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泥鳅和黄鳝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像泥鳅又像黄鳝的鱼)

科属区别:泥鳅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属,黄鳝属于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外观区别:泥鳅的头部比黄鳝的小。泥鳅有胡子而黄鳝没有。泥鳅的尾巴比较宽,黄鳝的尾巴比较尖。分布地域区别:泥鳅在我国的分布更加广泛。呼吸器官区别:泥鳅用鳃和肠呼吸,黄鳝则用鳃、口腔以及皮肤呼吸。


一、泥鳅和黄鳝一样吗泥鳅和黄鳝在我国都属于比较常见的动物,二者长得也比较像,所以很容易被人混淆。但其实泥鳅和黄鳝并不是一样的。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二者所属的类别不同,而且差异是比较大的,说明二者也并没有非常亲近的亲缘关系。另外,二者在外观、分布地区以及呼吸方式上也有差异,所以要想区分二者的话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
二、泥鳅和黄鳝有什么区别1、科属区别:上文已经介绍过,泥鳅和黄鳝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所属的类别不同,这才决定了二者是不同的两种动物。具体来看,泥鳅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属,但黄鳝则属于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可以看出,二者的目、科和属都是不同的,差别比较大,亲缘关系也并不亲近。
2、外观区别:从整体来看,虽然泥鳅和黄鳝比较像,但若是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诸多差异。首先,二者的头部有差异,泥鳅比黄鳝的头部小。二者的胡子也有差异,泥鳅有胡子,但黄鳝则没有胡子。二者的尾巴也有差异,泥鳅的尾巴形状宽,但黄鳝的尾巴则很尖。
3、分布地域区别:泥鳅和黄鳝分布地域也有差异。相比之下,泥鳅在我国的分布更加广泛。
4、呼吸方式区别:泥鳅和黄鳝在呼吸时所用的呼吸器官并不相同。前者用的是鳃和肠,后者用的则是鳃、口腔以及皮肤。

1、品种不同:

泥鳅属于鳅科,我国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

而鳝鱼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亦称黄鳝、罗鳝、蛇鱼、血鳝、常鱼、长鱼等。

2、体型不同:

泥鳅体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口须5对,上颌3对,较大,下颌2对,一大一小。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

黄鳝体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

3.营养成分不同:

泥鳅每100g泥鳅热量15.00大卡,碳水化合物2.90g,脂肪0.20g,蛋白质0.80g,纤维素0.50g,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

黄鳝每100g含水分80g,蛋白质18.8g,脂肪0.9g,灰分1g,钙38mg,磷150mg,铁1.6mg。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收益:两者都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而且成活率高,养殖可以用来销售。

黄鳝为经济性食用鱼,一般以活鱼贩售,市场上的黄鳝多是人工养殖,以南部养殖较多。泥鳅的人工养殖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全国也都大体呈现这种趋势。泥鳅群体数量大,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

扩展资料:

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与鱼苗池相同。

如无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亩用量4~5千克。有条件的话,可在池中央和排水口附近设置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泥鳅苗入池前,也应施肥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待施肥后2~5天,鳅种即可下塘。每亩放养30~50公斤,有丰富水源条件的可增加放养量。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和无机肥料,以培肥水质。

另外,每日还要投喂一定数量的人工饵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投喂量可根据不同季节而不同。5~6月为鳅体重的4%~5%;7~8月为8%~10%;9~10月为5%~6%。池塘内要搭设饵料台,饵料要投到食台上,每池可根据大小设3~4个饵料台。

投饵前应检查吃食情况,如发现未吃完,应减少其投量。一般以投饵后2~4小时吃完为度,还要每隔3~5天清洗一次饵料台,以防疾病发生。池塘要经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池水宜保持中性或弱酸性(pH值为6.5~7.2),并每隔一定时间(15~30天)用1~2ppm的漂白粉消毒一下,以达到灭菌防病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泥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鳝

泥鳅和黄鳝的区别有以下:

1.品种不同。泥鳅属于鳅科,我国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而鳝鱼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亦称黄鳝、罗鳝、蛇鱼、血鳝、常鱼、长鱼等。

2.体型不同。泥鳅体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口须5对,上颌3对,较大,下颌2对,一大一小。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

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黄鳝体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

3.营养成分不同。泥鳅每100g泥鳅热量15.00大卡,碳水化合物2.90g,脂肪0.20g,蛋白质0.80g,纤维素0.50g,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

黄鳝每100g含水分80g,蛋白质18.8g,脂肪0.9g,灰分1g,钙38mg,磷150mg,铁1.6mg。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4.功效不同。泥鳅性平、味甘,入脾、肝经,具有补中益气、除湿退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疗痔、止虚汗之功效。黄鳝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医疗保健功能。

5.鳝鱼无鳞,泥鳅有鳞。



扩展资料:

泥鳅分布范围:在中国除青藏高原除西藏林芝地区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

在中国的西部(由东往西流向,全国就只有两条这样的河流)的伊犁河里的种群也在不断的扩大,该条河流与哈萨克斯坦名湖巴尔喀什湖相同。在赣江的支流袁河流域,江西萍乡等地。

泥鳅的人工养殖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全国也都大体呈现这种趋势。泥鳅群体数量大,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

