马上就减少了。体谅理解的反应应该是这样:“也许老师是偏心了,你觉得不公平?但我想,也许老师是没有看见别人说话。再说,你讲话也是事实,批评你讲话这一点是没错的,是不?这样你理解了孩子的感觉,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有错的,孩子就会心服口服。而不体谅理解的反应往往是:“不要说老师偏心,你自己讲话难道是对的?不要去管别人有没有讲话,先问问你自己有没有讲话?你还好意思说老师偏心!”。有的家长可能认为,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错了!其实,这样你就否定了孩子的感觉,也否定了可能的事实。结果孩子觉得连父母也不公平,不讲道理。他被这样的负向情绪困扰,再不会去考虑自己有没有错,更加认定老师批评自己是不公平的。

考研选校,应该优先考虑学校,专业还是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