黄鳝分布范围:原产地: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引进:美国。

黄鳝为肉食凶猛性鱼类,多在夜间出外摄食,能捕食各种小动物,如昆虫及其幼虫,也能吞食蛙、蝌蚪和小鱼。黄鳝之摄食多属啜吸方式,每当感触到有小动物在其口边,即张口啜吸。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性贪,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黄鳝

百度百科-泥鳅

1、习性区别

黄鳝: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

泥鳅: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

2、形态区别

黄鳝:黄鳝体长约20.70公分,无鳞或具很小鳞片,背、臀鳍很低且绕过尾端相连续,鳃通常仅于喉部有一外鳃孔。

泥鳅:泥鳅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

3、分布区别

黄鳝:黄鳝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湖泊、河流、水库、池沼、沟渠等水体中。

泥鳅:泥鳅在中国除青藏高原除西藏林芝地区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

扩展资料:

黄鳝

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又名鳝鱼。体细长呈蛇形,体长约20-70厘米,最长可达1米。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上下颌及口盖骨上都有细齿。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

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在中国各地均有生产,以中国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产期在6-10月,以6-8月所产的最肥。广泛分布於亚洲东部及附近之大小岛屿,西起东南亚,东至菲律宾群岛,北起日本,南至东印度群岛。

泥鳅,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

泥鳅

在中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参考资料:黄鳝——百度百科泥鳅——百度百科

区别一:科属不同
首先黄鳝和泥鳅的科属不同,黄鳝属于动物界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亚科、黄鳝属鱼类,而泥鳅为动物界鲤形目、鲤亚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鱼类。
区别二:形态不同
黄鳝和泥鳅形态不一样,黄鳝体长偏大,头长而圆,外形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部明显比身体略粗,且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而泥鳅形体小细长,外形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是泥鳅嘴尖有胡子尾巴宽,黄鳝头大没有胡子尾巴尖。
区别三:分布不同
黄鳝和泥鳅的分布不同,黄鳝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湖泊、河流、水库、池沼、沟渠等水体中,主要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为主,国外主要分布于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而泥鳅在中国分布更广泛,除青藏高原和西藏林芝地区外,全国各地水田、池塘、湖泊和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几乎均有分布,主要以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为主。 黄鳝,体长...而泥鳅最长的一般只有20厘米.
黄鳝,头部:明显比身体略粗,很明显看得出来.
尾巴:也是由粗渐细.尖尖的
泥鳅:头尖,有胡子.有胸鳍和尾鳍.尾巴像一把扇子.宽宽的.半透明的.
泥鳅一般有黄斑鳅和青鳅,黄斑鳅一般体色发黄,有斑点.青鳅属黑青色的.
简单的辩别方法就是:嘴尖有胡子的就是泥鳅.头大没有胡子的就是黄鳝.
尾巴尖的是黄鳝,宽宽的就是泥鳅. 区别一:科属不同
首先黄鳝和泥鳅的科属不同,黄鳝属于动物界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亚科、黄鳝属鱼类,而泥鳅为动物界鲤形目、鲤亚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鱼类。
区别二:形态不同
黄鳝和泥鳅形态不一样,黄鳝体长偏大,头长而圆,外形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部明显比身体略粗,且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而泥鳅形体小细长,外形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是泥鳅嘴尖有胡子尾巴宽,黄鳝头大没有胡子尾巴尖。
区别三:分布不同
黄鳝和泥鳅的分布不同,黄鳝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湖泊、河流、水库、池沼、沟渠等水体中,主要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为主,国外主要分布于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而泥鳅在中国分布更广泛,除青藏高原和西藏林芝地区外,全国各地水田、池塘、湖泊和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几乎均有分布,主要以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为主。 黄鳝一般称鳝鱼,也叫长鱼、海蛇,身体细长呈圆筒形,头大吻尖,尾巴尖细。眼睛很小,位于头部两侧上位,为皮膜所覆盖,视觉不发达。黄鳝体表呈黄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黄鳝体表富有粘液,体滑善逃。嗅觉和皮肤的触觉很灵敏。黄鳝鳃部退化,在水中不能单靠鳃呼吸,需靠咽腔和皮肤进行辅助呼吸。
黄鳝形状大体像蛇,且与蛇一样都是变温动物。但黄鳝身体总是湿而粘,体硬无鳞;而蛇身一般是干而凉,体软有鳞。黄鳝的头部光滑柔缓,没蛇那么张牙吐信,狰狞可怕。
是我国特产之一.黄鳝营养价值高,肉中丰富的DHA和卵磷脂,是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与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鳝肉含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鳝鱼素”,且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中医认为,黄鳝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医疗保健功能。尤其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黄鳝最为味美最为滋补,故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 身体虚弱者、病后或产后之人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鳝血还可以治疗口眼歪斜。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吻突出,眼小;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软而发达,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头部无细鳞;体鳞极细小,;体表粘液丰富。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稍前;尾鳍圆形,尾柄上、下方有窄扁的皮褶棱起。体灰黑,并杂有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常因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泥鳅比较短,胖,尾部扁。黄鳝长,纤细圆滑,尾巴尖,有胡子,胸鳍和尾鳍。黄鳝钻洞更深。黄鳝在田间比较多,泥鳅更多在水沟。 泥鳅短,尾巴像鱼一样,,,,黄鳝长,希望采纳一下